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新時期“三少民族”作家的文學創作

2017-07-04 19:02安琪
北方文學·下旬 2017年6期
關鍵詞:文學創作新時期

安琪

內蒙古師范大學文學院

摘要:“三少民族”(鄂倫春族、鄂溫克族、達斡爾族)真正的書面文學創作出現在20世紀50年代后,繁榮于中國文學的新時期。自80年代之后,內蒙古“三少民族”的文學新人,以及反映其民族生活的文學作品,陸續涌現出來,并得到了國內文學界的廣泛關注。

關鍵詞:“三少民族”;新時期;文學創作

每一個民族無論其大小,都有為此民族所有、為他民族所無的優秀特質。文學的根脈在本土,文學創作不能脫離精神母體。文學的原創性和民族性源遠流長,具有相對的穩定性和傳承性。從當前直到久遠,必須重視文學的民族特點和民族風格。民族文化的自信與書寫、開掘與張揚,源于那些積極有價值的珍貴特質。這就要求每個民族的作家都能以寬闊的胸懷和開放的姿態,積極學習其他兄弟民族的優長之處,并敢于面對世界,積極進行共同交流,善于取長補短,反思追問,以民族的優秀傳統為依托,創造出具有時代高度和國家情懷、能體現人類共同追求的作品。我國新時期少數民族的優秀文學作品,都鮮明地體現著這樣的文學品格。

中國阿爾泰語系諸民族包括突厥語族民族、蒙古語族民族和滿-通古斯語族民族等三大語族集團。歷史比較語言學的研究成果顯示,該三大語族之間存在諸多相似之處,這些語言可能是從一個古老的原始語——阿爾泰原始語發展而來。由此學者們進一步假設,遠古時期存在一個操持相同語言文化的原始氏族——上述三大語族之先民。由此看來,屬于蒙古語族民族的達斡爾族和屬于滿-通古斯語族民族的鄂溫克族、鄂倫春族在語言文化方面存在千絲萬縷的聯系,尤其是神話和原始信仰文化聯系更密切。加之千百年來,鄂倫春族、鄂溫克族、達斡爾族鄰近交錯居住,有著相互密切的交往,在生活方式、文學藝術、宗教信仰、風俗習慣等方面有著相同相近的文化,因此,人們習慣地稱之為“三少民族”。內蒙古自治區的“三少民族”主要分布在呼倫貝爾市的鄂倫春自治旗、鄂溫克族自治旗、莫力達瓦達斡爾族自治旗三個地理區域,約有十余萬人口。他們有著自己的語言,但沒有文字,他們的文學作品主要以口耳相傳的方式流傳于民間。

這些有著悠久口頭文學傳統的族群,一直沒有書面文學,但是一旦開始了當代文學的歷程,就迸發出驚人的能量,它們的作家用漢語、蒙語迅速創造了一系列精彩的篇章,并且產生了具有全國性乃至國際影響力的人物,如李陀、烏熱爾圖等人。

一個民族不分大小,都擁有自己的文化,擁有獨特的精神文化生活。達斡爾族總人口只有13萬多人,鄂溫克族只有3萬余人,而鄂倫春族僅僅8千多人,但人數的多寡與文化的厚薄并無必然關系,她們的文化同樣魅力無窮。

一個民族的文學所遵循和需要把握的,是隱而不顯的歷史脈動,所記錄的是日常生活中不該遺忘的一切,描畫一個族群的畫像并真實地表達其苦樂悲歡,使本民族同胞有機會從中見識自己帶著滄桑印記的尊榮,也使陌生的讀者能夠近距離地感受其喜怒哀樂,一窺那堅韌而和善的靈魂。也就是說,民族文學的基調,大多是冷靜地思考過去和現實,并樂觀地展望未來。

文學的民族性,作為文學作品創造性的一種體現,具有相對的穩定性和傳承性,是人口較少民族的文化能夠薪盡火傳、賡續不絕的原因。 “三少民族”作家的作品中,有許多東西正是通過民族性的新奇場景展現了帶有較為普遍性、從而能夠引起人們廣泛共鳴的話題。

從整體上看,當代鄂倫春族、鄂溫克族和達斡爾族文學的破土萌生,與改革開放和思想解放時期的到來密切相關。也就是說,從20世紀80年代之后,“三少民族”的文學新人,以及反映其民族生活的文學作品,陸陸續續地涌現出來,并得到了國內文學界的廣泛關注,也得到了其民族整體的認可與支持。三支活躍的文學創作生力軍,活躍在了中國文壇。

烏熱爾圖、敖長福、阿鳳等老中青幾代人的寫作已經逐漸形成了“三少民族”當代文學的總體脈絡。按人口比例算,這樣的寫作人數是驚人的。當然,他們中許多人的寫作尚處于比較粗簡的階段,如果從“純文學”或者審美、技法等角度去看,可能不值一提。但是,問題恰恰在于“文學”從來就不能簡單地化簡成審美、娛樂的消遣,它也是教育和認識的途徑、自我表達和張揚精神的渠道,更是凝聚族群、振奮精神的工具。這樣的作品中,可以看到一個人口較少民族的日常狀態、所關心的事物、心里想表達的欲望、情感訴求的傾向、內蘊豐富的文化傳統及對這種傳統的自豪與珍重。我們閱讀和分析這樣的作品,只要不帶著慣有的審美惰性和思想偏見,都能從哪怕最簡陋的文字中汲取到不可忽略的靈魂,就好像從表面充滿雜質的原石中發現珍貴的白玉。

參考文獻:

[1]中國作家協會.新時期中國少數民族文學作品選集(達斡爾族卷)[G].北京:作家出版社,2013.

[2]中國作家協會.新時期中國少數民族文學作品選集(鄂溫克族卷)[G].北京:作家出版社,2013.

[3]中國作家協會.新時期中國少數民族文學作品選集(鄂倫春族卷)[G].北京:作家出版社,2013.

[4]徐新建.多民族國家的文學與文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

[5]劉大先.本土的張力:比較視野下的民族文學研究[G].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3.

猜你喜歡
文學創作新時期
曹文軒的文學創作作品
“距離”在文學創作中的意義
論老舍文學創作中民族意識的多重性表現
1980—1983年電影中的審美體驗
新時期國有企業黨建工作新思路
新時期農村氣象觀測及防災服務探索分析
新時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創新研究
電影與文學創作間的互文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