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帶一路”視域下栽培大豆的起源和傳播

2017-07-19 10:22劉啟振張小玉王思明南京農業大學中華農業文明研究院江蘇南京0095南京農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江蘇南京0095
中國野生植物資源 2017年3期
關鍵詞:大豆栽培一帶一路

劉啟振,張小玉,王思明*(.南京農業大學 中華農業文明研究院,江蘇 南京 0095;.南京農業大學 經濟管理學院,江蘇 南京 0095)

“一帶一路”視域下栽培大豆的起源和傳播

劉啟振1,張小玉2,王思明1*
(1.南京農業大學 中華農業文明研究院,江蘇 南京 210095;2.南京農業大學 經濟管理學院,江蘇 南京 210095)

通過對野生大豆的地理分布、大豆考古發掘遺存以及早期歷史文獻資料的記載等三個方面的考證,闡明栽培大豆起源于中國境內。大豆在中國的傳播和發展歷程大致經過了四個階段:萌芽、成型、成熟和穩定。清朝之前,大豆基本實現了在亞洲的傳播。近代以降,歐洲、美洲、非洲等地陸續經由不同渠道引進大豆。二戰之后,美洲逐漸成為世界最大的大豆生產基地。在“一帶一路”框架之下探討大豆在全球各地,尤其是主產國的本土化歷程將成為今后大豆栽培史研究重點關注的問題。

大豆;一帶一路;絲綢之路

“一帶一路”沿線的國家和地區歷史悠久,文化發達,大多蘊藏著豐富的植物資源和產品。它們在植物資源的研究與開發方面積累了大量的經驗和成果。這啟示我們:在科研創新方面,應該選擇具有重大經濟和生態意義的植物作為課題開展研究;在文化發展方面,著力加強歷史文化的傳承與推廣,推動合作共贏,增進理解包容[1]。大豆是中國本土起源的一種主要傳統農作物。千百年來,它都是中華民族植物蛋白、卵磷脂和植物油脂的重要來源。近代以降,大豆迅速向漢字文化圈以外的區域傳播,很快成為世界級的重要作物。大豆具有巨大的經濟價值、顯著的生態意義以及豐富的歷史文化內涵,十分有必要對栽培大豆的起源、傳播和發展歷程進行系統的回顧、梳理和探討。

1 栽培大豆的起源

大豆為豆科、蝶形花亞科、大豆屬一年生草本植物,其栽培類型的學名是Glycinemax(Linn.) Merr.,通常稱為黃豆,古稱“菽”。中國人最早馴化和種植大豆,迄今已有5 000余年的歷史。下面從野生大豆的分布、大豆考古發掘遺存和早期歷史文獻資料的記載等三個方面簡要論證栽培大豆的起源問題。

1.1 野生大豆在中國的地理分布

栽培大豆由野生大豆(GlycinesojaSieb.et Zucc.)進化而來。野生大豆在中國境內的分布極其廣泛,除了極北部少數低溫、積溫不足、生育期過短的地區和25°N以南的海南以及青海、新疆等西北沙漠干旱少雨地區之外,絕大多數的省、市、自治區都發現了野生大豆的存在。北起黑龍江呼瑪縣呼瑪河畔(51°43′N),南至廣西象州(24°N)和廣東英德(24°10′N);東起黑龍江撫遠(134°20′E),西到西藏察隅縣的上察隅區(97°E);東北自135°E的烏蘇里江沿岸至東南浙江舟山群島及臺灣的一部分,西北自104°E甘肅景泰縣至西南云南寧蒗縣,都是野生大豆的分布范圍。

中國野生大豆的垂直分布范圍也相當廣泛,山區、丘陵、河谷平原、沿海以及東北1 500 m海拔的山區,西藏海拔2 250 m以下地區,黃河和長江流域海拔為1 500~1 700 m的高地均有野生大豆生長。垂直分布的最高點在云南寧蒗縣(海拔2 650 m)。中國野生大豆的類型十分豐富,有原始的典型野生大豆,也有白花、褐色和綠色種皮,葉線形的類型。個別材料分枝達100多個。株高達6 m,株莢數3 000~4 000個。在野生大豆和進化程度高的栽培大豆類型之間存在著進化程度高低不同的過渡類型,如東北的秣食豆、西北黃土高原的小黑豆和南方的泥豆[2]4。

1.2 中國大豆考古發掘遺存

在實際的考古工作中,多處大豆遺存被發現。20世紀90年代以前,考古發掘多使用傳統手段,出土的大豆遺存相對較少;從20世紀末開始,浮選法等先進植物考古技術被廣泛應用于考古實踐,更多年代久遠的炭化大豆遺存被發掘出來?,F將中國境內迄今發現的主要大豆考古遺存進行統計整理,具體如表1所示。

表1 中國栽培大豆考古遺存(至2016年為止)

由表1可知,目前至少有22處考古遺址中發現了大豆(以栽培大豆為主,少量野生和過渡類型)遺存,地理分布范圍遍及東北、華北、華中、西北、華東等廣大地區;時間從新石器時代延續至漢代,商周時期起炭化大豆出土數量逐漸增多,這從一個側面反映了大豆栽培技術日趨成熟,大豆開始在當時人們的日常飲食生活中占據相對重要的位置[3]。

1.3 早期歷史文獻記載的大豆

關于大豆的記載大量存在于古代典籍,尤其是先秦文獻之中?!对娊洝肥侵袊钤绲囊徊吭姼杩偧?,收集了從西周初年至春秋中葉(公元前11世紀至前6世紀)311篇詩歌。其中《豳風·七月》《小雅·小宛》《小雅·采菽》《大雅·生民》等篇章都有關于菽的記載?!妒酚洝の宓郾炯o》記載:“軒轅(黃帝名)……治五氣,藝五種,撫萬民,度四方”[4]3,鄭玄認為“五種”是指黍、稷、菽、麥、稻五種作物。黃帝玄孫、周族始祖后稷年少時“好種麻、菽,麻、菽美。及為成人,遂好耕農,相地之宜,宜谷者稼穡焉,民皆法則之?!盵4]112此外,《左傳》《管子》《墨子》《孟子》《周禮》《逸周書》《呂氏春秋》《淮南子》《內經》《越絕書》《尚書考靈曜》《氾勝之書》等文獻中也存在大量關于菽的內容。發掘出土的金文和秦漢簡牘,如《金文文獻集成》《睡虎地秦墓竹簡》《郭店楚墓竹簡》等考古資料中也都可以發現菽、大豆的記述。

這些歷史文獻對栽培大豆在中國的起源、分布和種植技術等方面做了記載,從中可以得出如下認識:栽培大豆起源于中國北方,但是在具體地點上說法不一,大致有東北、西北、黃河中下游等三種觀點;西周至春秋戰國時期,大豆主要分布在河南、河北和山西等中原地區;大豆的生態適應性決定了它在北方分布的必然性[5]。

綜上,可以認為栽培大豆起源于中國境內,只是具體的起源中心仍然存在爭議。大豆的起源和進化是大豆基礎生物學的一個基本問題。然而,對栽培大豆的來源作出準確推測和判斷又是一個相當困難的命題。這就需要運用古農史學、考古學和比較實驗生物學等手段進行綜合分析[6]。

2 栽培大豆在中國的傳播和發展

根據種植技術的成熟程度進行劃分,栽培大豆在中國的傳播和發展大致經過了四個階段:萌芽、成型、成熟和穩定。

2.1 大豆栽培的萌芽

西周至春秋時期(公元前1027—前481年)是中國大豆栽培技術的萌芽階段。此時社會生產力水平相對低下,土地尚未得到全面開發,對自然的依賴性很大。大豆只是眾多的糧食作物之一,而抗旱、耐瘠、生長期短、生態適應性強的黍、稷才是當時糧食作物的主導。早期的大豆主要分布在華夏族聚居的黃河流域,陜西、山西、山東、河南、河北等地是核心種植區,所以大豆常被稱為“北方之谷”。

2.2 大豆精耕細作技術系統形成

戰國秦漢時期(公元前480—公元220年),大豆栽培技術得到進一步發展,初步形成一整套精耕細作技術系統。戰國時期,春秋井田制被取消,封建土地所有制正式確立,鐵制農具開始出現并推廣使用,牛耕技術的快速普及,這些舉措都極大推動了農業生產力的發展。對生長條件要求較高的菽、粟逐漸代替了黍、稷的地位,充任主糧?!稇饑摺ろn一》亦云:“韓地……五谷所生,非麥而豆;民之所食,大抵豆飯藿羹?!盵7]934意即韓國實行麥豆輪作制,百姓以豆為飯,以豆葉為菜羹?!豆茏印ぶ亓睢费裕骸拜乃诓蛔?,末生不禁,民必有饑餓之色”[8]285,可見菽、粟二者是此時的主要食糧?!睹献印けM心上》曰:“圣人治天下,使有菽粟如水火。菽粟如水火而民焉有不仁者乎?”[9]912這里其實是用菽和粟來指代糧食??梢?,大豆在戰國秦漢時期的社會生活中已經占據相當重要的位置。大豆栽培技術出現較大發展,區種法被用作大豆栽培,人們已經認識到適時播種不違農時的重要性,大豆產量提高,品質也優于以前?!稓飫僦畷穼Υ蠖狗N植技術作了較為詳細的總結。釀造業的興起和繁榮,使得大豆在副食加工方面的用處愈發廣泛。西漢初年,豆腐被發明出來。大豆的種植面積呈現擴張趨勢,逐漸從黃河流域向長江流域拓展。然而,這一時期大豆在整個種植結構中的比例卻是持續縮小的,漢代僅為戰國初年的1/5左右,主要原因是社會經濟的穩定繁榮促使人口大量增加,對粟、麥等谷類作物的需求更為迫切。

2.3 大豆栽培技術體系的成熟

兩漢之后,大豆栽培技術日臻系統完善。魏晉至宋元時期(220—1368年)是中國古代大豆栽培技術體系的成熟階段。土地耕作和作物栽培技術達到很高的水平。大豆參與多種作物的輪作,《齊民要術》記載:“凡黍穄田,新開荒為上,大豆底為次,谷底為下?!盵10]102陳旉《農書》進一步指出,收稻之后種植大豆具有改良土壤、增進地力的功能:“早田獲刈才畢,隨即耕治曬暴,加糞壅培,而種豆麥蔬茹,因以熟土壤而肥沃之,以省來歲功役,且其收又足以助歲計也?!盵11]26北方大豆輪作復種方式主要有以下幾種:小麥→大豆→秋雜(谷、黍、稷等),大豆→谷、黍、稷,大豆→高粱,黍→小麥→大豆,大豆→黍、稷→谷,等等;南方的大豆輪作復種方式則相對單一,以水稻→大豆為主。此時還普遍實行大豆與谷類作物的間作套種,《氾勝之書》《齊民要術》等農書中都有所反映。大豆和谷類作物的輪作復種和間作套種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維持土壤的氮素平衡,實現“地力常新壯”。

人們已經充分認識到大豆品種有地區適應性,優良品種對大豆增產會產生積極促進作用,指出以成熟期、植株高度、產量和品質等指標作為品種的分類標準。宋元之際對于種子品質非常關注,播種前需要嚴格挑選,并提前曬種。王禎《農書》講到:“九谷之種,黍、稷、秫、稻、麻、大麥、小麥、大豆、小豆。凡種,浥郁則不生,生亦尋死。種雜者,禾生早晚不均,春復減而難熟,特宜存意揀選……又有粒而或簞或窖者。將種前二十許日,取出曬之,令燥,種之?!盵12]29對待包括大豆在內的作物異地引種,既應承認風土論,又不能唯風土論,人的主觀能動性也是非常重要的一個因素?!掇r桑輯要》記載:“然一州之內,風土又各有所不同……土壤黃、白,厥田中、上,黍、稷、粱、菽即可種,不必限于雍、冀?!盵13]144隨著“風土不宜”觀念影響力的減弱,大豆分布范圍得以大幅延展,幾乎遍及全境。

2.4 大豆栽培的穩定和精細化走向

到了明清時期(1368—1912年),中國傳統大豆栽培進入平穩發展階段。此時的大豆種植已經遍及全國各地,栽培技術在穩定中有了一定程度的進步,開始對大豆的選種及良種繁育技術進行關注,呈現精細化的趨勢。明季《國脈民天·養種》認為:“凡五谷、豆、果、蔬菜之有種,猶人之有父也,地則母耳。母要肥,父要壯,必先仔細揀種。其法,量自己所種地,約用種若干石,其種約用地若干畝。即于所種地中揀上好地若干畝。所種之物,或谷或豆等,即顆顆粒粒皆要仔細精揀肥實光潤者,方堪作種用。此地比別地糞力、耕鋤俱加數倍,愈多愈妙。其下種行路,比別地又須寬數寸。遇旱則汲水灌之,則所長之苗與所結之子比所下之種必更加飽滿。又照后曬法加曬。下次即用此種所結之實內仍揀上上極大者作為種子?!盵14]620可見,留種地須選肥沃之地,并與大田生產分開,種植密度比一般田要稀,田間管理精細,肥水要勤,留種應選擇顆粒大而品質優的。大豆選種可以采用去花選莢法:“豆則止留莢十數個,其余開花時俱摘去矣。亦養種之法也?!盵14]620也可以在田間選莢,揀選籽粒飽滿的留種,并按照成熟期的早晚分收、分藏,清代《齊民四術》就說:“凡稼必先擇種……稻、麥、黍、粟、麻、豆各谷,俱有遲早數種。于田內擇其尤肥實黃綻滿穡者,摘出為種。尤謹擇其熟之齊否遲早,各置一處,不可雜,曬極干?!盵15]1679此外,大豆中耕除草和施肥等環節在明清時期也得到了加強。中耕除草重點在于多鋤,大豆應適當減少氮肥的施用。與小麥等作物不同,大豆適宜施草木灰,少施糞肥。

3 大豆在世界各地的傳播和發展

中國是栽培大豆的原產地,現在世界上其他國家和地區所種植的大豆幾乎都是直接或間接從中國傳播出去的。

3.1 大豆在亞洲其他國家和地區的傳播

古代中國同朝鮮半島交往開始很早,戰國時期,燕、齊兩地和朝鮮的交流更加密切,大豆很有可能于公元前200年左右傳入朝鮮地區。日本引進大豆基本上通過兩條渠道:一是從朝鮮間接傳入,二是直接從華東地區直接引進。公元前1000年以前,中國和日本就已經存在兩條交通路線:一條是經由中國東北進入朝鮮半島,渡過海峽到達九州;一條是由浙江南部渡海抵達九州西部。大約在兩漢時期,中國的大豆同水稻和植桑養蠶技術等一起開始輸入日本[16]。日本首部文學作品《古事記》(712年)和最早的正史《日本書紀》(720年)中都出現了關于大豆的明確記載,這表明當時的日本已經較為普遍地種植大豆了。

大約在公元7世紀前后,與中國毗鄰的中南半島各個國家和地區直接從華南和西南地區引進大豆。17世紀,大豆開始傳入菲律賓、印度尼西亞等地。1746年,馬來西亞已經出現大豆種植。1876年,中亞外高加索地區開始出現大豆栽培活動。由于氣候、土壤以及作物布局等因素的限制,朝鮮(韓國)、印度尼西亞和日本等地的大豆盡管種植面積較大,但是未能發展成為大豆生產的重要基地。

3.2 大豆在歐洲的傳播

德國植物學家Engelbert Kaempfer曾經在日本游歷兩年(1691—1692年),他于1712年出版《海外奇談》(AmoenitatumExoticarum)一書,其中詳細記述了日本人利用大豆制作的各種食品,并將關于大豆的一些知識介紹到歐洲。1739年,法國傳教士將中國大豆引至巴黎試種。最初種植在巴黎植物園內,僅僅作為一種觀賞植物。然而,由于無法正常成熟,這種大豆沒有實際生產價值。1751年,歐洲藥理學家對日本的大豆及其在醫藥學上的用途已經頗為熟悉。大約經過100年左右,Vilmorin從Haberlandt得到了在奧地利馴化成功的栽培大豆品種,1885年后法國才開始將大豆作為一種有經濟價值的作物進行栽培。1790年,英國倫敦皇家植物園林——邱園(The Royal Botanic Gardens,Kew)第一次進行大豆試種。1840年,大豆被引種意大利。

1873年,奧地利維也納舉辦萬國博覽會,共有19個大豆品種參加展出,其中,中國13個,日本4個,外高加索和突尼斯各1個。大豆由此得到世界范圍內的廣泛關注,并逐漸傳播到全球各地。奧地利人維也納皇家農業學院教授Friedrich J.Haberlandt正是在這次參會期間對大豆產生了巨大興趣,將得到的大豆品種精心安排試種。1875年,他首先在維也納附近培養這些種子,發現中國的4個品種成熟完好。1876年,Haberlandt將這些品種分發至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等地。1877年,又在德國、俄國、波蘭、瑞士和荷蘭等國開展大豆合作試驗。在試種過程中,大多數收到大豆種子的農民都能及時地將種植結果反饋給Haberlandt,這在很大程度上促成了大豆快速在歐洲各個國家和地區的擴展。從1876年2月份開始,Haberlandt首先將試驗推廣結果在各種雜志上公開發表,后來將這些文章編纂成冊,終于在1878年出版了他的代表作《大豆》(DieSojabohne)。1874年,Ярощевский和Емполовский發表關于大豆的論文,引起農學家И.Г.Подоsа的關注。同年,他向Haberlandt索取了50粒品種不同的大豆種子,然后在烏克蘭南部赫爾松試驗場試種。1898年,俄國人И.Овсинский從中國東北地區帶走一批大豆種子,在俄國中部和北部推廣種植。

歐洲是繼亞洲之后著力發展大豆生產的另一地區。然而,由于氣候、土壤等自然條件的制約,加之難以找到適宜當地風土的品種,大豆長期都被用于觀賞或者只是停留在試驗馴化階段。大豆生產出現一定規模的發展,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后的事。歐洲雖然輸入大豆較早,但是也沒有發展成為世界大豆生產的重要基地[2]8。

3.3 大豆在美洲等地的傳播和發展

大豆經由多種途徑傳入美洲地區。美國最初主要從三個地區引進大豆:中國、歐洲和日本。1765年,東印度公司海員Samuel Bowen將中國大豆帶至喬治亞州的Savannah,美國開始引入大豆;1770年,美國駐法國大使Benjanin Franklin從法國帶回大豆,送到費城;1850年左右,美國人搭乘火輪船從日本帶回大豆種子在舊金山進行栽培,以后又傳入伊利諾斯州和俄亥俄州。1829年,Thomas Nuttall在馬薩諸塞州坎布里奇的植物園里種植了一個種子深棕色的大豆品種。此種大豆長勢繁茂,籽粒飽滿,營養豐富,可以被用來制作當時的名貴調料——醬油。1804年,James Mease首次在美國文獻中提到大豆。此后的100年里,大豆頻頻出現在美國的文獻資料之中,但是直到19世紀末美國大豆的產量都不高。眾多農學家和其他有識之士逐漸認識到大豆的食用和經濟價值以及其對美國生態環境的較強適應性,從而大力主張在美國各地推廣種植。自1898年開始,美國農業部引種局從東半球的7個國家和地區引進了65批不同的大豆品種。在這以前,美國已經種植的大豆品種不超過8個。1910年,美國已經擁有280多個大豆品種或類型了。其中絕大部分是從中國引進的,還有一小部分取自日本、朝鮮、印度和俄羅斯的西伯利亞地區。幾年以后,美國又從中國、日本和印度引入700多個大豆品種。經過兩年半的考察,P.H.Dorsett于1927年從中國東北地區收集了近1 500個大豆類型。1929—1931年間,P.H.Dorsett和W.J.Morse在中國東北、朝鮮和日本進行考察,又收集了4 451個大豆品種和類型[17]。通過美國大豆的引種過程可以看出,官員(領事)、傳教士、科學家、種子商、旅行家等人是主要的傳播媒介。除了品種外,大豆的用途在美國也經歷了一個變化過程。大豆最初只是作為干草、飼料或綠肥作物。直到19世紀60年代,美國大眾才將豆腐視為健康食品而接受[18]16。1915年起,大豆始作粒用,但是規模仍然不大。至1940年時,美國飼用、綠肥大豆的種植面積還是高達59.2%。此后,粒用大豆種植呈逐年上升趨勢。二戰結束之后,美國大豆種植業突飛猛進。1954年,美國大豆種植面積增加到1億畝以上,總產量高達92.8億kg,占全球總產量的46.9%,超越中國,此后長期居世界第一位。

19世紀中后期,大豆陸續傳入美洲其他國家和地區。阿根廷從1862年開始種植大豆,直到1970年時面積和產量都微乎其微。然而,在1971—2000年的30年里,阿根廷的大豆面積增長395倍,產量增長976倍,并且自2000起,阿根廷的大豆栽培面積和產量均躍居世界第三位。巴西在1882年出現大豆栽培,但是真正發展大豆生產起步較晚,20世紀60年代開始異軍突起。1974年,巴西大豆總產量達到78.76億kg,占世界總產量的13.8%,開始超過中國,名列世界第二位。在大豆主產國中,巴西的大豆單產名列前茅。加拿大從1916年開始種植大豆。

總之,大豆的重要營養價值、美洲地區適宜的生長環境、巨大的經濟效益、產業化程度的提高以及科學技術的進步等因素,共同促成了大豆在美洲的迅猛發展,使之成為世界上極為重要的大豆生產基地。此外,1857年,大豆傳播至非洲的埃及,但是非洲大規模引進大豆的時間較晚,20世紀才開始種植。1879年,大豆被歐洲殖民者引入澳大利亞等大洋洲地區。

4 結 語

大豆生產對人們生活和經濟發展的意義重大。第一,營養價值很高,蛋白質和脂肪是大豆籽粒的主要營養物質,食療效果明顯。第二,加工食品多種多樣,豆腐、豆豉、豆漿、豆醬和大豆油是典型代表。第三,養殖業的重要飼料來源。第四,有效促進農業和社會經濟的持續發展。這是中國人為世界做出的突出貢獻。在“一帶一路”框架下考察大豆的起源和傳播問題,可以使我們從全球的視角來認識大豆這種作物的發展歷史,避免孤立和停滯;也可以使我們更加深刻地理解作物全球化與本土化的辯證關系,本土化是全球化的基礎和前提,而全球化是本土化的前途和動力;還可以使我們對今后中外農業交流活動有更加清醒的認識,充分重視作物種質資源保護和引進,把握好合作與競爭之間的平衡。此外,目前學界對于大豆在世界各地尤其是主產國家和地區的本土化研究工作做得并不充分,未來應該加強相關問題的關注和探索。

[1] 張衛明,袁昌齊,肖正春. “一帶一路”經濟植物應用與開發[J]. 中國野生植物資源,2016,35(1):1-2,15.

[2] 吉林省農業科學院. 中國大豆育種與栽培[M]. 北京:農業出版社,1987.

[3] 孫永剛. 栽培大豆起源的考古學探索[J]. 中國農史,2013(5):3-8.

[4] 司馬遷. 史記[M]. 北京:中華書局,1959.

[5] 郭文韜. 略論中國栽培大豆的起源[J]. 南京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4(1):60-69.

[6] 田清震,蓋鈞鎰. 大豆起源與進化研究進展[J]. 大豆科學,2001,20(1):54-59.

[7] 劉向. 戰國策[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

[8] 黎翔鳳. 管子校注[M]. 北京:中華書局,2004.

[9] 焦循. 孟子正義[M]. 沈文倬,點校. 北京:中華書局,1987.

[10] 賈思勰. 齊民要術校釋[M]. 2版. 繆啟愉,校釋. 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1998.

[11] 陳旉. 陳旉農書集注[M]. 萬國鼎,校注. 北京:農業出版社,1965.

[12] 王毓瑚. 王禎農書[M]. 北京:農業出版社,1981.

[13] 大司農司. 元刻農桑輯要校釋[M]. 繆啟愉,校釋. 北京:農業出版社,1988.

[14] 《續修四庫全書》編纂委員會. 續修四庫全書·九七六·子部·農家類[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

[15] 包世臣. 安吳四種[M]. 臺北:文海出版社,1966.

[16] 袁昌齊,束成杰,單宇,等. “一帶一路”經濟植物應用與開發(東亞和東南亞篇)[J]. 中國野生植物資源,2016,35(1):3-5.

[17] HYMOWITZ T. Dorsett-Morse soybean collection trip to East Asia:50 year retrospective[J]. Economic Botany,1984,38(4):378-388.

[18] 袁昌齊,馮煦. 歐美植物藥[M]. 南京:東南大學出版社,2004.

歡 迎 訂 閱 歡 迎 投 稿

The Origin and Spread of Cultivated Soybea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Belt and Road”

Liu Qizhen1,Zhang Xiaoyu2,Wang Siming1*
(1.Institution of Chinese Agricultural Civilization,Nanji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Nanjing 210095,China;2.College of Economic Management,Nanji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Nanjing 210095,China)

Based on the research of three aspects,geographical distribution of wild soybean,soybean archaeological remains,and early history literature records,this paper clarifies cultivated soybean originated in China. The spread and development of soybean in China had undergone four stages:germination,forming,maturity and stabilization. Before the Qing Dynasty,the spread of soybean in Asia had been basically achieved. In the modern times to drop,Europe,America,Africa and other places introduced soybeans through various channels in succession. America had become the world's largest soybean production base gradually from the Second World War. It will be the focus problems of future research about the history of soybean cultivation to explore the localization process of the soybean in the world,especially in the major producer countries under the framework of “the Belt and Road”.

soybean;the Belt and Road;the Silk Road

10.3969/j.issn.1006-9690.2017.03.001

2017-01-15

2016年度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點項目—絲綢之路與中外農業交流研究(16AZS005)。

劉啟振,男,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農業科技史、農業文化遺產保護。E-mail:njauliuqizhen@163.com

*通訊作者:王思明,男,教授,博士生導師,研究方向:農業史、農業文化遺產保護與研究。

Q948;F319

A

1006-9690(2017)03-0001-06

猜你喜歡
大豆栽培一帶一路
注意防治大豆點蜂緣蝽
從大豆種植面積增長看我國糧食安全
圣女果高產栽培六步曲
夏秋栽培番茄 要防早衰
巴西大豆播種順利
油麥菜栽培要點
大豆的營養成分及其保健作用
大豆要高產,該如何栽培?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