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6-2015年我國婦幼衛生資源配置狀況分析

2017-06-15 15:37
衛生軟科學 2017年5期
關鍵詞:婦幼衛生床位數婦幼

周 歡

(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兒童醫院,浙江 杭州 310052)

?

?衛生資源?

2006-2015年我國婦幼衛生資源配置狀況分析

周 歡

(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兒童醫院,浙江 杭州 310052)

[目的]回顧2006-2015年國內婦幼衛生資源配置變化情況和地區間衛生公平性,為婦幼衛生政策制定提供依據和建議。[方法]通過查閱《中國統計年鑒》、《中國衛生統計年鑒》、《中國衛生和計劃生育統計年鑒》數據,分析我國近10年婦幼衛生資源情況,并利用洛侖茲曲線和基尼系數,分析各省市間婦幼衛生配置公平性。[結果]婦幼保健院床位數從2006年的9.93萬張增加到2015年的19.54萬張,執業醫師從74,930人上升到105,832人,執業護士從47,014人上升到124,414人。每千名婦女的床位數、執業醫師人數、執業護士數分別從0.16、0.12、0.07上升到0.29、0.16、0.19;每千名兒童的床位數、執業醫師、執業護士數分別從0.38、0.29、0.18上升到0.81、0.44、0.51。各省市婦幼衛生資源按人口分布接近公平線,基尼系數在0.4以內,但極差相差較大。[結論]近十年來婦幼保健床位數、執業(助理)醫師和執業護士數整體呈現上升趨勢,但年增長率呈現波動,婦幼保健衛生的千人人均擁有量增速較緩,且總量在1以內,遠低于每千人口人均衛生資源擁有量。

婦幼健康,衛生資源配置,衛生公平性;洛倫茲曲線

婦幼健康水平是反映一個國家健康狀況的敏感且十分重要的指標。婦幼時期對醫療服務的需求量較大[1],而婦幼衛生資源的配置和其可及性等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婦幼健康[2,3]。隨著二胎政策的開放,孕產婦和兒童人口數量將增加,國內對婦幼衛生資源的需求量也將逐步提升。目前國內尚未發現針對近十年來全國婦幼衛生資源配置整體情況的分析。本研究通過回顧2006-2015年國內婦幼衛生資源配置的變化情況和地區間衛生公平性,為婦幼衛生政策制定提供依據和建議。

1 調查對象與方法

1.1 數據來源

研究利用2007-2016年《中國統計年鑒》[4]、《中國衛生統計年鑒》[5]、《中國衛生和計劃生育統計年鑒》[6]樣本數據,分析我國近十年婦幼保健機構情況、婦幼醫務人員情況以及承擔任務量變化等,并結合2014年各省份婦幼衛生資源配置和婦幼人口數,分析地區間衛生配置公平性。

1.2 統計分析

本研究運用Excel建立數據庫,并進行描述性統計分析。依據各省份人口和衛生資源數據計算人均擁有衛生資源數量,按人均衛生資源擁有量進行大小排序,橫坐標為累計人口百分數,縱坐標為衛生資源累計百分數,并以原點為出發點繪制45°角直線作為公平線,繪制洛倫茲曲線(Lorenz Curve),并計算出基尼系數(Gini Coefficient)。

2 結果

2.1 我國婦幼人口總量情況

從表1可以看出,近十年間全國女性人口呈現穩定增長趨勢。2006-2012年的14歲以下兒童總人口數逐漸下降,2012年后回升,尤其2015年,相對于2014年增加了近1600萬。如果2016年增長率達2015年水平(7.25%),則14歲以下兒童人口總量將達到25,947萬,達近十年來最高水平。

2.2 我國婦幼衛生資源總量變化

由表1可以看出,2015年婦幼保健院數量及其床位數、執業(助理)醫師和執業護士數量較2006年分別增加2.5%、96.78%、41.24%、164.63%。近十年來婦幼保健床位數、執業(助理)醫師和執業護士年增長率呈現波動。平均而言,年增長率最高的為執業護士數,其次為床位數,最低的是執業(助理)醫師數,但近兩年來執業護士增長率下降明顯,而2015年執業(助理)醫師增長率則顯著上升,見圖1。

2.3 婦幼保健衛生資源人均擁有量變化

由表2可以看出,相對于每千人口人均衛生資源擁有量,婦幼保健衛生的每千人人均擁有量增速較緩,且總量明顯較低,無論每千婦幼所擁有的床位數還是衛生人員數均在1以內,而且2015年每千名14歲以下兒童的床位數、執業(助理)醫師數、執業護士數分別為0.81、0.44和0.51,而2014年分別為0.82、0.44和0.51,呈現零甚至負增長現象。

圖1 2007-2015年婦幼衛生資源年增長率變化

2.4 婦幼衛生機構工作量變化

十年間,婦幼衛生機構承擔的工作量明顯上升,診療人次增加1.24倍,住院人次增加1.18倍,但是近三年間,婦幼衛生機構工作量增長率明顯下降,甚至2015年住院人次呈現4.24%的負增長,見表3。

2.5 我國婦幼衛生資源區域公平性

表4是2014年各省市每千人婦幼衛生資源情況。其中,每千婦幼人口擁有床位數最低為天津;每千名婦女擁有床位數最高為廣西,14歲以下兒童最高為湖北。在婦幼衛生人員方面,每千名婦女執業(助理)醫師最高為廣西,最低為安徽,執業護士最高也是廣西,最低的為遼寧;每千名14歲以下兒童執業(助理)醫師和執業護士最高為北京,最低為西藏。通過分析極值情況可看出,部分地區間婦幼衛生資源配置差異顯著,其中婦女和兒童千人床位數最高的地區分別是最低地區的60倍和35倍,而千人婦幼衛生人員也在3倍~8倍,見表5。

表3 2006-2015年婦幼衛生工作量變化

表4 2014年各省市每千人擁有婦幼衛生資源量

通過繪制洛倫茲曲線(圖2、圖3)發現,各地區婦幼衛生資源分布接近公平線,表示各地區婦幼衛生資源分布較公平。利用公式計算得出每千名婦女擁有床位數、執業(助理)醫師、執業護士的基尼系數分別為0.34、0.23、0.31,每千名14歲以下兒童相應基尼系數分別為0.3、0.19、0.24??梢?,我國各省份之間婦幼衛生人員的基尼系數均在0.3以內,處于相對平均狀態以內,而婦幼床位資源則在0.3及以上,處于相對合理水平,所有值均在0.4這一警戒線之內。

圖2 2014年各地區婦女擁有衛生資源量洛倫茲曲線

圖3 2014年各地區14歲以下兒童擁有衛生資源量洛倫茲曲線

3 討論與建議

有研究表明,衛生服務人員及相關工作人員參與分娩及圍產期護理可使新生兒死亡率降低24%[7],增加二、三、四類農村醫療機構數目和質量,將會有效降低農村甚至全國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8]。由此可見,衛生服務資源在提高婦幼健康水平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結合研究結果,現提出以下建議。

3.1 加大婦幼衛生投入,提升婦幼保健服務能力

從研究結果可以看出,隨著2015年兒童人口顯著上升,相應衛生資源配備不足,出現千人婦幼衛生資源負增長現象。而一項對二胎意愿的調查顯示,在單獨目標人群中,有生育二孩意愿的占39.96%。據測算,全面放開兩孩政策后,近幾年出生人口會明顯增加,最多時可達2306萬人,其他年份在2000萬左右[9]。也就是說,2016年全面兩孩政策放開后,以目前婦幼衛生資源增長速度,每千人婦幼衛生資源將迅速下降。另一方面,近十年來雖然婦幼人口數量變化不大,但是婦幼醫療機構所承擔的業務量卻增加一倍多,因此婦幼衛生資源不能單純依據婦幼人口數量進行配置,而應同時考慮到人均需求的增長。近年來多項研究發現,婦女在保健、診療和咨詢服務等方面的需求均較高[10,11],特別是在產褥期、圍絕經期等特殊時期。此外,隨著婦科癌癥如宮頸癌疾病和預防知識的普及,婦女對癌癥篩查和預防保健需求也迅速提升。綜上所述,政策制定部門應加大婦幼衛生投入,提升整體婦幼保健服務能力。

3.2 增加婦幼衛生資源配置

結果顯示,2015年全國平均每千名兒童(14歲以下)只有0.81張床位和0.43位兒科醫生,這與國家衛計委目標——“2020年每千名兒童床位數增加到2.2張,每千名兒童兒科執業(助理)醫師數達到0.69 名”(《關于加強兒童醫療衛生服務改革與發展的意見》)相差甚遠。而《中 國 婦 女 發 展 綱 要(2011-2020 年)》和《中國兒童發展綱要(2011-2020年)》也提出全國孕產婦住院分娩率達到98% 以上目標,目前婦幼機構床位遠不能滿足需求。

從婦幼機構工作量可以發現,其所承擔的診療任務急劇上升,但近年來突然停滯,甚至出現負增長??紤]到婦幼保健機構數量、衛生人員數量等增長較慢,可以推測,婦幼衛生服務機構基本處于滿負荷甚至超負荷狀態。特別是兒科,相比較成人患者,兒童依從性差、人體器官也較精細、病情變化快,兒科醫務人員工作壓力大、強度也較大,加上薪酬低等原因[12],兒科醫療衛生服務人員流失問題較明顯[13,14],進一步降低了婦幼機構的服務能力。此外,由于基層婦幼服務水平較低,診療壓力集中在三級醫療機構,而三級機構及婦幼保健機構的床位數量有限,婦女和兒童看病難、住院難問題屢見不鮮[15]。因此,各省市應提高各級婦幼衛生機構的服務能力,滿足相應的床位配比和人員配比,提升基層服務能力,擴大婦幼醫療保健機構數量和規模,緩解住院難和床位緊張問題。并建議從招生、薪酬制度改革等方面,加大婦幼衛生人員的培養,增強婦科和兒科崗位的吸引力度,穩定并壯大國內婦幼衛生人員隊伍。

3.3 調整衛生資源布局

雖然研究發現各地區婦幼衛生資源配置整體較公平,但最高和最低地區間差距較大,且衛生資源配置在部分地區呈現極端化差異。如北京,其千人床位數較低,但千人衛生人員較高。另外,天津等地則人均婦幼衛生資源較少,西部地區如西藏以及人均GDP相對較低的安徽、青海等地衛生資源分布較低。這與國內梁崢嶸[16]、劉夢[17]等人的研究結果一致。

研究建議,婦幼衛生政策除了向西部、經濟發展水平較低的省市和少數民族傾斜外,還應考慮到輸入性人口較多的高速發展城市,于當地構建與人口相匹配的婦幼醫療機構數和床位數,提高流動人口的婦幼衛生服務可及性。同時,要避免婦幼衛生人才資源向北上廣等城市過度集中而引起地市間婦幼衛生水平顯著差異,其不僅造成資源浪費,也給患者就診帶來不便。

此外,婦幼衛生資源配置應從單純計算衛生服務需求量逐步過渡到結合衛生服務需要量、發展速度、人口密度、社會經濟狀況等因素綜合研究而制定具體規劃[18],同時還需不斷調整婦幼衛生政策,加大婦幼衛生投入,并聯合民間組織、企業機構,加大婦幼衛生宣傳力度,最終達到提高婦幼健康水平的目的。

[1] 王 芳,劉曉曦.國外婦幼衛生服務體系的現狀與啟示[J].中國初級衛生保健,2013,27(6):34-36.

[2] 王莉莉,江 震,王志峰,等.基于LiST分析的貴州省農村地區5歲以下兒童健康干預效果預測[J].中國兒童保健雜志,2013,21(7):743-746.

[3] TANAHASHI T.Health Service Coverage and Its Evaluation[J].Bull World Health Organ,1978,56(2):295-303.

[4]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中國統計年鑒[M].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07-2016.

[5] 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編.中國衛生統計年鑒[M].北京:中國協和醫科大學出版社,2007-2013.

[6] 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中國衛生和計劃生育統計年鑒[M].北京:中國協和醫科大學出版社,2014-2016.

[7] LASSI ZS,HAIDER BA,BHUTTA ZA.Community-Based Intervention Packages for Reducing Maternal and Neonatal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and Improving Neonatal Outcomes[J].Cochrane Database of Systematic Reviews(Online),2010,(11):7754.

[8] FENG X L,GUO S,YANG Q,et al.Regional Disparities in Child Mortality within China 1996-2004:Epidemiological Profile and Health Care Coverage[J].Environmental Health and Preventive Medicine,2011,16(4):209-216.

[9] 李桂芝,崔紅艷,嚴伏林,等.全面兩孩政策對我國人口總量結構的影響分析[J].人口研究,2016,40(4):52-59.

[10] 張 勇,杜慧玲,于艷芳,等.圍絕經期婦女社區衛生服務需求及利用情況分析[J].當代醫學,2012,(30):1-3.

[11] 查 莉,賴 繁,黃 薇.2013年成都市婦女兒童中心醫院婦科住院患者疾病構成及費用分析[J].中國循證醫學雜志,2015,15(1):16-22.

[12] 邵 瑩.基于二孩政策實施下的浙江省兒科衛生資源與服務現狀分析[J].衛生軟科學,2016,30(5):295-298.

[13] 崔明明,尹德盧,楊慧敏,等.基層兒童衛生服務能力現狀與思考[J].中國婦幼保健,2012,27(26):4021-4023.

[14] 王 燕,蔣競雄.中國農村貧困地區兒童保健管理模式初步探索[J].中國婦幼保健,2011,26(15):2247-2249.

[15] 王美琳,金 曦,黃愛群,等.我國大中城市不同等級助產機構產科醫生工作負荷現狀[J].中國婦幼保健,2016,31(9):1798-1800.

[16] 梁崢嶸,于貞杰,湯 敏,等.基于泰爾指數和集中指數的我國婦幼保健資源配置公平性評價[J].現代預防醫學,2015,42(16):2930-2934.

[17] 劉 夢,田慶豐.我國婦幼保健衛生資源配置的公平性分析[J].中國婦幼保健,2015,30(27):4585-4588.

[18] 胡文玲,羅 榮,金 曦.我國產科床位資源配置現狀分析[J].中國婦幼保健,2013,28(4):584-587.

(本文編輯:謝碧鈺)

Analysis on 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care resources allocation from 2006 to 2015 in China

ZHOU Huan

(AffiliatedChildren’sHospitalofMedicineSchoolofZhejiangUniversity,HangzhouZhejiang310052,China)

Objective To review the change of 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MCH)care resources allocation from 2006 to 2015 and interzone health equality,so as to provide basis and suggestion for 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care policies. Methods The data was obtained from “China Statistical Yearbook”,“China Health Statistical Yearbook” and “China Health and Family Planning Statistical Yearbook” to analyze MCH care resources during recent 10 years. Lorenz Curves and Gini Coefficient were used to evaluate the equality of MCH care resources allocation in each inter-province-city. Results The beds of MCH service centers were 99.3 thousand in 2006 that increased to 195.4 thousand. Medical practitioners were 74,930 that increased to 105,832. Nurses practitioners were 47,014 that increased to 124,414. The number of beds,medical practitioners and nurses practitioners per 1000 women were 0.16,0.12 and 0.07 that increased to 0.29,0.16,and 0.19. The number of beds,medical practitioners and nurses practitioners per 1000 children were 0.38,0.29 and 0.18 that increased to 0.81,0.44 and 0.51. MCH resource according to population distribution was close to equity line in each province and city. The Gini coefficient was less than 0.4,but with extreme difference range. Conclusions In last decade,the number of beds,medical practitioners and nurses practitioners of MCH shows rising trend. But annual increase rate shows wave change. Per 1000 people holding quantity of MCH in slow speed increase,and the gross is less than 1,it is far below per 1000 people holding quantity of health resource.

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health care resource allocation,health equity,Lorenz Curves

2017-03-10

10.3969/j.issn.1003-2800.2017.05.008 作者簡介:周 歡(1986-),女,江西南昌人,碩士,行政八級,主要從事兒童健康方面的研究。

R172

A

1003-2800(2017)05-0028-06

猜你喜歡
婦幼衛生床位數婦幼
全國城市醫療資源排行榜
試論婦幼衛生統計監測漏報原因及對策
我國婦幼健康事業蓬勃發展
淺議新中國成立初期中共領導下的婦幼衛生工作
廣州市公辦和民辦養老機構發展現狀的對比分析
全國公立中醫類醫院床位規?,F狀及發展趨勢
精品優質服務 呵護婦幼健康
嶄新的“婦幼發展臨沂模式”
廣西:“免補”舉措 造福婦幼健康
衛生部發布中國婦幼衛生事業發展報告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