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綠色農業發展問題研究

2017-07-18 16:50楊偉豪
商情 2017年22期
關鍵詞:蕭縣綠色農業土地流轉

楊偉豪

摘要:本文通過在安徽蕭縣調研認為,實現綠色農業規?;?、合理化、規范化要求農業企業必須改善農業生產經營方式,加強自身品牌建設;政府要完善“綠色食品”認證標準,加大監管力度,同時要加強農業生產基礎設施建設,改進土地補貼方案。

關鍵詞:土地流轉 綠色農業 蕭縣

一、問題提出

為調查城市居民對綠色農產品消費意愿,筆者于安徽省淮北市周邊展開問卷調查,共發放問卷220份,收回有效問卷208份,以下是調查結果與分析:

在參與調查的208人中,參與者100%表示想吃到綠色農副產品,說明城市居民越來越關注食品安全問題,綠色農副產品在城市中具有廣闊市場。而受訪人對現在市場上售賣的農產品安全狀況的擔心程度,96%表示對市場上售賣的農產品安全狀況有著不同程度擔心,且家中有未成年兒童的家庭擔心程度普遍偏高。當問及如果在城市周邊有農業采摘示范園可以購買綠色農產品是否愿意前往時,98%的受訪者表示愿意前往。在問及愿意購買何種綠色農副產品時,在208個受訪人中有192人表示愿意購買綠色蔬菜,168人表示愿意購買綠色水果,132人表示愿意購買雞鴨等家禽,132人表示愿意購買豬牛羊等家畜,說明不論何種農副產品,在城市中的綠色消費市場都占有一席之地。在調查過程中,大多數人都表示對現在市場上售賣的綠色農產品仍然存在疑慮,136人在擔心部分商家濫竽充數將普通農產品摻雜在綠色農產品中售出的“搭便車”行為,72人表示現在售賣的綠色農產品價格仍然比較高,這些都是我們需要改進的地方。最后我問到大家能接受的綠色農產品的心理價格,104人表示愿意接受普通農產品的1.5倍價格,45人愿意接受兩倍價格,分別各有4人愿意接受三倍和四倍價格,另外51人表示只愿意接受普通農產品價格。

二、現存問題

(一)市場上綠色產品銷售狀況不佳

既然綠色農產品與普通農產品相比,給消費者帶來安全、健康、優質的體驗,可以實現效用最大化;從生產者的角度來看,生產綠色農產品能產生品牌效應和規模經濟,有利于實現利潤最大化。由此看來,綠色農產品的供求曲線均衡點應該在右上方的高水平狀態,經過多年發展,應該是廣大中產階級可以接受的日常消費。但是我國的現實情況是:與普通農產品相比,綠色農產品所占的市場份額還是很小,盡管大家都有購買綠色農產品的意愿,但是因為各種原因沒有轉化為實際的購買力。從供給方面來看,生產綠色農產品的企業數量少、規模小,綠色農產品的市場規模有限和產品品種簡單、結構單一。

(二)農產品產業化經營程度低

現在已經流轉出用于綠色農副產品生產的土地,大多產業化程度較低,生產方式和流通方式落后,生產成本高且產量低。農業生產的基礎設施薄弱,農業抵御自然風險能力不夠。農田水利設施建設嚴重滯后,大部分地區存在灌溉設施標準低,灌溉方式落后等問題,還有部分地區缺少灌溉設施,基本處于“靠天吃飯”的狀態。而且幾乎所有農業企業都是簡單種養、銷售,缺少將生產出的綠色產品進一步加工的能力。

(三)產業發展良莠不齊

由于高端農產品產業附加值較高,產生高利潤,再加之政府大力支持,所以在蕭縣境內很快形成多家農業發展公司。在實際走訪中發現,有些公司會高附加值的綠色產品和普通農作物混合售賣以賺取高額利潤。而且每家公司產品質量參差不齊,雖然都號稱為“綠色”農產品,但是魚龍混雜難以辨別真假。

三、政策建議

(一)政府完善“綠色食品”認證標準,加大監管力度。

現在城市中的消費者之所以對“綠色食品”持有懷疑態度,是因為沒有一套完整的認證標準,同時政府的監管力度也不夠。所以政府應該制定綠色農產品檢查標準、健全和強化產品質量認證、組織發布相關信息,加強對綠色農產品市場監管。由政府頒布標準具有權威性和約束力,一旦形成便有相對穩定性,便于各方面市場主體掌握農產品信息,是克服信息不對稱、傳遞綠色農產品隱性質量特征的重要手段。而嚴格的質量認證,能有效地表達綠色農產品質量信息,給消費者提供優質、安全的保證,讓消費者消除對購買綠色食品的疑慮。公開綠色信息可以從聲譽角度影響生產企業,使企業不敢摻假,培養出社會性的制衡力量。實行強制性標簽制度和原產地制度可部分地解決信息不對稱現象,將所購買商品的詳細信息提供給消費者。政府為消費者提供充分、真實和可靠的綠色農產品消費信息,以克服市場失靈,節約消費者的交易成本。同時,要加強法制建設和執法力度,嚴厲查處假冒綠色農產品行為,減少綠色農產品市場中“搭便車”現象,凈化市場環境,提升綠色農產品的市場價值和可信度,從而提升綠色農產品的市場需求。綠色農產品的市場打開之后,綠色食品高附加值和高利潤會吸引大量城市資本注入土地流轉市場,推動土地流轉穩健進行。

(二)企業健全農產品產業化機制

這就要求企業建立健全農產品產業化機制,對某一品牌要實現種養、產銷、服務一體化的專業化生產經營,做到每個環節、每個細節的專業化、產業化。一方面,要延長加粗產業鏈,推進精深加工,推進農產品加工園的建設,產業鏈條從單一向多元拓展,呈網狀式發展,提高農產品附加值。另一方面要,把原來的小農戶組織起來,成為產業鏈的有機體,最終提高競爭力并且帶動當地農戶致富。在保證質量的前提下,利用較強經濟實力和輻射力將農業合作社附近的農戶的相關農產品納入其品牌,通過改進生產工藝,提高產品質量,擴大產品在生產上的容量。政府要加大對龍頭企業的扶持力度,促進農業產業化跨越式發展。積極發展“公司+農戶”、“企業+基地+農戶”等多種模式經營。龍頭企業發展起來可以帶動當地農戶就業,為當地農戶謀取福利。

參考文獻:

[1]溫鐵軍.八次危機:中國的真實經驗1949-2009[M].東方出版社,2013.

[2]韋云鳳.基于特色農業產業化的農村土地流轉模式——關于廣西富川農村土地流轉實踐的調查[J].農村經濟,2009(8).

[3]趙大偉.中國綠色農業發展的動力機制及制度變遷研究[J].農業經濟問題(社會科學版),2013(3).

[4]段清斌,吳長好,馬新葉,王甜甜.綠色農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和對策研究——以河南省息縣為例[J].中國農業資源與區劃,2015(8).

猜你喜歡
蕭縣綠色農業土地流轉
以葡萄產業為例的蕭縣電商精準扶貧對策研究
蕭縣馬鈴薯產業發展現狀及對策建議
蕭縣新追尋
蕭縣書畫現象研究
綠色農業發展理論與實踐創新模式探析
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的根據、障礙和對策
農村土地流轉中地方政府職能的構建
中國農村土地流轉供需市場失衡問題的研究
城鎮化過程中土地流轉對農民土地權益影響問題分析
論中國綠色產業的發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