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非物質文化遺產視野下日照市民間民俗體育項目的保護與傳承

2017-07-16 01:22魯莎莎來守英畢傳峰
環球人文地理·評論版 2017年4期
關鍵詞:非物質文化保護與傳承

魯莎莎+來守英+畢傳峰

(山東省日照市博物館,山東 日照 276800)

摘要: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范疇,日照民俗體育項目擁有著非物質文化遺產慣有的特質。如今在國內掀起了挖掘的熱潮。在掌握了大量的資料的基礎上,采用多種方法,如文獻資料、專家訪談、調查分析等方法,將對非物質文化的研究涵蓋在民俗學等學科理論之上,探究這一體育項目的發展歷史、生存現狀以及保護傳承的策略,具有非常重要的歷史意義。

關鍵詞:非物質文化;日照民間民俗體育;保護與傳承

民間民俗體育是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流傳至今,我們能看到的包含了眾多的道具、技巧、動作等等,無不蘊含著中國民族歷代相傳的價值觀念、風俗風尚等等。隨著我國的政經發展以及城市化建設的步伐加快,一些寶貴的文化和民俗特征正在消失,必須采取有效的措施來保護這些物質文化遺產并予以傳承,這就是本文所要論證的中心的起因。

1、關于日照民間民俗體育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調查與研究方法

為了保證研究的理論和實證依據的完整,采用了田野調查法,走訪大量的傳承人物,搜集到了眾多地方史志,還有訪談法,有針對性地走訪了體育局、文化局等政府部并實地考察非物質文化遺產現場和當事人;采用了比較分析法,將日照市民俗體育項目中的現實價值等要素加以分析,尋找到最適合非物質文化遺產民俗體育項目保護和傳承的措施。

2、日照民間民俗體育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發展現狀

日照位于山東沿海,地處黃海邊緣,具有經濟開發區的功能,兼具國家旅游度假功能,地理位置的獨特孕育了其大汶口文化和龍山文化,產生了大量的民間民俗體育文化,但是由于種種原因,很多民俗體育項目正在消失,必須引起重視。

2.1民族文化的消亡是當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發展面臨的尷尬現實。日照的民俗體育項目也不能幸免。經歷了數百年乃至上千年的歷史變革,如今,其已經處在了歷史的邊緣,甚至都沒有得到保護和傳承的重視度。這樣的歷史節點,需要當代人做一些事情。將民俗體育項目加以傳承,是千秋功業。地方政府不僅要重視民族體育的保護和傳承,還要加強財政基礎的建設,對于制約當地民俗體育發展需要的經費予以調撥。然而,實際的情況是,很多民俗體育項目的消亡就是因為缺錢,再加上一些傳承人去世,年輕的傳承人迫于生計要去打工,導致了日照民俗體育項目持續出現傳承脫節[1]。

2.2經過調查,民俗體育項目在傳承中,人的流失十分嚴重,整體隊伍發生了萎縮,能夠真正堅持習練的人越來越少。一些老的傳承人去世后,新一代的傳承人,一方面對其認識不足,無心做好傳承工作,或者迫于生計外出打工,因此,民俗體育項目傳承人青黃不接的現象十分嚴重。

2.3由于市場經濟的沖擊,項目的延續必須適應市場,但是民俗體育項目在傳統的生存上抑制依賴政府投入,缺少自身的經濟效益的產出動力。這樣,導致社會輿論對民俗體育項目的關注度不足,社會地位逐年下降,再加上城鎮化工業化的推進,生活成本的增加,很多傳承人年輕時就要除外打工,而且民間民俗體育項目普遍沒有組織和引導,資源參與的形式導致經費的不足,致使傳統的技藝不斷地被遺忘和消失,例如查拳和秋千技藝,都是由于組織缺乏保護,導致最終的傳承斷代。

2.4由于缺乏投入和傳承人,一些民俗體育不得不在家開辦培訓班,但是這種方式,現實條件不夠完善,無法進行規模的擴大,而且有一些項目存在于城鎮中,高昂的資金壓力使得交流活動等基本的工作都無法進行,更談不上器材等置辦了。

2.5由于民俗體育項目在社會的的形象就是江湖的雜耍,因此,藝人們沒有好的社會地位,一些老舊的社會遺風依然存在。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生活節奏的加快,生存的競爭的壓力不斷加劇,沒有經濟效益就無法解決生存問題,因此,一些傳承人不得不轉行。

2.6.社會的娛樂正在呈現多元化的發展趨勢。網絡游戲產業的崛起,正在將傳統的游戲吞噬。相比現代游戲,傳統的民俗民間體育的娛樂性十分有線,即便是反復練習,但是其形式的古樸,套路的種類,都已經無法吸引當代人挑剔的目光。從娛樂的需要看,盡管老的藝人依然充滿著對傳統的熱愛,但是,新的傳承者對于這種傳統的絕活卻充滿疑問。而且,人們的思維方式已經受到社會的影響發生了巨大的轉變,傳統的娛樂形式已經逐漸走出了人們的生活,經濟利益的追求也抹殺了傳統民俗體育的責任感。

3、發展民俗體育,保護與傳承的思路

3.1對于民俗體育文化額傳承,應將之視為無形的文化,針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封閉的特點,對傳承人給于培訓,設立專門的培訓中心,敞開視野,開拓平臺,加深傳承人對民俗文化的理解,重新認識民俗體育,樹立對非物質文化傳承的使命感。通過對組織機構的監理和健全,例如成立民俗體育協會,最好相關的非物質文化保護的傳承工作。發揮非物質文化遺產群體的開放性和多元化的優勢,將封閉性和局限性加以去除,引導非物質文化遺產類民俗體育項目保護和傳承開放化、可持續化。例如設立民俗文化村,發揮原著居民傳承性,劃分傳承低于,針對民俗文化原生態進行發揚。

3.2依托日照市的旅游資源,充分挖掘旅游資源,采用商業運作的方式,將風土人情和民間文化貫穿到旅游當中,讓民俗文化依托民俗體育等的觀賞性和參與性發揚光大。例如設立民俗風情去,銷售民俗體育紀念品,拓展民俗體育大眾化項目,不僅提高了旅游的吸引力,也創造了不菲的價值。

3.3通過宣傳,樹立民俗文化和民間體育的社會形象,通過宣傳載體,充分展示民俗體育的傳統和現代的文化內涵,例如手機游戲就可以開發出有關于民間技藝主題的游戲,通過游戲,玩家逐漸了解民俗文化的知識,寓教于樂,玩的同時又受到了教育。

3.4充分發揮科研院所、高校的學術優勢,將民俗體育的研究滲透到理論高度,開設民俗體育課程,監理民俗體育社團,提高民俗體育傳承人的文化素養。

結語:日照民俗體育的起源來自于生活,隨著歷史的發展,其本身的藝術、文化、商業等的價值日益豐厚。從精神文化生活需要和歷史文化傳承的需要角度出發,充分進行這一非物質文化遺產類項目隊額保護和傳承工作,是今后要深入研究的重要課題。

參考文獻

[1] 商榷.非物質文化遺產視野下日照市民間民俗體育項目的保護與傳承[D].山東體育學院,2013.

猜你喜歡
非物質文化保護與傳承
河洛體育文化保護與傳承研究
日本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及啟示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