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年高考政治綜合測試題(四)

2017-07-05 07:52鄒成林
試題與研究·高考文綜政治 2017年2期

鄒成林

一、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48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

1.石油輸出國組織決定從2017年1月1日起,6個月內每日減產約120萬桶,將歐佩克14個成員國原油總產量限制在每日3250萬桶內。其他條件不變,這一決定對我國經濟的影響是

A.國內石油價格上漲,汽車銷量增加

B.新能源需求增加,天然氣價格下降

C. 新能源汽車需求增加,價格上漲,車企經濟效益提高

D.關聯產業成本上升,替代原料需求增加

2.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著力振興實體經濟,培育更多“百年老店”,即引導社會資本從過度關注資本市場和房地產市場,試圖通過短期投機獲利,回歸到踏踏實實做實業。振興實體經濟的意義在于

①夯實經濟持續發展基礎,保持物價穩定 ②優化經濟結構,提高經濟發展質量和效益 ③防范資產泡沫,促進資本市場健康發展 ④增加就業崗位,實現收入分配公平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3.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主攻方向是提高供給質量,減少無效供給、擴大有效供給,提高供給結構對需求結構的適應性,根本途徑是深化改革,完善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的體制機制,使價格機制真正引導資源配置。由此推理,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傳導效應是

①各類企業公平競爭→優勝劣汰→優化產業結構 ②宏觀調控→兼并重組→整合企業產能 ③供給結構質量優化→國外消費回流→企業營利增加 ④供過于求→物價下跌→消費能力提高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國務院《關于加快中西部教育發展的指導意見》提出,立足中西部經濟社會發展實際,大力發展職業教育。改革人才培養模式,鼓勵社會力量參與職業教育發展,改善職業學校辦學條件。上述措施有利于

①培養技能型人才,提升畢業生的就業創業能力 ②推進勞動力供給側改革,培養創新型人才 ③統籌區域協調發展,為精準扶貧提供智力支撐 ④為培養大工匠奠定基礎,助推經濟轉型升級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5.靠拼規模占領市場曾經是中國家電業的看家本領,隨著中國消費群體的巨大變化,研發適應不同消費群體需求的智能化、個性化、訂制化的產品成為家電業的新追求。2016年,美的智能電飯煲出貨金額比重由27%增至45%,家電行業總產量下降而利潤總額上升15%。這說明

①生產決定消費質量和消費水平 ②求異消費需求能引起新工藝和新產品出現 ③企業利潤與產品銷量多少無關 ④家電業總體成本下降,資源利用率提高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6.債轉股指國家組建金融資產管理公司,收購銀行的不良資產,把原來銀行與企業間的債權債務關系,轉變為金融資產管理公司與企業間的控股(或持股)與被控股的關系。國務院《關于積極穩妥降低企業杠桿率的意見》指出,有序開展市場化銀行債權轉股權,幫助發展前景良好但遇到暫時困難的優質企業渡過難關。實施債轉股政策

A.是在運用行政手段化解商業銀行不良資產,提高利潤

B.有利于減輕企業債務負擔,降低企業經營成本

C.能夠鞏固國有經濟的主體地位,維護金融市場穩定

D.去杠桿,能夠拓展企業融資和居民投資渠道

7.國務院出臺《關于激發重點群體活力帶動城鄉居民增收的實施意見》,對技能人才、科研人員、職業農民、創業者等增收潛力大、帶動能力強的七大群體,實施差別化收入分配激勵政策,帶動城鄉居民實現總體增收。實施該政策的積極效應是

①激發勞動者的創造活力,提高全要素生產率 ②縮小收入差距,保障公民基本生活需求 ③促進經濟提質增效,擴大中等收入群體 ④完善再分配調節機制,釋放消費促增長潛力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8.繼“營改增”之后,2016年7月1日起,我國全面推進資源稅改革,實行從價計征,清理收費基金,進一步完善綠色稅收制度,理順資源稅費關系,減輕企業負擔,有效建立稅收與資源價格直接掛鉤的調節機制。材料表明,推進資源稅改革

①能發揮稅收自動穩定器的作用,促進資源行業持續健康發展 ②能增加國家財政支出,減輕企業不合理負擔 ③能促進資源節約和高效利用,兼顧經濟效益與生態效益 ④能拓寬財政收入的渠道,完善稅收征管體制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9.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發布的《關于改革社會組織管理制度促進社會組織健康有序發展的意見》指出:按照“積極引導發展,嚴格依法管理,放管并重”的原則,大力培育發展社區社會組織,推動建立多元主體參與的社區治理格局。材料體現了

①人民民主具有廣泛性和真實性 ②完善基層群眾自治制度,創新國家政權體制 ③擴大公民民主權利,促進社會和諧 ④發展基層民主,保障人民群眾直接行使當家作主權利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0.自2016年10月1日起,“五證合一、一照一碼”登記制度改革在全國范圍推行。此項改革已提前在浙江、湖南、河北等19個省區市實施,節約了企業辦事成本,最大限度激發市場活力,減少了行政服務窗口和人力物力消耗。這項改革措施

①優化了營商環境,便民利民 ②削弱了政府的權力,促進了職能轉變和效率提升 ③推進了簡政放權、政府職能轉變 ④理順了政府與市場的關系,實現公共服務市場化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1.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完善人大代表聯系人民群眾制度的實施意見》指出:組織代表開展聯系人民群眾工作,緊緊圍繞黨中央和地方各級黨委重要決策部署,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和地方各級人大及其常委會通過的法律法規、決議決定和工作要點進行??梢?,完善人大代表聯系人民群眾制度

①要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的統一 ②能夠擴大公民監督權,保證國家大政方針落實 ③有利于人大代表更好地行使提案權和質詢權 ④有利于人大代表履行審議權和決定權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12.2016年12月初,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全面推行河長制的意見》,要求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建立健全以黨政領導負責制為核心的責任體系。落實屬地責任,強化考核問責,加強社會監督,健全長效機制,進一步加強河湖管理保護工作。材料體現了

①我國黨和政府行使推進生態文明建設職能 ②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推進可持續發展 ③完善基本政治制度,保障國家水資源安全 ④黨和政府不忘初心,切實維護人民的長遠利益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13.黨的十八屆六中全會審議通過《關于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準則》和《中國共產黨黨內監督條例》,實現黨內政治生活和黨內監督制度化、規范化、程序化,為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注入新的動力。材料表明我們黨

①行使國家立法權,加強黨內法規建設 ②深入推進全面從嚴治黨,提升治國理政能力 ③加強組織建設和作風建設,保持純潔性 ④健全行政監督體系,防止權力的缺失和濫用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4.2016年中國外交攻堅開拓,全方位推進,更加主動、進取、自信、成熟。一年來,中國外交在引領全球治理體系變革、維護周邊穩定合作大局、保持同主要國家關系穩定、拓展發展中國家朋友圈、共建“一帶一路”、維護南海主權權益、服務改革開放、完善外交理論體系等方面打造了一系列亮點??梢?/p>

①中國積極推進建立公正合理的國際新秩序 ②中國外交活動的目的是維護各國共同利益 ③中國是世界和平與發展的堅強維護者與促進者 ④中國逐漸成為國際事務新的領導者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15.為紀念中國革命偉大的先行者孫中山先生誕辰150周年,2016年11月17日至19日,在廣東中山市舉行的第三屆海峽兩岸中山論壇,圍繞“中山思想與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這一主題,從“中山思想與黃埔精神”“中山思想與中華文化”“中山思想與青年”等議題展開研討,進一步凝聚海峽兩岸各方力量,推動兩岸關系和平發展新進程,堅決反對“臺獨”、反對分裂。這說明

①孫中山思想是中華文化的集中體現 ②愛國主義是動員和鼓勵各族人民團結奮斗的精神支柱 ③弘揚與培育中華民族精神就是要繼承與發展孫中山思想 ④弘揚中山思想要發展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擁護祖國統一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16.古人說:“欲滅其國,先毀其史;欲滅其人,先毀其志?!?016年10月21日,備受社會關注的“狼牙山五壯士”后人葛長生、宋福保起訴洪振快侵害名譽權、榮譽權一案,經北京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判決(判令洪振快立即停止侵權行為并公開道歉),判決結果已被依法強制執行。該案的判決和強制執行,意義在于

①依法懲治失德言行,倡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②引導人們樹立正確的歷史觀,弘揚美德義行 ③宣傳民族英雄的先進事跡,引領文化發展方向 ④警示人們辨識不同性質文化,取締落后文化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016年11月30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正式通過決議,將中國申報的二十四節氣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卮?7~18題。

17.二十四節氣形成于中國黃河流域,以觀察該區域的天象、氣溫、降水和物候的時序變化為基準,作為農耕社會生產生活的時間指南,至今依然具有多方面的文化意義和社會功能??梢?/p>

①文化是人類社會實踐的產物 ②傳統文化具有相對穩定性和鮮明的民族性 ③傳統文化促進社會實踐發展 ④“二十四節氣”代表了中國歷史文化成就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8.二十四節氣是中國人通過觀察太陽周年運動,認知一年中時令、氣候、物候等方面變化規律所形成的知識體系及其實踐,被國際氣象界譽為“中國的第五大發明”。這一發明佐證了

①物質運動是有規律的 ②發揮主觀能動性,可以創造規律 ③運動是物質的固有屬性和存在方式 ④實踐活動具有能動性和社會歷史性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9.過去近150年間,全世界教科書對地衣的定義是“一種真菌和一種藻類或藍細菌組成的共生體”。美國科學家利用最新基因測序技術研究發現,全世界主要的地衣物種都是三物種共生體,除了已知的真菌及其能進行光合作用的共生伙伴外,它們還含有一種單細胞真菌,這是一種此前從未被發現的酵母,與蘑菇、木耳等同屬擔子菌門。這一發現佐證了

①真理是客觀的,人們可以認識終極真理 ②實踐工具日益完備促進人類認識的發展 ③認識具有反復性和無限性 ④真理與謬誤往往相伴而行,相互滲透和包含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0.韓非子認為,“世異則事異,事異則備變”“古今異俗,新故異備”(《五蠹》)。下列詩句與其蘊含的哲學智慧相同的是

①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王安石《元日》) ②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辛棄疾《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 ③請君莫奏前朝曲,聽唱新翻楊柳枝(劉禹錫《楊柳枝》) ④正是江南好風景,落花時節又逢君(杜甫《江南逢李龜年》)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21.《淮南子·說山訓》中說:“欲致魚者先通水,欲致鳥者先樹林,水積而魚聚,木茂而鳥集?!边@則名言給我們的啟示是

①正確把握事物存在和發展的各種條件 ②認識自在事物的聯系,創造人為事物的聯系 ③任何兩個事物之間都存在這樣那樣的聯系 ④根據事物的固有聯系,改變其存在狀態,建立新聯系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22.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25次會議通過的《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在北京、山西、浙江開展國家監察體制改革試點工作的決定》指出,設立監察委員會,將試點地區人民政府的監察廳(局)、預防腐敗局及人民檢察院查處貪污賄賂等部門的相關職能整合至監察委員會,建立集中統一、權威高效的監察體制,為在全國推進國家監察體制改革積累經驗。開展改革試點工作的哲學依據是

A.整體與部分的辯證關系

B.矛盾的普遍性與特殊性的辯證關系

C.量變與質變的辯證關系

D.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的辯證關系

23.《管子·牧民》中說:“禮義廉恥,國之四維,四維不張,國乃滅亡?!绷暯街赋觯骸胺ò蔡煜?,德潤人心。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必須堅持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相結合,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辈牧媳砻?/p>

①社會意識具有相對獨立性 ②社會意識對社會存在的發展起促進作用 ③在價值選擇基礎上作出價值判斷 ④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具有社會歷史性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24.漫畫《來源》蘊含的哲理,告誡人們

①價值觀影響人們對人生道路的選擇和人生價值的實現 ②實現人生價值要充分利用社會提供的條件 ③正確處理個人與社會的關系,尋求人生真諦 ④人生價值是對社會發展作貢獻,與金錢多少無關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二、非選擇題(2大題,共52分)

25.(26分)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一 2015年8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出臺《關于在部分區域系統推進全面創新改革試驗的總體方案》,確定四川為國家系統推進全面創新改革試驗區。2015年11月,中共四川省委十屆七次全會審議通過了《關于全面創新改革驅動轉型發展的決定》,將全面創新改革列為全省“一號工程”。2016年6月,國務院批復同意《四川省系統推進全面創新改革試驗方案》。2016年7月,中共四川省委召開專門會議,對系統推進全面創新改革試驗工作作出整體部署:圍繞加速軍民深度融合,以實現創新驅動轉型發展為目標,以推動科技創新為核心,以破除體制機制障礙為主攻方向,依托成都、德陽、綿陽地區,開展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改革舉措的先行先試,加快構建全要素、多領域、高效益的軍民深度融合發展格局,形成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的體制機制和發展方式。

材料二 近三年,四川省財政投入18億元、引導全社會投入200億元,組織實施新材料、生物醫藥、先進制造、國際合作、軍民融合等領域1500項重大成果轉化項目,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產品702個,累計帶動上下游產業實現產值1.2萬億元以上。2016年,全省整合安排資金10億元,支持技術改造和技術創新,有條件的市(州)也整合設立了專項資金,通過產業基金入股、融資貼息等方式,重點支持投資規模大、帶動作用強、技術含量高的優質項目。對新建創新創業載體給予資金支持,鼓勵科技人員帶項目和成果到各類載體創新創業,從場地租金補貼、啟動資金到融資補貼,為創業創新清障鋪路。

(1)結合材料一和政治學知識,說明中共四川省委在推進全面創新改革中的作用。(12分)

(2)結合材料二和經濟學知識,說明四川省是怎樣運用財政政策推進創新發展的。(14分)

26.(26分)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長征不僅是一次人類精神和意志的偉大遠征,也是一段中國共產黨領導中華優秀兒女尋求中華民族復興的偉大征程。

在1935年1月召開的遵義會議上,毛澤東將馬列主義的普遍真理和中國革命的具體實踐有機結合,正確闡述了中國革命戰爭的戰略戰術,指明了今年的正確方向。

面對敵人重兵圍追堵截,毛澤東等同志深入分析敵情和地理環境,創造性運用傳統軍事思想,采取靈活機動的戰略戰術,出其不意,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飛奪瀘定橋、翻雪山過草地,攻克臘子口……戰勝重重艱難險阻。1936年10月,紅四方面軍與中央紅軍在甘肅會寧會師,標志著舉世聞名的中國工農紅軍從江西革命根據地開始的兩萬五千里長征勝利結束。

長征宣傳了黨的主張,播撒了革命火種,得到各民族人民的支持和擁護,實現了“北上抗日”的戰略方針,為抗戰勝利、進而奪取新民主主義革命勝利奠定了堅實基礎。

長征豐富了中華民族的精神寶庫。習近平同志指出:長征精神是把全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堅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堅信正義事業必然勝利的精神;是為了救國救民,不怕任何艱難險阻,不惜付出一切犧牲的精神。

(1)結合材料和辯證唯物論相關知識,分析說明長征勝利的原因。(10分)

(2)結合材料和《文化生活》相關知識,說明長征的勝利對建設文化強國的啟示。(12分)

(3)結合材料,就如何弘揚長征精神,提兩條建議。(4分)

(參考答案見第80頁)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