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閱讀療法在農村班主任工作中的實踐研究

2017-07-07 12:57李曉麗劉彩景
試題與研究·教學論壇 2017年19期
關鍵詞:勵志名人書籍

李曉麗+劉彩景

隨意翻書,看到有個“半部《論語》治天下”的典故,最早出自于南宋朱熹(1130年-1200年)謝世之后,首先是一個叫林駧的人所撰《古今源流至論》前集卷八《儒吏》所記:“趙普,一代勛臣也,東征西討,無不如意,求其所學,自《論語》之外無余業?!壁w普所學的書籍,除《論語》之外,沒有別的了。在這段話下面有個小注,寫著這樣的話:“趙普曰:《論語》二十篇,吾以一半佐太祖定天下”??梢?,書幫助趙普成就了事業。作為教師,我們就是依靠書籍促成專業發展,并用專業促成學生的發展。如何把書變成直接的教育力,需要班主任認真思考和實踐。我以我在班級管理中的實踐,談談看法,說說做法。

一、良好的班風從讀書開始

在我們的周圍一直存在著這樣兩種情況:一是凡事身體力行,每天站在教室,發現問題,一一解決,這樣不但班主任很累,學生也形成依賴心理,班主任在一個樣,不在又是一個樣。班級管理是出力不討好,收效甚微。另一種是規定嚴格的班級紀律來約束學生,嚴懲重罰使學生不敢違反紀律。這樣的管理雖然效果明顯,但學生是被動遵守的,不能自覺遵守。我在工作過程中發現:營造一個熏陶孩子自覺向善向美的班級氛圍,則能達到學生自覺遵守的管理境界。要達到這個目的,顯然要借助外力,而書籍就是最好的外力。把書籍當作班級管理的助手,則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由于我校地處城鄉接合部,很多學習好的學生都去市里條件好的學校就讀,留在我校的基本上都是小學班上中下等的學生,他們大多基礎差,厭學情緒嚴重。分析其原因:一是學生對學習沒有興趣和良好的學習習慣;二是單親家庭的孩子和留守兒童。針對這種情況,我采用了分組管理、量化考核的方法,制定班規,違者嚴罰。剛開始還有效果,時間一長,有些學生就開始采用抵制、對付的方法。這樣下去,班上必是一盤散沙。怎樣才有一個良好的班風,使學生靜下心來學習呢?于是我想到了讀書。根據調查,我找好書籍,安排午休時間閱讀30分鐘??赡苁沁@些書符合他們的胃口,學生看得極其專注,原先吵吵鬧鬧的午休時間霎時安靜下來。每天中午,學生暢游在書海,沉醉其中。初戰告捷,我倍感欣慰。一天天繼續著,教室靜悄悄的,再也聽不到喧鬧的聲音,看不到學生打鬧的身影。班級紀律好多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被調動起來,讀書在潛移默化中變成一種習慣。

二、變老師單調、枯燥無味的說教為每日一個警示小故事

故事育人,潛移默化。班主任發現問題,對學生進行說教,收效甚微。而課前變成教師找好勵志小故事,指定學生朗誦,聽后說出感悟和明白的道理,則效果大大不同。在老師的引導下,學生感受到了誠實守信、謙讓寬容、專心致志、講究衛生、學會感恩等優秀品質。同時學生也行動起來,自覺主動找了一些勵志小故事,爭先恐后地和學生分享。

某段時間班上同學愛上了唱歌,整天沉迷于流行音樂。學生只局限在膚淺的明星光鮮的生活,而看不到他們成功前的付出。我借歌手周杰倫的故事,跟他們講杰倫早年心酸經歷和艱辛的演藝生涯,三歲就被剝奪了玩的權力,每天在母親的嚴格監督下練琴,多少個日夜白天,就在枯燥無聊的樂譜中度過,但他在堅持著。經歷許多磨難,才有了后來光彩的人生。熱愛音樂不是壞事,但現在先把學業完成。這個故事,學生從盲目地崇拜變為理智地考慮、清醒地認識、正確地學習。

三、改變學風從名人傳記和名人勵志小故事讀起

具有歷史價值,同時又有文學欣賞和教育激勵作用的書籍是名人傳記。閱讀名人傳記,不僅可讓學生增長文學知識、豐富歷史,還能激發學生的斗志,增強學生面對困難與挫折時的勇氣。對培養學生健康的人格,增長學生待事接物的智慧,提高學生寫作水平,增長專業見識都有重要意義。所以,每期我都會利用中午的讀書時間讀一篇名人勵志小故事或連續閱讀一本名人傳記,結合班上學生的情況做以分析,從而端正學風,鼓勵士氣,給班級及時補充正能量。

四、提高學生素養,改變學生的學習習慣從寫讀書心得和參加讀書報告會開始

讀書能開闊學生的視野,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讀書的好處不勝枚舉,但若不加以指導,那么大多學生都是走馬觀花的泛泛而讀,讀后也沒多少印象,那書基本上就是白讀了。而讀完一本書后,學生寫出讀后的感悟或參加一次讀書報告(交流)會,那效果就大不相同了。學生在寫讀后感或參加讀書報告會的過程中,會將書中的內容和自己的生活經歷結合起來,讓自己的精神有了更進一步的升華,把書的作用充分發揮出來。所以,我們班每月都會進行一個讀書心得交流會或讀書報告會,在這個會上,我們要求每個學生都要根據自己讀過的書談談影響自己最深的人和事,并發表看法。通過這個會,我們希望能觸動學生的心靈,達到教育的目的。

五、改善親子關系,加強家校聯合,增強教育的針對性,從父子同讀一本書或父母同看一部勵志電影做起

子女和父母感情的親密程度,決定了子女對父母信賴的程度,所以親子關系的好壞直接決定家庭教育的效果。父母與孩子關系親近,孩子就很容易接受父母的教育;而父母與孩子關系疏離,孩子對父母的教育就很抵觸。初中生大都處于青春叛逆期,好多家庭都存在著親子問題,我們安排這樣的活動,規定看同一部電影或一部書,看后,家長與孩子共談體會。在父母與孩子共同的閱讀中,有了親子交流的機會,讓孩子也感受到父母的關注與愛,也讓家長了解到孩子的人生觀、價值觀,適時引導,對教育孩子也是一個很好的契機。這樣一舉幾得的事,何樂而不為呢?

通過這些措施,我們班學生都自覺暢游書海,自覺遵守班規校紀,學習已達到不管而自律,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主動意識、參與意識;同時也有了和諧師生關系,讓自己的體力負擔、精神負擔得以徹底的減輕和釋放!

(作者單位:河南省鞏義北山口一中)

猜你喜歡
勵志名人書籍
魯迅與“書籍代購”
名人摔跤后
AOS在書籍編寫的應用
書籍
你不可不知的中外名人
名人書系列
生活勵志
書籍是如何改變我們的
“差錢”也演“勵志”劇
勵志之情對里隱 嵌名之趣聯中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