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紅山鐵礦Ⅰ號鐵銅礦帶500mB18線以東探礦工程分析

2017-07-16 01:08羅林
環球人文地理·評論版 2017年4期
關鍵詞:探礦干線勘探

羅林

(玉溪大紅山礦業有限公司采礦管理部,云南 玉溪 653405)

大紅山鐵礦Ⅰ號鐵銅礦帶沿底巴都主背斜南、北兩翼翼部延展,受背斜產狀及形態控制。由火山沉積成因形成的I號鐵銅礦帶礦體主要產于大紅山群曼崗河組第三巖性段的中上部,以玫瑰紅色白云石大理石巖標志層與曼崗河四段分開。區內構造復雜,其中以南北向構造對礦體的走向延伸或走向形態有制約、破壞作用。B18線以東礦體由于受到F1斷層(位于B18~B20線之間,斷層南段與X=65200及B18線斜交通過,斷層平面延伸較為平直,長約299米,走向7°,傾向E,傾角88.7°,斷距約7m,斷層為一壓扭性正斷層,對含礦地層的完整性破壞性較大,如圖1)的影響,礦體上、下盤被南北錯開。走向也發生變化,由原來的北西南東向變為北東南西向。這些都給探礦工作增加了難度,從基建探礦開始一直延用的B勘探線已不適合,探礦還涉及到回采進路、北部沿脈干線布置等后續采礦施工,不確定因素增多,探礦風險增加。面對工期緊、地質條件復雜、采探交叉作業等困難,合理的布置探礦工程,有序的組織施工是探礦工作順利進行,采礦工作不受影響的重要保證。

由于B18線以東的礦體情況較為復雜,以往的地質資料沒有詳細涉及。為降低勘探風險,適應礦體形態變化,本次探礦充分利用已有的地質資料。根據礦山采礦需要的工程作為探礦工程布置原則對探礦范圍內進行詳細系統勘探,選擇坑內鉆探的探礦方法,利用已有的500m、520m、540m沿脈干線以及設計施工的探礦穿脈作為探礦通道布置鉆窩在施工上向和下向孔(如圖2),主要控制560m~400m標高之間的礦體地質情況,勘查類型按50m×50m的網度。

探礦計劃分兩部實施。第一部施工礦體北部沿脈干線,在干線布置水平鉆孔進行先期探礦。第二部根據水平鉆孔資料,在結合生產需要,施工探礦進路,在探礦進路和干線上布置鉆窩進行生產探礦,如圖1。此次探礦因礦體走向發生變化,原B勘探線與礦體走向夾角較小,所以選擇A線作為探礦的勘探線。且要利用已有開拓工程,結合B16線探礦揭露的礦體走向變化和前期基建探礦勘探以及地勘的基礎上延伸沿脈干線,沿脈干線往東延伸多長是重點問題。此處除F1斷層以外,沒有發現有大的構造變化,礦體形態穩定,在綜合考慮采礦設計以50米為一個回采盤區,將沿脈干線沿礦體走向(75°)向東延伸兩條勘探線至加A44線,長度近100米。沿脈干線施工完成后就可以布置垂直礦體走向水平鉆孔三個。從三個鉆孔的巖心,和取樣分析結果看,B18線以東礦體平面寬度3-9米,走向穩定,連續性較好,可以進行第二部探礦進路施工和鉆孔施工。第二部施工中最為重要的是探礦進路的布置,既要考慮探礦效果,又要考慮探礦進路后期能夠作為回采進路使用,還要兼顧經濟效益。參考現在生產中回采進路和A勘探線的位置后決定在地勘A勘探線布置設計三條探礦穿脈,三條勘探線是A43、A43'、A44,如圖1。5016回采進路已經施工完成,A43線探礦進路可利用5016回采進路與A43勘探線交叉,從交叉點開始掘進,不必重新掘進一條進路。

本次探礦結合以往勘探資料(儲量級別333-334級),在其基礎上儲量可升級達(331級),為礦體開拓采準設計提供地質資料,驗證以往探礦成果。結合現階段礦體開采工業指標重新圈定鐵銅礦體,計算儲量,查明探礦范圍內礦體空間位置、形態、產狀,礦石質量數量等地質特征,對后續采礦工程有重要意義。探礦涉及A、B兩種勘探線,采用A線作為勘探線在參考基建探礦中的B線資料,靈活多變很好的適應了礦體形態變化。在探礦設計中由于坑道工程量大,投資高,對探礦效果影響重大,所以坑道工程的布置由為重要,采用探采結合,探礦先行的原則,有助于合理的布置工程,避免浪費。由于是生產探礦,經常碰到探礦與采礦工程交叉作業,所以合理的探礦施工順序是按時完工的保證,探礦施工過程中按照由淺入深、由稀到密、由已知到未知的原則,結合生產實際情況進行。

猜你喜歡
探礦干線勘探
《西部探礦工程》投審稿系統啟用通知
《西部探礦工程》投審稿系統啟用通知
《西部探礦工程》投審稿系統啟用通知
《西部探礦工程》投審稿系統啟用通知
油氣勘探開發三年滾動計劃編制的思考
基于熵權TOPSIS的高速干線物流卡車司機駕駛行為評價
勘探石油
中小城市交通干線模糊控制的實現
OLP在干線DW DM網絡中的應用模式
煤層氣勘探開發行動計劃發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