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歌曲《西廂聽琴》的藝術形象與演唱分析

2017-06-29 09:56趙麗娜
南北橋 2017年11期
關鍵詞:演唱特點藝術形象

趙麗娜

【摘 要】《西廂聽琴》首唱于2010年,由韓靜霆作詞,張宏光作曲。取材于元代著名雜劇作家王實甫的名作《西廂記》,全名《崔鶯鶯待月西廂記》。該作品摘取了鶯鶯聽張生彈琴于西廂之下這一片段,把鶯鶯聽琴時的心理活動描寫得入木三分。旋律優雅委婉,運用了古曲的寫作風格,采用了引子接兩段重復性旋律的方法。

【關鍵詞】《西廂聽琴》 藝術形象 演唱特點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11.181

演唱《西廂聽琴》對演唱者聲音位置的運用要求較高,歌曲選用民族調式中的d羽調式,音域為c1—a2,最高音為小字二組的a,整首作品的音域適中,旋律處理較平穩,大起大落較少,古典意味十足,音樂動人心弦,耐人尋味,非常適合民族唱法的女高音中級程度選用。

一、《西廂聽琴》藝術形象分析

《西廂聽琴》首唱于2010年,由韓靜霆作詞,張宏光作曲。其中的詞作家韓靜霆,男,漢族,生于1944年6月,他的作品包羅萬象,有中長篇小說、有電影、有電視連續劇,還有專門為歌曲《鄉愁(歌曲)》、《思戀江南》、《今天是你的生日——中國》等創作的歌詞,是一位較多產的作家。而張宏光更是我國當代著名的作曲家,一直以來還被音樂界尊稱為“幕后音樂高手”。他的主要代表作品有:《精忠報國》、《天不刮風天不下雨天上有太陽》、《兩只蝴蝶》、《美人吟》等一些歌曲,還曾經擔任過電影《天下無賊》的音樂編曲和音樂監制?!段鲙犌佟愤@首作品的首唱者是周旋,她在“藍色經典-天之藍”杯第十四屆CCTV青年歌手電視大獎賽上是代表中國唱片總公司參賽的,在比賽中榮獲了這屆民族唱法的優勝獎,這首作品可以說是張宏光的又一力作。歌唱家周旋的聲音音色細膩甜美,音樂表現力強,對作品的把握非常到位,是一位優秀的民族唱法抒情女高音。

歌曲《西廂聽琴》取材于元代著名雜劇作家王實甫的名作《西廂記》,全名為《崔鶯鶯待月西廂記》。當年此劇剛剛一搬上舞臺,馬上就因為其內容的大膽開放而令世人驚倒,也得到了無數青年男女們的追捧與喜愛,甚至被譽為“《西廂記》天下奪魁”。就連《紅樓夢》中清雅脫俗的林黛玉也曾為之心神俱醉。在我國古代的戲劇史上,張生和鶯鶯曾經珍重發下的“愿普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屬”這一美好的愿望,更是成為了古往今來無數描繪美好愛情的文學作品的主題,《西廂記》更是描繪這一主題的最成功的戲劇。這首歌的歌詞立意新穎,采用直抒胸臆的寫法奠定了作品纏綿婉轉而又充滿積極意義的基調,把古人對愛的理解和對幸福生活的追求搬到了現代的舞臺上,發人深省,引導人們再一次深深的沉浸于張生和鶯鶯那流傳已久的愛情故事里。[1]

該作品摘取了鶯鶯聽張生彈琴于西廂之下這一片段,把鶯鶯聽琴時的心理活動描寫得入木三分,把琴聲描寫的委婉纏綿,張生撫琴傳情的聰明之舉與他對鶯鶯的思慕渴望之情和大膽追求,鶯鶯聽到琴聲后的暗喜暗嗔、心慌意亂,以及難以遏制的對愛情的向往,對未來美好生活的堅定信念都進行了細致的刻畫,都為我們塑造出了如此經典的藝術形象,也體現了在當時的歷史背景下,盡管有封建勢力的無情嚴密打壓和無情扼殺,但是卻仍舊難以阻斷心心相連的有情人的感情與彼此之間愛意傳遞的主題思想,把“愛無羈絆,情無柵欄,琴聲做媒,剪不斷,不見不散,見也不散,今生今世,早早晚晚,有情人手兒相牽?!边@一有情人的愛情宣言,通過細膩柔緩富有古典意蘊的旋律表現得清楚明了,感人至深。

二、《西廂聽琴》演唱特點分析

這首歌曲的旋律優雅委婉,運用了古曲的寫作風格,聽之纏綿悱惻,旋律起始的模仿古箏彈奏的前奏設置是為了表現出張生撫琴這一切題之舉,是寫實的手法,也很容易把人帶入鶯鶯聽琴的情境中去。旋律的寫作形式上采用了引子接兩段重復性旋律的方法,其中的引子部分包含了作品的前四句,旋律寫作動機與兩個主體段相同,但相對平穩,音程跳度不大。作為主體的兩段中,歌詞與旋律保持不變,使得歌曲更加突出了張生與鶯鶯之間一個彈琴一個聽琴,一個唱一個和,把他們富有詩意的愛情故事和兩人之間無需語言表達的愛情誓言的交流與宣告,通過相同的旋律展示出來,從而著重體現了主角鶯鶯的愛情觀。[2]

作品適合民族唱法的抒情女高音演唱,音域較高,其中mi—do的六度大跳在演唱時要注意氣息和聲音位置的提前準備,做好腔體的提前調試,不要臨陣發慌,保持好氣息的穩定狀態,可以采用民族唱法中常用的腹式呼吸法來加深對人物深刻情感的演繹,還要注意換氣氣口的正確設置,如“酸秀才”的“才”字在兩個so音之間就要求換氣,這樣能更好的表現出鶯鶯宜嗔宜喜的嬌媚之態,把作品表達的更加細膩貼切,還有就是幾處高音句前要做好換氣準備,如“愛無羈絆……見也不散,”這一連串的高音區樂句,以及最后的高潮句“有情人手兒相牽”都需要在心理上提前準備好,保證高音區的演唱收放自如、游刃有余,從而使聲音更有表現力。[3]

演唱該作品對演唱者聲音位置的運用要求較高,一定要注意在做到頭腔空間充分打開的同時,能夠掛好眉心的支點,讓每個字都能通過眉心支點穿透出去,使音色從頭到尾保持一致,使聲音能夠傳得更遠,也使聲音能夠盡量貼合古典題材聲樂作品所要表達的意境。該作品對氣息的要求還要注意依循丹田用力上抗下墜的方法,保持好氣息的支點,做到氣息運用不徐不急、游刃有余。作品中的高音設置在“琴弦”兩字上,突出了聽琴的主題,演唱時要多注意這兩字的發音特點,既要保持前鼻韻音的收韻準確,又要保持好鼻咽腔的共鳴色彩,使聲音具有良好的穿透力和音色,咬字吐字要做到既清晰婉轉又充滿深情,使作品始終保持完美的表現力,把旋律美和情感美融合起來,從而打動聽眾的心弦。[4]這首歌曲選用了民族調式中常見的d羽調式,音域為c1—a2,最高音為小字二組的a,整首作品的音域適中,旋律處理較平穩,大起大落較少,古典意味十足,音樂動人心弦,耐人尋味,非常適合民族唱法的女高音中級程度選用。了解了該作品的創作取材藍本、創作背景、歌詞旋律設置以及在演唱過程中需要注意的一些必要的演唱技巧與特點,就可以更好的演繹這首經典作品,為觀眾帶去一場視聽盛宴。

參考文獻

[1]沈一鳴.民族調式的分類[J].中國音樂,1992(4):53-55

[2]曾慶清.“甩腔”在歌曲中的應用[J].中國音樂,1993(4):69-70

[3]張紅梅.淺談歌唱藝術的二度創作[J].太原教育學院學報,1999(4):28-30

[4]劉蓉.《思鬼情歌》演唱分析[J].大觀周刊,2011(51):61-61

猜你喜歡
演唱特點藝術形象
朝鮮族傳統文化藝術形象的多元一體建設與推廣研究
試析歌曲《問秦俑》的創作與演唱特點
藝術歌曲和歌劇演唱特點分析
試論廣告藝術形象的倫理意義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