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國畫人物創作中西藏題材的表現

2017-07-04 15:04段祎緋
北方文學·下旬 2017年6期
關鍵詞:藏民藏族國畫

段祎緋

河南大學藝術學院

在近些年來的中國畫創作中,以西藏地區人物為題材的作品屢見不鮮層出不窮,無論是在大型的畫展中還是畫冊中,都可以看到工筆或者寫意方式表現的藏民,工筆的表現方法細致深入,注重色塊之間的對比調和,寫意注重用筆和用墨,強調線條的質量和書寫性,在色彩上注重色與墨二者之間色不礙墨、墨不礙色,相得益彰。無論哪一種形式都有大量的作品涌現,在目前的國畫人物選材上除了當代人物就是民族題材作為選擇。

藏民族的服飾以其獨特的穿戴和粗獷的裝飾非常容易吸引畫家的目光,容易入畫,成為非常好的表現對象。更重要的是藏民族在艱苦的高原生活中練就的滄桑平和,陽光豁達的性格更是給人以深深的震撼,無論是藏民族的外在的獨特的服飾、粗獷的高原形象還是內在的質樸樂觀精神,他們都完美的結合在一起,成為畫家的創作非常好的一個選擇,大致來說,藏族題材能夠成為一個歷久不衰的題材,主要是因為三個方面的特征:

地域性

青藏高原獨特的地貌孕育出堅忍豁達的民族性格,藏區高原的氣候適宜水草豐美的時候比較短,風雪嚴寒季節漫長,即使是宜人的夏季,遠處的雪山也常年矗立,藏民的房子因為雨水稀少也建造的很簡陋,崇山峻嶺大多植被很少,顯得蒼涼肅穆,而蜿蜒的河流和牦牛、羊群等則成為一道美麗的風景線,這些都非常具有大西北的獨特性,也是畫面構成中不可少的元素,既陪襯了人物的形象,又以其壯觀獨特增加了畫面氣氛,在此生活的藏民族磨練出了粗獷樂觀的精神,顯示出頑強的生存信念。

宗教性

因為生存環境的艱苦和地區發展的不平衡的歷史原因,藏民族對宗教的虔誠是深入骨髓的,這也是歷史上由來已久的傳承和文化的積淀,在藏區著名的郎木寺和拉撲楞寺和拉薩,可以看到金光閃閃蔚然氣派的廟宇以及送酥油、磕長頭、轉經筒的虔誠藏民,這些場景構成了藏民族除日常生活外最主要的內容,也常常為畫家所描繪,再者藏傳佛教和美術也是密不可分的,眾所周知的唐卡和寺廟里的壁畫藝術都是宗教內容的體現,當然這些宗教美術很少為漢族畫家所了解,二者之間沒有緊密的聯系和借鑒。

時代性

國畫人物的創作歷史悠久,并緊隨著時代的發展而發展,但是藏民族在傳統這一命題上沒有太多的歷史可言,對于藏族題材的關注早在上世紀新中國成立之前有畫家去西藏采風創作,這些漢族的畫家在新的時代背景下題材不斷拓寬,如吳作人等老一輩畫家都表現出了極大興趣和熱情,創作了很多優秀的作品,后來的葉淺予、吳長江等畫家都有大量西藏題材作品問世,創作于1980年的大家非常熟悉的陳丹青的《西藏組畫》可以看做是西藏題材繪畫開始興起的一個顯著標志性作品,后來無論是在油畫領域還是國畫領域以及版畫等領域藏族題材的作品都有了長足發展,繪畫風格也越來越多樣,對于大多數人物畫家來說,都有過畫藏族題材的作品經驗,并且基本上都以寫實繪畫創作為主要表現方式。目前非常有代表性的畫家有吳山明、李伯安、于文江、王根生、方增先、趙建成、唐勇力、劉大為、馮遠、王珂等人,一代水墨大家吳山明通過輕松到位的用筆和嫻熟的宿墨,簡淡的色彩有視覺沖擊力的構圖再現了高原藏民在那個純凈的雪域世界里天人合一的生存信仰。其中最具震撼力的當屬李伯安的《走出巴顏喀拉》,作品以恢弘的氣勢、史詩般的長卷、精湛的筆墨描繪了藏族二三百個人物的浩浩蕩蕩的生活場面,在藝術語言上將素描和光影與中國畫傳統上視為骨架的有個性的線條生動的結合一起,富于感染力的粗獷、滄桑的各種人物形象蘊含著悲天憫人的情懷,已經超出了一般的少數民族題材的人物堆砌、場面再現的熱鬧模式,呈現出一種對生命、生存的熱切思考和頑強抗爭的民族精神,此幅耗盡畫家生命的嘔心瀝血力作已成為國畫人物發展的一個里程碑,無不令觀者震撼和景仰。

新生代畫家突出的有任惠中,孫震生、于理等等,任惠中筆下的藏民用醒目的胭脂描繪出他們的高原紅和唇色,而精到潑辣的筆墨更能表現藏民的豪放不羈和對生活的熱愛。孫震生的代表作有《回信》以工細的手法非常生動的描繪了家門前的幾個藏民愉快地在看幾個小學生給解放軍寫信,在暖灰的調子里幾個人物姿態生動,神情自然,從中也可以看到隨著時代的發展,藏民的服飾也有所漢化,藏袍不再是唯一的穿衣形式,但是藏族文化并沒有隨著時代的發展而改變,無論是他們的語言、還是居住形式,生活內容、宗教信仰都一如既往的保持著原始的獨特的狀態。這幅在第十一屆全國美展中脫穎而出的作品既采用一貫的寫實主義手法再現了一個純樸自然的生活場景,也契合了藝術為政治服務的精神。于理的《寂靜歡喜》用吸附的肌理方法大膽表現藏區的風雪場景,顯得自然而不刻板,也有力的烘托了人物,通過這些富有影響力的作品我們可以看到畫家對藏族題材的挖掘有了進一步的深入,在表現語言上也呈現出更豐富的面貌,其中工筆畫的表現形式除了在傳統的勾線設色的基礎上增加了很多制作和材料、肌理等技法的表現,如各種立粉的方法、金銀粉的使用,都極大的豐富了藏族題材作品的形式語言,給人以美的視覺享受。

很多作品停留在對筆墨語言的探索求新上,或者被人物的外形和奇特的服飾、生活習慣所吸引,這些只滿足于表面上的豐富和追新求異很顯然不是美術創作的目的,在當今這個各種技術手段發達的圖像時代,這些表面的熱鬧和新鮮很容易達到,對于藝術創作來說,如何真正表現出人物的內在精神氣質,并通過對人物形象的準確刻畫、傳神的表現和典型有意義的題材立意,傳達出一種對生活的信仰和正能量的精神追求,這才是藝術的使命。

猜你喜歡
藏民藏族國畫
國畫《鰷魚》
國畫《鲿》
古道散茶香
The Light Inside
藏族舞蹈的動作特點和傳承發展
犬獒效應
《演變》《藏族少女》
《難忘歲月》(國畫)
請菩薩找零
國畫等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