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蘇港口策應“一帶一路”方略研究

2017-07-05 17:02劉銀芬
商場現代化 2017年11期
關鍵詞:方略一帶一路

摘 要:“一帶一路”戰略促進區域經濟一體化發展,具有直接推動港口吞吐量新增長的作用。江蘇擁有沿海沿江兩大港口布局,港口基礎建設不斷優化,在“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等多重戰略疊加的優勢下,江蘇港口應把握發展機遇,提高物流服務水平,積極推動港城互聯互通發展。

關鍵詞:一帶一路;江蘇港口;方略

金融危機之后,江蘇的外貿經濟進入了低速增長的階段,雖然擁有龐大的經濟貿易規模,但缺乏新的增長突破點?!耙粠б宦贰睉鹇詾樘幱谵D型期的江蘇經濟提供了明朗的發展目標,更進一步促使產品結構升級、區域經濟一體化發展。2015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把”一帶一路“建設與區域開發結合起來,加強新亞歐大陸橋、陸??诎吨c建設”。同年我國《推動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愿景與行動》發布,江蘇是全國僅存的四個沒有提及的省份之一,也是中國沿海唯一沒有提及的省份,給江蘇“一帶一路”建設帶來了嚴峻的政策支撐挑戰。面對航運業低迷蕭條、港口與城市經濟發展不協調的困境,在“一帶一路”戰略下,江蘇港口應牢牢把握該發展機遇加強與周邊港口的合作,提高物流服務水平,積極推動港城互聯互通發展。

一、江蘇港口策應“一帶一路”戰略發展基礎

1.沿海沿江港口布局規范,港口建設主動融入“一帶一路”

江蘇擁有沿海沿江兩大規?;l展格局,其中沿海初步形成以連云港港為核心,鹽城港和南通港協調發展,3個中心港口12個港區的總體發展布局;沿江港口成為江蘇經濟快速發展的重要依托和雙向開放的重要窗口,承接了中西部地區60%以上的轉運物資和長江中上游90%外貿原油、70%外貿鐵礦石、20%集裝箱的中轉業務。江蘇積極推行并不斷深化港口一體化改革,先后推動了連云港30萬噸級航道工程、南京以下12.5米深水航道工程等一批戰略項目的建成,港口基礎設施供給結構不斷優化。2016年江蘇省累計完成貨物吞吐量24.1億噸。其中規模以上港口完成貨物吞吐量21.6億噸、外貿吞吐量4.5億噸、集裝箱吞吐量1621.6萬標箱,擁有連云港、蘇州、南京、南通、鎮江、泰州、江陰7個億噸大港,億噸港口總數居全國前列。

根據《江蘇省港口“十三五”發展規劃》,未來江蘇省港口的發展重點將定位在“強化港口的綜合交通樞紐作用,重點突出連云港港區域性國際樞紐港、南京長江區域性航運物流中心、太倉集裝箱干線港和長江下游重要的江海聯運港區等‘一區三港建設”,以便加快推進區域港口一體化發展和區域港口合作共贏發展,更快提升港口綜合競爭力,更好對接”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戰略。

2.綜合交通聯通不斷滿足“一帶一路”建設要求

“十二五”規劃以來江蘇省綜合交通線網總里程達19.1萬公里,公路交通基礎設施率先實現現代化;鐵路覆蓋13個省轄市,蘇南地區高速鐵路通道基本形成;建成9個運輸機場和8個通用機場;干線航道網主骨架初步形成。全省交通運輸網絡健全,集疏運體系建設日趨完善,能實現與沿線國家的立體網絡交通?!笆濉保浩陂g,江蘇本著“通道、網絡、樞紐”建設原則,構建內暢外聯的綜合運輸通道、暢達高效的綜合交通網絡、無縫銜接的綜合交通樞紐體系,布局“省內聯網、省外聯通、干支聯動”的運輸大網絡,實現綜合交通網絡一體化。

3.地區產業積極對接“一帶一路”,港城互動效果明顯

2017年5月,中國在北京主辦“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大會上各國政府達成一個有關“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的“互聯互通”合作共識。同時也一致認為“一帶一路”近期目標重點是道路、能源管線、電信、港口等基礎設施共建和互聯互通,提高貿易和投資便利化程度。江蘇經濟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在交通、金融、農業等具有很強的互補性,裝備制造業對中亞國家工業化水平的提升具有極大的幫助。目前江蘇省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累計投資近1300個項目,投資額超過50億美元,已建設有26家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和13家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如我國第一個埃塞俄比亞國家級經貿合作區、全國首批境外經貿合作區--柬埔寨西哈努克港經濟特區;江蘇首家境外產業合作集聚區-加里曼丹島工貿經濟合作;“一帶一路”首個實體項目的中國一哈薩克斯坦(連云港)物流合作基地項目;以及江蘇省韓國產業轉移和集聚示范區的鹽城中韓自貿區等。港口發展受國內外經濟和腹地經濟的推動和限制,“一帶一路”戰略促進了沿線國家的貿易交流,極大拓展了江蘇對外的合作空間,推動腹地經濟的對外合作,提高了港口貨運量的增長。

4.連云港完善歐亞陸橋通道建設,海陸聯運響應“一帶一路”

在實現“一帶一路”互聯互通的目標過程中,交通運輸聯通是最基礎和關鍵的一步,而海陸聯運是有效銜接“一帶一路”重要的多式聯運方式。連云港是江蘇唯一的大型深水海港和新亞歐大陸橋橋頭堡,隨著連云港“一體兩翼”組合大港的基本形成、中哈物流合作基地和上合組織國際物流園建設全面展開,憑借獨特的區位優勢和交通條件,連云港大陸橋國際班列已經覆蓋中亞五國沿線主要站點,實現了與阿拉木圖、塔什干、伊斯坦布爾、杜伊斯堡等地區的對接,正逐漸成為我國對外物流鏈的重要節點和東西海陸雙向開放的重要門戶。

2014年5月,中哈(連云港)物流基地啟用,承擔著哈薩克斯坦乃至整個中亞地區通向太平洋的東向運輸。2017年5月“烏魯木齊-連云港-新德里”公鐵海聯運班列運行線路橫穿太平洋、印度洋,首次在全國實現了“一帶一路”的大貫通和的無縫連接。多個中外區域合作的相繼成功,推動了連云港海陸聯運的發展,使我國中西部和中亞地區有了更加經濟便捷的出海通道。形成了阿拉山口、霍爾果斯口岸“一港雙線”的過境運輸格局,每年承運中亞60%以上的過境箱業務和新亞歐大陸橋90%以上的國際過境運輸量,國際聯運量累計完成84.9萬標箱,成為江蘇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與地區開展經貿合作的國際通道和運輸橋梁。

5.政策疊加“一帶一路”助推港口經濟發展

黨的十八大以來,江蘇經濟發展受到國家眾多重大發展戰略的推動,如連云港國家東中西區域合作示范區和江蘇沿海開發等區域性發展戰略;2015年,長江經濟帶戰略和長三角區域經濟一體化戰略,推動了江蘇各地經濟的快速提升和潛力發揮,有力提升了江蘇的影響力和輻射帶動力,為推進“一帶一路”港航業的建設奠定了堅實經濟和貨源基礎。

二、周邊省市港口應對“一帶一路”方略概述

“一帶一路”為經濟危機后一直處于緩慢復蘇期的亞歐經濟帶來了新的發展增長點,受到中亞各國、上合組織成員國及觀察員國的贊揚和積極響應,得到了沿線50多個國家和國內沿線省份的呼應,我國31個省市把這一戰略寫入政府工作報告,20多個省市開展了融入“一帶一路”建設的方案。江蘇省周邊省市港口也開展了一系列應對“一帶一路”的建設。

1.上海港

上海港緊緊抓住“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帶和上海自貿區三大戰略優勢,通過加快港口港鐵聯通和長江經濟帶喂給港建設,增強港口的整體輻射能力。同時上海港增加“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班輪航線,與沿線40多個國家港口開展合作,全方位建設國際航運中心。

2.浙江港

浙江港以本地產業優勢為突破,一方面實行“一帶一路”,通過海鐵聯運與國內12個省份20多個城市開通集裝箱班列;另一方面實行“一路向?!?,與13個“一帶一路”沿線港口建立友好港關系,加大航班航線開發力度,提高港口的國際競爭力。依托國家物流信息平臺,積極打造江海聯運信息平臺;建設“一帶”節點和“一路”國家投資平臺,規劃無水港、絲路新區建設。率先構建大宗商品交易平臺、海陸聯動集疏運網絡、金融和信息支撐服務系統“三位一體”的港航物流服務體系。

3.福建港

福建被國家定位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建設核心區,通過實施港航集約提升工程,完善集疏運體系和口岸通關功能,建設與沿線國家和地區互聯互通、安全高效便捷的海陸空運輸通道網絡。加強與海上絲綢之路沿線國家和地區在港口建設、口岸通關、物流信息化等方面的合作,打造“一帶一路”經貿合作和人文交流的互聯互通樞紐。

4.山東港

山東省被確定為國家“一帶一路”規劃海上戰略支點和新亞歐大陸橋經濟走廊沿線重點地區。優化沿海港口布局,打造以青島港為龍頭、日照港、煙臺港為兩翼的現代港口群,完善海鐵集疏運體系建設,推進渤海海峽跨海通道和中韓鐵路輪渡工程,全力打造“一帶一路”港口群。

5.天津港

天津港加大集裝箱航線開發力度,積極推進“港口一站通”項目,配合口岸單位創新監管模式,加快向全球資源配置樞紐轉型升級,開辟多條國際集裝箱班輪航線。充分利用無水港、區域營銷中心及內陸海鐵聯運通道形成物流網絡優勢開展海鐵聯運過境運輸業務,打造“一帶一路”重要戰略支點。

三、江蘇港口策應“一帶一路”方略研究

1.深化港航發展,實現區域聯動和港城協同發展

(1)依托港口和產業合作區,實現區域聯動

縱觀我國沿海港口對接“一帶一路”的策略,港口城市都一致采取了互聯互通、區域聯動的方略。抓住“一帶一路”戰略實施的歷史機遇,加強東中西部的互動合作,可以有效促進國內各地區開放型經濟協同發展,以此獲得經濟增長新動力。江蘇擁有瀕江臨海的航運優勢,“長江經濟帶”戰略助推沿江經濟帶發展,江蘇港口要發揮運輸節點的引領作用,聯動發展沿江和沿海地區產業發展,縮短蘇南蘇北地區差異,促進江海聯動,區域聯動。

(2)加快臨港產業發展,實施港城協同發展

“以港興市、以市促港、港城互動”是全世界港口城市發展的共同戰略,連云港和南通作為中國沿海首批14個對外開放城市,擁有政策和區位上的港城互動發展優勢。由于一些歷史原因,江蘇3大沿海城市的臨港產業和港口資源都沒有得到很好的開發,港口城市規模較小,貨類單一,城市經濟以傳統優勢產業為主,新材料、新能源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緩慢,無法實現港口與城市經濟的共同促進。設施聯通、貿易暢通是“一帶一路”建設的重點內容,在江蘇已有的對外產業合作區和新技術開發區的建設基礎上,江蘇應以港口開發為導入,以城市經濟建設為依托,以港城互動發展為主脈,借助“一帶一路”戰略的發展機遇,加大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加快臨港工業園規劃建設,推動港口城市經濟向新能源、新技術產業轉化,提升港口功能,實現港城協同發展。

2.推進港口信息化建設,加快港口物流設施建設

國家發改委、外交部和商務部發布的《推動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愿景與行動》中提出要“以重點港口為節點,共同建設通暢安全高效的運輸大通道”?!耙粠б宦贰毖鼐€大多是新興經濟體和發展中國家,蘊藏著巨大的貨運需求。港口之間在海鐵聯運、口岸聯動、信息共享等方面存在大量跨區域合作空間。加強港口間的運營合作需要加快港口信息化建設,對港口服務能力提出更高要求。江蘇港口需要有效整合物流、信息流、資金流,以保證信息溝通的暢通性、有效性和保障貨物運輸的安全性、時效性。

港口可以積極探索“港口+互聯網”模式,集聚物流、商流、信息流,構建港口物流體系,打造智慧港口。一是利用新亞歐大陸橋的橋頭堡優勢,積極發展海鐵聯運模式,加強與亞歐國家經貿往來;利用臨江達海的區位區位優勢,加快江海聯運,提升沿江港口中轉能力。二是拓展港口服務范圍,積極開展海洋服務、金融服務、保稅服務等綜合物流服務,對接“一帶一路”貿易互聯互通。三是加快港口物流基礎設施的投資建設,借助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現代化信息技術,實現各部門的信息共享,為各層面經營管理提供統計分析與決策支持。四是采用物聯網、移動應用等新興技術手段,加強物流生產與信息網絡的聯動,為客戶提供信息服務解決方案。

3.以亞歐大陸橋為契機,加快陸海聯運建設

絲綢之路經濟帶沿線國家地處內陸地區交通不便,鐵路運輸是較為便捷的運輸通道。陸海聯運是連接“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重要的交通通道,也是開展合作資源往來的交流樞紐。新亞歐大陸橋與絲綢之路經濟帶在陸上運輸線路上高度重合,從1992年新亞歐大陸橋首列國際集裝箱班列開通以來,連云港已逐步發展成為亞歐大陸貨物中轉和經貿合作的重要節點,因此江蘇港口應充分發揮連云港亞歐大陸橋橋頭堡的作用,積極推進國際聯運通道建設,提高連云港開展陸橋運輸業務的能力和國際聯運服務水平。

4.統籌協調沿江沿海港口布局,深化沿江沿海港口一體化建設

江蘇沿江、沿海港口較多,由于缺乏統籌協調,港口之間存在同質化發展和無序化競爭問題,造成資源浪費,整體競爭力不強。2017年5月,江蘇省港口集團有限公司正式掛牌成立,江蘇沿江沿海港口一體化改革全年展開。江蘇港口要從推進“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帶等國家戰略大局出發,深化沿江沿海港口一體化改革,引領沿江沿海地區經濟轉型升級,提升江蘇作為“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交匯點的戰略優勢地位,深入推進全省港口和岸線資源整合進程。

參考文獻:

[1]劉銀芬.“一帶一路”戰略背景下江蘇港航發展SWOT分析[J]·現代商貿工業,2016(12).

[2]連云港:在“一帶一路”交匯點上翩然起舞[N].新華日報,2016-11-16.

[3]趙鳴.砥礪奮進寫華章鏗鏘前行踏新程--中國港口全面融入“一帶一路”情況綜述[J].港口經濟,2016(2):5-9.

[4]李倩倩.迎風借力浙江搭“一帶一路”快車繪港航發展藍圖[EB/OL].中國新聞網,2017-05-19.

[5]天津港打造“一帶一路”戰略支點[N].人民日報,2016-08-19.

[6]楊鳳華,姚建云.加快推進江蘇沿海地區港城互動發展的思考--以南通市為例[J].市場周刊理論研究,2010(1):23-25.

作者簡介:劉銀芬(1982- ),女,江蘇丹陽人,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國際航運管理與港口物流

猜你喜歡
方略一帶一路
“滑塊”模型題解題方略
淺談我國建筑工業化發展現狀及應對策略
淺議中學數學核心素養的培養方略
例析交流問題的求解方略
兩個方略做斗爭(有照片)
霧巷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