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文字與平面圖形設計

2017-06-13 13:29楊艷君
科學與財富 2017年16期
關鍵詞:聯系平面設計漢字

【摘要】漢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有悠久的歷史,它是中國文化的載體,記載著中華民族的文化和歷史。漢字不僅是表達和記載的工具,它更是中國幾千年文化和精神的積淀,任何一個對中國文化關心的人,都會對漢字感興趣。而作為反映社會現象和向公眾傳達重要信息的平面圖形設計,更應該以藝術的眼光發現和開拓漢字的美,很好的利用漢字這一優秀的設計元素,做出更具藝術性的作品。

【關鍵詞】 平面設計 文字 漢字 聯系

【引言】

漢字是唯一富有生命力的表意文字,是用點畫記錄人類理念的平面設計。在日本設計師白木彰先生的作品中,展示出一個活生生的漢字的世界。在他的設計中漢字仿佛從符號世界中還原了出來,帶著它們來自遠古時代的神秘氣息。利用文字來進行平面設計,我們所要利用的不光是它的"形",更重要的是它的"意"。因此漢字不僅僅是符號,是裝飾,而且應該具有圖形設計的表形性思維,從而使漢字真正活起來。

一、漢字的起源

關于漢字的起源,一直以來就眾說紛紜,但是最主要的一種說法是:漢字的創造者為黃帝的史官倉頡。在那之前的文字都是象形字,也就是是可以用來記事圖畫,稱為"文字圖畫"。據古籍記載,說倉頡"生而能書,又受河圖錄書,于是窮天地之變,仰視奎星圜曲之勢,俯察魚文鳥羽,山川指掌,而創文字"。

(一)漢字的價值

漢字是世界上最有魅力,最具藝術感的符號!它是表達語言的工具,也是文化的重要載體,在中華民族歷史文化的開創上,漢字的出現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從文化學的角度來看,漢字是文化的一種載體,因為它記載了中華民族文化發展的歷史軌跡和豐富成果。一切先人的智慧和創造性成就,依靠漢字的記載才得以永久流傳;一切后人的聰明才智,也從漢字記載中得到進一步的啟示和提高。因此,漢字不但是中華民族進入文明世紀的曙光,而且是文明得以長傳并繼續發展的繼承性工具。

(二)漢字的構字特點分析

在眾多的平面設計作品中,越來越多的設計師們開始運用漢字作為設計元素。這不僅是因為漢字本身的形式美,也是因為漢字所代表的中國傳統文化,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漢字被充分利用在平面設計作品中的原因,除了漢字本身就極具藝術觀賞性外,還有一個原因我認為就是漢字的構字方式中蘊含了人本精神。在漢字的造字機制中,處處體現了中國歷史文化的豐富信息。

漢字的構造方法,是以人為中心的,處處體現了一種以人為本的精神。這種人本精神在字的偏旁和部首中可見一斑,如保護的"保",就是借用一個人抱著幼子的形態;企望的"企",就是借用人踮起腳直立的渴求姿態,字形和字意之間相互聯系,形象的表達出字的本意。還有很多字的構型都是以人為出發點,都帶有很強的象形和人本特征。運用在平面設計中時,先天就是一個非常簡練、非常寫意的抽象藝術形,因此設計師們對漢字的競相引用,也就不足為奇了。

(三)漢字獨特的魅力

漢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在形體上逐漸由圖形變為由筆畫構成的方塊形符號,所以漢字一般也叫"方塊字"。它由象形文字(表形文字)演變成兼表音義的意音文字,但總的體系仍屬表意文字,漢字具有集形象、聲音和辭義三者于一體的特性。這一特性在世界文字中是獨一無二的,因此它具有獨特的魅力。漢字是象形文字,其顯著的特點是字形和字義的聯系非常密切,具有明顯的直觀性和表意性。 漢字讀音優美,一字一音,每個音又分為四個音調,因此讀起來響亮清晰,婉轉動聽,有節奏感。 漢字書寫優美,字體也非常豐富。

從平面設計來講,漢字是人類社會有史以來最偉大最成功的設計。它以最為簡單的設計元素,運用最豐富而復雜的設計手段,設計出了一件又一件恒定而單純的"產品",并使這些產品的內涵豐富,構架完美,用途廣泛,影響深遠。同時,這些"單元產品"又具有無窮的聯絡方式,具有開放而遞增的同構能力。而文字正是利用語言代表或者指示某一種事物的東西。

二、如何利用漢字設計生活

我們的前人在書寫漢字的過程中,逐漸上升到一種審美階段即融入了創作者的觀念、思維、精神,并能激發審美對象的審美情感,于是形成了"書法"這類二階意義上的藝術門類。書法藝術是抽象符號藝術,它靠單純的線條架構演繹出千變萬化、千姿百態的視覺藝術形象。在文人士大夫創造了優秀的書體與書法作品的同時,民間藝人也以他們的聰明才智設計出無數巧妙而極富視覺意趣的字體圖形。如用來招攬顧客的幌子、節慶與民俗活動中的吉語,吉祥紋樣中的連筆字等。這一類反映人們日常生活形態的杰作都具有濃郁的裝飾性和強烈的民族特色。

(一)用中國人獨特的宇宙觀理解漢字

因為中國自古就有"天人合一"的觀念。即人類并非宇宙創造的中心,而是自然中次要的部分,能否符合大自然的韻律是衡量一切的標準。世界上沒有哪一種文化如此強調自然的形態與模式,漢字的創造無疑也遵循這一法則,即模擬自然,將物的形簡化地融合于方正的字體符號之中。

(二)"神"來之筆

古人對于"神"的信仰,主要表現在占卜和祭祀上。最早的漢字其實是占卜的記錄,上古文字的筆畫結構,用今天的眼光看去,充滿了神秘的色彩,是古人對自然、對生命的一種詮釋。這種記錄占卜結果的文字,來源于遠古的文字畫(近似文字的圖畫)。漢字是表意文字,象形性是漢字的主要特征之一,漢字是反映自然造型的。漢字在反映自然造型的同時,還具有深奧的構成原理,而這種原理就來源于中國人獨特的世界觀。

(三)漢字中有大智慧

《易》曰:"自天佑之,吉無不利。"子曰:"佑者助也。天之所助者,順也……"中國人信仰上天潛在的超越之力,這種超越之力即自然規律。觀察漢字的構成,更多的是揭示自然中蘊含的深刻哲理。在漢字發展的早期階段(西周以前),象形程度較高,體現出對書寫的簡化和易識別的趨勢。而漢字在發展為記號文字體系的過程中,則體現出了古人獨到的智慧。

在漢字的創造過程中,古人很注重"形"與"意"的結合,簡單模仿不是文字。在初中時,語文老師對于"牧"字的解釋,引起后來我對漢字中蘊含的先人智慧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前有"牛"而后面有一個人持木棍驅趕,這樣便組成了"牧"字。在漢字的造型原則里,我們可以發現許許多多這樣有趣的例子,只要我們耐心品味,其中奧妙無窮。

三、平面圖形設計與漢字構成學原理

(一)平面圖形設計是一個特殊的思維過程

人類的意識過程,其實是一個將世界符號化的過程,而思維無非是對符號的一種挑選、組合、轉換、再生的操作過程。因此可以說,人是用符號來思維的,符號是思維的主體。平面圖形設計,是以信息傳達為目的的,在二維的空間中對物象的位置、比例、相互關系的籌劃,無疑,這也是一個思維過程。但同時,它又不是一個通常意義上的思維過程。這是一個開始于設計者,延續到受眾心理活動的思維過程,而這種延續正是依賴于作為思維主體的圖形。

(二)漢字是經過設計的圖形

漢字的目的是承載信息,從符號學原理分析,漢字是一種符號,是一種特殊的平面圖形設計。由于漢字演變至今已變得十分抽象,洗練,所以將漢字承載著的原始信息還原出來的過程本身,即是一種特殊的思維過程,一種特殊的平面圖形設計。這種還原的結果不是文字,是一種加入人的思維的奇妙產物,一種特別的平面圖形。設計師借平面圖形設計向受眾傳達自身的思維過程與結論,以達到其指導或是勸說的目的;換言之,受眾也正是通過設計者的作品,與自身經驗加以印證,最終了解設計者所希望表達的思想感情。人性的概念在今天已經廣義化,如何使我們的本土文化得以體現?還原漢字的原始信息應該說是一條捷徑。在追尋漢字本源的過程中去體會中國文化,其本身就是在提高設計師文化修養。這樣,我們在作品中體現本土文化就不是一件難事了。

運用漢字來發掘本土文化,是一個抽象難懂的說法。那么,讓我們看看日本人是怎么做的吧。七世紀時,日本引進中國的表意文字,稱為漢字。日本人快速地消化了中國的漢字文化,之后又把漢字迅速地加以改造,漢字被日本的設計注入無限的遐想,成為他們在作品以外的思維空間"留白"的有力武器?!蹲x賣新聞》中曾登載過一位日本小學三年級女生寫的詩:"港"這個字真像美人魚,"共"是頭,"巳"是尾,三水是浪花,你看像嗎?這就是漢字的魅力,幾乎是獨一無二的魅力,沒有哪種文字可能引發人這種美妙而大膽的聯想的。正是漢字在人思維空間里的留白,使漢字具有了無限的生命力。

現代圖形設計是對文化的認同,而不是簡單的對符號或圖形的認同。探索本土文化的內涵,找出傳統文化與自己個性的碰撞點,形成自己的設計風格,這才是運用漢字進行圖形設計的精髓所在。日本許多著名設計師,幾乎都是漢字學的專家,他們在作品中巧妙地將漢字作為抽象畫看待,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日本書籍設計大師杉浦康平先生就是一個執著的漢字迷。他在《活字禮贊》一文中提出漢字造型的直角思想,其起源為中國"天圓地方"的宇宙學;日本另外一位漢字迷設計師白木彰先生,更是巧妙地將漢字作為圖形運用到了平面設計中。日本設計運用傳統的理念,現代的元素和構成手法,并賦予民族情感的內容,走在了設計的前沿。這一點非常值得我們的青年設計師學習和借鑒。

【結論】

漢字不是世界普及的文字,但是漢字字符本身代表一種或多種意義,這一點,拉丁字母卻無法完成。面對全球經濟一體化進程,我們將漢字直接用于標志顯然行不通,這樣只能使我們的作品顯得腐朽而庸俗。但是在了解漢字的意義和構成法后,我們把漢字精辟總結物象特征的方法運用到平面圖形設計中,卻未嘗不可。發掘漢字中蘊含的深層文化積淀,在現代設計中的應用有著廣泛的前途。除了標志設計,無論是裝飾、書籍、招貼、廣告還是環境藝術設計,都應當充分發掘漢字中包含的中國哲學,從事設計工作的我們應當重視這方面的學習和修養,讓抽象的漢字藝術在現代設計中產生更大的魅力。

【參考文獻】

南鶴溪(日),文字的魅力,上海古籍出版社

杉浦康平(日),造型的誕生,中國青年出版社

顧音海,甲骨文發現與研究,上海書店出版社

裘錫圭,文字學概要,商務印書館

朱熹(宋),周易本義,上海古籍出版社

梅格斯(美),二十世紀視覺傳達設計史,湖北美術出版社

巴爾特(法),符號帝國,商務印書館

作者簡介:

楊艷君 單位 :河南信息統計職業學院 郵編 450000

楊艷君(1973.9-),女,漢族,籍貫山東省東明,文學士,河南大學研究生,河南信息統計職業學院教師,講師。研究方向:藝術設計。

猜你喜歡
聯系平面設計漢字
漢字這樣記
漢字這樣記
淺談平面圖與立體圖的思維培養
平面視覺語言中的藝術創作和形式表達
行走在本土與全球化之間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