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藏麥巴銅鉬礦礦床地質特征及成礦規律分析

2017-07-16 00:26卜鵬輝代順軍呂杰
環球人文地理·評論版 2017年4期
關鍵詞:成礦規律

卜鵬輝+代順軍+呂杰

(西藏自治區地質礦產勘查局第六地質大隊,西藏 拉薩 851400)

摘要:麥巴銅鉬礦區位于西藏班公湖-怒江結合帶西南段,是該結合帶南緣最具代表性的斑巖型銅鉬礦富集區。本文以麥巴銅鉬礦成礦規律為研究對象,分析麥巴礦床地質特征,通過對控礦地質因素的研究,概括了銅鉬礦的成礦規律,為今后礦床勘查開發及同類礦床研究提供有利地質依據和借鑒作用。

關鍵詞:麥巴銅鉬礦;礦床地質;成礦規律

1礦床地質特征

麥巴礦區位于班公湖-怒江結合帶(BNNZ)北西南東向斷裂帶,南西側及盤只麥巴復式褶皺和址體錯河向斜的南東側部位,復雜的構造環境環形成了麥巴銅鉬礦成礦的專屬性。礦體主要賦存在區內次級斷裂與巖體的接觸帶和次級斷裂內的脈巖中。成礦區內巖漿十分發育,巖石類型復雜,產狀各異,其中細脈狀、不規則狀石英斑巖脈及中—基性巖脈等與銅鉬礦化有密切的時空及成因關系。銅、鉬礦體呈脈狀、透鏡體狀、多枝狀,產狀與圍巖基本一致,具有膨脹收縮和分支多脈等復合特征,礦體與圍巖沒有明顯的界線。主要巖石類型包括蝕變花崗閃長巖、蝕變石英斑巖脈、蝕變中—基性巖脈。礦石主要為他形粒狀結構和半自形粒狀,多以浸染狀、塊狀、脈狀構造。

蝕變主要為絹英巖化、青盤巖化、粘土化等,蝕變平面具有明顯的水平分帶性,其中絹英巖化與成礦關系密切,絹英巖化發育于麥巴礦區中部,地表呈橢圓形近東西向展布,絹云母、石英相伴發育,礦體產出于該蝕變帶內,青盤巖化為一套綠色礦物—以綠簾石為主,次之為綠泥石、陽起石、透閃石等,蝕變成網狀、星點狀產出。

礦化主要為輝鉬礦化、孔雀石化、黃鐵礦化、黃銅礦、輝銅礦化、褐鐵礦化。輝鉬礦多數呈不規則鱗片狀嵌布于脈石礦物中,少數呈細粒浸染狀分布在脈石礦物中,常與硅化相伴出現 ;孔雀石化多為自形晶結構,羽毛狀集合體分布于褐鐵礦中;黃鐵礦、黃銅礦、輝銅礦等金屬礦物呈細脈浸染狀不均勻地分布于蝕變黑云母崗閃長巖節理裂隙帶和旁側的巖石中;黃鐵礦化表現為早期黃鐵礦呈星散浸染狀分布,部分被輝銅鉬礦交代、包裹,黃鐵礦化常與硅化、絹云母化相伴出現,晚期黃鐵礦呈脈狀或呈不規則團塊產出,常與硅化相伴出現 ;褐鐵礦化分布于整個礦區,在不同類型巖石的風化表面或裂隙、節理面上,見褐鐵礦呈薄膜狀分布。主要礦化樣式多為細脈狀、侵染狀等。金屬礦物主要為輝鉬礦、輝銅礦、黃銅礦、黃鐵礦、磁鐵礦、褐鐵礦、孔雀石(次生)、方鉛礦等。輝鉬礦呈他形不規則狀集合體或細脈狀分布于裂隙之中,輝銅礦、黃銅礦呈他形不規則狀集合體或細脈狀分布于裂隙之中,黃鐵礦自形晶,表面溶蝕呈峰窩狀,褐鐵礦普遍保留菱形假象,孔雀石、藍銅礦呈隱晶質集合體沿裂隙分布;非金屬礦物有石英、長石、少量角閃石、白云母及綠泥石、綠簾石等。

2銅、鉬成礦規律研究分析

巖漿巖在成礦的過程中主要有兩個作用,一是提供成礦的熱動力,二是提供成礦的物質來源。在巖漿的結晶分異過程中,可以直接形成巖漿礦床,或逸出大量的氣液(混合巖漿水)對含礦巖體和巖層淋濾,促使礦源(巖)層中的礦質活化,并進入熱液,一起遷移,并在有利的構造部位沉淀形成斑巖型、接觸交代型或巖漿熱液型礦床。

2.1控礦巖漿巖

麥巴礦區內各礦體,它們的蘊礦母巖或圍巖,都與燕山期侵入的花崗閃長巖體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即成礦巖體以燕山期侵入巖為主,巖體主要有花崗閃長巖、二長花崗巖、花崗斑巖、石英斑巖。燕山期侵入巖主體一花崗閃長巖體,其成礦元素遠高于地殼中的豐度值,特有的副礦物組合:磁鐵礦+鋯石+憐灰石+榍石,說明該巖體具有斑巖型銅鉛礦床的專屬性。該巖體具有一個相當穩定的黑云母、磁鐵礦和鐘長石平衡組合,也表明具有斑巖型銅箱礦成礦的良好信息。復式花崗閃長巖體的二次活動,生產出區內的二長花崗巖,該花崗巖其化學成分中的鐘、鋼成分高于地殼中的豐度值,其副礦物組合和微量元素的分配比例,都表明該次巖漿活動,對區內多金屬成礦提供了一定的物質富集形成條件與動力源泉。巖漿活動的后期,脈巖的侵入,特別是花崗斑巖及石英斑巖的侵入,提供了研究區內重要的物質補充來源,并且為成礦作用提供了充足的熱源動力。

2.2巖漿演化

區內與銅鉬礦化關系密切的巖漿活動主要為燕山期侵入巖。區內巖漿巖的主體,以石柱子復式花崗閃長巖體為代表??傮w上可為兩個大的演化階段,第一階段為石柱子復式花崗閃長巖(石柱子超單元)侵入為主的早期階段;第二階段為中晚白聖世侵入體侵入的晚期階段。區內存在一個復雜而較完整的巖漿演化序列。由巖石的化學成分、礦物成分、微量元素含量、產出狀態及侵位機制上分析結果表明,區內各類巖體,其體積、侵位規律、及副礦物各類含量元素演化豐度趨勢均有一定規律可尋。區內巖漿侵入主期,石柱子復式花崗閃長巖體帶入較高豐度的Cr、Ni、Cu、Pb、Zn、Mo、Au、Ag元素。主期侵入稍后的二長花崗巖活動,產生巖漿分餾作用。第二階段花崗斑巖、石英斑巖的侵入,使原花崗巖產生較強烈的蝕變作用,在鉀質成分熱液的流動過程中,活化了圍巖中的礦質成分,而花崗斑巖(石英斑巖)中的Cu、Pb、Zn、Mo豐度值相對偏高,為區內成礦提供了豐富的物質來源。

2.3巖漿演化與礦化規律

根據地質報告資料表明,區內主期侵入的巖漿巖體與晚期的構造巖漿活動,其形成的不同巖性中的Cu、Pb、Zn、Mo、Au等成礦元素豐度值均相對較高。據本次研究結果,區內燕山期兩個階段的巖漿活動,均不同程度發生有多金屬礦化活動,但以晚期的脈巖發育階段為主要成礦階段。從成礦的現實性分析,由于區內己發現的鉬礦體,賦存于爆破角礫巖、硅化花崗斑巖(石英斑巖)及少量的花崗閃長巖內:金、銅、鉛、鋅礦化則與后期的構造蝕變關系密切。因此,礦區內巖漿演化,其具備了潛在的成礦性與成礦現實性。成礦活動發生在后期含礦熱液萃取下,原巖中的礦質成分重新活化流動。原巖中釋放的礦質成分與熱液中的礦質成分充分迭加,于有利位置沉淀成礦。后期的絹英巖化及其它鉀化蝕變作用,對區內的多金屬成礦起到了催化與富集作用。

2.4控礦構造

區內構造活動強烈,主要以東西向、北西向構造為基本構造格架。無褶皺構造,但斷層構造發育較好,以北西向及近東西向斷層為主,前者形成時期較晚,為主要導礦和容礦構造,近東西向斷層形成較早,控制了區內銅鉬礦體的分布。其中,銅、鉬礦化石英斑巖主要出現在麥巴礦區中部,呈巖珠狀產出于花崗閃長巖中,面積約0.025Km2。巖石呈淺灰色,斑狀結構,塊狀構造,成分主要為石英;其次為長石,少量鉀長石和黑云母,多為隱晶質礦物;其余為少量磷灰石及其他副礦物。該巖體與Cu、Au等礦化關系密切,巖石裂隙面上孔雀石化發育較強,呈薄膜狀產出,局部偶見銅藍礦化。

通過對上述巖漿巖以及成礦構造分析,巖石皆經歷了不同程度的變質,伴隨著巖漿多次侵入分異活動的巖漿期后氣成-熱液蝕變交叉、重疊。但從理論上講,蝕變對成礦作用有利,而偏堿性的物質環境,有利于成礦物質成分的沉淀。礦區內存在有強烈的多類型、多形式的蝕變作用。硅化、鉀化及絹英巖化等不同蝕變作用類型共存,面狀、線狀的蝕變作用形式同時存在,礦體或礦化體與多種蝕變作用共生。

參考文獻

[1]應立娟.西藏甲瑪銅多金屬礦床的成礦機制[D].中國地質科學院,2012.

[2]張志.西藏尕爾窮—嘎拉勒銅金礦集區成礦規律與成礦預測[D].成都理工大學,2015.

[3]鄧軍,侯增謙,莫宣學,楊立強,王慶飛,王長明.2010a.三江特提斯復合造山與成礦作用. 礦床地質,29( 1) : 37 - 42.

[4] 李文昌,潘桂棠,侯增謙,莫宣學,王立全等. 2010.西南“三江”多島弧盆-碰撞造山成礦理論與勘查技術.北京: 地質出版社,1- 491.

[5]1998. 三江特提斯火山作用與成礦. 北京: 地質出版社,1 - 128莫宣學,鄧晉福,董方瀏,喻學惠,王勇,周肅,楊偉光. 2001. 西南三江造山帶火山巖-構造組合及其意義. 高校地質學報,7( 2) : 121- 138.

猜你喜歡
成礦規律
內蒙古及臨區礦床成礦規律及系列
東秦嶺燕山期中酸性小巖體成礦規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