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右玉縣近60年氣候變化特征分析

2017-07-16 02:14梁艷相棟
環球人文地理·評論版 2017年4期
關鍵詞:右玉縣特征分析氣候變化

梁艷+相棟

(山西省朔州市右玉縣氣象局,山西 朔州 036000)

摘要:根據山西省右玉縣1957-2016年的氣溫、降水、日照時數等氣象要素資料,運用線性趨勢函數分析法進行分析統計,對右玉縣近60年氣候變化特征進行了分析總結。結果表明:右玉縣年平均氣溫總體呈明顯上升趨勢,進入 20世紀 90年代中期以來,上升趨勢更為明顯;年降水量總的趨勢是呈下降趨勢,90年代減少趨勢更為明顯;日照時數總體上呈緩慢下降趨勢,進入21世紀減少更為明顯。

關鍵詞:氣候變化;特征分析;右玉縣

右玉縣地處晉西北邊陲,長城腳下,北和西北隔長城與內蒙古的涼城縣、和林格爾縣毗鄰,境內四周環山,南高北低,全縣平均海拔高度1400米, 屬溫帶大陸性氣候。文中利用右玉縣1957-2016年間的氣象資料,對右玉縣 60 年來氣候變化特征進行分析。

1、資料和方法

本文使用資料為右玉國家基本氣象站1957年1月至2016年12月月平均氣溫、降水量、日照時數等氣象要素序列資料。采用線性趨勢法分析各要素的年代際變化,年代際分為6個時期,分別是20世紀50年代(1957-1960年)、60年代(1961-1970年)、70年代(1971-1980年)、80年代(1981-1990年)、90年代(1991-2000年)和21世紀(2001-2016年)。季節劃分標準為:春季(3-5月)、夏季(6-8月)、秋季(9-11月)、冬季(12-翌年2月)。

2、氣溫變化特征分析

從右玉省1957-2016年氣溫資料可見,右玉縣60年累年平均氣溫為4.1℃,其中1998年平均氣溫 5.6℃,為歷史最高值,1957年平均氣溫2.3℃,為歷史最低值;一年中,最冷時段為12月到翌年2月 ,最熱時段為 6月下旬到8月中旬。60年來極端最低氣溫-40.4℃,出現在1971年1月21日,極端最高氣溫37.7℃,出現在 2005年6月22日。

從圖l可見,右玉縣氣溫總體呈上升趨勢, 上升趨勢率為0.27℃/10a,進入 20世紀 90年代中期以來,氣溫上升趨勢更為明顯,1997年后,年平均氣溫基本高于累年值,升溫明顯。從年代對比分析(表1)得出,20世紀90年代之前,年平均氣溫均低于累年平均值(4.1℃),60—80年代氣溫雖在不斷增高,比50年代升高了0.1-0.5℃,但變化不大;90年代-2l世紀氣溫變化劇烈,90年代比50年代升高了0.8℃,2l世紀平均氣溫比20世紀50年代氣溫升高了1.4℃,高出累年平均氣溫0.6℃??梢?,年平均氣溫總體呈明顯上升趨勢。從不同年代季節對比分析(表1)得出,一年四季的平均氣溫均表現出增暖趨勢,春、夏、秋、冬季上升趨勢率分別為0.254℃/10a、0.145℃/10a、0.171℃/10a、0.425℃/10a,綜上可知,右玉縣四季平均氣溫均呈上升趨勢,其中冬季升溫最為明顯,春季次之,秋、夏季變化較小。

3、降水量變化特征分析

從右玉省1957-2016年降水資料可見,右玉縣60年累年平均降水量為427.3mm ,各月降水量差異懸殊,降水主要集中在7-8月,7月份累年平均降水量為104.7毫米,8月份累年平均降水量為104.2毫米,這兩個月的降水量占全年總降水量的48.9%;降水量季節性變化明顯,春季約占17.2%,夏季約占61.5%,秋季約占19.4%,冬季僅占1.9%;降水量年際變化較大,年最大降水量達662.0mm,出現在1959年,年最少降水量為193.3mm,出現在1965年,其最大最小值相差468.7mm,比多年平均值還多出41.4mm。

從圖2可以看出,右玉縣年降水量總的趨勢是呈下降趨勢,以4.62mm/10a 的速率減少,其中20世紀50-70年代初,降水的年際變化較為劇烈,偏多、偏少年份較多,降水量總體偏多,1957-1973年年平均降水量為449.1mm,比多年平均值(427.3mm)偏多21.8mm,70年代初以后,呈波動變化,降水量逐漸減少,90年代以后減少趨勢較明顯,1993-2001年降水量偏少,這9年的年平均降水量為365.2 mm,比多年平均值(427.3mm)偏少62.1mm, 這一階段為枯水期,21世紀以后降水量又呈緩慢的增長趨勢。從年代對比分析(表2)得出,20世紀50-70年代降水量高于累年平均值(427.3mm),50年代的降水量最多,年平均降水量達到488.6mm,60-90年代降水量逐漸減少,90年代降水量最少,年平均降水量只有389.4mm,比50年代減少了99.2 mm,21世紀降水量逐漸增加,年平均降水量比累年平均值偏多8.5mm,但仍比50年代偏少52.8 mm。從不同年代季節對比分析(表2)得出,降水的季變化表現為 ,夏季降水量以較高的速率減少,趨勢率為-11.06mm/10a ,秋、冬季降水量變化為緩慢的減少趨勢 ,其趨勢率分別為-1.92mm/10a、-0.52mm/10a,春季降水年際變化呈現上升趨勢,其趨勢率為1.311mm/10a ,說明右玉縣降水量減少主要是由夏、秋季降水減少造成的。

4、日照時數變化特征分析

從右玉縣1961-2016年日照時數資料可見,右玉縣56年累年平均日照時數為2882.2h,日照時數的年際變化幅度較大,最多年日照時數為3333.6h,出現在1965年,最少年日照時數為2449.4h,出現在2008年,兩極值差為884.2h。從圖3可以看出,右玉縣日照時數總的趨勢是呈緩慢下降趨勢,以45.99h /10a 的速率減少,其中20世紀(1961-2000年)日照時數高于多年平均值(2882.2h)的年份有31年;只有9年日照時數低于多年平均值,進入21世紀(2001-2016年)日照時數減少較為明顯, 16年間只有2001年、2005年和2013年日照時數高于56年累年平均值,其余年份均低于多年平均值??梢娪矣窨h日照時數進入21世紀減少最為明顯。

5、結論與分析

(1)60年來,右玉縣年平均氣溫總體呈明顯上升趨勢,趨勢率為0.27℃/10a,進入 20世紀 90年代中期以來,氣溫上升趨勢更為明顯。一年四季的平均氣溫均呈上升趨勢,其中冬季升溫最為明顯,春季次之,夏季最小。

(2)60年來,右玉縣年降水量總的趨勢是呈下降趨勢,趨勢率為-4.62mm/10a,90年代減少趨勢更為明顯 。降水量夏季減少最為明顯,秋季減少較緩,冬季減少最小,春季呈現上升趨勢,說明降水量減少主要是由夏、秋季降水減少造成。

(3)56年來,右玉縣年日照時數總的趨勢是呈緩慢下降趨勢,趨勢率為-45.99h/10a。進入21世紀日照時數減少更為明顯。

參考文獻

[1]趙桂香等. 近 47年來山西省氣候變化分析.干旱區研究,2006, 9( 3):500 -505。

[2] 梁桂花,張小平. 朔州市 50 年氣候變化特征及趨勢分析.科技情報開發與經濟, 2008, 6:140。

猜你喜歡
右玉縣特征分析氣候變化
《應對氣候變化報告(2022)》發布
山西省右玉縣的生態建設及其啟示
山西省右玉縣:右玉生態羊成功入選為“山西特色農產品優勢區”
氣候變化與環保法官
氣候變化:法官的作用
2012 年南海夏季風特征分析
山西朔州右玉縣將再造林6277.9公頃
右玉縣:開展化解涉紀重復信訪舉報“百日攻堅”活動
基于PowerPC的脈內特征分析算法的工程實現
應對氣候變化需要打通“網關”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