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對當前職校生心理健康調查分析

2017-06-13 13:37毛國華高敏王海波李彬倩丁莉
科學與財富 2017年16期
關鍵詞:職校學生調查研究心理健康

毛國華+高敏+王海波+李彬倩+丁莉

【摘要】心理健康教育旨在提高和培養學生的心理素質,幫助學生學會 如何進行情緒調節,使學生更有效、更積極地適應社會、增強承受挫折,適應環境的能力,適應自身的變化,使之形成健全的人格,促進心理健康的發展。

【關鍵詞】職校學生、心理健康、調查研究

我國職業教育發展滯后,教育結構不夠盡如人意。教育部提出,今后一段時間大力發展職業教育,解決教育不公,實踐教育和諧。內蒙古阿拉善職業技術學院是在2013年成立的,由當地六所大中專學校整合而成,是當地唯一一所綜合型高等職業院校。學院確立"一體兩翼"的辦學模式。(即、中高職全日制學歷教育為主體,以繼續教育和社會培訓,社區服務為兩翼)。它的應運而生,順勢而為,將會推動當地經濟快速、健康的發展。

一、對當前職校生心理健康現狀分析

當前社會競爭日益激烈,而作為當代大學生,更是面臨了越來越多的壓力,家庭、就業、人際交往等各方面的因素,讓大學生似乎喘不過氣來。如果處理不當,會給大學生心理健康造成一定負面影響,其后果小則產生抑郁自閉、暴力傾向,大則引發自殺、殺人。弗洛伊德曾斷言:"文明程度越高,人類的心理壓力就越大"。清華大學劉海洋用硫酸潑熊,"馬家爵事件",復旦大學投毒案,??诖髮W生自殺時留下的最后遺言:絕望!絕望!絕望!我對生活已經絕望…… 都是因為他們的扭曲的人生觀,壓抑的情緒,缺陷的人格,釀成了人生悲劇。所以說:關心現在大學生的心理健康,就是關心國家的未來。

課題組選取在讀職校生六個班235人進行調查,圍繞"當前職校生心理健康"從社會因素、家庭因素、學校因素、人格因素四個方面進行了調查分析:

二、社會因素對職校生心理健康的影響

這次調查問卷,從社會因素分析結果是62%的人認為自己的心理狀況是比較健康的,65%的人在選擇一個人心理健康的典型特征是處事樂觀,熱情誠懇。而說到對于大學生活的滿意程度而言,占比例相對較大的43%是基本滿意,也有27%選擇不滿意但無法改變。調查分析表明,66%的人選擇了人生發展與職業選擇有困難,也足以說明就業壓力帶給我們大學生的困擾之大。56%的人選擇了自我管理能力不強,36%的人選擇了課程學習有困難,25%的人選擇了經濟困難,24%的人選擇了人際關系與溝通上有困難。職校生中大多數同學來自農牧區,阿拉善是地廣人稀,閉塞落后的邊遠地區,每平方公里不到一人。在農牧區的日常學習和生活中交際范圍比較單一。與社會交往的機會比較少,與學校以外的人幾乎沒有接觸。剛到職業學院,面對來自四面八方的同學和自由開放的校園環境,耳目一新。由于地域習俗,文化差異,性格不同,感到難以適應。加之大家都相互不熟悉,缺少溝通,而部分來自于城市中的學生,以自我為中心,我行我素,久而久之與來自于農村牧區的孩子之間產生了隔閡,偶爾出現摩擦,在矛盾無法化解時會釀成悲劇。所以,要注意新入學的大學生心理調試,創造和諧的校園環境,幫助他們渡過心理失衡期,順利完成角色轉換。

三、 家庭因素對職校生心理健康的影響

通過問卷調查顯示:父母的教育方式對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有著直接影響。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從孩子的出生到最后的長大成人,無不傾注著父母的全部心血,同時從孩子的性格、處世態度、人際交往等方面也能夠折射出父母的教育方式。父母雙方性格開朗、民主的家庭教育出來的孩子一般有主見、熱情、自信、積極的情緒占主導地位。反之,父母脾氣暴躁、家長制氣氛濃的家庭教育出來的孩子一般膽小、遇事無主見,對班里的任何事不積極參與,總是扮演旁觀者的角色。同時單親家庭大學生心理障礙較嚴重,生活在這樣的家庭環境中的孩子,往往在性格方面存在著缺陷。我班有3名再婚家庭的學生,通過了解發現,她們在初中和高中的時候叛逆性較強。有的甚至和繼母吵架,不滿的時候還把繼母的衣服都用剪刀剪碎,攪得全家雞飛狗跳,嚴重的時候還離家出走。家庭經濟狀況也是影響大學生心理健康的又一重要因素。我班來自呼市和包頭郊區農村的學生較多,她們相對烏海城市里市的學生就比較的自卑。學校和班級組織的各種活動都很少參加,個別孩子性格內向。一旦遇到挫折不能積極的去面對,經常選擇逃避的處理方式。了解后得知是因為家庭經濟不富裕,她們為父母的日夜操勞而牽掛于心,導致自己情緒的波動比較大。

四、學校因素對職校生心理健康影響

學校是學生學習、生活的主要場所,學生的大部分時間是在學校中度過的,因此,學校生活對學生的身心健康影響也很大。比如學校的學習條件、生活條件,以及師生關系、同伴關系等。這些條件和關系如果處理不當,就會影響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使學生的心理壓抑,精神緊張、焦慮。阿拉善地處西北偏遠地區,27萬平方公土地,有居民23萬人,職院的教學條件簡陋,學生缺乏良好的人際交往能力,不能很好與同學和老師進行交往;學生的業余生活也很單調枯燥等,這些都對學生心理健康發展有一定影響。我校學生以前在初中階段都曾感到學習的壓力,長期處于高度學習緊張的狀態下,極可能導致強迫、焦慮甚至是精神方面等疾病,升入職業學院后不能馬上調整心態,會影響學業順利完成,并且我校學生大部分是住校生,且貧困生比較多,30%以上的貧困生認為自己承受著巨大的學習生活壓力,造成較大的心理困擾,而且不懂得如何化解。 這種不適應如果得不到及時調整,便會產生失落、自卑、焦慮、抑郁等心理問題,有的學生還會因長期不適應而退學。另外,人際關系良好與否,也會影響著他們的心理健康狀況。有良好的師生關系和同伴關系的學生,必然充滿歸屬感和安全感,其心理也會得到健康發展;所以,在學校適當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消除學生各種心理問題,讓他們找回自尊,找回自信。

五、人格因素對職校生心理健康的影響

當學生意識到教師對自己的真心愛護時,就會主動敞開自己的心扉。學生也和平常人一樣渇望得到別人特別是老師的尊重和關愛。羅森塔爾效應告訴我們,"如果教師對學生懷有真誠的期待,學生的心理與行為就會朝著教師期待的方向變化、發展"。我們班上有一位愛好寫作的男生,起初他的寫作能力并不強,在一次作文時,文筆表現得很出色,在講評作文時我特意表揚他作文妙處,值得大家去學習。受到教師的鼓勵后,他寫作熱情空前的高漲,從此后積極主動交作文,業余時間還寫一些小文章拿給我看,剛過兩年就有文章見諸報端了,很有寫作前途。因此,教師對學生興趣的發現、培養、鼓勵、會讓他終生受益。不失時機因人施教,找準人格的切入點,既教書又育人,這也是一個教師應盡的天職。職校生隨著閱歷增加知識的積累對視會有些焦點問題也有自己的見解。通過這次問卷同學們對"要達到目的不擇手段"的看法很不統一,完全不贊成的比例是47.22%,沒有考慮的是8.33%,比較贊成的是33.33%,完全贊成的是8.33%。絕大多數同學把"道德"視為做人最重要的品德。絕大部分學生有孝敬父母、尊敬師長的意識。調查問卷中,有兩道題考察學生的心理素質:"你認為在校生輕生存在哪些題?",被調查的學生大都表示"缺乏責任感,""適應能力差";對"你覺得您與他人溝通上有障礙嗎?學生的回答,大多數學生表示"沒有".大多數學生明白網絡會帶來的負面影響,并且能夠認清、辨別和排斥來自這方面的不良行為和誘惑,正確對待網絡的問題。

六、構建職校學生心理健康發展的幾點思路

一、營造和諧校園文化,培養積極向上的人格:學校有優良校風教風和學風,讓學生在一個和諧、溫馨、優雅的環境中學習生活,師生互敬互愛,同學和睦相處,身心健康發展。校園里書聲朗朗,到處閃動著青春的身影,讀書會,朗誦會,音樂會接連不斷,學生的才能得以施展,自信得到強化,情操得到陶冶。同學們沐浴在濃濃的文化的雨露之中。人格也得以塑造,積極健康的性格的形成,不但有助于今天在校園的學習順利進行,而且會支撐他們能順利的走完一生。不僅要對現在負責,還要對將來負責。所以在平時要給他們創造各種鍛煉交流的機會,幫助學生樹立自信心,幫助他們描繪未來的美好藍圖。

二、引導學生目標定位,經常與學生溝通:進入職業院校入學之初還沒有從高考的陰影走出來,再加上社會對職業教育的偏見。學生心理有自卑自賤,情緒暴躁,消極悲觀 ,甚至產生厭世輕生。對這種不健康心理,要及時疏導,通過職業院校畢業生創業成功的例子,許多都成為了企業家,老板、富翁、種植或養殖大戶,能為社會創造財富,造福一方。學好本領,立志創業,在當下職業學院不是光培養打工者,更重要是陪養創業型人才。"理解是教育的前提,尊重是教育成功的基礎。" 而溝通的前提是要尊重學生,關愛學生。培根說過:"欣賞者心中有朝霞、露珠、和常年盛開的花朵;漠視者冰結心誠,四??萁邊采交氖?。"作為教師要傾聽學生意見,接納他們的感受,包容他們的缺點,分享他們的喜悅。

三、發掘學生閃光點,增強學生的自尊自信:。心理健康教育就是讓學生克服自卑、增強自信的意識。"人類本質中最殷切的要求就是渴望被肯定,而學生更是如此。"教師要善于發現學生的長處、閃光點,并且及時加以肯定、鼓勵,讓不被人注意的自卑者能感覺到自己被關注。"親其師,信其道"課堂上教師在傳授知識的同時也在傳遞著情感,良好的情緒能夠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和效率。教師與學生的互動與交流是很重要的,教師的每一個鼓勵或信任的眼神投在他的身上,會令他們鼓舞、興奮,會給學生一個積極的暗示。這樣持續下去會對他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的確立有積極影響。

四、抓住職校生特點,重視學生創業教育 :許多職校生入學之初都帶有盲目性,認為到職業學校是無奈的選擇,教師要摸清他們的興趣、愛好、家庭情況,幫助他們每個人分析選擇好專業,教育他們樹立起牢固的專業思想。馬克思說:教育是使受教育者"改革人的一般本性獲得一定的勞動技能和技巧,成為發達的專門的勞動者。" 社會上需求各方面、各層次的人才,路就在自己的腳下,職業學校的畢業生只要立志學習、創業,都會取得非凡的成績。運用職校生創業成功例子說服在校的學生,歷屆畢業生中有的成了種植、養殖大戶,有的成了飯店老板、美容店老板,有的辦了服裝廠、汽車修理廠等。及時學生宣傳國家近幾年對職業教育加大了政策扶持力度,把發展職業教育放在應有的位置,改變職業教育發展滯后的現狀。要充分認識到職業院校學生所學知識更實用更貼近社會,學生更應受社會青睞和歡迎。

職業教育比高等教育扮演更重要的角色。因為職業教育面向社會更大的群體,職校生在管理和教育上難度更大,需要教育者用更多更好的心智。職校生是一個不容忽視的社會群體,是充滿朝氣富有活力的青年群體,也是未來社會發展和城鄉建設的主力軍。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教育法》2005年

2、《現代職業教育體系規劃》(2014-2020)

3.馬貴民等.高職學生特點及教育管理對策研究.中國西部2008年第17期

4、向欣,大學生身心發展的影響因素研究,現代教育科學。2007(3)

5、潘玉騰,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颈本咳嗣癯霭嫔?,2001

作者簡介:

毛國華:1961、7,男、漢、內蒙古阿拉善、大學本科、高級 講師、教育教學理論、比較文化、

高敏,1973年5月7日,女,漢族,陜西,本科,中學一級,教育學。阿拉善職業技術學院,

王海波,1975年11月,女,蒙族,內蒙,本科,中學中級,漢語言文學方向。阿拉善職業學院,

李彬倩:1982.05生,漢族,內蒙古阿拉善,大學本科,中教二級,

丁莉,1979年1月4日,女,回族,寧夏,本科,中學一級,工學。阿拉善職業技術學院

猜你喜歡
職校學生調查研究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淺談職校語文課堂教學中的情感教育
職校學生語文個性化自主學習初探
企業管理視角下村級財務人員素質研究
西安體院學院體育專業學生人生規劃研究
西安市體育旅游影響因素的調查研究
淺議職業學校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