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再別的豈止是康橋

2017-06-14 23:18黃蓉
中學語文·大語文論壇 2017年3期
關鍵詞:不舍再別康橋康橋

黃蓉

現代詩人徐志摩的《再別康橋》以其五彩斑斕的畫面、和諧纏綿的韻律、錯落有致的結構博得人們的青睞,它似一曲悠揚的小夜曲,讓人們沉醉其中。筆者感觸頗多的是那對康橋的深深眷戀和不舍的離情,但詩作中真的只是對康橋的揮手再別嗎?

通過對詩歌意象的解讀,我們可以清晰地感觸詩人徐志摩再次來到康橋時的情感波瀾??岛舆吥擎鼓榷嘧说拇淞幌﹃柸境蔂N爛的金色,在詩人的眼中成了美麗動人的新娘,“波光里的艷影,在我的心頭蕩漾?!痹娙藢禈虻那楦锌梢娨话?,那是發自內心深處的喜愛;以至“甘心”做康河“柔波”中的一條水草,與康河融為一體的渴望,讓我們深深體味到他對康橋的依戀;“那榆陰下的一潭”也幻化成彩虹似的夢,虛實結合手法的運用,更讓人感慨他對康橋的癡迷;癡迷之深,到了“放歌”“沉醉不知歸路”的境地;情感在一步步地加深,變得越來越熱烈,但樂極生悲,而后突然變成了“悄悄是別離的笙簫”,曾經喧鬧的“夏蟲”“也為我沉默”,由高亢轉為了一種深沉。所以中間5節的情感波瀾可歸結為:喜愛——依戀——癡迷——忘情——深沉,回頭再吟誦第一和最后一節,那“輕輕的”“悄悄的”,那一“走”一“來”,那“揮一揮衣袖”,讓我們感受最多的是那揮之不去的淡淡感傷。所以整首詩的情感,我們可以歸結為兩點:深深的眷戀、淡淡的感傷。

這似乎很符合作者再次來到康橋、再次離別時的情感基調。對于這首詩的解讀,人們一般停留在此,大都認為它有別于一般別離詩,作別的不是人而是“康橋”,跳出了“執手相看淚眼”的纏綿或“一片冰心在玉壺”的表白,更多的是“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的灑脫。但江淹的《別賦》當中有一句“黯然銷魂者,惟別矣?!彪x別為什么會有“黯然銷魂”之感?解讀《再別康橋》,如果再深挖當時的背景和曾經的故事,我覺得徐志摩再別的不只是康橋,不舍的又豈止是康橋!

1920年10月-1922年8月,詩人曾游學于康橋,即英國著名的劍橋大學所在地??禈驎r期是徐志摩一生的轉折點,詩人在劍橋留學的兩年中,深受西方教育的熏陶及歐美浪漫主義和唯美派詩人的影響,追求個性解放的人生理想,追求“愛、自由、美”的生活理想,追求英國式資產階級民主的政治理想。他曾滿懷深情地說:“我的眼是康橋教我睜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橋給我撥動的,我的自我意識是康橋給我胚胎的?!比欢貒?,詩人屢屢受挫,曾經似“快樂的雪花”般的詩人,變成了“卑微”的“殘葦”。理想的幻滅更激起詩人對往昔康橋歲月的回憶與珍惜,詩人以這樣的心緒再次漫步康橋,又再別康橋,除了對母校的摯愛、依戀,以及淡淡的離情別緒,還有理想幻滅的感傷。

更有在康橋,24歲風流倜儻的徐志摩與16歲美麗清純的林徽因相遇了。兩個有著共同愛好和共同志趣的年輕人徜徉在康橋,有說不盡的話題,也留下了美麗的足跡。所以再次來到康橋,看到熟悉的柳、潭、水草……那些曾經見證過他們情感印跡的景物,多情的徐志摩固然想“漫溯”,尋找往日的美好;但是現實是殘酷的,錯誤的時間、錯誤的地點,即使是遇上對的人,也依然是一場美麗的錯誤。只能是“那噠噠的馬蹄聲,不是歸人,是過客”。林徽因忍受不了張幼儀那雙“哀怨、絕望、祈求和嫉意的眼睛”,給徐志摩寫了一封有情有義的分手信,結束了這段美麗的錯誤,但徐志摩依然不死心。林徽因盡管在離開徐志摩后馬上與梁思成訂婚,但也是一直到1928年才與梁思成結婚。而徐志摩第二次來到康橋的時間正好是1928年。這時的他也已.經和陸小曼結婚,但他依然視林徽因為“唯一的靈魂伴侶”,而此時林徽因結婚的事實,讓他內心的情感世界波瀾起伏,但化入他筆端的卻是深深的眷戀和依依的不舍,所以才有了“新娘”的比喻,才有“作別西天的云彩”又“不帶走一片云彩”,此時的徐志摩要作別的又豈止是康橋,而是一份刻入靈魂深處的美好的情愫。

輕吟漫誦徐志摩的《再別康橋》,讓人回味悠長。那一幅幅流動的畫面,那一處處美妙的意境,蘊含著詩人對康橋的深深眷戀,對往昔生活的依依不舍以及對理想破滅的無限感傷,那真摯、濃郁、雋永的“黯然銷魂”之“別”不只是對康橋,還有對理想,更有對愛情。

★作者單位:江西泰和中學。

猜你喜歡
不舍再別康橋康橋
青草更青處——《再別康橋》賞析
論述《再別康橋》中意象的象征意義
論《再別康橋》詩歌意境美
投入細膩的情感誦讀詩歌
人文康橋:挽留詩人靈魂的家園(節選)
放手讓孩子撞南墻
見與不見
康橋,我心中的圣橋
見與不見
見與不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