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麗鄉村構建的公眾參與機制與傳播研究

2017-07-04 08:54姚凌
北方文學·下旬 2017年6期
關鍵詞:美麗鄉村建設公眾參與機制

四川大學文學與新聞學院

摘要:“美麗鄉村”建設是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和深化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新工程、新載體,是統籌城鄉發展,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實踐的又一重大創新。但當前美麗鄉村建設的公眾參與機制仍然存在制度體系不完善、公眾參與意識較弱、政府體制管理僵化等問題。需要進一步采取措施,包括完善相關法律法規、提高公眾參與意識和素質、轉變政府管理理念等等,從多個方面來完善美麗鄉村建設的公眾參與機制。

關鍵詞:美麗鄉村建設;公眾參與;機制;對策

黨的十八大報告第一次明確提出了“美麗中國”的全新概念。中國要美,農村必須美。建設“美麗中國”、實現“中國夢”,美麗鄉村建設是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2013年,中央一號文件中,第一次提出了建設“美麗鄉村”的目標。建設美麗鄉村,不得不依靠公眾的參與,只有找出當前美麗鄉村建設中公眾參與機制存在的問題,解決問題,才能充分發揮公眾參與在美麗鄉村建設中的作用,才能更好實現“美麗鄉村”、“美麗中國”的目標。

一、美麗鄉村建設中公眾參與的現實意義

(一)有利于提高政府決策的科學性

在美麗鄉村建設過程中,一方面公眾參與能貢獻集體智慧的力量,通過集體討論、投票等方式,做出具有科學性的決策。另一方面,公眾的參與起到了監督政府行為的作用,利于維護公眾利益。同時,公眾參與還推動了政府職能的轉變,更好做到“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

(二)有利于發揮農民主體作用

美麗鄉村建設過程中,農民是主體,通過公眾參與機制,能夠使農民意識到自己不僅是美麗鄉村建設的利益享有者,更是美麗鄉村建設的創造者,從而更加自覺參與到美麗鄉村建設的每一個過程中。

(三)有利于推動美麗鄉村建設

多中心治理理論認為傳統的以政府為核心的公共決策單中心供給方式在日益增大的需求面前缺乏回應性和效率,該理論具有決策多元化、權力多中心化、管理市場化等特征。在公眾參與機制中,政府、農民、社會組織處于一個多中心模式下,在利益博弈中,達到均衡,從而更好的推動美麗鄉村建設。

二、美麗鄉村建設中公眾參與機制的缺陷與不足

雖然近些年來,公眾參與美麗鄉村建設的情況朝著積極的方向發展,但仍然存在一些問題。

(一)制度體系不完善、法律法規欠缺

公眾參與需要得到法律的保障,相關各方才有相應的權利和義務來進行開展。目前,雖然我國鄉村建設方面的法律體系基本完善,但就公眾參與美麗鄉村建設的法律機制而言,還存在著缺乏系統性、可操作性不強等問題,缺少具體的規定和實施程序,公眾往往不知道自己什么時候參與、到哪里參與、如何參與等,具有較大的盲目性。

(二)公眾參與意識較弱、參與能力不足

農民是中國美麗鄉村的建設主體、受益主體和價值主體。而當前,農民對于美麗鄉村建設的參與程度遠遠不夠,主體意識淡薄。同時,由于農民群體受教育程度普遍不高,主要集中于小學、初中文化水平,缺少相關法律知識和專業文化素質,導致在公共事務中的參與的能力不強,難以擁有話語權。

(三)政府主導鄉村建設、體制管理僵化

目前中國的鄉村建設依舊實行自上而下的政府主導型建設機制。廣大農民的參與活動實際上是一種“被參與”,對美麗鄉村的建設也只是一種 “被建設”。在這種情況下農民參與鄉村建設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易受打擊,這也使得農民在鄉村建設中無法發揮作用,農民的意見得不到尊重。

(四)農村NGO作用有限、缺乏規范性

農村NGO是鄉村現代化和民主化的必然產物,并構成了農村公民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廣泛參與農村治理。但當前,農村 NGO 零散、弱小,管理機制不科學,運營效益不高,導致其作用發揮不到位。資金的缺乏和人才的缺乏也使得農村NGO的發展困難重重。

三、完善美麗鄉村建設中公眾參與機制的對策與建議

(一)完善相關法律法規

法律作為社會公器在美麗鄉村建設中不可或缺,對于公眾參與而言沒有法治的保障就沒有深度參與。因此,針對目前公眾參與美麗鄉村建設法律法規的不足,一方面,要提高有關公眾參與美麗鄉村建設的法律層次,把現有的規定、條例和政策等上升為法律,增強公眾參與美麗鄉村建設規定的權威性。另一方面,立法應當明確規定公眾參與的主體、范圍,程序和方式,將公眾參與美麗鄉村建設納入到法治化的軌道。

(二)提高公眾參與美麗鄉村建設的意識和素質

1.全方位、多手段的傳播美麗鄉村

通過營造良好的社會輿論氛圍,實現公眾參與美麗鄉村建設意識的相互促進和提高。一方面,可以通過加強家庭教育、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全方位傳播,使公眾尤其農民并樹立鄉村建設的責任感和參與意識。另一方面,要通過電視、廣播、互聯網等媒體和圖片展、宣傳欄、宣傳標語等形式,大力開展宣傳發動工作。

2.充分發揮意見領袖的帶頭參與作用

我國當前的農村社會仍是一個典型的總體主義社會,資源、身份與能力等優勢集中程度高,能人的示范效應強,在建設美麗鄉村時,應有意識地培植能人、鄉賢等關鍵少數,使之成為美麗鄉村建設的帶頭人,引導并培育他人參與建設的意識和能力。

(三)轉變政府管理理念,創新社會管理

1.將“政府主導”轉變為“政府引導”

“堅持走農民為主體,社會參與,政府引導的道路?!闭饾u放權,由農民自己來安排自己的事情,由農民建設自己的管理委員會。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在一系列講話中闡述了嚴格依法行政的重要性,指出“堅決克服政府職能錯位、越位、缺位現象?!币虼?,政府應在美麗鄉村建設過程中正確引導,使得公眾參與有序進行。

2.創新管理體制

要推進鄉村網格化社會管理,配備專職網格員,嚴格落實管理責任制,做到有問題及時發現、有需求及時服務,實現鄉村社會管理人性化、精細化、信息化。同時,要充分利用互聯網,了解民情,體貼民意,加強對政務論壇、政務博客、政務微博等網絡參政議政渠道的管理,防止流于形式,直接發揮其平臺作用。

(四)發揮社會組織作用,疏通公眾參與渠道

1.加強政府對農村NGO的支持力度

農村NGO不僅是村民參與美麗鄉村建設的重要途徑,同時也對地方政府創新農村改革具有重要意義。因此,政府應該通過宣傳,強化社會對農村 NGO 意義的認識,明晰參與 NGO 會給村民帶來實惠和利益。并通過政策和資金支持,為農村NGO的發展營造良好的環境。

2.農村NGO改善自身管理流程

作為農村NGO的管理者和成員,要加強對農村 NGO 的宏觀管理意識,把農村 NGO 的發展置于美麗鄉村建設和政府轉型的大背景之下,加強零散、弱小農村 NGO 實體的聯合,提升其服務能力,增大其服務輻射范圍,保持良好的辦事效率,在公眾中樹立優良形象,從而獲取公眾的認可和支持。

四、小結

建設美麗鄉村,是建設美麗中國的重要組成部分。推進美麗鄉村建設,需要公眾的參與。習近平總書記曾說“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以及“中國要強農業必須強、中國要美農村必須美、中國要富農民必須富”,確實指明了美麗鄉村建設的內在規律與工作重心,有的放矢,極具指導意義。也告訴我們公眾參與對于美麗鄉村、美麗中國建設的重要性。雖然當前美麗鄉村建設的公眾參與機制還存在一些問題,它來自于公民、政府、社會組織等多方面。但隨著政府信息的不斷公開和透明,公民社會的不斷形成,網絡社會和公共空間的拓展,鄉村建設體制的不斷完善,我國公眾參與美麗鄉村建設的熱情與實際行動定會煥然一新。

參考文獻:

[1]葉郁.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中農民參建設思考[J].城市規劃,2015,39(11).

[2]徐成.淺談農村環境管理中的公眾參與[J].遼寧農業科學,2015,9(2): 51 -53.

[3]陳寧.試論農村環境保護中公眾參與現狀與提升策略[J].社會工作,2012,(12): 92 -94.

[4]許遠旺,盧璐.從政府主導到參與式發展:中國農村社區建設的路徑選擇 [J].中州學刊,2011(11):120-124.

[5]劉柳珍.論社會管理中的公眾參與[J].求實,2011 (8): 53-56.

作者簡介:姚凌(1994.3–),女,漢族,湖北宜昌人,碩士,就讀于四川大學文學與新聞學院新聞與傳播專業,研究方向:新聞與傳播學。

猜你喜歡
美麗鄉村建設公眾參與機制
一體推進“三不”體制機制
FTA中的環境協調機制
FTA中的環境協調機制
以農民為主體加快我市美麗鄉村建設
長沙市美麗鄉村建設的發展模式研究與對策
互聯網背景下公眾參與農村食品安全治理的對策研究
美麗鄉村建設問題與模式分析
智慧城市建設規劃中公眾滿意的影響因素研究
公眾參與環境保護制度的有效表達機制的構建
淺析林業站在美麗鄉村建設中的優勢作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