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代中國學校女生職業指導的探索與啟示

2017-07-24 14:11金兵
職業技術教育 2017年15期
關鍵詞:近代中國學校

金兵

摘 要 在近代女子教育發展過程中,在校女生出路問題逐漸突顯。在一些有識之士的提倡下,專門針對女生的職業指導在中國出現。一些學校開展的女生職業指導,依據社會職業需要和女性身心特質,在擇業、就業、創業等方面為在校女生提供具體建議。但綜合來看,早期的女生職業指導存在探索的起步時間較晚,實際受惠對象有限,理論研究不夠充分等問題。這啟示當前,職業指導應注意對象的性別特征,要加強對女子職業指導的基礎研究。

關鍵詞 近代中國;學校;女生職業指導;女子教育

中圖分類號 G719.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8-3219(2017)15-0073-05

女性走出家庭、接受教育并投身職場,是近代社會發展的基本趨勢。民國初年,科學意義上的職業指導從西方傳入中國。以往學界論及近代中國職業指導的興起與發展,關注的基本上是不分性別的普通職業指導。其實,在一些有識之士的倡導下,民國時期一些學校還曾開展過專門針對女性的職業指導。

一、近代女子教育的發展與女生的職業問題

(一)近代中國社會變遷中女子教育的發展

近代中國的學校女子教育起步較晚。自1907年清政府頒行《學部奏定女子小學堂章程》《學部奏定女子師范學堂章程》后,女學的合法性才正式被官方承認。此后,中國的女子教育獲得一定的發展。據統計,1909年全國女學堂共有298所,女學生13489人[1]。民國后,中國的女子教育有了進一步發展。1912年全國共有小學女生130984人,1919年這一數字增加到215626人[2]。五四運動后,中國部分大學逐漸開放女禁,北京大學、南京高師率先開始招收女性,實行男女同校。受男女同校潮流的推動,中國的女子教育有了新的發展。

在此前后,一些職業領域也已逐漸對女性開放。19世紀后半期,中國的一些繅絲廠已開始雇傭女工。一些來華傳教士培養出金雅妹、康愛德、石美玉等中國最早的一批女醫生。在稍后改良、革命的風潮中,中國還零星出現了康同薇、裘毓芳、陳擷芬等女編輯。在清末女子教育發展過程中,女子學校的教職全面向女性開放。進入民國以后,除了之前已經出現的女工人、女醫生、女教師、女編輯之外,女護士、女會計、女律師、女警察、女模特、女電影演員等也已出現,她們人數雖少但隊伍呈逐漸擴大趨勢。以女警察為例,1929年上海市公安局率先設置女檢查員,成為近代中國女警之先驅。1932年第二次全國內政會議又決定在全國推行女子警察[3]。

隨著女子教育的發展、女性進入職業領域的增加,女子擇業、謀業、樂業等具體的職業問題也逐漸凸顯出來。

(二)近代中國職業指導的興起及其對女生職業問題關注的開始

民國初年,一些歸國留學生開始在中國介紹并提倡科學意義上的職業指導。1915年初《東方雜志》刊登郭秉文的文章,介紹美國波士頓等地開展的職業指導活動。1916年上半年清華學校校長周詒春邀請校內外專家學者為畢業生所作的系列職業演講,被視為中國最早的有組織職業指導活動。在此前后,基督教青年會也曾利用夏令會之機,陸續開展擇業問題的演講。中華職業教育社更是于1920年3月成立了專門的職業指導部,以推廣職業指導。

中國職業指導事業在興起之初,對指導對象的性別差異一時還缺乏關注。隨著時間的推移,一些專家學者及社會團體在調研過程中,陸續發現在校女生擇業、就業等具體職業問題的存在,并較之男生有所不同。而且,在女子教育發展及女子職業種類增加的過程中,這樣具體的職業問題愈發突出。例如,許多在校女生對職業問題認識有限。1921年,一份以浙江私立甲種女子職業學校為對象的調查報告顯示,女學生對女性職業狀況及意義缺乏應有的了解。該報告指出:“調查的時候,她們有兩個弱點暴露(在)我們之前:第一,她們對于女子職業的意義非常含混;第二,她們對于女子職業的狀況,非常模糊;所以答案上把讀書當作職業的也有,未能舉出職業種別的也有?!盵4]再如,很多女生缺乏擇業自主性,不知該怎樣擇業。20世紀30年代,中華職業教育社曾對上海務本、清心、民立、愛群、禆文以及上??h立初級中學、省立上海中學等校中學生的職業理想進行調查,發現未決定職業的人數“女生較男生為多(兩倍以上),而確實決定的人數較男生為少”[5]。又如,許多女生盲目地擇業、就業。南京西區實驗學校職業科主任曾感慨女孩子對于職業選擇的盲目性,說道:“對于這種職業,是否合于她們的個性能力等,她們是或者沒有估量到的,或者有的是為好奇和便利起見”[6]。

在此背景下,一些有識之士也開始關注女性具體的職業問題。他們逐漸認識到,女性對職業指導也存在需要,并且囿于世俗環境、自身觀念等因素,女性對職業指導的需要更甚于男性。一些專家提出,職業指導應有男女性別上的針對性。教育學家陳選善在20世紀20年代末曾指出:“從心理上、生理上觀察,何種職業適宜于女子?從社會方面觀察,何種職業又最需要女子?職業指導的根本原理并無男女之分。不過因為在現在社會組織之下,男女的地位不同,又因從生理心理各方面研究男女又不無差異,所以男女職業指導問題有分開單獨討論的需要?!盵7]這樣,如何對在校女學生進行相應的職業指導,怎樣提倡專門的女生職業指導,逐漸被專家及社會有識之士重視起來。

二、近代中國女生職業指導的開展與探索

20世紀20年代前期秦之銜翻譯的《英國中央婦女職業局》一文,較早對國外的女生職業指導進行了介紹。該文指出,英國中央婦女職業局附設有“學生職業指導會”的機構,“促迫婦女,不論欲習何種職業,先受相當之教練,由會(指中央婦女職業局附設的學生職業指導會,引者注)將現在各種職業及預備時必要之教練,詳細調查,廣為分布,其不相宜或人才已太多之職業,并為一一指出,如有新職業發現,亦為研究其實狀,設法輔助志愿從事者,受相當之教育,作相當之準備。指導方法,或在學校中,與學生為個人之晤談,或請各業專家,作專門之講演,或在會舉行商榷?!盵8]其后,一些關于女性職業指導的著作、論文開始在中國出現。著作方面,有潘文安、孫祖城編寫的《女子職業指導》(商務印書館,1930年),趙清閣的《婦女職業指導》(中國婦女問題研究會,1936年)。其中,《女子職業指導》一書在“編者弁言”中指出,“同事劉湛恩博士(時兼上海職業指導所主任,引者注)新自歐美考察職業指導歸國,盛言歐美女子職業指導之發達”,作者“因見我國女子職業已見萌芽,女子職業之范圍日廣,而尚無女子職業指導專集出版,深感社會需要”[9]。

在認識到職業指導對于女性的重要意義之后,受一些有識之士的呼吁和提倡,民國時期一些社團、學校陸續開始開展專門針對在校女學生的職業指導。

女青年會是基督教專門為女青年而設的聯誼性、服務性外圍組織。20世紀20年代中期,中華基督教女青年會全國協會學生部,曾與基督教青年會全國協會校會組合作,聯合發動名為“立業星期”的大規模職業指導運動,令全國四百多處教會學校斟酌開展[10]。中華基督教女青年會全國協會學生部專門負責女子學校以及在校女生職業指導工作的組織。中華基督教女青年會的地方組織——上海女青年會,為了開展職業指導,在20年代后期還曾調查上海各女子學校將畢業的學生所認職業之種類以及女子各種職業需要人才等情況[11]。

中華職業教育社及其所屬的職業指導所在民國時期也曾提倡開展過針對女學生的職業指導。中華職業教育社成立于1917年。1919年該社社刊《教育與職業》刊出“職業指導號”,在近代中國第一次以專號的形式向社會介紹職業指導。為了更好地向社會服務,1927年中華職業教育社首先成立上海職業指導所。后來該社又與基督教青年會設立了南京職業指導所??箲鸨l后,中華職業教育社在重慶、成都、貴陽、桂林、昆明等地分別設立職業指導所。這些職業指導機構曾專門開展過女生職業指導。表1是上海職業指導所1929年5月至1931年6月間赴各女子學校開展的職業演講情況。

受部分社團及一些社會有識之士的提倡,一些女子學校也陸續開始開展針對女性的職業指導。據1929年劉湛恩、潘文安的統計,當時江浙一帶開展職業指導的女子學校有南京女子中學、上海務本女中、中西女塾等。南京女子中學的職業指導由張仲友、胡蒙子提倡,務本女中、中西女塾則邀請過中華職業教育社及其所屬的上海職業指導所人士前往作職業指導演講[12]。上海職業指導所副主任潘文安曾多次赴務本女中,為女學生作職業指導演講,如1928年6月5日潘文安在務本女中高中部演講“青年女子與職業修養”;1928年6月12日潘文安再次應務本女中之邀,向其初中三年級演講“升學與就業的準備”[13]。另據曾在福建省教育廳工作過的鐘道贊記載,30年代前期福建的私立福州陶淑女初中、省立福州女子初中等一些學校也對在校女生開展過職業指導[14]。1933年7月南京國民政府教育部頒布《各省市縣教育行政機關暨中小學校施行升學及職業指導辦法大綱》,開始正式在全國范圍內中小學校自上而下地推廣職業指導。此后,受政府部門的推動,中小學校對女生的職業指導有了較大發展。開展職業指導的女子學校進一步增多,地域分布上也有了擴展。據職業指導專家何清儒等人在抗戰前所作的問卷調查,江蘇省立松江女子中學、山西省立太原女子中學、廣州私立真光女子中學、北平私立貝滿女子中學、南京私立中華女子中學等女校當時都開展過不同形式的職業指導,為在校女生提供職業指導的幫助[15]。

一些男女兼收的學校認識到職業問題男女有別后,在進行職業指導時也開始區分性別,注意對女生進行具有針對性的職業指導。以福建省為例,20世紀30年代該省多個開展過職業指導的中等學校,男生、女生均有對應的指導活動。福建省立福州中學開展職業指導的過程中,“該校為給予學生以接觸職業知識之機會,并發展青年學生對于各項企業之興趣,以期將來對于升學或就業較有充分之見解”“初中一年級每周增加農業一小時、商業一小時,二年級每周增加簿記一小時……女生方面每周增加縫紉一小時”[16]。省立莆田高中在開展職業指導的過程中,曾與地方醫院聯絡,“將校內女生有志學習助產者,男生有志學習看護者,均送入醫院隨班聽講,并就近實習”[17]。省立莆田中學實施職業指導時,曾“設男女生工場各一,即終日開放,擬采取道爾頓制精神,指導員終日在場”“女生工場一所,學習縫紉、刺繡、編織、造花”[18]。再以滬江大學附屬中學為例,劉湛恩曾為滬江附中畢業生作《青年女子的出路》的演講,他向畢業女生指出:“在找尋職業的當兒,要依據‘小‘少‘遠三個原則?!眲⒄慷髟谘葜v中說道:“我們要知道,微小的事也是職業,例如汕頭的職業,最多的可說的賣花邊,但據調查知道這項職業的發起人是一個老太婆,她被生活問題壓迫著,不得不出來做些事養家,誰知道現在花邊業已成為汕頭最多的職業了呢!又如山東的發網,起初也不過召集了幾個人做做,后來愈做愈多,現已成為很大的職業,這些不都是很小的事做起的嗎?”“有人說‘西洋人是創造,東洋人是仿造,中國人是不造,我們應當有創造的精神,如果我們能想出人家所沒做過的事,那么職業問題也可解決了?!薄爸袊鴩梁艽?,我們不可以只想到蘇州、江蘇省,我們得想到全國,到內地去,到鄉下去?!盵19]

三、近代中國女生職業指導的特征及啟示

(一)近代中國學校女生職業指導的特征

歸納起來看,近代中國學校中女生職業指導的探索及實踐呈現出以下特征:

第一,女生職業指導探索的起步時間較晚。早期職業指導在開展時沒有進行性別上的區分,但實際受益者卻是男性。一般認為,1916年周詒春在清華學校舉辦的擇業演講,是中國最早的有組織職業指導活動。以該校為例,1916年周詒春最初開始在清華學校對高四年級畢業學生(當時清華分中等科、高等科各四年)舉行擇業演講(時稱“高四演講”)時,受指導者均為男生。那一年雖有留美女生10人,但系直接考送美國留學,并不在清華上課[20]。1922年以后“壬戌學制”雖允許男女同校,但最初一段時間內,學校中的職業指導仍沒有進行性別上的區分。一些較早開展職業指導的學校,如國立東南大學附屬中學、昆山縣立初級中學等,并未見有專門針對女生的指導記錄。究其原因,大致有兩個方面:第一,科學意義上的職業指導在中國推廣之初,相關專家對于職業指導對象的性別區分一度未及認識;第二,當時社會的注意力主要集中于女性爭取出來就業的權利、同工同酬的權利,至于對女性就業過程中怎樣選擇職業、獲得職業、適應職業,則關注較少。這些因素導致女生職業指導在近代中國起步較晚。

第二,女生職業指導實際受惠的對象有限。受近代中國重男輕女社會傳統觀念的影響,女子接受教育的人數相對較少,女生占在校學生總數的比例遠低于女子占社會總人口的比例。而且在學校系統中,越往上走,女性受教育者所占比重越低。1930年中國各省市中等學校在校生中男生有424223人,女生有90386人,女生僅占學生總數的17.6%[21]。1932年全國各高校中男生有37549人,而女生僅有5161人,僅占高校學生總數的12%[22]。近代中國本來開展職業指導的學校數量就相對有限,加之女子接受學校教育的人數較男生又有限,所以民國時期職業指導的女生實際受惠人數比男生更少。

第三,女生職業指導的理論研究還不夠充分。民國時期在開展女生職業指導時,已開始關注女生和男生在職業領域興趣、專長等方面的差異,并注意從心理學、生理學的角度來分析。這是一種社會進步。但是,需要指出的是,民國時期國內關于學校女生職業指導的理論研究還不夠充分。這主要表現在:涉及女性職業指導的文章多是一般性的泛泛而談,專門研究中國女生職業性別特征的文章較少。雖然陳選善、鄭文漢、趙欲仁等學者曾分別對當時中學女生的職業興趣、職業學校女生的職業趨向進行過樣本調查,但是這樣的專門研究在當時只是少數特例。其他有關女子職業指導的文章或著作,或是就一些原則問題泛泛而談,或是雖有一些實證性數據作基礎,但實行“拿來主義”、所引數據多為國外研究成果。以潘文安、孫祖城編寫的《女子職業指導》為例,該書是民國時期為數不多的女性職業指導專著。書中雖然也有專門的章節論述女子身心特征、女子職業分析及女子職業測驗等方面內容,但所列舉的數據基本為歐美學者調查研究的結果,如男女肌肉的強度差異,用的是美國耶魯大學男生與亞倍林大學女生的比較調查結果;社會習俗對男孩、女孩興趣的影響,用的是華德爾(Waddle)對兒童游戲研究的結論;女子月經與智力、體力是否存在關聯性,用的是樊斯哥斯加(Voitsecovsky)、何林烏斯(Hallingworth)、阿羅特(A. E. Arnold)等學者的研究成果[23]。至于中國女性與職業相關的生理及心理狀況怎樣?有沒有中國女性自己的特征?這些方面情況,缺乏實證性的調查和研究。

(二)近代中國學校女生職業指導的啟示

近代中國女生職業指導的早期探索,給當前學校中職業指導的開展,帶來了以下些啟示:

第一,職業指導應注意對象的性別特征。傳統社會受封建禮教的影響,否定女子的就業權,把女子束縛在家庭中,應該被批判。新中國成立后,在大躍進、知識青年上山下鄉的浪潮中,塑造出許多女性勞動模范的形象過于中性化,又一度模糊了女性在職業領域的性別特征。用實事求是的觀點來看,既不能用男尊女卑的舊觀念來歧視女性的職業地位,又不能片面強調男女平等而忽視女性的性別特征,而應該站在科學的立場客觀地對待女性。我們要尊重女性和男性一樣平等的就業權。但女性在生理、心理等方面與男性有一定的差別,這種差別對她們從事的職業會有一定的影響,這一點也必須要被承認和遵循。所以,職業指導在開展時應注意男女有別,關注女性擇業、就業、改業等具體職業問題與男性的差別,關注婚戀、家庭、生育對女性職業生涯的影響,從女性的性別特征出發給予有針對性的指導和建議。

第二,應加強對女子職業指導的基礎研究。職業指導是一門科學,應有自己的理論基礎。要給予女性以科學、專業的指導和建議,必須要加強女子職業指導的研究。加強對女子職業指導的研究,不應醉心于新概念的創造、新模式的發明,而更應該加強對女子職業性別特征的調研,為女子職業指導提供可參考的科學依據。加強對女子職業指導的研究,不僅應研究生理狀況、心理素質對女性職業生涯的影響,還應研究女性婚戀狀況、家庭角色、社會地位對其職業生涯的影響。對于在校女生,職業指導應有一定的預見性,不僅應指導她們正確地擇業、就業,還應該針對她們未來可能遇到的職業問題,指導她們提前進行職業規劃。在研究過程中,吸收國際先進經驗和理論成果固然重要,但同時也要加強對中國女性與職業有關情況的調查研究,以便結合中國女性的實際。中國的女子職業指導不可片面強調國際視野而忽視中國實際。

參 考 文 獻

[1]朱有王獻 .中國近代學制史料(第二輯)下冊[C].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1989:745.

[2]熊賢君.中國女子教育史[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6:243-244.

[3]姜虹.試論近代中國的女子警察[C]//梁景和.社會生活探索——以婚戀文化等為中心. 北京: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2013:250.

[4]趙欲仁.女生職業趨向的調查[J].教育與職業, 1921(11):10.

[5]陳選善,鄭文漢.中學女生職業興趣調查報告[J].教育與職業, 1934(1):21.

[6]顧平波.西區實驗學校實施職業指導計劃[J].教育與職業, 1930(3):43.

[7]陳選善.序[M]//潘文安,孫祖城.女子職業指導. 上海:商務印書館,1930:1-2.

[8]之銜.英國中央婦女職業局[J].教育與職業, 1923(4):30.

[9][23]潘文安,孫祖城.女子職業指導[M]. 上海:商務印書館,1930:3.36-89.

[10]教會學校中之職業指導潮[J].教育與職業,1925(3):198.

[11]上海職業指導研究會開會紀[N].申報,1927-5-28(7).

[12]劉湛恩,潘文安.十年來之中國職業指導[J].教育與職業,1929(1):779.

[13]社務報告[J].教育與職業,1928(8):515.

[14]鐘道贊.福建中等學校實施職業指導一瞥[J].教育與職業,1933(1):18-20.

[15]清儒.中等學校實施職業指導概況[J].教育與職業,1937(2):106-107.

[16]鐘道贊.福建中等學校實施職業指導一瞥[J].教育與職業,1933(1):20.

[17]黃玉樹.福建省立莆田高級中學實施職業指導概況[C]//何清儒.職業指導論文集.上海:中華書局,1935:222.

[18]藍鏘.福建省立莆田中學實施職業指導概況[C]//何清儒.職業指導論文集.上海:中華書局,1935:223-224.

[19]劉湛恩.青年女子的出路[C]//上海理工大學檔案館.滬江大學學術講演錄. 上海: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2011:125.

[20]清華大學校史研究室.清華大學史料選稿.第一卷清華學校時期(1911-1928)[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1991:50-51.

[21]教育部.第一次中國教育年鑒.丁編教育統計[M].上海:開明書店,1934:107.

[22]教育部教育年鑒編纂委員會.第二次中國教育年鑒.第十四編教育統計[M].上海:商務印書館,1948:1413.

猜你喜歡
近代中國學校
只有我一個人在學校是這樣嗎
近代中國孔子形象的變異及其原因分析
西方民族概念引入近代中國源流考
阿甫夏洛穆夫對中國近代音樂發展所作的貢獻
學校推介
上學校
從甲午戰后到五四時期,中國人對日本、俄國認識的演變與比較
I’m?。睿铮簟。纾铮椋睿纭。猓幔悖搿。簦铩。螅悖瑁铮铮?!我不回學校了!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