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等職業學校語文課程教學定位及教學改革

2017-07-05 09:33程鈺銘
魅力中國 2016年42期
關鍵詞:中職語文教學定位教學改革

程鈺銘

摘 要:中等職業學校語文教學定位應以學生利益為重,作為基礎學科應為學生更好地學習專業應用學科服務。中職語文教師要客觀地面對學生,加強自身道德修養,用人格魅力和教學藝術感染激勵學生。目前許多中等職業學校的語文教學與中等職業教育培養目標相脫節,中等職業學校語文教學亟待改革,改革關鍵是以學生為本,從教材教法上進行大膽的革新,將中等職業學校語文教學與專業知識技能培養緊密地結合起來,探索出一條適應新形勢發展的教學路徑。

關鍵詞: 中職語文教學 定位 教學改革

中等職業學校學生入校的中考分數一般集中在中考分數的低端,根據招生政策,只要填報職業學校志愿一律錄取,因此,總體的生源質量較差,缺乏群體性的優秀生源。與普通高中的學生相比,他們的文化基礎相對薄弱,在學習方法、接受能力、理解能力上也有一定的差異。在具體教學中,不可一視同仁,而應根據學生層次,因材施教,以求教學效率最大化。中等職業學校的語文是基礎課程之一,是學生掌握文學知識,提高對文學作品理解能力和分析鑒賞能力的重要途徑。筆者在這門課程的教育教學中,注重研究不同層次學生的個體差異,針對學生特點,對這門課程的教學重新定位,并在教學中注重教學方法改革。經過實踐,較有成效。

1.中等職業學校語文課程的教學定位

由于中等職業學校的學生大部分文化基礎相對薄弱,他們有的在初中階段就沒有養成自主學習的良好習慣,來到中等職業學校以后,身心輕松,壓力減小,學習的主動性會更差。但也應該看到他們的優點,如動手能力強、容易接受新事物等。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筆者對語文教學進行定位。

1)培養學生對本課程學習的興趣,提高閱讀文學作品的興趣。中等職業學校教學過程不同于初中的教學,中等職業學校教學的目的是讓學生掌握獨立地、創造性地探索未知真理的方法和運用專業理論知識于具體實踐的方法。

2)在學習發生興趣的基礎上,以閱讀、體驗和討論文本、文學現象為中心,圍繞分析文學作品展開教學,著重分析文學作品所包含的思想、情感、心理、形式、語言、審美理念和藝術感覺等。語文教學中的現當代文學由于其發生時間距離學生的時代比較近,比起其他時段文學和異域文學更能夠引發學生的心靈共鳴。文學作品本身的人文精神,特別是現當代文學所具有的人文思想的現實啟示性,對于學生具有獨特的人生意義。作品中的人物形象、表達的主題甚至是作家個人的個性風格特征,對于學生的人生觀、價值觀乃至世界觀的鑄造都有重要影響。

3)注重學生的人文素質教育。職業學校的人才培養目標是技能型實用人才,這類人才的特點之一要具有一定的人文素質。語文知識傳授不僅僅要使得學生了解文學內容和手法,而且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通過文學認識現當代社會人生,提高他們的審美趣味,掌握由文學精神的體驗放大于社會人生的真切感悟。

2.結合中等職業學校學生特點的教學方法

職業學校學生培養目標不同普通高中,是培養其成為技能型的實用人才,使其具有一定理論基礎,又有一定的實際動手能力,一定的創新實驗能力。筆者在教授語文課程時,有意識地向這一目標靠近,采取一些異于傳統的教學方法。

2.1 以文本閱讀為基點,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

筆者在教學中注重基礎知識的教學,提高學生的文化知識水平;采用基礎型的以史帶論的教學方法,以代表性作家作品的導讀為主。

1)在開課之初,筆者給學生開列一份應讀書目、一份參考閱讀書目,督促學生有計劃地完成。教學中注重對基本的重要的或經典性的現代作家作品做介紹和導讀,不僅注重于作品本身講解,還從文學史生成的角度講清楚他們的文學價值,分析與作家作品相互關聯的人與事,從而引導學生對文學作品的閱讀發生興趣。

2)利用電化教學和多媒體教學手段,重視“形象”教學。語文的獨特之處是有一大批文學名著曾被改編成電影、電視,同時也有為數不少的著名作家的傳記資料片。電化教學和多媒體教學為充分利用這些影像資料提供了方便。在教學過程中,結合教學內容,展示相關資料,使文學語言所表現的文學形象轉換成為視聽形象,增強作品可接受性的藝術感染力,使學生形象、直觀地了解某一部作品的基本內容。尤其是對那些篇幅較長的中、長篇作品,既縮短了閱讀的時間,也方便了課堂教學;既讓學生發生興趣,產生“看電影”的新鮮,又使學生在課堂教學中能夠跟上教師的思路。

當然,影像資料并不能代替學生對原著的閱讀,只有在閱讀了原著的基礎上,才能更好地理解作品及被改編后的作品。

3)讓學生走上講臺,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等綜合能力。為進一步檢查學生對文本的閱讀情況,筆者常常在課前抽出10分鐘左右的時間,請兩三位學生走上講臺,向同學介紹閱讀的作品情節、感受。涉及的作家作品,可以是和本堂課相關的內容,也可以是必讀書目中的其他篇目。這樣,學生自選作家作品,經過課前充分的準備,進行豐富而有個性的講評。每次學生講完以后,筆者對他們的表現進行點評,給他們打分并公布,作為平時成績的一部分。

實踐表明,學生為了獲得好評做了充分的準備,不但積極主動閱讀作品、查找相關的資料,有的還寫成詳細的發言提綱。通過發言,鍛煉了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敏捷的思維能力,使全班學生在交流融匯中拓寬了知識面。

2.2 加強學生的思維訓練,注重創新精神培養

創新精神是當今社會對人才的要求,也是培養的復合型實用人才的特點之一。通過語文課程的教學,筆者有意識地采取不同的教學方式,注重學生這方面的思維訓練。

1)課堂上多用啟發式的教學方式,引導學生進行思考。啟發式教學方式就是運用多種教學手段引導學生積極思考,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教師“啟”的目的是要學生“發”,將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調動起來。通過教學,學生產生了對某個問題探討的欲望,或是對某個問題產生了疑問,急于去尋求答案,就達到了啟發的目的。

2)課堂上適當運用討論式教學方式,講授與討論結合。討論式教學方式,通過師生在有限的時間、空間里對某一問題的探討,讓學生大膽發表自己的觀點,教師對學生的觀點適當點評,以鼓勵為主。通過這種教學方式,促進學生個人鉆研、獨立思考,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在討論過程中,要辯證地處理學生自主與教師指導的關系,不僅強調學生要傾聽教師的觀點,更強調教師要傾聽學生的心聲,重視探究學生的個人觀念、獨特感受和體驗,并引導學生積極反思。同時,要特別強調學生之間的相互傾聽、交流與合作。

討論形式有時采取小組討論,有時也采取全班一起討論。討論的內容主要是教學難點或歷來評價不一致的作家作品或某些文學現象,比如研究討論作家不同的地域環境、社會環境、家庭環境與作品的特征等。通過討論,促進學生積極思維,使學生有話可說。

討論式的教學方式,改變過去那種單純的以教師傳授、學生接受為主的學習方式,為學生構建開放式的學習環境,促使學生將學到的知識綜合、貫通、運用,提升出新的思想,從而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應用能力。

3.結語

通過以上教學方法的探索和實踐,學生對現當代文學的興趣增加了,作品的閱讀量增大了,知識面拓寬了,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有所提高,為他們日后走上社會打下堅實的人文基礎。

參考文獻

[1]楊勝香.論中職語文教學的現狀及其對策[J].文教資料.2013(23).

[2]戴良山.以學生為本,中職語文教學的核心所在[J].語文學刊. 2013(24).

猜你喜歡
中職語文教學定位教學改革
難與易
巧用“余數定位”,突破周期函數的計算問題
淺論中職語文教學與生活的有效融合
行為導向教學在中職語文教學中的應用
如何打造中職高效的語文課堂
基于人才培養的技工學校德育實效性研究
現代信息技術在高職數學教學改革中的應用研究
以職業技能競賽為導向的高職單片機實踐教學改革研究
微課時代高等數學教學改革的實踐與探索
理想的定位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