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除了兵馬俑,中國如何向世界展示自己?

2017-06-29 21:06朱可人
三聯生活周刊 2017年26期
關鍵詞:杰西卡羅森大英博物館

朱可人

大英博物館正在整修中的中國文物展區計劃于2017年11月8日重新向公眾開放,其中的展品介紹文字,特邀了著名漢學家、考古學家杰西卡·羅森主導撰寫。

杰西卡·羅森(Jessica Rawson)是目前中國藝術與考古領域最杰出的西方學者之一。她曾擔任大英博物館東方部主任近20年,之后的1994至2010年,歷任牛津大學中國藝術考古專業教授、牛津大學副校長,以及牛津最古老的學院——墨頓學院院長。為表彰她在中國研究領域的突出貢獻,2002年英國女王授予其爵士頭銜。2017年,美國著名史密斯森尼博物院向她頒發珍貴的佛利爾獎章,以表彰她在藝術史領域“具有開拓性而艱苦卓絕的研究”和博物館領域“至高無上的專業成就”。

5月,羅森受北京大學邀請來到中國,完成了“兩個古代社會:中國和美索不達米亞,相似與差異”“中國與歐亞草原上的黃金大墓”“秦漢王朝與它們同時的伊朗、地中?!焙汀氨背?、佛教的傳入以及唐王朝時期的新型國際體系”四場演講。之后,故宮博物院請羅森教授做了“早期中國的個人飾品:公元前2000至500年的紅瑪瑙珠”專題講座。這些都是她的重要研究領域。

從癡迷中國文字和書中氤氳水墨,到隨家人在古董舊貨市集淘中國工藝品,羅森自幼就結下與中國文化與器物的不解之緣。她從歷史和考古入手,再深入語言,潛心研究古代中國。在英國長大的她能講流利的漢語,研讀中文古籍經典,并熟練掌握拉丁語、希臘語。她的考古足跡起源于西亞美索不達米亞平原,其后又踏看中國諸多遺跡,她將自己的研究放置在歐亞大陸的大背景框架之中,橫跨公元前4000年到公元1000年,以器物為線索,探尋中國與其他地區之間聯系與區別的背后的驅動力,尤其著重研究中國如何選擇性地吸收外來文化,用于自身文化、禮制建設。

在大英博物館工作的27年,是羅森尋找古代中國的鑰匙。從研究館藏的商周玉器和青銅器等珍貴文物出發,羅森提出了著名的西周“禮制”改革學說。她致力于將文物放在歷史文化脈絡中展現其整體結構性變化,讓文物傳達比文獻更多的信息。她撰寫的有關古代中國的介紹生動而優美,至今仍是大英博物館的暢銷書。1996、2005和2009年,羅森策劃了三大展覽——“古代中國之謎:前朝新發現”、康雍乾“盛世華章展”、“上海珍寶:古代中國的玉器與青銅”,先后在大英博物館和英國皇家藝術學院等地展出,頗具影響力。兩個問題貫穿她的所有策展思考:中國與其他地區究竟在哪些方面不同?究竟是什么造成了這些差異?

羅森在我們的訪談中特別強調中西文化間存在的鴻溝,她希望通過自己的研究和實踐,讓西方公眾及學者認識到中國與西方的巨大差別,以避免因低估彼此差異而導致的文化誤解。與中國學者相比,羅森在研究中更關注各文化發展路徑的區別、文明的跨區域聯系以及這些聯系對中國及周邊地區的影響,這在她2011至2016年在牛津大學主持的“中國與亞洲:改變中國的互動”主題研究中尤其明顯。

作為漢學世界的權威,面對走廊里、教室窗外都站滿聽眾的講堂,74歲的羅森仍時時感到一種困擾:“對于外國學者來說,研究中國的考古與歷史非常艱難,沒有捷徑可言。然而中國學者認為中國于我只是一項興趣愛好,并不嚴肅對待研究中國的外國學者。你能想象,在過去的45年間,你每天都被這樣對待嗎?如果你不了解中國,你也就不在乎了??蓪ξ襾碚f,研究中國就是我人生的全部?!?/p>

“在觀察器物的過程中,學會提問是最重要的”

三聯生活周刊:你對古代中國的研究始于青銅器和玉器,這也是你最受關注的研究成果。從器物出發,你發現了什么?有什么不同于他人的研究思路?

杰西卡·羅森:沒有其他文化(像中國一樣)對青銅和玉石如此著迷,這引發了我的深刻思考。我最為公眾所知的,應該是我關于賽克勒(Arthur M. Sackler)系列西周青銅器藏品的研究(注:賽克勒系列收藏位于美國史密斯森尼博物院,擁有世界范圍內最全面的中國青銅禮器藏品)。

在考察青銅器的過程中,我發現在公元前850年左右的西周時期,青銅器的形制發生了重大變化。通過觀察,我認識到這些禮器的變化源于祭祖儀式本身和社會結構的變化。實際上,當時的西周在南北受敵的情況下逐漸衰落,商代及西周早期對成套青銅器的使用在此時突然中斷,新的器形開始流行,并以多件重復的方式構成器物組群;相比以前繁復細密的紋飾,青銅器上的設計更加粗放。這些變化,暗示著參加相關禮儀活動的人員的增加——祭祀活動的參與者,不再局限于極少數站在近處看得清紋飾的人,而包括了站在遠處也能一眼看明白紋飾意義的廣大觀眾。器物形制的變化,不僅對應著禮儀中的重大變革,也對應著貴族階層社會結構的變化。

這一影響力深遠的發現,基于一種我經常采用的研究方法:首先,我會在適當背景下考察某一時期的一大批器物,比如青銅器或玉器——墓葬作為考察背景特別重要,文物出土的具體墓穴尤為關鍵。接下來,我會觀察器物演變上的重大和微小變化。然而,僅觀察變化遠遠不夠,更重要的是通過對器物背后的社會行為和結構的研究來解釋這些變化。比如,在對西周青銅器的研究中,我會結合西周祭祀儀式上的表演進行分析——與前一時期相比,器物大小和形狀變化,都會引起儀式上的動作種類和幅度變化,也對儀式上食物和酒水數量提出新的要求。

考察這些變化和差異對其他器物的研究也十分重要。在這一研究思路的引導下,我在晚期墓葬中發現了遠早于墓葬所處時代的早期玉器和青銅器,還發現了很多在商周時期被重新雕琢的新石器時代古玉器,探究了紅瑪瑙珠由異域到中原的傳播過程。

三聯生活周刊:在牛津,你主持了“中國和內亞(Inner Asia):——公元前1000年到公元前200年間改變中國的互動”項目,并在考古藝術歷史實驗室工作。這些經歷對你的研究有什么啟發?

杰西卡·羅森:在牛津的項目為我提供了與諸多學者、學生互動的機會,也激發了新的研究方法。我對西伯利亞、俄羅斯西部和蒙古的材料進行了細致的研究,這大大增進了我對中國及其邊疆地區的認識。這樣的經歷對于希望理解中國在東亞角色的學者來說,可以說是不可或缺的。

中國與蒙古、西伯利亞保持著長期接觸,但古代中國僅僅從兩地引進了適用于中國大型社會的材料和工藝,包括鑄鐵、鑄銅技術,并對其進行了徹底的本土化改造??此圃从谥袊就恋墓に?,實際上是來自大草原地區(Steppe)和它位于西亞的源頭。在中原文明與草原文明的互動過程中,中國從來不完全照搬異域元素或器物,而是將外來文化元素有機地融入中國社會結構中。某一器物或圖案在傳入中國后,被賦予了嶄新的內涵。

杰西卡·羅森

比如,周貴族在向鄰國學習的過程中,將紅色瑪瑙珠串引入中原,后來成為精英階層的繁復裝飾和葬禮祭品,融入其禮制體系中。與之類似,黃金和鐵器等材質由異域引入中原,成為重要的裝飾材料;彩色陶器、三足甕、鈴鐺、鏡子的制造技藝通過與毗鄰地區的不斷接觸而得到消化吸收。周致力于通過將新的禮制和外來元素引入統一體系中,以控制其邊境內的文化多樣性。被引入的異域材料和器物被完全整合在周朝的社會結構中。

三聯生活周刊:從器物角度來看,中國與西方究竟有哪些不同?究竟是什么造成了這些差異?

杰西卡·羅森:中國與歐洲在社會形態上有著巨大的差別。中國是一個高度分化的大型社會,結構清晰而等級森嚴,社會、政治和藝術的運作都基于大型社會的特點,在新石器時期就已如此;相比之下,歐洲是流動性很強的小型社會。二者間鴻溝是巨大的。這些變化也體現在宇宙觀上:在西方有一個更加積極的宇宙觀體系,探討世界如何被創造,又如何分化;而中國則秉承一種靜態(Steady State)的宇宙觀,不希望靜態被擾亂或破壞。中國政府經常講和諧社會,實際上反映了靜態的世界觀。

社會關系和宇宙觀的差別也反映在器物上。比如,從器物質量上來講,中國器物的質量比西方的高出很多,因為中國在當時就有了勞動分工,不同工匠各司其職,分工細化也帶來了器物質量的提升。中國可以說是工業革命的發明者,在半工業化時代就發明了分工。這也可能是中國最為突出的一個特點,但在中國,很少有人注意到或提及這一點。

從中西方裝飾體系來看,中西方紋飾展現出對人類活動空間的不同定義。隨著羅馬帝國的建立,歐洲和地中海地區大量建造石質建筑,這種建筑的裝飾系統因此成為2000多年以來西方的主導系統。在中國,建筑只起了較小的作用,主導的裝飾系統通過繪畫或刺繡方式表現出來,多以寓意吉祥的雀鳥、動物和植物為主題,是一個由語言體系主導的系統。需要引起注意的是,中西方的差異并非一成不變,器物的變化也受社會、政治因素變遷的影響,在相互聯系中不斷發展。

造成社會差別的因素主要是社會經濟的體量。歐洲以畜牧業為基礎,而中國以大型農耕經濟為基礎,由此產生兩種不同的社會形態。此后,很多事都在偶然中發生。例如,我認為中國歷史上對玉和青銅的選擇都是偶然事件(Happenstance),歐洲歷史上用石材建造房屋的選擇也是偶然。很多事情的起源并不復雜,只是根植于意外。無論是社會還是個人,一旦開啟一個傳統,就會逐漸產生路徑依賴,久而久之就無法脫離這一發展道路。

三聯生活周刊:作為考古學者,在觀察和研究器物時主要關注什么?

杰西卡·羅森:在觀察器物的過程中,學會提問是最重要的??脊艑W者不能僅關注器物的外表,一定要不斷問自己,能從一個考古遺跡中看到什么、學到什么。古人做任何事都有其特別目的,我們需要通過考察遺產去體悟古人的世界。理解古人的意圖應該成為考古工作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只有在不懈努力和豐富經驗的基礎上,我們才能做好這件事。

“與盧浮宮相比,大英博物館的中國藏品質量高出很多”

三聯生活周刊:在世界知名博物館中,你認為大英博物館的特色何在?

杰西卡·羅森:幾大博物館的起源不同。大英博物館有悠久的考古學傳統,有很多挖掘出土的文物,這一背景與以藝術史為背景的盧浮宮和大都會博物館迥然不同。相比之下,大英博物館更注重展品的背景及其社會屬性。

從來自中國的藏品來看,大英博物館有最全面而深入的關于中國的館藏。從前,相比大都會博物館,大英博物館在繪畫和雕塑方面略有遜色。在新的中國展區,我們會更多地展示中國繪畫。與盧浮宮相比,大英博物館的中國藏品質量高出很多,尤其是在珠寶、瓷器和考古方面。

我現在正在與大英博物館再次合作,這是我25年后再次投入博物館事業。如今大英博物館的游客大幅增長,展覽風格也有很大調整。展示的內容更加面向普羅大眾,傳遞的信息盡可能簡單而全面,沒有從前那么學術化,更突出科技的力量及觀眾的欣賞、參與。整個展廳與以前比會有更令人激動的效果。燈光效果有很大變化,色彩基調也大膽了很多——新的中國展廳的背景色是深紅色,而印度展廳則是深藍色的。

由于近來參觀大英博物館的游客越發摩肩接踵,我們也對展覽進行了調整。在每個展柜的中央,我們會放一個“把門”的主展品(Gateway Object),以便讓游客聚焦于此,并附有關于該展品的介紹和語音向導——這樣的安排主要基于對游客參觀習慣的研究,大部分游客在展廳里可能只會看這些主要展品。

三聯生活周刊:大英博物館中,來自中國的藏品經歷了怎樣的歷史變化?

杰西卡·羅森:在19世紀,大英博物館的中國館藏主要是印刷品,當時來自中國的瓷器、漆器隸屬于民族學部或地中海部。到了20世紀20~30年代,由于中國的很多文物被賣到美國、日本、歐洲,大英博物館得以在20世紀20年代到“二戰”期間買入了很多文物。同時,博物館也獲得了很多戰爭期間已故人士的捐贈。大量新藏品的流入,讓亞洲部成為博物館的專門部門。需要注意的是,大英博物館亞洲部包括伊斯蘭文明、日本、韓國和中國。60年代,亞洲部靠捐贈購入一大批新藏品。我在70~80年代也曾參與購買一些藏品,但此后博物館就極少購買中國文物了,一是因為太貴,二是擔心走私文物的風險。

大英博物館最多的中國館藏是瓷器——我們有1萬件中國瓷器。歐洲人從明代就收集中國瓷器,因此四分之三的瓷器藏品都來自(從中國)出口歐洲、被使用的日用品。

三聯生活周刊:中國展在大英博物館處在一個很偏僻的角落,不是嗎?

杰西卡·羅森:中國展所在的區域可能確實是比較偏僻的。大英博物館在傳統上聚焦希臘、羅馬和埃及文明,正因為這樣的傳統,我認為在大英博物館,中國展永遠不可能像埃及展那樣占據重要的位置,因為我們手中的中國藏品,沒有埃及展中那樣體量巨大的藏品。

中國在很多人看來依舊是遙遠而偏僻的。為了更好地向世界展現中國,我認為中國對待文物和展品,應該采取更加開放的態度,將更多更高質量的展品送出國門,而不是降低送出展品的質量。近年來,中國向海外發出大量辦展申請,但決策人并未意識到哪些海外展覽地是最重要的。除了盧浮宮、大都會博物館兩大競爭者,很少有大英博物館量級的博物館了。如果我是中方決策者,我會把最好的藏品和展覽集中力量送到這三家博物館。但是現在的情況是,中方把送到這三家的展覽也同時送到了佛羅里達等并不為人所知的博物館,這樣沒有側重的展示并不會達到中方預期的效果。

要提升中國的形象,應該思考的是:除了兵馬俑,中國應該如何向世界展示自己?迄今為止,中國辦了兩個很棒的展覽,一個是秦始皇兵馬俑展,另一個是清代故宮藏品展。應該有更多這樣精心設計而內容豐富的展覽走出國門。

三聯生活周刊:在你看來,向西方傳遞中國聲音的過程中,存在的最大障礙是什么?

杰西卡·羅森:旅游和教育都有助于雙方增進理解。但目前來看,我認為中國對外標榜的獨特中國形象,在西方其實不被理解。中國無法將其特別之處展示給西方,有時候顯得自己很傲慢,有時候又顯得很自卑。

中國與西方在社會形態上的巨大差異深刻影響了二者的發展路徑和文化心理。中西文化隔閡或許可以用我在北京的經歷作為例子。從中國的標準看,北大已經給予了我足夠的禮遇:考古文博學院的教授坐在臺下全程聆聽我的演講,文物局的官員、考古界學者與我進行對話。然而在我看來,無論我走到哪里,都被當作一只“金絲雀”(Trophy Bird)來展示,而沒有專業深入的交流。盡管觀眾熱情極高,但很多學者和觀眾提出的問題往往并不基于我的研究領域,而只是由研究內容的佐證申發出的一些無關主旨的細節性、技術性問題。從一個西方學者的視角看,沒有針鋒相對的交流,這是另一種不尊重。

三聯生活周刊:最近大英博物館在中國國家博物館舉辦了“100件文物中的世界史”展覽,類似這樣的展覽,是否有助于中西文化相互理解?

杰西卡·羅森:在我看來,啟發這個展覽的同名廣播節目在促進文化溝通上的意義值得深思。

這檔BBC廣播節目完全靠優美的語言講述,而不靠任何圖片來傳播,力圖通過聲音來接通世界各地沒有機會親自參觀大英博物館的聽眾,向他們講述世界歷史。節目的設計者、大英博物館館長尼爾·麥克格萊格(Neil MacGregor)和我都堅信,應該通過節目增進世界各文化間的相互理解,讓人們對彼此更加寬容。我們的目的并不是介紹世界之最,而是展現展品背后令人眼花繚亂的思想、概念,讓人通過這些想象中的器物理解全球歷史,了解自己和他人所生活的世界。西方人對增進相互理解這一使命充滿激情。

無論是聽節目還是參觀展覽時,觀眾不應該把注意力僅放在器物如何精美上,而應該去了解制造者、制造緣由、功能和目的,理解其背后蘊含的思想。希望更多人能通過文字和聲音了解另一種文化,感知未曾謀面的器物和世界。

猜你喜歡
杰西卡羅森大英博物館
斯坦利·羅森:分析中的形而上學
大英博物館館藏侯馬青銅器:技術研究
藏在大英博物館里的中國文房
空中解救“杰西卡”
做一個人生意的超市發羅森便利店亮相北京
大英博物館國際培訓項目培訓報告
大英博物館藏西夏文殘片
丟了兩元錢的車
我有一雙隱形的翅膀
學生被毆離校出走,學校應承擔什么責任?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