?

關于山西省經濟增長監測預警指標體系構建的思考

2017-06-13 12:35黃華
科學與財富 2017年16期
關鍵詞:宏觀經濟先行波動

一、引言

在國民經濟發展過程中,宏觀經濟,中觀經濟,微觀經濟各自反映著國民經濟不同特點。其中,宏觀經濟反應國民經濟總體運行狀態,隨著時代的變化,生產力的前進,生產方式的變革,宏觀經濟在各個方面都體現著變化,宏觀經濟的變化是否能引導社會整體向上向前發展惹人注目,對于宏觀經濟發展方向的預測與把握顯得尤為重要。眾所周知,宏觀經濟在發展的過程中會不僅受到來自國內國外自然社會不同程度的影響,而且還會受到許多不確定因素的干擾,發展過程呈現劇烈波動,因此對宏觀經濟的預警就顯得尤為重要。然而,從建國到改革開放之前,我國的國民經濟整體處于探索階段,進行宏觀經濟預警條件有限;改革開放到正式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之前,我國處于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探索階段,宏觀經濟預警也處于萌芽狀態;在我國正式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之后,十四屆三中全會提出完善宏觀經濟預警,20世紀90年代后期,我國各省市相繼建立了自己的經濟預警體系;進入21世紀以來,全球化進程加快,國內經濟發展步伐加快,宏觀經濟預警的范圍逐步擴大,對經濟政策的制定者提出了實時監測經濟運行動態的迫切要求。下表為建國以來宏觀經濟預警發展狀態。

表一 1960-2016年經濟監測運行動態

二、經濟增長監測預警指標體系構建研究現狀

(一)建立宏觀經濟監測預警的原因

1.生產力水平或高或低,經濟增長率忽上忽下是不可避免,并構成經濟增長的常態,我們把這種現象稱之為經濟波動。短期的經濟波動通常稱為經濟周期,經濟發展本身具有的不穩定性就決定了進行宏觀經濟監測預警的必要性。

2.在市場經濟的體制下,多層次、多元化的格局導致經濟運動具有更大的不確定性,更容易出現失控的狀況,同時,我國經濟發展所處的歷史時期和我國經濟發展的戰略目標,決定我國正處于一個高速增長時期,而高速增長的經濟更容易出現波動,經濟的發展不僅要求著速度,也要求著質量。

3.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生產的社會化程度將會逐步提高.這使得微觀經濟與宏觀經濟聯系更為緊密,宏觀經濟政策的制定直接影響著微觀經濟的走勢,為了使宏觀經濟能與微觀經濟有效配合,互相推動,對于宏觀經濟的監測預警必不可少。

4.隨著經濟建設需要,中國已經走過了初級社會主義經濟、計劃經濟、政策制約經濟、幾大部類經濟的歷程,宏觀經濟發展越來越向有機的、復雜的經濟系統發展,絕非幾個簡單數據就可以說清楚的了,宏觀經濟發展對于經濟分析水平的客觀要求刺激著經濟監測預警的成長。

(二)構建宏觀經濟預警系統的實證研究分析

1.指標的選取

指標的選取在整個體系的構建中是最基礎的部分,在不同的研究方法下,指標的選取各有千秋,宏觀經濟預警的方法,依據其基本思路和技術手段的不同,可分為三類,即景氣指數法、預警信號系統和短期計量經濟模型等; 依據預警機制, 可以分為黑色預警方法、黃色預警方法、紅色預警方法、綠色預警方法、白色預警方法, 其中黃色預警是最常見的預警方法. 如果依據預警手段, 黃色預警方法具體可以分為指數預警、統計預警和模型預警, 其中的模型預警方法, 如果依據是否采用計量模型方法, 又可以分為計量模型預警和非計量模型預警。 下面我們將詳細闡述各種方法下指標選取的原則,不同方法下選取的指標分為哪幾類,各類指標在預警體系中的作用。

①指標選取原則

盡管在不同的文獻中表述不同,但實質內涵是相同的,所以無論是哪種預警方法之下的指標都遵循以下原則。

規范性原則,即指標概念上與國際準則的規定保持一致,方便比較;操作性原則,指標的選取要具有可操作性,便于搜集運用;動態性原則,預警指標體系應隨著不同時期進行調整;差別化原則(靈敏性原則),預警指標的確定要依據預警對象的客觀實際;宏觀性原則,強調經濟涵義的重要性和全面性,指標要能反映經濟狀況;相對穩定性原則,指標變化幅度太大不利于研究;系統性原則,當選取指標具有好的循環波動性能時,對檢驗預警系統時很重要;指標的時效性,指標要能及時獲得,不影響系統的構建;定性預警與定量預警相結合的原則,單一方向指標的選取會造成預警結果有偏差。

②不同方法下指標的選?。?/p>

選取合適的指標是成功構建預警體系的基礎,構建預警機制選用的方法不同所選取的指標也會有所差異。

A景氣指數法:景氣指數法是指在宏觀經濟景氣監測分析的基礎上,依據擴散指數和合成指數所提供的預警信號進行預警的方法。在不同地區,不同時期,指標的選取都是不同的,體系包含三類指標。表二為國內常見指標,表三為國外常見指標(以美日為例)

B預警信號系統:預警信號系統的原理是首先選擇一組反映國民經濟發展狀況的敏感指標,運用有關的數據處理方法,將多個指標合并為一個綜合性指標,再根據這個綜合指標來判斷經濟發展態勢。

C計量經濟模型常見預警指標:計量經濟模型包括一個或一個以上的隨機方程式,它簡潔有效地描述、概括某個真實經濟系統的數量特征,更深刻地揭示出該經濟系統的數量變化規律。理論模型的設計主要包含三部分工作,即選擇變量、確定變量之間的數學關系、擬定模型中待估計參數的數值范圍。不同的計量經濟模型在經濟預警系統中起到的作用不同,所取得指標也不同。

綜上所述,無論采用哪種方法,地區生產總值、工業增加值、固定資產投資、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支出、對外貿易(海關進出口總額)、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消費物價指數(CPI)、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農牧民人均現金收入、外商直接投資(FDI)、外匯儲備、貨幣存量或流通量都是預警系統中必然會選取的指標。

2.預警體系的構建

①建立宏觀經濟預警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宏觀經濟預警的方法有很多種,目前普遍認同的宏觀經濟預警的基本思路是:明確警義→尋找警源→分析警兆→預報警度。具體地說,又包括預警指標的確定、預警界限的確定、預警方法和警報等幾部分。

預警指標體系構建分為三部分,即指標的選取,體系的構建,系統的檢驗,在體系的構建的方法多種多樣,例如時差相關分析方法、層次分析法(AHP)、景氣指數法、ARCH預警方法、基于概率模式分類法、判別分析法、人工神經網絡方法、粗集--神經網絡預警方法、概率模式分類。目前仍沒有絕對正確的預警方法,但都是通過指數反映預警是否成功。

②預警指數在不同觀點上又分為:

A景氣指數:用來預報經濟活動將要走向的景氣狀態,每一種景氣狀態都對應著一種經濟運行狀態,即供給與需求相互關系的狀態。包括:擴散指數DI,分別計算先行、同步、滯后。先行擴散指數能在半年之前對經濟衰退做出反應,缺點是不能反映景氣指數,它不僅能反映景氣變動的方向,而且能反映景氣循環的振幅。

B產業預警指數:為了分析每個產業的景氣度及未來發展趨勢及前景而選出的與產業相關性較大的指標,對產業進行綜合分析的評判標準。

C投資預警指數:企業在投資中遇到的風險一般可分為外部風險和內部風險。前者是指企業的外部環境因素如所在省份的政治、經濟、法律、金融等方面的變化,給企業投資帶來的風險。后者是指投資決策以及項目生產經營中存在的風險。對企業投資進行預警,首先必須確定項目投資的風險因素及其影響,即風險辨識階段,在風險辨識階段的前提下,繼而對風險進行定位和預警。

3.宏觀經濟預警系統的檢驗

①進行檢驗的原因

傳統的宏觀經濟預警分析要求對指標進行合理篩選,數據要求全面,特別是在選取指標時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人的主觀性影響,預警指標缺乏一定的科學性,加上對經濟指標數據預處理的單一化,從而使傳統意義下的預警模型所得出的預警結果與實際結果存在很大偏差。盡管國內外許多學者對宏觀經濟預警提出了許多可行的方法或模型,但由于各種方法和模型存在的局限性,以及事件發展的非線性或不確定性導致實際事件的預警精度不高,尤其是社會經濟活動由于隨機因素的復雜性,更是難以做出準確監測,迫使我們不得不深入進行思考和研究。通過合理選擇預測模型,調整修正預測結果,實現對宏觀經濟"警情"及時準確地進行監測預報。預警不但要 "預",更重要的是"警",即預測是為了更好地獲得警情,從而為國家的宏觀經濟政策的制訂提供可靠的依據。在預測支持系統的最后環節添加一個 "警"模塊,就能及時地對宏觀經濟的警情提出準確的預報。

由于城鄉經濟在收入結構、投資結構和消費結構上存在著巨大差異,導致同樣的宏觀調控政策在這種差異條件下會被迅速稀釋,從而達不到調控的初始目標,因此我國典型的二元經濟的影響不可忽視;此外,技術進步、人力資本提升或知識積累等因素則通過要素生產率的變化極大地影響著經濟增長的質量、效率和速度,而經濟制度變革和管理水平提高等因素則在另一層面上改變著資源的配置效率,也會對預警系統產生影響;在大環境方面,中國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國際貿易狀況以及經濟全球化對中國經濟的運行同樣也起著不可忽視的作用。由此可見,宏觀經濟預警系統充滿著巨大的不確定因素,進行檢驗十分必要。

②進行檢驗的方法

建立預警系統的方法各有千秋,但都離不開指數的構建,指數的穩定性和有效性是作為反映預警系統是否有效的標尺,因此,在系統檢驗這一方面,我們著重研究對指數的檢驗.

先行指數和一致指數應用效果的檢驗,通常運用VAR模型對先行指數與一致指數趨勢水平之間的關聯性進行計量和檢驗,分析兩者之間的Granger因果關系和脈沖響應函數。然后,運用非對稱的GARCH-M模型分別對先行指數與一致指數時間序列波動的特征進行計量和檢驗,并在對先行指數波動和一致指數波動Granger因果關系進行檢驗的基礎上,通過TARCH模型檢驗先行指數波動對一致指數波動的非對稱性影響。

A趨勢水平之間的關聯性檢驗

常見選擇運用VAR模型來分析宏觀經濟先行指數與一致指數水平趨勢之間的影響機制和因果關系。由于VAR模型要求樣本數據必須是平穩的時間序列,先行指數和一致指數序列都是非平穩的,需要采用一定的數據處理方法消除序列的非平穩性。在此,采用對數法、差分法、HP濾波法等處理非平穩時間序列的方法。

B趨勢水平之間的Granger因果檢驗

按照指數編制原理,先行指數理論上應該是一致指數的Granger原因,而一致指數在經過若干期的逐步傳遞后也會影響到先行指數。但是,實證分析結果是否與理論設計一致呢?因此,檢驗先行指數與一致指數之間的Granger因果關系是很有意義的。波動之間的關聯性檢驗為了判斷經濟周期波動中先行指數與一致指數之間的關聯性,需要檢驗先行指數與一致指數波動成分之間的相互影響,進而分析先行指數波動和一致指數波動之間的關聯性。我們可以采用條件異方差模型進行實證檢驗。首先,分別對先行指數波動和一致指數波動的特征進行計量和檢驗,以便清晰把握兩指數波動的特征。然后,檢驗先行指數波動與一致指數波動的Granger因果關系。最后,檢驗先行指數波動對一致指數波動影響的非對稱性,從而實現對先行指數與一致指數波動之間關聯性的計量與檢驗。

C波動之間關聯性檢驗

波動關聯性檢驗模型可以選擇TARCH模型或非對稱的GARCH-M模型。首先,對模型的殘差序列進行ARCH-LM和F檢驗實現先行指數波動特征的計量與檢驗。為了提高有效性,需要對模型方差的特征進行重新定義。建立非對稱的GARCH-M模型來檢驗先行指數波動的非對稱性。同時,對方程進行條件異方差的ARCH-LM檢驗。其次,對一致指數波動特征的計量與檢驗。和先行指數波動特征的計量與檢驗相同,在進行了ARCH-LM檢驗之后,運用非對稱的GARCH-M模型對一致指數波動的特征進行計量和檢驗。第三,對波動之間的Granger因果檢驗。最后,對波動影響的非對稱性檢驗。為了檢驗先行指數波動對一致指數波動的非對稱性影響,從而對先行指數波動和一致指數波動的關聯性有個清晰地把握,選取TARCH模型對先行指數波動對一致指數波動的非對稱性影響進行檢驗。

三、新形勢下對山西經濟增長監測預警指標體系構建的思考

理論和實踐證明,加強經濟預警,從而建立經濟預警與利益平衡機制,可以有效分配經濟增長帶來的財富,推動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經濟預警指數的構建,不僅預測未來經濟發展趨勢,而且更加注重經濟增長速度和增長質量之間的關系,把握宏觀經濟增長的長期趨勢與短期波動的關系。通過預警,政府可以改變工作的著重點,為政策的制定及經濟未來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山西經濟增長景氣監測預警體系的建立分為三個步驟:確定基準循環指標,篩選經濟運行先行、一致和滯后指標體系,合成經濟運行先行、一致、滯后指數。

對于山西來說,長期作為全國的能源基地,第二產業一直處于主導地位,所以無論采取哪種方法去構建經濟增長監測預警指標體系,工業指標的采集是不可避免的。并且,山西GDP增長率和工業增加值的增長率周期性特征相似,工業生產的運行狀況基本上可以反映全省國民經濟的景氣狀態。我們可以采用全省GDP增加值與工業增加值的對比來說明工業對山西省的影響,以此確定山西省經濟狀況。

(GDP為國內生產總值; IVA為工業增加值)

根據上圖我們可以看出,工業一直是山西的命脈,但是2013年山西工業產值下降,表明我省近來經濟活力不足,經濟疲軟。通過選擇工業指標構建預警指數可以對我省經濟發展狀況進行控制和預測,以便于加快我省經濟的產業結構轉型,使經濟平衡發展。

對此, 2012年山西省經信委公布全省各市前三季度工業經濟增長目標預警指數,已經開始了預警操作。例如,2012年全省11個地市中,忻州、朔州和晉城三市完成了全年目標進度,工業發展較快;太原、大同兩市獲四級預警,目標進展形勢基本順利;臨汾、陽泉、呂梁預警等級為三級,目標進展形勢比較嚴峻;長治、晉中的全年目標為16%、17%,實際完成情況為12.5%、12.9%,目標進展形勢嚴峻;運城市因工業經濟增長速度與全年目標相比存在較大差距,省經信委向運城提出一級預警。通過預警指標的構建使得山西的經濟發展有了進一步的規劃與控制,為充分發揮經濟運行工作預警糾偏作用,促進全省工業經濟平穩較快發展,提供了有效參考。因此,系統構建山西經濟預警機制,必然將選取工業增加值的當期同比數據作為山西經濟增長景氣分析與預測的基準指標,通過考察山西工業增加值的周期性波動從而了解整個經濟周期運行狀況。

將工業增加值作為經濟預警的基準指標后,將備選指標與基準指標進行對比分析確定領先滯后關系,從而篩選出合適的先行、一致和滯后指標。研究備選指標包含942個相關指標,涵蓋工業狀況、能源生產、金融貨幣、農林牧漁、價格指數、外資外貿、居民收支、就業與工資、企業、房地產及建筑業、財政收支及國際經濟數據等14個領域,既包括全國的各類宏觀經濟指標,也應該有山西省的地區性宏觀經濟指標, 將備選指標與基準指標進行對比分析篩選出合適山西經濟預警的先行、一致和滯后指標?;诤Y選出的先行、一致和滯后指標,構建合成指數和擴散指數,其中,擴散指數可以用來判斷經濟波動轉折點,合成指數則可以用來分析經濟變動程度的大小和速度??紤]到合成指數和擴散指數選取的指標是一致的,且合成指數不僅能夠刻畫經濟波動的趨勢,而且可以刻畫經濟變化的程度,所以可以以合成指數為例驗證山西經濟預警景氣指數的穩定性。一旦驗證了所構建的景氣指數是穩定的,就可以用其作為對未來山西經濟增長的監測和預警。

山西作為我國重要的中部省份,是我國原煤、電力的重要產地,對全國的經濟運行狀況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山西經濟持續快速增長,呈現許多與全國經濟周斯波動不同的特點。因此,本研究建立的山西經濟增長研究景氣監測預警體系具有重要的實用價值,將為制定地區經濟發展策略提供盡可能有效的政策支持。

參考文獻:

[1]黃繼鴻,經濟與警方法研究綜述[J].系統工程,2003,(6):65-70.

[2]顧海兵,宏觀經濟預警研究-理論-方法-歷史[J].經濟理論與經濟管理,1997,(8):13-19.

[3]佟金萍,對宏觀經濟預警研究的探討[J].江蘇統計·專題研究,2002,(6):5-9.

[4]杭斌,VAR系統--一種宏觀經濟預警的新方法[J].統計研究,1997,(4):49-52.

[5]顧海兵,經濟預警新論[J].數量經濟技術經濟研究,1994,(9):25-34.

[6]王金明,我國先行指數對經濟波動的預警功能研究[J].江蘇社會科學,2014,(4):63-69.

[7]劉安鑫,略論我國經濟運行狀況預警模型的構建[J].經濟問題,2007,(6):36-42.

[8]王慧敏.宏觀經濟預警系統的結構模式[N].太原理工大學學報、1999-5-5(3).

[9]賀星星,我國宏觀經濟智能預警系統的構建[J].科技管理研究,2011,(11):52-59.

[10]陳芳利,關于宏觀經濟監測預警系統的若干認識[J].特區經濟,1994,(6):26-36.

[11]王慧敏.基于理性預期的宏觀經濟預警系統研究[N].中國礦業大學學報、1998-9-9(3).

[12]顧海兵.未雨綢繆-宏觀經濟問題預警研究[M].北京:經濟日報出版社,1993:30-165.

[13]王慧敏.我國宏觀經濟預警方法研究[R].北京:中國礦業大學工商管理學院、1994.

[14]王慧敏,基于西方理性預期的宏觀經濟預警[J].系統工程,1998,16(3):37-51.

[15]易正俊,宏觀經濟預警模型[J]重慶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1998,21(6):16-29.

[16]王建成,我國宏觀經濟預警系統的預警方法研究[R]浙江大學,1999

[17]石良平,中國宏觀經濟預警體系的評價與修正[J]統計研究,2007(1)33-52

[18]郭國峰,中國宏觀經濟先行指數和一致指數應用效果檢驗與改進[J]數量經濟技術經濟研究,2010( 10) : 131-144.

作者簡介:

黃華(1993-10-2), 女,漢族,山西大同人,山西大同大學本科在讀。

猜你喜歡
宏觀經濟先行波動
即時經濟:一場實時革命將顛覆宏觀經濟實踐 精讀
2021—2022年中國宏觀經濟更新預測——提高中等收入群體收入增速的宏觀經濟效應分析
健康養生“手”先行
羊肉價回穩 后期不會大幅波動
從“先行先試”到“先行示范”
從G20視角看國際宏觀經濟政策協調
微風里優美地波動
2019年國內外油價或將波動加劇
干濕法SO2排放波動對比及分析
黔貨出山 遵義先行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