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大時政熱點專題輔導

2017-07-05 17:13王西瑞
試題與研究·高考文綜政治 2017年2期
關鍵詞:發展

王西瑞

熱點1:紀念孫中山誕辰150周年

【背景材料】

2016年11月11日,紀念孫中山先生誕辰150周年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發表重要講話強調,中國共產黨人是孫中山先生革命事業最堅定的支持者、最忠誠的合作者、最忠實的繼承者。實現祖國完全統一,是中華民族根本利益所在,也是全體中華兒女的共同愿望和神圣職責。我們對孫中山先生最好的紀念,就是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調動一切可以調動的因素,把孫中山先生等一切革命先輩為之奮斗的偉大事業繼續推向前進,把近代以來一切仁人志士為之奮斗的偉大事業繼續推向前進,把近代以來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為之奮斗的偉大事業繼續推向前進。

【命題角度】

1.運用《文化生活》的知識,探究如何學習和弘揚孫中山精神,推動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①學習和弘揚孫中山精神,要與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相結合。②利用大眾傳媒等多種手段,宣傳弘揚孫中山精神。③學習和弘揚孫中山精神,要與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相結合,把弘揚孫中山精神融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當中。④學習和弘揚孫中山精神,要加強思想道德建設,提升全民族綜合素質,為推動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強大精神動力。

2.運用價值觀的知識,分析孫中山先生的革命精神對我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啟示。

①價值觀對人們認識和改造世界的活動具有重要導向作用。要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作出正確的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堅持真理,尊重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②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要學習孫中山先生的愛國主義價值觀,追求真理、堅持真理,遵循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推動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③要自覺站在最廣大人民群眾的立場上,牢固樹立為人民服務的思想,把獻身人民的事業,維護人民的利益,作為自己最高的價值追求。

【創新試題】

1.為緬懷孫中山為民族獨立和社會進步所建立的歷史功勛,繼承和發揚孫中山的愛國思想、革命意志和進取精神,鞏固和發展海內外中華兒女的大團結,鞏固和發展最廣泛的愛國統一戰線,維護兩岸關系和平發展,共同推進祖國和平統一大業,最大限度地把全民族的力量凝聚起來,致力于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十二屆全國委員會常務委員會決定于2016年11月12日隆重舉行孫中山誕辰150周年紀念活動。這體現了政協

①加強文化建設職能,弘揚和培育愛國主義精神 ②參與文化事務管理,是國家的重要決策機關 ③作為愛國統一戰線組織,積極承擔社會責任 ④積極參政,致力于推動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2016年是孫中山先生誕辰150周年,他以“世界潮流,浩浩蕩蕩,順之則昌,逆之則亡”為座右銘,強調要“內審中國之情勢,外察世界之潮流,兼收眾長,益以新創”。從唯物史觀角度看,孫中山的上述做法是基于

①把握民主政治的發展形勢,適應時代變遷 ②在遵循社會歷史發展的趨勢基礎上尊重民眾地位 ③適應生產關系的發展狀況,推動社會生產力與之相適應 ④順應社會的發展規律,主導社會的發展方向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參考答案:1.D 2.A

熱點2:2016世界互聯網大會

【背景材料】

2016年11月16日,第三屆世界互聯網大會在浙江省烏鎮開幕。中國主張,攜手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應在完善治理規則方面深化合作,尊重網絡主權,推動建立多邊民主透明的全球互聯網治理體系;在促進互聯網創新創造方面深化合作,堅持開放合作、互利共贏,在網絡空間創造更多利益匯合點和合作新亮點;在加快網絡普及方面深化合作,以“一帶一路”建設為契機,加強戰略對接,讓互聯網發展成果惠及各國人民;在促進文明互鑒方面深化合作,攜手打造網上文化交流共享平臺,充分展示人類文明多樣性;在應對網絡安全挑戰方面深化合作,加強溝通協商,依法打擊網絡違法犯罪行為,維護國家安全、公共利益和公民合法權益,共同建設和平之網、安全之網。

【命題角度】

1.運用“當代國際社會”的有關知識,說明中國在網絡安全方面提出的主張的《政治生活》依據。

①主權國家是國際社會的最基本成員,主權是國家最重要的構成要素。主權國家在國際社會享有獨立權等基本權利,因此中國主張致力于維護、尊重國家網絡主權。②維護國家利益是主權國家對外活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中國致力于維護國家網絡空間安全、發展利益,是堅定地維護國家利益的體現。③和平與發展是當今時代的主題。中國主張推動網絡空間和平利用和共同治理,這符合當今時代的主題。④我國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因此我國主張尊重網絡主權,在平等互利的基礎上利用和共同治理網絡空間。

2.運用唯物辯證法總特征的知識,分析應如何建設網絡空間。

①事物是普遍聯系的,要用聯系的觀點看問題,反對用孤立的觀點看問題。建設網絡空間,我國把安全作為網絡空間的“生命線”,大力維護數據安全、技術安全、應用安全、渠道安全,完善安全防控體系。②堅持整體與部分的統一。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每個國家都有責任和義務,各國應該加強溝通交流,完善網絡空間對話協商機制,研究制定全球互聯網治理規則,要重視部分的作用,用局部發展推動整體發展。③事物是不斷變化發展的,要用發展的觀點看問題,要堅持與時俱進,培養創新精神。要堅持以理念創新為先導,以技術創新為支撐,以服務創新為重點,以傳播創新為關鍵,以管理創新為保障,著力建設充滿活力、富于創新的網絡空間。

【創新試題】

1.2016年11月16日上午,第三屆世界互聯網大會在烏鎮隆重開幕。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馬云說,“未來30年,是人類最關鍵,最需要重視,最需要把握的30年。不管你是什么人,不管你身處哪里,每個人都會是這場大變革的一部分。未來沒有人會拒絕互聯網,沒有一個人可以離開網絡而存在”。馬云的話主要啟示我們

①既要對未來充滿信心,又要準備走曲折的路 ②辦事情要善于抓住重點 ③要堅持用聯系的觀點看問題 ④要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的方法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在2016年11月18日落幕的第三屆世界互聯網大會上,習近平強調,中國愿同國際社會一道,堅持以人類共同福祉為根本,堅持網絡主權理念,推動全球互聯網治理朝著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邁進,推動網絡空間實現平等尊重、創新發展、開放共享、安全有序的目標。習近平的講話

①描繪了凝聚國際社會和各利益相關方最大共識的藍圖 ②有利于打破世界多極化格局,培育打造網絡命運共同體 ③為全球互聯網的未來發展探索了切實可行的實踐路徑 ④是在國家利益至上理念引導下實現國家利益的最大化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參考答案:1.C 2.A

熱點3:筑就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時代的文藝高峰

【背景材料】

2016年11月30日,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第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中國作家協會第九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開幕。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出席大會并發表重要講話。

習近平指出,文學家、藝術家不可能完全還原歷史的真實,但有責任告訴人們真實的歷史,告訴人們歷史中最有價值的東西。戲弄歷史的作品,不僅是對歷史的不尊重,而且是對自己創作的不尊重,最終必將被歷史戲弄。廣大文藝工作者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堅持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堅持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堅持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高擎民族精神火炬,吹響時代前進號角,把藝術理想融入黨和人民事業之中,做到胸中有大義、心里有人民、肩頭有責任、筆下有乾坤,推出更多反映時代呼聲、展現人民奮斗、振奮民族精神、陶冶高尚情操的優秀作品,努力筑就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時代的文藝高峰。

【命題角度】

1.運用所學《文化生活》知識,探究我國文藝創作應怎樣彰顯中國精神。

①要立足于社會實踐,從當代社會中尋求豐富的素材。②要繼承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樹立高度的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③要體現時代精神,弘揚主旋律,堅持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聚焦中國夢的時代主題。④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文化建設,彰顯出信仰之美和崇高之美。⑤要弘揚中華民族精神,增強愛國主義情感,激發全民族文化創造活力。

2.請用“認識社會和價值選擇”的知識,說明文藝工作者怎樣創造出無愧于時代的優秀文藝作品。

①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文藝工作者要尊重人民群眾的主體地位,虛心向人民群眾學習,在文藝創作中始終把人民的利益作為最高的價值標準和價值追求。②價值觀對人們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具有導向作用。文藝工作者要尊重歷史,樹立和弘揚正確的價值觀。③價值判斷是價值選擇的基礎。文藝工作者要自覺站在最廣大人民的立場上,自覺遵循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高擎民族精神火炬,把藝術理想融入黨和人民事業之中,推出更多反映時代呼聲、展現人民奮斗、振奮民族精神、陶冶高尚情操的優秀作品。

【創新試題】

習近平在大會開幕式講話中強調,廣大文藝工作者要善于從中華文化寶庫中萃取精華、汲取能量,保持對自身文化理想、文化價值的高度信心,保持對自身文化生命力、創造力的高度信心。這一要求有利于

①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增強全民族文化創造活力 ②高舉中華民族精神火炬,夯實民族復興的物質根基 ③培育和踐行核心價值觀,提升文化軟實力 ④加強中華文化交流傳播,增強中華文化國際滲透力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習近平指出,廣大文藝工作者要堅持以強烈的現實主義精神和浪漫主義情懷,觀照人民的生活、命運、情感,表達人民的心愿、心情、心聲,立志創作出在人民中傳之久遠的精品力作。上述要求是基于

①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群眾路線的基本內容 ②正確的價值選擇應站在最廣大人民群眾的立場上 ③滿足人民群眾的需要是文藝創作的源泉和動力 ④人民群眾是實踐的主體,也是社會歷史的主體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參考答案:1.A 2.C

熱點4:二十四節氣入非遺名錄

【背景材料】

2016年11月30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第十一屆常會通過審議,批準中國申報的二十四節氣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這體現出國際社會對保護傳統知識與實踐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并將文化融入社會、經濟和環境可持續發展的重視,對促進人類文化多樣性發展有重要意義。

二十四節氣的“申遺成功是對中華民族幾千年總結的雨熱運動規律的承認”。在國際氣象界,二十四節氣這一時間認知體系被譽為“中國的第五大發明”,這是對傳統文化的肯定與褒獎,更彰顯出中華傳統文化的無窮魅力。

【命題角度】

1.運用《文化生活》的知識,分析二十四節氣被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意義。

①文化遺產是一個國家和民族歷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標志,不僅對于研究人類文明的演進具有重要意義,而且對于展現世界文化的多樣性具有獨特作用。二十四節氣是中華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迄今仍在中國人的生活中發揮重要作用。二十四節氣入非遺名錄,也向世界展現了中華文化的獨特性。②文化越來越成為民族凝聚力和創造力的重要源泉,越來越成為綜合國力競爭的重要因素。二十四節氣列入人類非遺名錄,有利于增強中華民族的凝聚力和我國的文化競爭力。③傳統文化具有鮮明的民族性,是維系民族生存和發展的精神紐帶。二十四節氣列入非遺名錄,有利于促進對傳統文化的繼承,使我們成為自覺的文化傳承者和享用者。④文化自信來自于對自身文化價值的充分肯定、對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堅定信念。二十四節氣列入非遺名錄,有利于提升我國人民的文化自信。

2.運用“探索世界與追求真理”的知識,分析我國二十四節氣這一知識體系的形成和發揮作用的過程所體現的哲學道理。

①二十四節氣是中國人通過觀察太陽周年運動,認識一年中時令、氣候、物候等方面變化規律所形成的知識體系及其實踐,這體現了物質決定意識,一切從實際出發的原理。②中國古人將太陽周年運動軌跡劃分為24等份,每一等份為一個節氣,統稱二十四節氣,這體現了意識活動具有自覺選擇性和主動創造性。③二十四節氣指導著傳統農業生產和日常生活,體現了意識具有能動性,對改造客觀世界有指導作用。④二十四節氣是中國人通過認知一年中時令、氣候、物候等方面變化規律所形成的知識體系,指導著傳統農業生產和日常生活,體現了人們可以在認識和利用規律的基礎上造福人類。⑤二十四節氣是中國人通過觀察太陽周年運動,認知一年中時令、氣候、物候等方面變化規律所形成的知識體系及其實踐,指導著傳統農業生產和日常生活,體現了實踐是認識的基礎,認識能指導實踐的開展。

【創新試題】

1.2016年11月30日,中國二十四節氣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其意義在于

①智慧之結晶,對現代具有借鑒價值 ②保護之契機,喚醒國民重視與關注 ③宣傳之窗口,提升中華文化影響力 ④生活之引導,使人們活動有章可循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2.2016年11月30日,二十四節氣被正式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在科技手段缺乏的情況下,中國古人就能對時令、物候等的變化有如此準確的觀察,讓人不由對先人的智慧生出敬佩之情。從哲學的基本問題角度看,這體現了

A.思維和存在的辯證關系問題

B.思維和存在何者為第一性的問題

C.哲學是世界觀和方法論的統一

D.思維和存在有沒有同一性的問題

參考答案:1.C 2.D

熱點5:第一屆全國文明家庭表彰大會

【背景材料】

2016年12月12日,第一屆全國文明家庭表彰大會在京舉行。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親切會見全國文明家庭代表時強調,我們要重視家庭文明建設,努力使千千萬萬個家庭成為國家發展、民族進步、社會和諧的重要基點,成為人們夢想啟航的地方。要動員社會各界廣泛參與家庭文明建設,推動形成愛國愛家、相親相愛、向上向善、共建共享的社會主義家庭文明新風尚。他說,家風是社會風氣的重要組成部分。家庭不只是人們身體的住處,更是人們心靈的歸宿。廣大家庭都要弘揚優良家風,以千千萬萬家庭的好家風支撐起全社會的好風氣。

【命題角度】

1.運用《文化生活》的知識,分析建設優良的家風對個人與社會的意義。

①優良的家風文化作為一種精神力量,能夠在人們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過程中轉化為物質力量,對個人的成長發揮重要作用。優良的家風對人具有潛移默化和深遠持久的影響。②優良的家風作為優秀文化能豐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強人的精神力量,促進人的全面發展,使人們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③優良的家風是民族生存與發展的精神紐帶,并順應社會生活的變遷,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促進人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④優良的家風有利于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和核心價值觀建設,引導人們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

2.傳統的家規、家訓,在今天依然發揮著它們獨特的作用。結合材料,運用“創新意識與社會進步”的相關知識,說明我們應該怎樣更好地發揮傳統家規、家訓的作用。

①辯證的否定是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對傳統家規、家訓中不符合社會發展的部分要予以否定,對其合理部分應加以繼承和弘揚。②辯證法的本質是批判的、革命的、創新的,要敢于突破與實際不相符的傳統家規、家訓,敢于破除落后的思想觀念,使其順應時代的發展變化。

【創新試題】

1.習近平強調,廣大家庭都要重言傳、重身教,教知識、育品德,身體力行、耳濡目染,幫助孩子扣好人生的第一??圩?,邁好人生的第一個臺階。上述要求是基于

①教育具有選擇、傳遞、共享文化的強大功能 ②文化氛圍無時無刻不在影響人的思想和行為 ③文化決定人的實踐活動、認識活動和思維方式 ④傳承家庭美德是提高公民道德素質的重要途徑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2.習近平在第一屆全國文明家庭表彰大會上強調,家庭是社會的細胞。我們要認識到,千家萬戶都好,國家才能好,民族才能好。國家富強,民族復興,人民幸福,最終要體現在千千萬萬個家庭都幸福美滿上,體現在億萬人民生活不斷改善上。下列選項與上述材料蘊含的哲理一致的是

①少年安能長少年,海波尚變為桑田 ②高瞻遠矚,牽一發而動全身 ③城門失火,殃及池魚 ④不謀全局者,不足謀一域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參考答案:1.B 2.D

熱點6:中央經濟工作會議

【背景材料】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于2016年12月14日至16日在北京舉行。

會議分析當前國內國際經濟形勢,總結2016年經濟工作,闡明經濟工作指導思想,部署2017年經濟工作。會議強調,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是治國理政的重要原則,也是做好經濟工作的方法論,2017年貫徹好這個總基調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穩是主基調,穩是大局,在穩的前提下要在關鍵領域有所進取,在把握好度的前提下奮發有為。會議指出,要以“三去一降一補”五大任務為抓手,繼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做好以下幾方面工作:第一,深入推進“三去一降一補”;第二,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第三,著力振興實體經濟;第四,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命題角度】

1.運用《經濟生活》的知識,分析我國大力發展實體經濟的必要性。

①實體經濟直接創造物質財富,是國民經濟持續發展的物質基礎,也是百姓生活的物質基礎。②在我國經濟發展新常態下,實體經濟的發展面臨著國際競爭壓力和自身的困境,大力發展實體經濟能夠增強抵御各種風險的能力,實現經濟穩定增長。③實體經濟的健康發展,能夠提高我國的自主創新能力,提升產品質量和核心競爭力,有利于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用新技術提升傳統產業,實現產業升級。

2.運用《政治生活》知識,說明政府在“供給側改革”中應如何作為。

①改革行政體制,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簡政放權,加強反腐,打破壟斷,放松管制。②建設職能科學、權責法定、執法嚴明、公開公正、廉潔高效、守法誠信的法治政府。③依法履行職能,推進機構、職能、權限、程序、責任法定化,推行權力清單制度。④宏觀政策要穩、產業政策要準、微觀政策要活、改革政策要實、社會政策要托底,深入推進國企、金融、財稅、土地、戶籍等各領域改革,為供給側改革創造良好環境,發揮好政府的作用,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提高全要素生產率。

3.運用《生活與哲學》的知識,分析當前經濟形勢下,我國繼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哲學依據。

①物質決定意識,要求我們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這一改革是適應國內外經濟形勢的必然選擇。②辯證的否定觀和辯證法的革命批判精神,要求我們樹立創新意識。這一改革是適應和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的重大創新,有利于促進我國經濟持續健康發展。③改革是社會主義制度的自我完善和發展。加強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有利于調整生產關系以適應生產力的發展,能夠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注入強大的動力。

【創新試題】

1.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要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要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的定位。對房地產的這一定位,要求各地政府

①規范房地產開發、銷售等行為,加強住房市場監管 ②履行社會公共服務職能,提供充足房源改善居民居住條件 ③堅持以人為本的共享發展理念,使住房回歸其居住本性 ④依法嚴厲打擊各種炒房行為,防止資金流向房地產市場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①④

2.當前,我國經濟面臨一些結構性、體制性的突出矛盾和問題。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黨中央綜合分析世界經濟長周期和我國發展階段性特征及其相互作用的基礎上提出的,是新常態下解決中長期經濟問題的根本之道??梢?,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①表明物質與意識是相互依賴的 ②做到了主觀與客觀具體的歷史的統一 ③體現了意識對事物本質和規律的把握 ④說明社會發展規律是能為人們認識和支配的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②③

參考答案:1.C 2.D

熱點7:“把脈”世界經濟,開出“中國良方”

【背景材料】

2017年1月17日,世界經濟論壇迎來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這是中國國家主席首次出席這一被稱為“世界經濟風向標”的全球規格最高的非官方經濟論壇。

正值世界經濟復蘇依然乏力,國際投資貿易低迷,保護主義再度抬頭,經濟全球化屢受質疑之際,習近平主席出席世界經濟論壇2017年年會開幕式并發表主旨演講,強調要堅定不移推進經濟全球化,引導好經濟全球化走向,打造富有活力的增長模式、開放共贏的合作模式、公正合理的治理模式、平衡普惠的發展模式,牢固樹立人類命運共同體意識,共同擔當,同舟共濟,共促全球發展。習近平主席提出中國關于全球化的認識和主張,分享解決世界經濟問題的中國方案,鮮明指出中國的發展是世界的機遇,樹立了中國作為世界發展正能量的積極形象。

【命題角度】

1.習近平在演講中說,有一種觀點把世界亂象歸咎于經濟全球化。經濟全球化曾經被人們視為阿里巴巴的山洞,現在又被不少人看作潘多拉的盒子。運用《經濟生活》知識,分析說明我們應如何看待經濟全球化的影響。

①經濟全球化是一把“雙刃劍”,有利也有弊。②其積極影響在于,經濟全球化是生產力發展的產物,又推動了生產力的發展,促進了生產要素在全球范圍內的流動、國際分工水平的提高以及國際貿易的迅速發展,從而推動了世界范圍內資源配置效率的提高、各國生產力的發展,為各國經濟提供了更廣闊的發展空間。③經濟全球化的實質是以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為主導的。其弊端是,它使世界經濟發展更加不平衡,兩極分化更加嚴重。經濟全球化導致風險全球化,使世界各國的經濟聯系在一起,一個國家的經濟波動可能殃及他國,甚至影響全世界,加劇了全球經濟的不穩定性,尤其對發展中國家的經濟安全構成極大的威脅。④經濟全球化既是機遇,也是挑戰。面對經濟全球化的趨勢,任何國家都不能置身事外。我們應抓住機遇、積極參與、趨利避害;同時,提高抵御國際經濟風險能力,勇敢地迎接挑戰。

2.習近平強調,我們牢固樹立人類命運共同體意識,攜手努力、共同擔當,同舟共濟、共渡難關。運用“思想方法與創新意識”知識,說明中國倡導建立“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哲學依據。

①整體居于主導地位,統率著部分,具有部分所不具備的功能。放眼世界,樹立“天下觀”,建立“人類命運共同體”是立足整體、重視全局的表現。②矛盾的斗爭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并為同一性所制約。矛盾雙方既對立又統一,推動事物運動、變化和發展。只有建立“人類命運共同體”,才能分享中國和世界文明成果,共同推動人類事業的進步。

【創新試題】

1.習近平在演講中說,1950年至2016年,中國在自身長期發展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不高的情況下,累計對外提供援款4000多億元人民幣,實施各類援外項目5000多個,其中成套項目近3000個,舉辦11 000多期培訓班,為發展中國家在華培訓各類人員26萬多名。上述數據表明

①中國積極承擔國際義務,維護世界和平與發展 ②中國遵循聯合國憲章的宗旨和原則,消除發展不平衡現象 ③中國正為實現世界的持久和平與穩定而不懈努力 ④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是我國外交政策的宗旨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習近平指出,經濟全球化確實帶來了新問題,但我們不能就此把經濟全球化一棍子打死,而是要適應和引導好經濟全球化,消解經濟全球化的負面影響,讓它更好惠及每個國家、每個民族。上述觀點堅持了

①承認矛盾的普遍性,積極尋找辦法解決矛盾 ②遵循矛盾的特殊性,堅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③堅持兩點論,全面把握經濟全球化的影響 ④堅持重點論,集中力量解決事物的主要矛盾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參考答案:1.D 2.A

熱點8:國家監察體制改革試點正式啟動

【背景材料】

新華社北京1月24日電 日前,北京市、山西省、浙江省分別成立監察委員會。根據黨中央確定的《關于在北京市、山西省、浙江省開展國家監察體制改革試點方案》和第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五次會議決定,北京市、山西省和浙江省人民代表大會產生了監察委員會。三省市監察委員會的正式成立,標志著國家監察體制改革試點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果。

國家監察體制改革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作出的重大戰略決策,是一項事關全局的重大政治體制改革,是落實“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和黨的十八屆六中全會精神的重大舉措,根本目的是堅持和加強黨對反腐敗工作的統一領導,完善黨和國家的自我監督,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通過監察體制改革試點,實施組織和制度創新,解決職能交叉重疊、力量分散等問題,實現對所有行使公權力的公職人員監察全覆蓋,構建集中統一、權威高效的國家監察體系。監察委員會作為監督執法機關,履行監督、調查、處置職責,賦予談話、詢問、留置等調查權限。

【命題角度】

1.結合背景材料,運用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知識,分析說明中國共產黨在推動國家監察體制改革中的作用。

①加強政治領導,通過黨的會議和決定,發揮黨的領導核心作用,確立國家監察體制改革的方案和目標,對國家監察體制改革作出全面部署。②貫徹群眾路線,堅持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工作方法,先進行改革試點,探索實踐,為在全國推開積累經驗。③科學執政,遵循社會發展規律,加強體制機制、制度建設,進行頂層設計,完善上層建筑;依法執政,支持全國人大常委會依法履行職能,支持和保證監察機關依法行使監察職權。

2.從唯物史觀角度,分析說明國家推進國家監察體制改革的哲學依據。

①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當前我國的反腐敗工作形勢和國家治理體制改革的實際,需要加快推動國家監察體制改革。②先進的社會意識對社會發展起積極的推動作用。推動國家監察體制改革有利于完善黨和國家的自我監督,促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③上層建筑一定要適應經濟基礎狀況,是人類社會發展的基本規律之一。推動國家監察體制改革,是一項事關全局的重大政治體制改革,有利于完善我國的上層建筑,推動經濟基礎的鞏固發展。④改革是社會主義制度的自我完善和發展。推動國家監察體制改革,有利于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創新試題】

1.黨中央決定,在北京市、山西省、浙江省開展國家監察體制改革試點工作。由?。ㄊ校┤嗣翊泶髸a生?。ㄊ校┍O察委員會,作為行使國家監察職能的專責機關,對所有行使公權力的公職人員都有權進行監督。由此可見,國家監察委員會

①要對人民代表大會負責,受人民代表大會監督 ②其進行的監督屬于我國行政監督體系的內部監督 ③有利于實現權力機關與監察機關間的相互制衡 ④體現民主集中制原則,旨在完善國家治理體系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2.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的《關于在北京市、山西省、浙江省開展國家監察體制改革試點方案》,部署在三省市設立各級監察委員會,從體制機制、制度建設上先行先試、探索實踐,為在全國推開積累經驗。這一改革試點工作是基于

①制度創新是推動社會變革的先導 ②上層建筑必須適應經濟基礎的發展 ③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 ④改革是社會主義制度的根本性變革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參考答案:1.C 2.B

熱點9: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2017年中央一號文件

【背景材料】

2017年2月5日,《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培育農業農村發展新動能的若干意見》發布。這是新世紀以來指導“三農”工作的第14份中央一號文件。

文件提出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要在確保國家糧食安全的基礎上,緊緊圍繞市場需求變化,以增加農民收入、保障有效供給為主要目標,以提高農業供給質量為主攻方向,以體制改革和機制創新為根本途徑,為此進行了六大方面的部署:優化產品產業結構,著力推進農業提質增效;推行綠色生產方式,增強農業可持續發展能力;壯大新產業新業態,拓展農業產業鏈價值鏈;強化科技創新驅動,引領現代農業加快發展;補齊農業農村短板,夯實農村共享發展基礎;加大農村改革力度,激活農業農村內生發展動力。

【命題角度】

1.運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知識,分析我國在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過程中,應如何推行綠色生產方式,增強農業可持續發展能力。

①要發揮市場對資源配置的決定性作用,運用市場手段促進農業資源的優化配置,引導農業生產者自覺踐行綠色生產方式。②要實施科學的宏觀調控,運用經濟、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加強對農業生產的監管,為推動農業綠色發展提供良好的政策環境。③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優化農業產業結構,保護農業生態環境,強化科技創新驅動,引領現代農業加快發展。

2.運用《政治生活》的知識,分析黨中央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依據。

①中國共產黨是我國的執政黨,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由黨的領導核心地位和執政地位決定的。②中國共產黨堅持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為指導。黨中央順應經濟形勢的變化,針對我國農業發展中亟待解決的問題,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代表先進生產力發展要求、實現科學發展的要求,也是中國共產黨堅持與時俱進、科學執政的表現。③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黨的宗旨,以人為本、執政為民,是黨的執政理念。針對農村和農業發展的突出問題,黨中央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有利于解決農產品供給側的問題,更好地滿足人民群眾的消費需求,實現好、維護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3.從辯證唯物論的角度,分析當前我國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合理性。

①物質決定意識,要求我們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隨著我國農業農村發展進入新的歷史階段,農業發展的結構性矛盾日益突出,因此必須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②規律的客觀性、普遍性,要求我們尊重客觀規律,按客觀規律辦事。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遵循農業發展客觀規律的必然選擇。③人在規律面前不是無能為力的,要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黨和國家在尊重客觀規律的基礎上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的具體體現。④意識具有能動作用,要重視正確意識的指導作用。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有利于加快培育我國農業發展新動能,開創農業現代化建設新局面。

【創新試題】

1.為優化產品產業結構,著力推進農業提質增效,2017年中央一號文件明確要求,全面提升農產品質量和食品安全水平。為此,政府應

①實施農業標準化戰略,健全農產品質量和食品安全標準體系 ②加大農產品質量監管,健全農產品質量和食品安全監管體制 ③拓展農業產業鏈價值鏈,開發市場適銷對路的綠色高質農產品 ④實施科技創新驅動戰略,深化糧食等重要農產品價格形成機制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文件要求,深化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落實農村土地集體所有權、農戶承包權、土地經營權“三權分置”辦法。從唯物史觀角度看,推進農村“三權分置”是

①上層建筑一定要適合經濟基礎狀況的要求 ②農村基本經營制度自我完善發展的體現 ③生產關系一定要適應生產力狀況的要求 ④社會意識具有相對獨立性的體現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參考答案:1. A 2.B

猜你喜歡
發展
印刷術的發展
習近平的可持續發展之“策”
京津冀協同發展
區域發展篇
圖說共享發展
圖說協調發展
圖說創新發展
教師發展
領導的囑咐
我們究竟來自哪里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