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杭州市旅游景點英譯問題及對策研究

2017-06-13 13:36張靜
科學與財富 2017年16期
關鍵詞:外宣翻譯翻譯策略目的論

摘要:隨著二十國集團(G20)峰會在杭州的成功舉行, G20的領導人匯聚杭州,隨之而來的是大批媒體人、全球企業家和大量游客。G20峰會讓全世界的目光都關注到了杭州,極大地提升杭州城市的知名度和美譽度,其城市的國際形象和地位都得到提升,旅游、房產、金融領域都會快速增長,這無疑是杭州走向世界的最好機遇。本文旨在以杭州市旅游景點外宣翻譯為研究對象,探析目前杭州旅游外宣翻譯存在的一些問題,以目的論為理論支撐,提出了針對性的提高外宣翻譯質量建設性的策略和要求,以期提高杭州的外宣翻譯質量和對外城市形象。

關鍵詞:外宣翻譯;目的論;翻譯策略

1.

G20是一個國際經濟合作論壇,由美國、英國、德國、法國、中國等19個國家及歐盟組成。這20個成員國的人口占將近世界總人口的2/3,國民生產總值約占全世界的85%。G20峰會是全球范圍內最高層次的國際性事件,將對舉辦國的經濟社會發展產生影響,而主辦城市則是受其影響最深遠,獲益最直接、最持久的主體. 杭州風景如畫,堪稱人間天堂,從 2015年11月16日被國家主席習近平宣布成為第十一屆G20峰會舉辦地至今,杭州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隨之而來的還有一系列的機遇和挑戰. G20帶來的中國城市格局變化,杭州躍身為"新一線"城市。后峰會時代,杭州開放型大都市優勢會更加凸顯,作為世界了解中國的-個窗口,其重要性正日益凸顯。中國自古就有"上有天堂,下有蘇杭"來形容杭州之美的說法。杭州作為世界旅游勝地,以其如詩如畫的自然美景和獨特的人文歷史文化韻味吸引著成千上萬世界各地的外國游客。中國文化能否走出去,能走多遠,走出多少,在很大程度上都取決于翻譯工作的力量( 黃友義2008: 4)。杭州的旅游業的發展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機遇和挑戰,尤其是在對外翻譯方面,筆者將從目的論角度分析杭州旅游景點的英譯問題并提出相應的應對策略。

2 杭州旅游景點翻譯的問題及應對策略

隨著對外交流的加強,我國的大量的信息被翻譯成外語,通過圖書、期刊、報紙、廣播、電視、互聯網等多種媒體,形成一個全方位的、多層次、多渠道、立體化的對外宣傳格局,促進了我國的對外傳播,向世界傳遞了在中國聲音和中國文化。但目前我國的外宣翻譯工作的現狀及整體實力與社會和時代發展的要求還有相當差距,外宣翻譯質量問題良莠不齊。經筆者調查,在杭州賓館、飯店、旅游景點、博物館等公共場所及互聯網上, 外語宣傳資料錯誤頻出,屢屢雷倒外國游客,嚴重影響了杭州城市和國家形象。中國式英語隨處可見且數量觸目驚心,蹩腳和錯誤的譯文不僅達不到對外宣傳的目的,不利于對外傳播與交流,還極易造成混亂和誤導,直接對杭州的對外形象造成難以彌補的負面影響。杭州的景點翻譯水平亟待改善,提高杭州目前外宣材料翻譯質量勢在必行。

杭州旅游景點外宣翻譯中最常見的常見問題在于:翻譯秩序混亂,缺乏規范的管理;以原譯文為中心而不是以目標語受眾為中心,注重 "忠實于原文"而輕信息傳播;忽視中外文化差異,缺乏跨文化意識。鑒于此,筆者結合一些杭州市旅游景點的外宣翻譯英譯案例和常見的問題提出解決對策,以期對改善杭州的外宣翻譯現狀盡一點綿薄之力。

(一) 規范景點翻譯管理

目前的外宣翻譯缺乏規范化管理,再加上從業者素質參差不齊,問題百出。以杭州為例,不久前杭州都市快報曾報道過一個關于杭州著名景點"八卦田"的雷人翻譯:八卦田"Gossip Tian", 筆者以為這樣的低級錯誤純屬管理部門玩忽職守,人為疏忽導致,因為"Gossip"這個詞本意是"流言飛語、緋聞"的意思,的確,這個是"八卦",但此"八卦"非彼"八卦"。"八卦田"是因為形似中國陰陽八卦的八卦圖而得名,所以"gossip"一詞與"八卦田"根本一點兒也不沾邊,這樣的翻譯豈不令人啼笑皆非。不僅如此,地名、國家行政事業單位名稱、企業名稱等專有名詞和概念術語很多專有名詞的英譯名稱比較混亂,缺乏統一性。導致外國友人云里霧里,摸不著頭腦。如杭州的北山路有 "Beishan Road"和"North hill Road"兩種翻譯,如此一來會讓外國游客誤以為這是兩條路。類似的還有九溪有"Nine streams"和 (Nine Creeks)這樣的翻譯。浙江在線10月25日有一則消息稱,杭州城南的美政路的路牌翻譯堪稱神級,"美政路"三個字的路牌中文下方的英文標注釋竟然是"The United States Government Road",直譯過來就是"美國政府路",恐怕奧巴馬都要吃驚杭州竟然有這條路吧!無獨有偶,就在美政路附近的復興大街上的路牌英文翻譯為"Renaissance Street"翻譯過來是"文藝復興大街"。作為旅游城市定位的杭州市竟然出現這樣的莫名其妙的翻譯,不禁讓人唏噓。筆者期待相關政府部門和單位能夠引起重視,嚴格規范整頓管理和外宣翻譯秩序,提高旅游城市的形象。

(二) 了解中外語言差異,成功實現兩種語言的轉換

從事外宣工作,語言是第一關,否則翻譯就是無本之木,無根之水,無從談起。外宣翻譯工作者要有良好的雙語能力,不僅要要求譯者對目標語語言能夠從容駕馭,同時要也有深厚的漢語功底,這樣才能游刃于兩種語言之間。以隨處可見的公示牌為例,"售票處"竟然有譯為 "book office","小心滑倒 "在一處賓館的公告牌上譯為"slide carefully", 相信外國游客一定以為這里是什么游樂場吧,因為需要"慢慢地滑"。諸如此類中式英語比比皆是,大大影響杭州的城市形象。

漢英分屬不同語系,加之地域相隔萬里,兩者在語言規范、用詞、句子結構和表達風格等方面有很大差異。英語平實,流暢;漢語辭藻華麗,喜歡用重復和成語等。譯者在翻譯過程中要充分考慮到英漢語言在詞匯,句式,結構,修辭等方面的差異

例:

"杭州市是中國七大古都之一,浙江省的省會。這里,江流襟帶,山色藏幽,湖光翠秀;這里,史脈悠遠,文風熾盛,名流輩出;這里,自古至今被公認為是古老神州的東南名都、魚米之鄉、絲綢之府、文物之邦,一直以物質財富豐饒繁盛和文化藝術源遠流長而享有"人間天堂的"的美譽。" (http://www.gotohz.com/index.shtml)

上面這段文字是杭州旅游網上關于的杭州介紹,翻譯時需對原文中的修飾詞要有適當的刪減和改寫,比如文中多次出現了"這里",四字成語層層疊疊,英譯時可做適當改動和刪減。 參考譯文: Hangzhou, one of the seven ancient capitals of China, is the capital of Zhejiang Province and it has been reputed as "Historic and Cultural City of China", "Capital of Southeast", "Home of Silk", "Tea Capital" and "Town of Fish and Rice" with densely scattered rivers and lakes, placid rills and dells and a galaxy of great notables. It is renowned as "Paradise on Earth" for its long history and rich myriad produces. 譯文語言在結構上,句式上更加符合英語的語言習慣,更易于外國讀者接受和理解。

再如:"呵護綠色,善待生命"是委婉的告知我們要愛護花草,但是如直接翻譯為"take good care of the green grass and treat the life well"會使外國讀者看不明白,直接以為"keep off the grass"即可,再入"游人止步"英譯為"staff only", 但像"tourist stops"和"guest stops"之類的翻譯也是屢見不鮮 。諸如此類語言文字上的問題就不再贅述了,對于外宣翻譯工作者而言,譯者一定要高自身專業素質。盡量擺脫漢語言思維的影響,使用地道的英文將原文信息傳遞給讀者。

(三) 增強跨文化意識,跨越文化鴻溝

譯者一方面要了解中外語言差異,成功實現兩種語言的轉換,另一方面要增強跨文化意識,跨越文化鴻溝,才能成功實現外宣翻譯目的。中西在人文、地理、政治、歷史、文化、風俗習慣、思維方式等方面存在巨大差異。外宣翻譯的目的語受眾主要為一般外國民眾,其中絕大多數人對博大精深的中國傳統文化知之甚少,這就要求譯者在涉及到這些問題的翻譯時必須考慮到譯文接受者的文化接受能力,根據特定的翻譯目的選擇相應的翻譯策略和方法,對原文的信息進行"增"、"刪"、"改"以及其他調整以便于外國受眾理解和接受。以下是一些具體例子:

例:

很多外國人對中國的美食是非常有興趣的, "粽子"是傳統的中國節日"端午節"的食物,如果將其譯為rice dumpling,不僅意思含混不清,而且重要的是原有的文化意義消失殆盡,筆者建議采用音譯加注釋的方法翻譯為"Zongzi" (a pyramid shaped dumpling made of glutinous rice wrapped with wee leaves(eaten during the Dragon Boat Festiva1)如此一來,一箭雙雕,既讓外國人清楚地了解粽子這種食物,又讓他們理解其深刻的內涵,宣揚了中國文化,一箭雙雕。說到美食,我們再來聊一聊杭州的傳統小吃"蔥包燴"。:

The Origin of Cong Baohui (Fried Dough Sticks)

The execution of Yue Fei outraged the common people who grieved for the loss of a great general. As they were powerless to go against the government, the people expressed their anger by making dough figurines of Qin Hui and his wife, twisting them together and then deep frying them. This expression of resentment became known as 'fry the traitors' (zha xiao ren 炸小人) and soon gained widespread popularity among the people.

該譯文把蔥包燴的起源解釋地非常到位然而美中不足的是對于岳飛和秦檜卻沒有注釋,這樣不利于外國讀者把握任務的關系,所以建議加注,如 Yuefei(a hero)或者 a general,甚至可以用類比的譯法,譯為 a Chinese Wallace(華萊士,蘇格蘭民族英雄),Qin Hui( an official who framed Yuefei up)。 類似的如梁山伯和祝英臺可以譯為(Chinese Romeo and Julia)。對于地名或一些中國特色專有名詞,筆者建議用音譯,并根據需要可適當增加解釋說明。如杭州"孤山"的翻譯"lonely hill",筆者認為欠妥,建議直接音譯為"Gu Shan"可括號備注英文含義。公交車報站時明明就是音譯,到的地方卻是lonely hill,這樣外國客人會不知所措的。筆者經過親身調研發現景區的許多景點翻譯都是如此,過分追求直譯,雖然看似與原文形式對等,但殊不知,如此一來,反而弄巧成拙,達不到外宣翻譯的目的。靈隱禪蹤:Zen Aroma of Lingyin Temple,筆者認為僅就景點名稱而言,可做適當的刪減處理譯為"LingyinTemple"即可。

例:

Hangzhou has enjoyed a history of over 2,200 years since the county administration was established in Qin Dynasty. It is one of the cradles of Huaxia (China) Civilization. As early as over 5,000 years ago, there were human beings multiplying and living in Hangzhou area, creating Liangzhu Culture known as the Dawn of Civilization. The archaeological discovery of Liangzhu ancient city ruin in 2007 pushed even earlier the recorded history of Hangzhou civilization. Hangzhou, one of the seven ancient capitals of China, was the capital of Wuyue State, of the Five-Dynasties and also the capital of the Southern Song Dynasty.

上面一段文字介紹了杭州這座古城的歷史,期中涉及到了"Qin Dynasty"、"Huaxia"、"Liangzhu Culture" 、"Wuyue State"'" Five-Dynasties" 和"Southern Song Dynasty",這些都是外國人所不熟悉的。雖然我們多數中國人知道他們指的是清朝、華夏、良渚文化、吳越國、五代、南宋,但是對于絕大多國外游客他們是不清楚的,這樣的翻譯對他們來說過于晦澀,太難理解了,會讓他們摸不著頭腦,從而失去繼續了解的興趣,因此譯者在翻譯時必須采取一定的策略以方便外國受眾理解。例如 "seven ancient capitals of China"可以加注說明是哪幾個七大古都,至于朝代應該括號注釋時間,如此一來,外國讀者就會清楚原文所要表達的意思。

結語

綜上所述,根據目的論翻譯理論,翻譯的目的決定翻譯的過程和手段。通過對杭州市旅游景點的英譯真實案例分析,我們可以得出結論:外宣翻譯的目的即向外國人傳遞中國聲音,傳播中國文化。要實現這個最終的目的,達到外宣翻譯宣傳的效應,可以對原文本進行必要和適當的增譯、解釋、改寫和刪減,靈活運用翻譯策略來實現對外宣傳和交流的目的。筆者希望能夠借此研究喚起人們對杭州外宣翻譯工作的關注、規范和加強外宣翻譯的監管工作、提高外宣翻譯素質,以期提高杭州的外宣翻譯質量和對外城市形象。

參考文獻:

[1] Newmark,Peter.A Textbook of Translation [M].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1.

[2] 張健. 外宣翻譯導論[M].北京:國防工業出版社,2013.

[3] 方夢之. 譯學辭典 [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4.

[4] 黃友義.發展翻譯事業,促進世界多元化文化的交流與繁榮 [J].中國翻譯,2008( 4) : 6 - 9.

[5] 袁曉寧. 外宣英譯的策略及其理據 [J]. 中國翻譯, 2005(1):75-78.

[6] 張健. 全球化語境下的外宣翻譯"變通"策略芻議 [J]. 外國語言文學, 2013(1):19-27.

[7] 丁夏林. 外刊對中國文化詞的"異化"翻譯策略及其啟示 [J].深圳大學學報, 2008(3).

[8]胡興文,張健. 外宣翻譯的名與實 - 張健教授訪談錄 [J].中國外語, 2013(3):100-104.

[9]黃友義. 堅持"外宣三貼近"原則, 處理好外宣翻譯中的難點問題 [J]. 中國翻譯, 2004(6):27-28.

作者簡介:

張靜 (1979.12-) 山西侯馬人 浙江樹人大學 講師 碩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外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 翻譯理論研究。

猜你喜歡
外宣翻譯翻譯策略目的論
目的論視角下的宜興特產翻譯實踐研究
從“目的論”三大法則談外宣中古詩修辭的翻譯
國際傳播視閾下的外宣翻譯特點探析
江西省高校門戶網站外宣翻譯現狀研究
《作者自述》兩個譯本的對比賞析
旅游景點名稱翻譯的原則與策略研究
漢語疊詞及其英譯
國際會展用語特點及口譯策略
從目的論看環保公示語的漢英翻譯
跨文化意識下河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外宣翻譯的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