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高犢牛成活率的幾項技術措施

2017-07-14 02:15程艷華
農家科技 2017年5期
關鍵詞:粘液產道初乳

程艷華

犢牛成活率與其免疫能力低、體溫調節能力差、外界適應能力差、神經反應不足等等,有著很大的關系。抓好母牛生產及犢牛的飼養管理,是提高犢牛成活率,培養健康犢牛,提高牛群質量、創建高產牛群的重要基礎.提高犢牛成活率,無論對規?;B殖,還是個體養殖戶來說,在發展生產、提高經濟效益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促進母牛白天產犢

母牛產犢一般集中在4~5月份,且多數在夜間。照料不周使牛產犢時間過長,會造成產道感染、生殖道損傷等??;同時,也造成新生犢牛假死、孱弱或感冒等癥的發生。實踐證明讓母牛夜間采食,可促使白天產犢。

當前,普遍做法是讓妊娠最后1個月的母牛在夜間采食,這樣可促使70%以上的母牛在白天產犢。白天產犢便于觀察,有利于助產,可避免冬天不良因素的影響,減少產科病,提高產犢成活率。

二、實行藥物保胎

對正常母牛配種后肌肉注射Ve500毫克或在輸精后再將0.5%新斯的明溶液2毫克注入子宮頸內,可有效地保證受胎和保胎。

三、加強飼養管理、適時配種

加強育成牛的飼養,保證繁殖機能的正常發育,是提高犢牛成活率的關鍵。這一階段是母牛體型、體重增長最快的時期,繁殖機能迅速發育并達到性成熟的時期。

在飼養管理方面做到提供能量、蛋白質和鈣、磷等營養物質充足的日糧。供給足量優質粗飼料,讓其自由采食。有條件的最好進行黃貯、氨化等處理,以提高適口性和消化率。每日補飼2~3千克的混合精料。保證足夠運動和光照以增強體質。經常刷拭,及時除去皮垢,以保持牛體清潔,促進皮膚代謝并培養溫馴的性情。

青年母牛應適時配種。初配過早易發生難產,并且造成母牛成年體重小,終生產犢數少;而初配過晚產犢推遲,增加繁殖成本。過早不能排出成熟的卵子。

在生產實際中,我們要從年齡、發情表現、體重3方面來確定青年母牛初配時間,即當體重達到350千克(成年體重的70%)、年齡在14~16月齡、又有周期性的發情表現就可以配種了。

四、做好助產工作

1.嚴格消毒。臨產時,要將母牛外陰部、肛門、尾根及后臀部用溫肥皂水洗凈擦干,再用0.1%~0.2%的高錳酸鉀水消毒擦干。

2.矯正胎位。胎位矯正要待母牛努責間歇時,用手將胎兒推回子宮內,然后在子宮內進行矯正。如果后肢露出,也就是倒生時,要在兩后肢綁繩,及時拉出胎兒,避免胎兒在產道內停留過久而窒息死亡。

3.人工破羊膜。當胎兒前肢和頭露出陰門,但羊膜仍未破裂時,可將羊膜扯破并將胎兒口腔、鼻周圍的粘膜擦凈,以便胎兒呼吸。

4.保護母牛產道。胎兒拉出時應順著產道方向,并借助母牛的努責力量,用手捂住陰門,以保護母牛陰門及會陰部,防止出現撕裂。

五、初生牛犢護理

1.首先除去粘液。犢牛出生后立即清除口、鼻、耳內黏液以免因妨礙呼吸造成窒息。如果發現犢牛吸入粘液而造成呼吸困難時,可提起犢牛后肢,頭朝下,拍打胸部,排出粘液。初生牛犢身上的粘液最好由母牛自行舔干,若母牛護犢性差不舔舐則要用柔軟的干草或干布等清除犢牛身上的粘液,以免犢牛受涼。尤其是在寒冷季節,更要盡快擦干,注意保溫。

2.斷臍。在距離腹部6~8厘米處斷臍,擠出臍內污物,并用5%碘酊消毒。臍帶約在1周左右自然干燥而脫落。如果長時間不干燥并有炎癥,應及時治療。

3.盡快吃到初乳。初生犢牛在1小時內必須吃到足量的初乳(2~3千克),生后24小時之間要吃到四次初乳。

4.稱重。對犢牛進行稱重,登記系譜,填寫出生記錄,30天左右佩戴耳標。犢牛早期補飼有三點好處,促進器官發育,增強今后對粗飼料的利用能力,營養充足。精飼料飼喂量由少到多逐漸增加,4月齡時可以達到1.5千克。

猜你喜歡
粘液產道初乳
初乳口腔護理對早產兒呼吸系統發育的影響
對寶寶和媽媽都有益的初乳, 你了解多少
早期母嬰皮膚接觸在新生兒護理中的應用效果
科學“清嗓”粘液助力清除流感病毒
淺談牛羊產道疾病應用外用甲硝唑配合治療的效果
神奇的粘液菌
犢牛斷奶前合理飼喂的要點
初乳那么少 夠寶寶吃嗎
結合實踐談論關于母豬產道疾病的防治
外用甲硝唑對牛、羊產道疾病的治療效果探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