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例談初中物理教學中物理現象展示的策略

2017-06-16 17:19張麗蓉
中學物理·初中 2017年5期
關鍵詞:物理現象策略課堂教學

摘要:在中物理課堂教學中,物理現象的展示是極其重要的組成部分,通過引導學生觀察現象,展開研究和分析,探究本質,逐步建立概念、發現規律,實現教學目標.教師應當根據物理現象特點,結合學生好奇心強、思維活躍、富于想象等身心特點,精心策劃物理現象的展現過程,從而推動學生物理學習綜合能力的發展.

關鍵詞:課堂教學;物理現象;策略

作者簡介:張麗蓉(1978-),女,江蘇如皋人,中學一級教師,本科學歷,研究方向為初中物理教學.

物理是一門研究現象的科學,諸如聲現象、熱現象、磁現象、電現象以及光的反射、折射現象等等,一個個的物理現象就像一串串珍珠,串成了多姿多彩、生動鮮活的物理學科體系.愛因斯坦曾說過:“磁場在物理學家看來正如他坐的椅子一樣實在.”磁場雖然看不見、摸不著,但可以通過對小磁針的作用證明其存在.這說明了物理學習離不開物理現象的有力支撐.在初中物理課堂教學中,對于物理現象的展示是極其重要的組成部分,通過引導學生觀察現象,繼而展開研究和分析,探究其中的本質,在此基礎上逐步建立概念、發現規律,達成物理學習的各種目標.教師應當根據物理現象特點,結合學生好奇心強、思維活躍、富于想象等身心特點,精心策劃物理現象的展現過程,從而推動學生物理學習綜合能力的發展.本文結合筆者在教學實踐中的一些嘗試與思考,談一談在課堂教學中物理現象展現策略方面的點滴體會,以饗讀者.

1演示得宜——抓住演示時機,溝通感性到理性的橋梁

教師演示是展示物理現象的主要方式之一,是幫助學生快速、有效地觀察和感知物理現象的重要手段,對于幫助學生積累初步的感性認知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教師必須要充分重視對于演示的準備和研究,避免在課堂上出現手忙腳亂、甚至演示失敗,以至于強行讓學生接受結論此類情況.教師更要學會把握演示的時機,在演示前要進行必要的心理蘊伏,努力使得學生進入到既憤且悱的積極學習狀態,從而全心投入到對物理現象的觀察活動中來,充分發揮教師演示的積極作用;在演示結束后,要“趁熱打鐵”,及時地引導學生回顧物理現象中的細節,盡量使得學生“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實現從感性認知到理性思考的跨越.

如在教學“大氣的壓強”這一部分內容時,教師首先用多媒體形象地展示了“皮碗實驗”,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得學生急切地求知:為什么兩個皮碗很難拉開?接著教師進一步蘊伏,讓學生觀察“紙杯實驗”,一個裝滿水的杯子,蓋上硬紙片,倒置后即使手離開,紙片也不會掉下,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在此基礎上,教師進行實驗演示,如“紙杯實驗”,將硬紙片掀開一小角,水就會全部灑出來.這樣的物理現象演示,對學生原本的猜想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使學生不由自主地產生了認知沖突,為學生從感性的積累到對于大氣壓的理性思考做好了充分銜接,使得物理現象展示發揮了其應有的作用.

2探究得當——抓住探究脈絡,實現從片面到全面的突破

在物理現象展示過程中,教師要始終讓學生明確觀察目標,做到盯住觀察對象不放松,時刻關注物理現象的變化情況,并認真思考其變化中蘊含的理論依據.受學生認知特點和學習水平的客觀制約,學生在觀察物理現象時,往往是片面的、膚淺的甚至是錯誤的,因此,教師要引導學生圍繞物理現象展開探究,推動他們盡可能地從多方位、多層面的去認識物理現象中的規律和本質.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如果學生在掌握知識的道路上,沒有邁出哪怕是小小的一步,那對他來說,這是一堂無益的課.無效的勞動是每個教師和學生都面臨的最大的潛在危險.”在探究活動中,教師不能期寄于一蹴而就,而應當引導學生充分經歷從片面到全面這一過程,允許出現停留和反復,從而切實培養學生的科學精神和創造能力.

如在教學“電磁感應現象”這一部分內容時,教師將物理現象的展示過程進行了拆分,使其貼合了學生的探究脈絡:如①導體ab放在磁場中不動,閉合開關;②更換強磁體,導體ab放在磁場中不動,閉合開關;③閉合開關,讓導體ab沿磁感線方向運動;④閉合開關,讓導體ab作切割磁感線方向運動……通過這樣的分組活動,使得每個學生都能從不同角度、不同層次去感知、體驗物理現象,幫助學生對于電磁感應現象的認知從片面到全面,從而得出結論:閉合電路的一部分導體在磁場中做切割磁感線運動時,導體中就產生電流.這樣做,不僅僅使得學生獲得結論,更使得他們避開了對于電磁感應現象的片面認知,體驗到物理學習嚴謹的科學態度.

3延展得法——抓住延展策略,彰顯從課堂到生活的整合

盡管有了教師精心設計的實驗演示,有了對物理現象詳盡的探究和思考,這還不足夠使得學生對這些物理現象形成鮮明且又深刻的認知印記.陶行知先生曾說過:“教育要通過生活才能發出力量而成為真正的教育.”教師還應當積極地實現物理現象的延展,使得物理現象與現實生活真正貫通起來,一方面組織學生有意識地進行日常生活中物理現象的積累,留意物理知識在生產生活中的實際運用;另一方面把握物理現象與現實生活之間的切合點,將物理內容與生活因素鏈接起來,將課堂內的物理現象展現與觀察關聯生活,讓學生建立其豐滿且深切的認知,從而完成課堂與生活的整合.

如在教學“摩擦起電現象”這一部分的教學時,教師從科學與生活整合的角度出發,設計了如下物理現象展示過程:①實驗演示,用絲綢摩擦玻璃棒,用毛皮摩擦橡膠棒,然后分別靠近輕小的紙屑,并讓學生注意觀察;②組織學生討論:如果沒有經過絲綢摩擦過的玻璃棒能否吸引小紙片?如果玻璃棒與玻璃棒相互摩擦,玻璃棒能否吸引小紙片?什么叫做摩擦起電?③指導學生運用摩擦起電現象去分析、解釋有關的物理問題.在第三個環節,教師著力引導學生聯系身邊生活實際展開交流,如“女同學在冬天用塑料梳子梳頭發時,頭發會隨著梳子飄起來”、“在脫晴綸毛衣會聽見劈啪響”、“用頭發摩擦過的塑料尺、塑料筆桿,能吸引碎紙屑”等等,體現了物理課堂“身邊物理”和“見物思理”,幫助學生有效地實現了課堂學習與現實生活的有機結合.

物理課堂的現象展示,不能僅僅停留在演示這一片斷上,而應當充分認識到物理現象在促動學生物理學習發展中的重要地位,準確把握物理現象與激發學生物理思維、提升物理能力等方面結合的契機,在演示前、演示中和演示后等各個環節以及觀察、探究和拓展等各個角度綜合考慮,幫助學生溝通感性到理性的橋梁、實現從片面到全面的突破、彰顯課堂與生活的整合,從而讓學生從物理現象的觀察與思考中獲得最大效益,使其真正成為物理課堂教學效率提升的“發動機”和“助推劑”,為學生后繼的物理學習鋪設一條寬闊且通達的大道.

參考文獻:

[1]薛榮炎,初中物理課堂有效提問的策略(J),啟迪與智慧(教育),2015(05):33.

[2]趙晉春,初中物理課堂教學中利用生活現象創設問題情境的應用研究(J),物理教師,2016(02):45.

猜你喜歡
物理現象策略課堂教學
簡約化初中化學課堂教學實踐探索
自然拼讀法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的有效融入
數學開放題在初中課堂教學的探索
Passage Four
類比和聯想在中學物理中的應用
跨越式跳高課堂教學設計
超重和失重問題及其拓展
物理教學應加強學生應用意識的培養
運用類比法巧解物理題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