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區醫生職業認同量表的初步研制及實證分析

2017-06-15 15:38王小合鄭國管方文鳳
衛生軟科學 2017年5期
關鍵詞:維度量表價值觀

馮 婉,王小合,錢 宇,鄭國管,方文鳳,汪 慧

(1.杭州師范大學醫學院衛生事業管理系,浙江 杭州 310036;2.杭州市第一人民醫院醫務科,浙江 杭州 310006)

?

?調查研究?

社區醫生職業認同量表的初步研制及實證分析

馮 婉1,王小合1,錢 宇2,鄭國管1,方文鳳1,汪 慧1

(1.杭州師范大學醫學院衛生事業管理系,浙江 杭州 310036;2.杭州市第一人民醫院醫務科,浙江 杭州 310006)

[目的]研制社區醫生職業認同量表并進行評價,為科學測評其職業認同水平提供依據。[方法]采用問卷調查法,對杭州市40家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的626名社區醫生進行匿名調查,采用內部一致性檢驗、相關分析和因子分析等方法評價量表的信效度,運用秩和檢驗分析不同人口學特征的職業認同差異。[結果]量表Cronbach’s α系數為0.923;提取了四個公因子,方差解釋率達84.07%,分別命名“職業認知”、“職業行為”、“職業價值觀”和“職業歸屬感”。社區醫生的職業認同在年齡、職稱、編制方面存在顯著差異。31~40歲年齡組的職業認知得分較低;高級職稱者的職業行為和職業價值觀得分均高于中級職稱者;合同聘用者得分高于有編制者。[結論]社區醫生職業認同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效度,可用于測量社區醫生的職業認同。

社區醫生;職業認同量表;信度;效度

隨著分級診療制度的推進,基層醫生的職業認同被學界所關注。社區醫生對自身及職業的認同感不僅關系到診療工作質量,還直接影響基層衛生事業的發展。然而,在醫療衛生領域,針對護士職業認同[1,2]的研究較多,僅有少量關于基層醫生的研究。國內外研究表明,職業認同感與工作績效、離職意愿、心理健康及生活質量有密切關系[3]。Moore和Hofman認為職業認同是測量“個體在多大程度上認為自己的職業是重要、有吸引力、與其他角色是融洽的”[4]。張炳武認為職業認同是個體對自己所從事職業的肯定性評價,既是一種過程,同時也是一種狀態[5]。社區醫生的職業認同指其對該職業的認知、行為傾向、對職業價值和理想的追求與向往程度、對該職業的情感等。本文基于社區醫生的視角,更加關注社區醫生心理感受和人際關系情況,研制社區醫生職業認同量表,為科學測評其職業認同水平提供依據。

1 對象與方法

1.1 調查對象

以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的社區醫生為調查對象,包括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下設站點的社區醫生。

1.2 調查方法

主要采用問卷調查法和訪談法。2016年8-10月,隨機抽取并調查杭州市七個主城區中的40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及站點,其中包括上城區4家,下城區6家,拱墅區8家,江干區7家,西湖區11家以及下沙區2家、濱江區2 家社區衛生服務機構。

1.3 問卷設計

通過查閱文獻,以“職業認同量表”、“社區醫生”、“職業認同測評”等關鍵詞在“PUBMED”、“CNKI中國知網”、萬方數據庫等文獻服務平臺搜索相關文獻,梳理出職業認同一般包括職業認知、職業行為、職業價值觀和職業歸屬感等維度。借鑒學者魏淑華的職業認同量表作為問卷設計基礎[6],同時查閱醫療衛生領域相關職業認同的研究,如王國文對全科醫生職業認同與社會支持的研究[7]、員輝等對基層醫生職業認同現狀調查[8]。根據以上文獻,初步確定社區醫生職業認同條目池和問卷維度,并進行專題小組討論和預調查,最終形成正式量表。該量表由職業認知(A1-A4)、職業行為(A5-A7)、職業價值觀(A8-A9)和職業歸屬感(A10-A11)4個維度的11個封閉式條目組成,采用Likert五級評分法,依次為“完全不符合”、“不符合”、“一般”、“符合”和“完全符合”,依次賦值1~5分,職業認同水平越高評分越高。

1.4 統計分析方法與質量控制

采用Epidate 3.1對問卷數據進行雙錄入,剔除回答的無效數據,且缺失值采用均值代替。運用SPSS 17.0對數據進行統計整理與分析。采用Cronbach’s α系數評價量表的信度,采用Spearman相關分析和因子分析法、聚類分析法評價量表的效度。采用非參數檢驗對選項百分比進行差異比較,并以α=0.05為檢驗標準,以P<0.05表示得分差異有統計學意義。質量控制方面,對調查員就調研目的、內容進行培訓,以確保被調查者了解調研目的并配合調查。調查后對數據質量進行進一步的篩選和剔除,以保證數據的可靠性和真實性。

2 結果

2.1 社區醫生基本情況

發放問卷650份,回收有效問卷626份,回收率為96.3%。626名社區醫生中,女性約為男性的兩倍;年齡分布集中在31~40歲,學歷水平集中在本科學歷,職稱主要集中在初、中級職稱;56.5%的社區醫生為臨床醫師,25.9%為中醫師;有80.2%的社區醫生有編制;社區醫生的個人月均收入集中在3001~5000元,見表1。

表1 基本情況

2.2 社區醫生職業認同量表的信度

采用Cronbach’s α系數計算該量表的信度??傮w的Cronbach’s α系數為0.923。職業認知、職業行為、職業價值觀、職業歸屬感四維度的Cronbach’s α系數分別為0.921、0.883、0.923、0.708。

2.3 社區醫生職業認同量表的效度

2.3.1 量表內容效度

分析各條目與職業認同得分的相關性發現,除條目A11與量表總分的相關系數小于0.6之外,其余條目均在0.6~0.8,相關性較強,相關系數的檢驗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1),見表3。各維度與職業認同總分的相關系數在0.692~0.865,且具有統計學意義(P<0.01),見表2、表3。

2.3.2 量表結構效度

采用驗證性因子分析對量表11個條目進行分析,其中KMO值為0.896,Bartlett球形檢驗結果顯示χ2=5481.676,P<0.001,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表明量表各條目的相關性較強,提示適合做因子分析。采用方差最大正交旋轉,并以因子載荷大于0.6為標準,提取四個公因子,共解釋總方差的84.065,見表4、表5。

表2 社區醫生職業認同各條目得分與職業認同總分的相關系數

注:*P<0.01

表3 社區醫生職業認同得分與四維度得分的相關矩陣

注:*P<0.01

表4 社區醫生職業認同因子方差貢獻率

注:采用方差最大正交旋轉。

表5 社區醫生職業認同旋轉因子負荷矩陣

3 社區醫生的職業認同情況

3.1 社區醫生的問卷回答情況

問卷調查涉及社區醫生的職業認知、職業行為、職業價值觀和職業歸屬感共11個條目,選項為“完全不符合”、“不符合”、“一般”、“符合”、“完全符合”,并分別賦值1、2、3、4、5。將勾選“符合”與“完全符合”的人進行統計,得到職業認知方面,49.5%的人為自己是一個社區醫生而感到自豪;49.8%的人認同從事社區醫生這一職業能實現人生價值;62.3%的人認為自己適合做社區醫生的工作;43.8%的人認同社區醫生是一個受人尊重的職業。職業行為方面,84.2%的人能按時完成診療工作任務;91.2%的人能認真對待職責范圍內的工作。90.9%的人能積極主動地創造和諧的同事關系。職業價值觀方面,85.1%的人認同社區醫生的工作對促進社區居民的健康十分重要;84%的人認同社區醫生的工作對衛生事業的發展有重要作用。職業歸屬感方面,71.6%的人關心別人如何看待社區醫生這一職業;79.9%的人認為當有人無端指責社區醫生群體時,感到自己受到了侮辱。

3.2 不同人口學變量對社區醫生職業認同的影響

采用單樣本K-S檢驗發現,職業認同量表的各維度為非正態分布,因此采用非參數Kruskal-Wallis檢驗方法,對各維度的得分差異進行顯著性檢驗。表中結果為秩均值和中位數(M)、四分位間距差(Q)。不同年齡、職稱、編制情況的社區醫生在各維度的得分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不同性別、學歷、執業類別、工作年限、個人月平均收入無統計學意義(P>0.05)。

3.2.1 年齡差異

對不同年齡社區醫生的職業認同各維度得分進行檢驗,發現職業認知、職業行為得分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通過兩兩比較,31~40歲年齡組的職業認知水平小于25~30歲年齡組??傮w來看,隨著年齡的增長,社區醫生的職業認知水平和職業行為水平呈上升趨勢。社區醫生的職業價值觀和職業歸屬感得分,差異無顯著性意義(P>0.05),見表6。

表6 不同年齡的社區醫生職業認同各維度得分差異性檢驗結果

注:*P<0.05。Z為Kruskal-Wallis非參數秩和檢驗結果,兩兩比較采用S-N-K法。

3.2.2 職稱差異

對不同職稱社區醫生的職業認同各維度得分進行檢驗,發現職業認知、職業行為、職業價值觀得分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通過兩兩比較,職業認知方面,初級職稱者的得分高于中級、高級職稱者;職業行為方面,高級職稱者的得分高于中級職稱者;職業價值觀方面,高級職稱者的得分高于中級職稱者。社區醫生職業歸屬感得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7。

表7 不同職稱的社區醫生職業認同各維度得分差異性檢驗結果

注:*P<0.05。Z為Kruskal-Wallis非參數秩和檢驗結果,兩兩比較采用S-N-K法。

3.2.3 編制差異

對不同編制社區醫生的職業認同各維度得分進行檢驗,發現職業認知、職業價值觀得分方面,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通過兩兩比較,職業認知方面,有編制者的得分均低于合同聘用者和退休返聘者;職業價值觀方面,有編制者的得分低于合同聘用者。社區醫生職業行為得分和職業歸屬感得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8。

表8 不同編制的社區醫生職業認同各維度得分差異性檢驗結果

注:*P<0.05。Z為Kruskal-Wallis非參數秩和檢驗結果,兩兩比較采用S-N-K法。

4 討論

4.1 社區醫生職業認同量表的信度效度評價

信度反映量表的可靠性、穩定性和一致性。一般認為,量表的克朗巴哈α系數在0.80~0.90表示其內部一致性較好[9]。社區醫生職業認同量表內部一致性克朗巴哈α系數為0.923,量表中四個因子的Cronbach’s α系數均大于0.7,表明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量表總體得分與各維度得分均存在相關關系,說明量表具有良好的內容效度。采用因子分析法測量該量表的結構效度,共提取4個公因子,職業認知維度條目在該公因子的載荷為0.741~0.899,職業行為維度條目在該公因子的載荷為0.610~0.846,職業價值觀維度條目在該因子的載荷為0.806~0.826,職業歸屬感維度條目在該因子的載荷為0.735~0.879,均大于0.6,累計方差貢獻率為84.07%。綜上所述,本文研制的社區醫生職業認同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

4.2 社區醫生職業認同量表的特點

有研究發現,社區醫生的培養方式、職業聲譽和社會認可度以及合理的福利保障、薪酬水平、改善居住地醫療環境等能夠促進社區醫生職業認同感的提升[10,11]。目前,已有針對基層醫生在職業價值觀、職業期望、職業情感和職業承諾方面的研究[12]。本研究基于社區醫生的視角,借鑒學者魏淑華的教師職業認同量表,結合社區醫生的工作特質,同時注重他們的心理感受因素,梳理出“社區醫生是一個受人尊重的職業”、“社區醫生的工作對促進社區居民的健康、對衛生事業的發展十分重要”以及“關心別人如何看待社區醫生這一職業”等條目,來反映社區醫生在提供診療服務過程中心理的變化及感受。同時,社區全科醫療團隊建設已全面展開,有研究表明,以團隊模式開展診療工作后,居民的滿意度普遍提高[13]。因此,團隊文化的建設和人際關系的和諧十分重要。本文在職業行為維度增加 “積極主動地創造和諧的同事關系”的條目,以了解社區醫生人際關系狀況對職業認同的影響。

4.3 提升社區醫生職業認同的思考

職業認同各維度中,社區醫生對自身職業的認同率較低,僅有43.8%的人認為“社區醫生是一個受人尊重的職業”,這與張昱對南京地區醫生的研究一致,且低于該學者的研究結果(54.3%)[14]。英國、澳大利亞等發達國家的全科醫生,在提供基本綜合性衛生服務、預防保健、慢性病管理等方面的作用得到社會各界的認同[15]。而目前我國居民普遍對社區醫生的診療技術信任度低,選擇到社區就診的意愿不高,這些都導致社區醫生的社會認可度低,他們對自身職業的認同率也下降。

人口學因素中,31~40歲年齡層次的社區醫生職業認知水平低于25~30歲年齡層次,這與當前社區衛生服務體制和政策環境有關。由于初涉基層衛生服務機構的社區醫生經驗尚不足,因此未承擔過多診療和公共衛生服務工作;而31~40歲年齡層次的人多數為經驗豐富者,相應的承擔了大量的工作負荷。有研究表明,工作5~9a的社區醫生職業倦怠最嚴重[16],這正是31~40歲年齡層次的醫生群。職業倦怠會影響社區醫生的身心健康和人際關系,導致其產生消極的工作態度,職業獲益與職業價值感降低,進而影響其職業認知。因此要加強該年齡段社區醫生的職業認同教育,提高其職業認同水平。

中級職稱者的職業行為得分和職業價值觀得分均低于高級職稱者,這與劉丹針對??漆t生職業認同的研究基本一致[17]。高級職稱者多為社區管理者,對基層衛生政策和體制更為了解,有正確的職業價值觀;同時更能夠以身作則,按時完成診療工作、處理好職責范圍內的工作和人際關系。因此,職業行為和價值觀得分高于中級職稱者。此外,合同聘用者的職業認同水平高于有編制者,可能是因為基層醫療機構的合同聘用制度不斷趨于完善,管理者采用更合理的薪酬待遇留住優秀的、工作熱情高的合同聘用人員,因此合同工為獲得良好的待遇,在首診服務工作中表現得更加積極。而有編制者沒有工作變動的危機意識,同時可能缺乏一定的競爭環境,會導致一定程度上的效率降低、積極性減弱的職業倦怠現象。進一步分析發現,合同聘用者的工作年限集中在5 a以下,有編制者工作年限集中在6~10 a。因此,前者剛步入工作崗位可能會更加努力去爭取晉升、培訓的機會,工作表現更加積極;后者基本已經固定工作任務或已經得到晉升、培訓的機會,工作熱情可能不會較前者高。目前實行全員聘用制是醫療機構人事改革制度的趨勢之一[18]。因此,在社區層面逐步推開合同聘用制,進一步調動社區醫生的積極性,優化人員結構,完善社區醫生的激勵機制,從而深化社區醫生的職業認同感。

目前針對社區醫生職業認同的量表較少,多見于護士、教師和學生群體。該量表的亮點在于結合社區醫生“健康守門人”的特質以及對基層衛生事業的認知,歸屬感、價值觀、認知到行為綜合測評社區醫生職業認同水平。本研究選取的樣本在杭州市區,為使量表具有更廣泛的適用性,還需要在多個地區進行施測和信度效度檢驗,以用于進一步的探索,為開展社區醫生職業認同研究拓展空間。

[1] 王 玲,賈雪飛,岳 鵬.護士職業認同及影響因素調查分析[J].護理管理雜志,2010,(12):855-857.

[2] 趙 紅,張彩云,路迢迢,等.6所三級甲等醫院護士職業認同狀況調查[J].護理學報,2011,(7):27-30.

[3] 吳 昊.公立醫院醫護工作者職業認同問題研究[D].成都:西南財經大學,2012.

[4] MOORE M,HOFMAN J E.Professional Identity in Institutions of Higher Learning in Israel[J].Higher Education,1988,17(1):69-79.

[5] 張炳武.高校輔導員職業認同分析[J].合肥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22(6):44-47.

[6] 魏淑華.教師職業認同研究[D].重慶:西南大學,2008.

[7] 王國文,史秀欣,馬東平,等.山東全科醫生職業認同與社會支持關系[J].中國公共衛生,2016,32(6):818-820.

[8] 員 輝,王明旭.陜北地區基層醫生職業認同現狀調查及影響因素分析[J].中國醫學倫理學,2015,28(6):876-878.

[9] 黃 森,宋 智,張拓紅,等.中國醫院住院患者體驗和滿意檢測量表的信效度評價[J].中國醫院管理,2012,32(6):14-17.

[10] 舒之群,荊麗梅,孫曉明,等.上海市浦東新區家庭醫生職業認同與滿意度調查[J].中華全科醫師雜志,2015,14(12):938-941.

[11] 張冬瑩,鄭嬋嬌,黃 翔,等.全科醫生職業認同感影響因素分析及策略研究[J].中華全科醫學,2014,12(11):1836-1838.

[12] 康鳳澆,廣 章,劉 天,等.基層醫生職業認同現狀及其影響因素研究[J].成都醫學院學報,2015,(5):635-637.

[13] 楊 虹.全科醫療服務團隊服務模式與質量管理的探討[J].中國城鄉企業衛生,2014,(3):168-169.

[14] 張 昱,全鈺平,劉 娜,等.南京地區醫生職業認同現狀調查[J].南京醫科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13(4):344-348.

[15] 孟笑梅,潘新艷,董 琪.國內外全科醫生培養的比較研究[J].河北醫藥,2013,35(15):2359-2360.

[16] 黃 云,馬 輝,張 寧.社區醫生職業倦怠及其應對方式的相關研究[J].中華行為醫學與腦科學雜志,2011,20(4):348-350.

[17] 劉 丹,司榮定.某省級??漆t院醫生職業認同的相關影響因素調查分析[J].中國當代醫藥,2014,21(3):144-147.

[18] 肖友生,李立新.醫院實行全員合同聘用制的實踐與成效[J].中國衛生經濟,2009,28(4):65-67.

(本文編輯:謝碧鈺)

Development and empirical analysis of professional identity scale for community doctors

FENG Wan1,WANG Xiao-he1,QIAN Yu2,ZHENG Guo-guan1,FANG Wen-feng1,WANG Hui1

(1.MedicalSchoolofHangzhouNormalUniversity,HangzhouZhejiang310036,China;2.TheFirstPeople’sHospitalofHangzhou,HangzhouZhejiang310036,China)

Objective It develops and evaluates professional identity scale for community doctors so as to provide basis for scientifically evaluating its professional identity level. Methods A questionnaire survey was conducted among 626 community doctors in 40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institutions in Hangzhou. The internal consistency test,correlation analysis,factor analysis were used to evaluate the reliability and validity. And analyzed professional identity differences of different demographic characteristics by rank sum test. Results The Cronbach α coefficient of the scale was 0.923. Fetched 4 common factors,and variance cumulative contribution rate was 84.07%. Respectively named “professional identity”,“professional behavior”,“professional values” and “professional belonging”.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age,title of technical post and authorized strength. The score of professional cognitive from 31 to 40 years old group was low. Professional behavior and professional values of high title doctors whose score was higher than middle title’s. The score of contract employees was higher than those in authorized strength. Conclusions The designed scale had good reliability and validity,and can be used to measure the level of community doctors’ professional identity.

community doctors,professional identity scale,reliability,validity

2017-03-22

10.3969/j.issn.1003-2800.2017.05.013 作者簡介:馮 婉(1992-),女,河南南陽人,碩士,主要從事衛生政策與管理方面的研究。

R197;R192.3

A

1003-2800(2017)05-0047-06

猜你喜歡
維度量表價值觀
我的價值觀
理解“第三次理論飛躍”的三個維度
圖說 我們的價值觀
淺論詩中“史”識的四個維度
胸痹氣虛證療效評價量表探討
光的維度
知名企業的價值觀
三種抑郁量表應用于精神分裂癥后抑郁的分析
慢性葡萄膜炎患者生存質量量表的驗證
初中生積極心理品質量表的編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