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區塊鏈的自貿區跨境支付研究

2017-07-05 17:53王媛
商場現代化 2017年11期
關鍵詞:自貿區區塊鏈

王媛

摘 要:自貿區是我國推進更好水平對外開放的重要戰略, 承擔著為國家試制度、為地方謀發展的重要職責。隨著自貿區的發展,跨境支付需求的必然飛速增長。區塊鏈技術趨中心化、智能和自動化的特點,為傳統跨境支付中的高成本、低效率和數據存儲安全等問題提出創新的解決方案。本文研究了基于區塊鏈跨境支付的解決方案,分析基于區塊鏈跨境支付的優點和面臨的問題,最后提出了基于區塊鏈的跨境支付在自貿區中應用前景和推進模式。

關鍵詞:區塊鏈;跨境支付;自貿區

一、介紹

自貿區是我國推進更好水平對外開放的重要戰略,擁有制度創新的先天基因和政策優勢。2013年設立國家上海、廣東、天津、福建4個自貿區,目前已經取得了階段性的成果。2016年又在遼寧省、浙江省、河南省、湖北省、重慶市、四川省、陜西省新設立7個自由貿易試驗區。自貿區的發展建設必然帶動對外貿易必然快速增長,作為金融基礎構架的跨境支付的需求也會日益增加。傳統的跨境支付體系中存在著系統運轉效率低下,資金往來成本高等缺點,這為在自貿區內進行跨境支付的制度創新提出了新的契機和要求。

傳統的跨境支付體系中金融市場的交易雙方需要通過大量中心化的信用中介來建立有效的信用機制。目前大部分跨境支付通過SWIFT(又稱:“環球同業銀行金融電訊協會”)來完成交易。SWIFT其實就是國際銀行同業之間提供信用中介和信息中介機構的作用。但是基于SWIFT的跨境支付流程中存在很多問題,主要缺點在于重復性的人工業務流程,系統運轉效率較低,資金往來成本較高。

自由貿易試驗區擁有主要是為“國家試制度、進行制度創新”的有利條件。在自貿區內可以考慮采用創新性的區塊鏈技術實現跨境支付。區塊鏈分布式記賬的特點為可以提供去中心化的信任機制,在區塊鏈中的智能合約等技術具備改變金融基礎架構的能力,區塊鏈技術在跨境支付方面的應用前景不可低估?;趨^塊鏈技術的跨境支付具有的溯源防偽、交易驗真、及時清算等特點將解決現有貿易金融網絡中的諸多痛點,利用自貿區先行先試的有利條件,在自貿區試行區塊鏈的跨境支付是一個重要的金融創新,它的成功經驗也必將為塑造下一代金融的基礎設施提供有益的幫助。

二、現有跨境支付的流程以及問題

支付是資金融通過程中的基礎環節,是實現自由貿易的重要保障。在自貿區的建設和發展過程中,建立便捷的跨境支付體系是非常重要的。傳統的跨境支付體系流程繁瑣,而且各個流程都存在很多問題。在傳統跨境支付流程中可以分為支付發起、資金轉移、資金交付、交易后處理四個階段,各個階段的流程和存在的問題如下。

1.支付發起

該階段涉及的主體為付款人、付款銀行。付款人通過銀行向另外一個國家或者地區的收款人發起轉賬匯款。由收款銀行履行防止洗錢/了解客戶(KYC/AML)等相關流程,然后付款銀行收集資金并收取服務費用。該階段存在主要問題在于付款人和收款人信息等都要通過重復性的人工業務流程收集和審核,效率較低。

2.資金轉移

該階段涉及的主體為付款銀行、SWIFT和收款銀行。付款銀行通過SWIFT網絡(如果銀行不是SWIFT會員可以通過代理行模式)發起跨境轉賬。該流程存在的問題在于通過SWIFT業務模式成本較高,麥肯錫《2016全球支付》報告數據顯示,通過代理行模式完成一筆跨境支付的平均成本在25美元到35美元之間。而且很多人工業務模式容易出錯,導致拒絕率高,耗時長。另外銀行需要在往來賬戶中留存資金,提高銀行的機會成本和對沖成本。

3.資金交付

該階段涉及的主體為收款銀行和收款人。收款人通過收款銀行接收通知。由收款銀行履行防止洗錢/了解客戶(KYC/AML)相關流程,再以當地貨幣形式支付收款人相應款項。存在的問題與發起階段類似,人工流程多,效率較低。

4.交易后階段

該階段涉及的主體為銀行和監管機構。確認并支持后續交易查詢和爭議處理。根據監管法規要求,銀行需要定期向監管機構報送跨境支付業務信息,包括支付人身份信息、幣種信息和時間戳等信息。由于存在多種數據來源和渠道,而且合規要求較高,在向監管機構報送信息時,需要較高的技術功能和復雜業務流程的支持,對銀行來說無疑需要承擔巨大的工作量。

三、區塊鏈技術

區塊鏈是數字加密貨幣體系的底層核心支撐技術。隨著比特幣近年來的快速發展與普及,區塊鏈技術的研究與應用也呈現出爆發式增長態勢,是人類信用進化史上繼血親信用、貴金屬信用、央行紙幣信用之后的第四個里程碑。傳統跨境支付體系各個流程中都存的問題可以利用區塊鏈加以解決。區塊鏈技術的核心優勢是去中心化,在節點無需互相信任的分布式系統中實現基于去中心化信用的點對點交易、協調與協作。這些特性對于跨境支付是非常重要的。通過區塊鏈技術可以很好地解決中心化機構(例如SWIFT)普遍存在的高成本、低效率和數據存儲不安全等問題。

國內外很多機構對已經對區塊鏈技術的快速發展的進行的研究和探討。美國納斯達克于2015年12月率先推出基于區塊鏈技術的證券交易平臺Linq,成為金融證券市場去中心化趨勢的重要里程碑。從事跨境支付和社交支付的公司Circle近期成立Circle China子公司,專注提供中國消費者與美國、歐洲之間的P2P支付。俄羅斯支付服務巨頭Qiwi目前正在開發自有的區塊鏈系統,旨在替代處理中心化支付數據的數據庫。區塊鏈在金融支付領域的應用已經出露端倪,在自貿區試用區塊鏈技術進行跨境支付將為我國金融支付領域技術和制度進行有益的嘗試。

四、基于區塊鏈技術跨境交易

基于區塊鏈的金融支付是對現有的大規模分布方金融流程的創新應用。區塊鏈可以緩解信息不對稱的問題,為跨境支付提供金融流程的自動化?;趨^塊鏈的跨境支付金融流程自動化的三個特點是:1.將紙質信用證轉換成可以自動執行支付的智能合約;2.將匯款單據等紙質文件數字化,并以元數據的形式儲存它們;3.在每一步的交易過程創建所有權記錄。在自貿區內跨境交易中,區塊鏈技術改造跨境支付的各個流程和環節,為自貿區跨境支付的提供強有力的技術保障。

1.基于區塊鏈技術的支付流程

針對傳統基于SWIFT的跨境支付中的各種問題,基于區塊鏈技術的跨境支付在各個環節中的流程提供智能的自動化服務。

(1)支付發起

在該階段可以通過電子檔案方式建立付款人與銀行/轉賬服務商之間的信任;通過智能合約記錄付款人/收款人之間轉賬行為的權利義務關系;通過區塊鏈上的流動性提供貨幣兌換轉移的實現。

(2)資金轉移

在該階段通過智能合約傳輸收/付款身份、匯率、轉賬金額、日期時間、付款條件等信息,實現實時轉帳,無需代理參與,降低中間成本。監管機構可以實時進行交易監控,通過智能合約接收AML預警和提示。

(3)資金交付

在該階段通過智能合約資金自動存入收款人賬戶,由收款行執行防止洗錢/了解客戶(KYC/AML)相關流程后允許收款人提取。

(4)交易后階段

區塊鏈中分布式的數據記賬功能使得支付流程的相關記錄都得以保留,監管機構可以根據需要供后續審查。整個支付過程中當事人的身份確認、采集、驗證,交易的確認、資金的清算和轉移記錄,都要可追溯和審查。

2.基于區塊鏈技術的優勢

(1)實現高速交易

傳統跨境支付模式中原來需要幾個工作日的交易流程現在可以在瞬間完成。區塊鏈模式不需要大量人工對賬操作,而應用區塊鏈的跨境支付減少了流程中的人工處理環節,大大縮短了清結算時間,可提供7x24不間斷服務。

(2)實現低成本交易

通過區塊鏈技術的應用,不需要中介機構的提供信用和信息的保障作用,能夠有效降低交易各環節中的直接和間接成本,使得自貿區中的快捷全球支付變得可能。對于金融機構和個人用戶來說,都可以從中獲益。使用區塊鏈技術使得低成本的跨境支付業務在自貿區中成為現實。

(3)實現便捷的合規監管

根據世界各國金融法律法規要求,金融機構需在交易過程中需要進行了解你的客戶(KYC)的業務流程。利用區塊鏈技術建立客戶身份的電子檔案,在實現客戶身份信息的安全管理的同時保護用戶的隱私,可以提供快速和便捷的反洗錢監管和合規解決方案。

3.基于區塊鏈技術跨境支付面臨的問題

基于區塊鏈技術跨境支付畢竟是一個新生事物,雖然具有很多優點,但是真正在市場中實際運轉并形成商業模式的區塊鏈技術應用尚未出現。究其原因,除了來自技術自身的瓶頸和風險仍需時間檢驗之外,還存在以下幾個需市場參與者共同探索并解決的問題。

(1)政策和標準問題

區塊鏈技術應用于金融行業,需要建立創新的法律支撐框架,并在其基礎上實現行業標準。工信部《中國區塊鏈技術和應用發展白皮書》中提出了及早推動開展區塊鏈標準化工作的必要性,并確立了我國區塊鏈標準化路線圖。同時我們還要參與到政策和標準的國際化進程中,建立統一的國際化的區塊鏈跨境支部的標準。

(2)需建立有效的產業主體合作機制

區塊鏈產業上包含了政府、企業、行業協會等,這在客觀上增加了區塊鏈技術合作領域的復雜性和協調難度,而推動區塊鏈技術應用落地,需要政府主導,各方共同努力建立有效、持續、深入的合作機制,才能逐步解決這個問題。

五、前景與推進模式

基于區塊鏈的跨境支付作為一項新興技術,通過它可以很好地解決中心化機構(例如SWIFT)普遍存在的高成本、低效率和數據存儲不安全等問題。區塊鏈在金融支付領域的應用已經出露端倪,利用自貿區先行先試的有利條件,在自貿區內試用區塊鏈技術進行跨境支付將為我國金融支付領域技術和制度進行有益的嘗試。

我們設想基于區塊鏈跨境支付應用過程,可以經過三個階段進行推進。

首先在自貿區內的挑選區塊鏈支付的試點銀行,使用私有鏈的形式在試點銀行內進行區塊鏈支付的實驗工作。在試點銀行利用區塊鏈技術構建分布式賬簿,記錄客戶信息和交易數據。試點銀行的跨境支付交易直接連接到該銀行的私有鏈的網絡中,利用智能合約縮短了交易流程,降低交易費率。

然后在自貿區內不同銀行的私有鏈的基礎上形成一個分布式賬簿,為每個客戶在該分布式賬簿上分配數字錢包的一個地址。在客戶發起跨境交易的請求時,直接通過區塊鏈的智能合約進行跨境支部的交易。各個銀行作為分布式節點共同維護賬簿,并且提供整合的金融服務。

長期目標是在自貿區內制定統一的區塊鏈分布式賬簿,不同銀行按照統一標準接入分布式賬簿系統,各支付系統的外匯和其他金融系統可以使用統一的格式進行數據交換。

通過三個階段的逐步演進,最終在自貿區中實現本外幣一體化結算。最終在自貿區內實現基于區塊鏈的跨境支付必然進一步推動自貿區內容金融一體化,為自貿區更快跟好的發展提供強大的金融助力。

參考文獻:

[1]袁勇,王飛躍.區塊鏈技術發展現狀與展望[J].自動化學報.2016,42(4):481-494.

[2]向迪雅,母筱彤.分布式賬簿在支付行業的應用[J].金融會計,2016(9):30-36.

[3]商瑾.區塊鏈技術在金融領域的應用與局限[J].債券,2016(9):59-62.

猜你喜歡
自貿區區塊鏈
保險企業的區塊鏈技術應用方向選擇研究
區塊鏈技術在金融領域的應用與前景研究
區塊鏈技術的應用價值分析
天津自貿區輻射效應研究
“區塊鏈”的茍且、詩和遠方
基于區塊鏈技術的數字貨幣與傳統貨幣辨析
自貿區談判背景下中日韓經貿合作前景分析
用“區塊鏈”助推中企走出去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