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紅色經典遇到功夫喜劇

2017-06-19 03:59李亞
電影評介 2017年7期
關鍵詞:馬原飛虎鐵道

李亞

紅色經典與功夫喜劇處于不同的文化、政治和經濟維度,其形式與風格、內容與主題、價值與功能都迥然相異甚至背道而馳。而這兩個看似難以調和的文本卻在《鐵道飛虎》中相遇了?!惰F道飛虎》改編自紅色經典《鐵道游擊隊》,通過類型化創作,它既保留了原文本的基本故事背景和敘事典范,又在人物、場景、臺詞和主題上做了大刀闊斧的改造,在這個經典的框架內成功注入了香港功夫喜劇的典型程式,將其打造成為了一部成龍式的功夫喜劇電影。

一、 作為類型片的功夫喜劇

從字面意義看,功夫喜劇由功夫片和喜劇片類型融合而成。在香港類型電影的歷史中,功夫片和喜劇片是獨立發展而成的較為成熟的片種。進入20世紀70年代之后,類型混合初見端倪。據蘇濤《功夫喜?。侯愋?、風格與文化想象》一文,70年代早期的許冠文、劉家良、李小龍和麥嘉等都對功夫喜劇的出現作出了最早的探索。

功夫喜劇誕生于香港特定的經濟、文化氛圍和電影產業環境之中,具備成熟的類型程式。而一旦其誕生的環境發生改變,嚴格意義上的功夫喜劇創作便宣告結束。作為程式鮮明并廣受歡迎的類型片,在此后香港電影以及香港影人北上的實踐中,功夫喜劇更多轉化成為了一種創作風格而在不斷延續。通過與其他類型片的雜糅,功夫喜劇不斷擴展著自己的邊界,顯示出了靈活的適應性和頑強的生命力。

二、 作為功夫喜劇的《鐵道飛虎》

通過類型化創作,《鐵道飛虎》的人物、臺詞、打斗場景以及對“功夫”和“喜劇”兩個基本元素的設置,都具有典型的功夫喜劇風格。影片整體的情緒基調也與其原作截然不同,通過喜劇元素的調和作用,呈現了一種輕松詼諧的喜劇氛圍。

(一)人物塑造

功夫喜劇常描寫一些頑劣但心地善良,有較高追求但卻處于弱勢地位的小人物。他們一般會接受一項遠超出其能力的重大任務,為了完成任務而邁上了艱苦卓絕的自我打造和自我奮斗之路?!惰F道飛虎》中幾位主要角色便是這樣的小人物。在他們第一次出場時,畫面加入了對其身份進行介紹的文字,比如“馬原,搬運工頭”“大海,業務裁縫”“范川,面館老板”等。這些身份介紹突出了他們的小人物特色。他們成立的組織叫“飛虎隊”,日常攀爬火車,搶劫日軍槍械或制服等軍用物資。這些行為盡管英勇,但在“干大事的”八路軍和曾經跟隨張作霖和日軍打仗的范川看來卻不值一提,依然嘲笑他們“干不了大事”。而就是這些小人物最終接受了一項自殺式的大任務——炸掉鬼子的交通要道韓莊大橋。這項任務讓一隊八路軍士兵全軍覆沒。和功夫喜劇中的小人物一樣,飛虎隊員們也開始了艱辛的戰斗歷程,付出慘痛的犧牲之后最終完成了任務,也完成了自我的實現。

(二)臺詞設計

功夫喜劇的主要創作者,比如成龍、袁和平、洪金寶等都曾在早年加入于占元在香港創辦的中國戲劇學院京劇戲班學習。他們將自己的京劇功底加入了功夫喜劇的創作中,使其類型程式中具有了北派武術和北派戲劇的元素。這種程式不僅體現在動作風格上,也體現在臺詞的設計上。中國戲劇向來有插科打諢的傳統。在功夫喜劇中,許多臺詞僅作為滑稽笑料而存在,獨立于完整的故事線索之外,并且也多富有時代特色,充滿生活感和現實感。

《鐵道飛虎》中此類臺詞比比皆是。成龍飾演的馬原和房祖名飾演的銳哥被捕后,面臨著日軍的酷刑,他們手被綁住,嘴巴卻閑不下來,就兩人誰更帥以及馬原的鼻子是否過大等問題展開了長篇爭論。這段臺詞疏離于整體故事線索之外,無助于推動劇情發展,甚至稍顯突兀。而它之所以出現,僅是作為笑料來打造喜劇效果?!惰F道飛虎》的臺詞也大量借用了網絡流行語和時代生活中的笑話段子。何云偉飾演的江湖騙子在劇中被鬼子威脅,驚魂失魄,撫胸說道:“嚇死寶寶了?!边@句臺詞借用網絡流行語,笑果顯著。再比如馬原在模擬炸藥包爆炸的聲效時說“duang”,同樣直接借用由成龍引發的網絡流行語。這句臺詞對現實的指涉和自娛自樂不免令觀眾會心一笑。

(三)打斗環境營造

功夫喜劇在打斗環境的營造上可謂費盡心機。其環境營造借鑒了戲劇舞臺的表現方式,多創造出一個封閉、穩定、復雜的空間,場景內設置各類道具,人物和環境充滿緊密而頻繁的互動。打斗中充分利用環境道具,徹底激發人體機能極限,增加打斗的復雜性、節奏美感以及精彩度。打斗環境設置在功夫喜劇中具有極其重要的地位。

《鐵道飛虎》也創造出了功夫喜劇式的打斗環境,最為突出的便是飛虎隊前去偷炸藥的日軍倉庫。這個倉庫高而且大,上有天窗可以潛入,倉庫上方橫著粗壯的木梁結構,能站住人,下面是堆放著的炸藥和其他物資。馬原和銳哥從天窗進入倉庫,一人留在木梁上,另外一人順長繩而下,將偷來的炸藥綁在長繩上,梁上人再拉上去。巡邏的鬼子發現了他們。兩人利用一根長繩,幾堆炸藥和鬼子周旋。這段打斗動靜結合、緊張刺激而又笑料百出,充滿了節奏感和諧趣,顯示了功夫喜劇式打斗環境的創造力。

(四)功夫與喜劇風格的調和

功夫喜劇承襲上個世紀60年代崛起的“新派武俠片”風格,其視聽風格嚴肅悲壯,顯然與喜劇格格不入。于是,功夫喜劇便保留了“新派武俠片”故事主題,對其風格基調作了喜劇化處理。以新的形式處理舊題材,功夫與喜劇兩種風格融合在一起,功夫喜劇得以誕生。新派武俠片的打斗情節慘烈無比,正邪雙方你死我活的殘酷戰斗往往以血腥的死亡收場。但在功夫喜劇中,這類殊死搏殺卻被處理成了妙趣橫生的詼諧鬧劇。血腥的暴力動作演化成為戲劇式的雜耍,嚴肅的氛圍也變得輕松起來。即便是勢不兩立的對立雙方,其緊張關系在這種喜劇氛圍中也可得到緩和。比如在成龍的功夫喜劇中,常會出現他和對手因對戰而導致身體疼痛難忍,不得不休戰同時揉搓止痛的喜劇動作。

作為功夫喜劇的《鐵道飛虎》,采用同樣的手法揉合了功夫和喜劇這兩種風格,暴力動作喜劇化,矛盾沖突詼諧化,甚至死亡也以諧趣的方式呈現?!惰F道飛虎》的對立關系非常明確且不可調和性,敵我雙方一旦遭遇便會陷入廝殺。但通過喜劇風格的調和,敵對雙方的沖突卻始終處于輕松的氛圍,笑料百出。

比如一個日軍士兵開著一輛摩托車撞向了火車頂上的馬原,馬原躲過后,見日軍士兵就要掉下火車,立刻上前抓住了他的衣服,把他救了上來。這個士兵用蹩腳的中文說了句“謝謝”,但緊接著卻因馬原拉他的動作用力過大,從火車另外一邊掉了下去。這是一個成龍式功夫喜劇中的常見動作。在動作中創造笑料,正是功夫喜劇的典型雜糅風格。

三、對紅色經典的繼承與改造

紅色經典是一個特殊的話語表達,它至少蘊含三點共識:一是意識形態共識;二是藝術共識;三是接受者的共識。這三點共識決定了紅色經典的文本一般具有明確的主題和穩定的范式,通俗易懂且為人民群眾喜聞樂見?!惰F道飛虎》部分繼承了紅色經典《鐵道游擊隊》的敘事規范,擺脫了功夫喜劇的固有缺陷,而又對其主題、人物和情節進行了大幅改造,從而賦予了這個經典文本以全新的生命。

(一)繼承了紅色經典的敘事規范

由于紅色經典主要面向文化水平有限的工農兵,必須講究通俗易懂,因而故事線索清晰明了,情節環環緊扣,以人物促成行動,以行動構成情節,以情節推動敘事?!惰F道游擊隊》是一部字數多達40萬的長篇章回體巨著,描寫了抗戰期間山東南部棗莊的一批煤礦工人和鐵路工人在八路軍和共產黨的領導下,圍繞津浦鐵路沿線展開對敵斗爭的傳奇故事。1955年,小說作者知俠擔任了電影版《鐵道游擊隊》的編劇。將時間跨度如此之久,情節如此豐富的故事改編至適合電影長度的劇本,難以割舍之情使其深感苦惱。在導演趙明的幫助下,經歷了多稿修改之后,劇本最終完成。電影版的《鐵道游擊隊》的劇情符合紅色經典的典型敘事規范,是一部通俗易懂的經典作品。

在敘事風格上,香港功夫喜劇與紅色經典截然不同。功夫喜劇向來長于細節設置,卻缺乏大的格局意識,情節常脫離整體劇情,人物扁平、動機模糊、故事線索混亂,結構缺陷明顯。而《鐵道飛虎》卻通過對紅色經典的敘事遺產的繼承,擺脫了功夫喜劇的通病,呈現了一個線索清晰、結構成熟、動力十足的故事?!惰F道飛虎》在整體劇情構架上借鑒原著小說的章回體形式,分為“劫火車”“救傷員”“搞炸藥”“劫囚車”“炸大橋”等五個段落。不像一般的功夫喜劇,《鐵道飛虎》中這五個段落環環緊扣,層層推進,構建出了一條清晰有力的故事線。人物行動有明確合理的心理動機,在其心理動機的推動下,人物也做出了合乎邏輯的具體行動。盡管《鐵道飛虎》也設置了幾個功夫喜劇式的典型動作場景,比如“偷炸藥”“劫囚車”等,但這些動作場景卻融入了整體故事線之內,發揮獨特而必要的作用。

(二)紅色經典主題和意識形態表達的改造

紅色經典是由政治意識形態主導的話語表達,這個話語系統中的其他組成元素都為意識形態的表達服務。政治意識形態表達的需要決定了紅色經典的主題基調不可能過于輕松。鐵道游擊隊實質上是由共產黨領導的,以農民和工人為成員的根據地抗日武裝。在原著中,故事主角是居于領導地位的八路軍和共產黨,故事主題是抗日軍民在黨的領導下團結一心同敵人血戰到底,表現了他們的大無畏的戰斗意志和為民族解放而奮斗的革命精神。

《鐵道飛虎》卻成功改造了原作的人物設置和主題基調。在人物上設置,《鐵道飛虎》的主角是自發組織起來的工人和農民,共產黨和八路軍退居幕后。沒有政治口號,也沒有擔負民族大義的沉重負擔,而他們之所以打鬼子,完全是出于仇恨以及“干一票大的”這種單純的男人式的尊嚴。這與功夫喜劇的小人物設置一脈相承。去炸大橋的前一夜,飛虎隊員們意識到迎接自己的必將是不可避免的死亡,但他們毫無懼色,始終洋溢著戰斗的熱情和樂觀,頗有視死如歸的氣魄。眾人要馬原說幾句,若在紅色經典中,此處必會有長篇的政治動員和說教,但馬原卻只說了一句話:“少說話?!边@句臺詞是對紅色經典過于沉重的政治意識形態說教的逆反,顯然是創作者有意而為之。

《鐵道飛虎》將《鐵道游擊隊》打造成為一部功夫喜劇,這已經宣告了它同原著中嚴肅的政治意識形態表達的疏離。影片最后,飛虎隊員們義無反顧地奔赴戰場,直至最終的勝利,也迎接了他們偉大的死亡。他們的勇氣并非來自于在紅色經典中被反復歌頌的革命大無畏精神和犧牲精神,而是來自于他們對個人復仇的渴望和作為男人的尊嚴。

猜你喜歡
馬原飛虎鐵道
鐵道小衛士
《鐵道通信信號》訂閱單
飛虎
《鐵道通信信號》訂閱單
《鐵道通信信號》訂閱單
洪峰馬原們的烏托邦
救救小象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