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師職業專業化發展中外對比研究

2017-06-13 13:01漆艷華
科學與財富 2017年16期
關鍵詞:教師資格專業化發展

摘要:20世紀80年代以來,教師專業化成為世界教師發展的趨勢。國內外教師專業化發展表現出不同的歷史特點。本文從中西方教師職業道路歷史發展著手,進一步分析教師專業化的構成,如對教師的教育和教師資格制度等。進而對教師職業化發展特點做出總結,教師專業化特點可體現在教師教育工作和教師資格標準的多變、復雜、創新等特點上。最后筆者提出應建設中國特色的教師專業化模式。

關鍵詞:教師專業化;教師專業化發展

一、教師職業的發展。

1. 西方教師專業化的追溯。

教師,作為專門職業,先后在法國、美國明確了教師資格證書制度;確立了教師專業組織,如美國的全國教育協會(National Education Association)、英國的中小學全國教師工會(National Union of Teachers)等,訂立了教師行為規范。教師作為專門職業相對于律師、師生等職業來說,相對起步較晚,也經歷了漫長的發展歷程?,F在教師作為專門職業,已獲得廣泛認可。

2. 中國教師專業化的發展。

"尊師重教"是中國古代便有的一個提法,主要從道德層面約束受教者和評價教師。早在戰國晚期,中國便出現了世界上最早的一篇專門論述教育、教學問題的論著《學記》,全篇全面生動,語言簡練,闡述了教育教學的一系列問題。但在20世紀30年代以前,教育多停留在"藝徒式"教育,教師的養成無專門的培養機構和培養制度。 真正的教師教育開始于規范的師范教育。 十九世紀八十年代,被譽為"近代中國走向世界的第一人"黃遵憲最早把師范制度介紹到中國,他重視師范教育,最早提出在中國開設師范學堂。

二、教師"專業化"。

教師"專業化"是指教師的專業發展。主要是指提高教育教學水平以及擴展教師個人知識技能為發展方向的專業化。教師"專業化"主要表現在,對教師的教育、教師資格制度、以及保證教師專業發展的環境因素等方面。中國對教師職業的專業化思考開始于20世紀90年代。當時的吉林省四平師范學院的一些有識之士,開始思考如何在首先突出專業教學的基礎上,有目的、有計劃、有步驟地加強在校學生教師教育的專業性和不可替代性。于是他們便開始了在校學生教師職業技能訓練的教學改革?!?】

1. 對教師的教育。

對教師的教育可按入職先后順序,分為職前教育、入職教育、在職教育。這些教育為教師"專業化"打下了基礎。英國率先實行"學校為基地"的教師職前培養模式,結合理論和實踐,雙向培養教師。美國在80年代后期也進入教師培養改革,從程序型、經驗型教育轉變成探索型、研究型教育實習,培養反思型教師。關于入職培訓,現在西方許多國家已將入職教育規范化、制度化?,F下美國的入職教育涵蓋了了解學區、學校的定向課程;"以老帶新"的支持和輔助方式;提供個別化訓練的訓練課程;以及評價是否適崗的評價體系。另外還有在職進修,以提高教師的教育教學水平。目前我國對教師的職前教育多屬師范學校培養教育,入職教育也涵蓋了學校參觀介紹、崗前培訓、人事政策宣講等,但目前崗前培訓多是為取得高校教師資格證設置的集中培訓,大多走形式主義。就在職教育這一塊,資源不平均,學校大多培養高學歷高職稱的教師進行進修,新教師很難取得在職進修及出國研修的機會,另外,"以高帶低","以老帶新"稍有欠缺。相信隨著日后法律制度的健全,教師素質會進一步提高,對教師的教育會日臻完善。

2. 教師資格制度。

教師資格制度確保了教師的質量,規定了取得教師任職資格的要求。教師資格標準在不斷提高和變化,美國還逐漸提出了優秀教師的標準。在我國,規定了取得教師資格的條件、教師資格的認定機構、教師資格的喪失、教師任職、聘任和考核等一系列較為完善的制度。

3. 教師專業發展的環境因素。

教師的專業發展離不開良好工作環境的保證。20世紀80年代中期以來,以美國為代表的西方國家做了大量改革。大致的趨勢在于改善教師的工作條件,減少課時量、增加教學法研討會。教師也更多的參與教學管理和教學改革,在教育教學工作中更有發言權。另外一方面,教師的工資及福利待遇得到了提高。近年來,我國教師的地位和待遇得到了提高?!读x務教育法》、《教師法》等法律法規也規定了教師的地位,保證了教師的待遇。國內教師發展的環境呈現出良好的態勢。

三、啟示。

教師行業的專業化,須得考慮歷史背景和時代特色,并充分考慮教師行業的特殊性。根據對國內外教師專業化的歷史變遷的回顧和比較,筆者發現教師專業化發展呈現出如下特點。

1. 教育工作呈現出復雜性和創新性。

教育工作在不同的歷史時期下,針對情況各一的受教育個體,教育培養需因材施教。時代對教師的要求也在不斷變化,社會對于培養什么樣的人才也在不斷提出新要求。教師不僅要面對培養個體、教育任務和教學活動的復雜性,還要在教育教學工作中思索、進行創新。沒有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的教師,難以培養出有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的學生?!?】

2. 教育工作偏向于實踐與理論相結合。

教育工作不僅僅是理論的傳授,更要與實踐相結合。 培養應用型、創新型的人才,才能使培養的學生能舉一反三,最后將所學知識運用于實踐。另一方面,針對高校,既注重理論和實踐,也注重考核科研能力。建設"雙一流"高校和高校的基本功能決定了,高校教師除了教育教學,還要進行科研。學生和教師都應該終生學習,只有不斷進行探索和認知,才能把握理論與技術的前沿,有助于提高自身素質、有利于教育改革和時代的發展。

3. 教師資格標準的動態性。

時代的變化導致教師資格標準的變化,教師資格標準具有動態性。從最初的只注重知識傳授到現在的注重教研結合培養創新性人才,為順應時代的發展要求,教師資格標準也在進行著不斷的豐富和發展。而且針對不同階段,不同類別的教師,也有不同的規定和要求。

4. 構建中國特色教師專業化模式。

在借鑒國外教師專業化模式的同時,教師教育、教師培養之路需根據我國國情,發展和遵循中國特色的教師專業化模式。當今時代背景下,我們面對的如改革與發展、社會矛盾、自然災害等多方面的問題,使得教育的重要性尤為突出。教育需要發展,學生才能終身受益。教師專業化之路,不能一味照搬,必須結合中國國情,因人、因事、因地制宜,隨著社會的發展而改進完善,走一條中國特色的發展道路。

【參考文獻】

1. 連蓮. 關于西方教師專業化理論與實踐的初步研究[D]. 福建: 福建師范大學, 2002: 6.

2. 李政濤. 讓創新性實踐成為當代教師的生存方式[J]. 上海:教育研究與實驗, NO.5,2008: 5.

作者簡介:

漆艷華,女,出生年月:1989年01月,女,漢族,四川安岳人。畢業于成都理工大學,MTI英語筆譯方向,翻譯碩士?,F就職于重慶工程職業技術學院,助教,主要負責師資工作,研究方向為英語翻譯與師資。

猜你喜歡
教師資格專業化發展
邁上十四五發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續發展的“未來牌”
湖南省2021年教師資格認定時間確定
對幼兒園聽評課專業化的思考
中小學教師資格考試在即
建設高素質專業化干部隊伍
砥礪奮進 共享發展
陜西:中小學教師資格考試與認定分離
改性瀝青的應用與發展
引導青年教師走專業化成長之路
論專業化老年媒體的發展之道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