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力推動糧食批發市場轉型升級

2017-07-25 11:09李迅
中國糧食經濟 2017年7期
關鍵詞:政策性批發市場流通

大力推動糧食批發市場轉型升級

文/李迅

當前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糧食批發市場應積極解決所面臨的政策依賴性較強、業務單一、缺乏支持、交易不活躍等發展難題,通過爭取法律以及政策上的支持,加快批發市場的法律體系建設,從自身有利條件出發延長產業鏈條,開展多元化業務等途徑實現轉型升級。

經濟新常態是黨中央對我國經濟發展階段的重大戰略判斷。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實質是我國經濟發展已經進入高效率、低成本、可持續發展的中高速增長階段。從結構層面看,經濟結構發生全面深刻變化,不斷實現優化升級。作為糧食調控的重要載體和糧食流通的重要場所,我國的糧食批發市場興起于20世紀80年代,隨著糧食流通市場化的逐步推進,糧食批發市場抓住有利機遇實現了跨越式的發展。特別是2006年以來,糧食批發市場承擔了國家政策性糧食的銷售任務,通過銷售國家政策性糧食,穩定了糧食市場價格,理順了糧食流通秩序,糧食批發市場的調控管理功能進一步凸顯,得到政府和企業的認可。但是,在糧食批發市場大步發展的背后,也存在著諸多問題。因此,新形勢、新常態下的糧食批發市場實現跨越發展,轉型升級的任務更加艱巨。

當前糧食批發市場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一)業務單一、政策依賴性強,主營業務不穩定

糧食批發市場應具有交易結算、調控管理、價格發現、信息共享、降低信用風險、綜合服務等多種功能。但在實際經營中,糧食批發市場的主營業務為組織政策性糧食交易,并形成了對政策性糧食交易的依賴狀態。尤其近幾年政策性糧食交易大起大落,極不穩定。雖然在2016年國家有關部門加大“去庫存”力度,成交量創下了新高,但長遠來看,國家政策性糧食競價交易逐年減少的趨勢不會改變。作為糧油產品交易的第三方,糧食批發市場的業務單一,盈利途徑單一,沒有充分發揮自身的功能優勢,主動參與糧油市場購銷活動的積極性不高。另外,由于缺乏相應的增值服務,除政策性業務外,對客戶的吸引力相對較弱。

(二)缺乏法律、政策上的支持,批發市場協調能力不強

糧食交易數量大、利潤薄、標準化程度低的特點,注定了交割過程中需要花大量的時間精力去協調。一般而言,交易的參與主體越多,協調越難。2016年超期儲存糧食成交1300多萬噸,成交金額突破200億元。交易總體順利,但也常有問題發生。由于超期儲存糧食主要是2011年至2013年的陳糧,質量相對較差,再加上投放市場時間集中,這就造成承儲庫出庫壓力增大。而有些地區洪澇災害頻發,出庫期恰逢汛期,給出庫造成一定困難。批發市場在協調處理商務糾紛中缺乏有效的手段和依據在處理糾紛中處于被動。

(三)糧食批發市場之間聯動性不強,交易不活躍

我國糧食生產和流通的區域性、差異性和互補性等特點使得糧食流通經常大量地跨地區乃至全國性的流動,這就為糧食批發市場在組織大宗交易、疏導流通渠道、實現產銷銜接發揮作用提供了廣闊的平臺,也為各糧食批發市場開展合作提供了業務基礎。但由于多年來開展政策性糧食交易,其業務范圍和服務對象基本局限在本行政區域,服務意識和水平也亟待提高。因此糧食批發市場對促進糧食流通、組織省際間、跨區域糧食貿易的觀念、認識有待加強。

推動糧食批發市場轉型升級

針對當前糧食批發市場所面臨的問題,我們應當以理性和發展的眼光來看待。糧食批發市場兼具服務性與營利性。既要服務國家糧食宏觀調控,保障糧食流通,又要實現自身的轉型升級與經濟效益,所以糧食批發市場應堅持以服務糧食宏觀調控為主,通過服務性與營利性的有機結合,實現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雙豐收。

(一)爭取支持,為糧食批發市場營造良好的發展環境

糧食批發市場依托政府、服務企業,在組織糧食流通、合理配置糧食資源、服務糧食宏觀調控、保障糧食流通等方面的發揮了重要作用,對國家糧食安全作出了巨大的貢獻。糧食批發市場應不斷發掘自身內生動力,積極爭取政府部門各方面的支持。首先,爭取加快糧食批發市場的法律體系建設,以保證糧食批發市場的規范運作,明確其地位和職責,實現公平、公正、公開、效率目標,使糧食批發市場作為服務糧食流通的樞紐作用能夠充分發揮。第二,爭取有力的政策支持,建立起“部門明確、職責清晰、監管有力、管理規范”的市場監督管理體制,對企業競買資格、交易和出庫等環節強化監管,嚴厲懲處資質弄虛作假、委托付款、轉手倒賣、擅自改變用途、人為設置出庫障礙等行為。第三,加大對糧食交易體系建設,優先從資金、政策等方面給予重點支持,推動糧食批發市場在保供穩價、滿足消費等方面發揮更大的作用。第四,引入行業信用管理體系,通過公布舉報電話或郵箱,多渠道受理投訴和舉報。對于查實情況的違規企業及事件,列入不良信用記錄,并在網站公告。

(二)批發市場也要市場化,通過多元化業務的開展實現轉型升級

近幾年來,我國糧食批發市場得到長足發展,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糧食批發市場體系已初步形成,特別是在組織政策性糧食交易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績,成為國家糧食宏觀調控的重要載體和有效工具。新時期新常態下,糧食批發市場要實現轉型升級,必須要突破以往業務模式單一的瓶頸,通過延長產業鏈條,拓展經營空間,實現“一體多翼”的發展模式,“一體”是緊抓主營業務,利用“互聯網+”技術和電子商務手段不斷提高組織糧食批發交易的水平,在市場化條件下,能夠有效發揮市場機制配置糧食資源的基礎性作用,通過集中公開交易形成市場認可的價格,充分發揮對糧食流通領域的調節作用,確保糧食流通。多翼是指依托主營業務,夯實糧食批發市場的基本功能,充分拓展商流、物流、信息以及金融、交易、電子商務等多種經營模式,向糧食貿易、加工領域、金融融資和物流服務等領域延伸,探索向糧食流通主體提供新的增值服務,實現糧食批發市場新興功能的衍生,不斷將實體做大做強。

(三)繼續大力推進場際交易,推動社會貿易糧交易業務的開展

開展糧食批發市場間的合作,組織社會貿易糧交易,既是糧食批發市場為政府組織社會糧食流通的創新實踐,也是糧食批發市場調控和保障糧食流通安全的必然要求。在今后推動社會貿易糧交易業務開展方面:一是進一步統一思想,樹立信心。提高開展社會貿易糧交易對于糧食批發市場自身發展和促進糧食流通安全重要意義的認識。二是做好社會貿易糧交易改進和完善工作,根據政策調整和市場變化,適時對交易規程、交易系統、操作模式、政策支持等進行研究和優化。三是加大市場開拓力度,積極組織客戶進場交易。積極宣傳社會貿易糧交易對于促進企業生產經營的作用和意義,了解企業購銷意向,做好溝通協調,努力促成交易。四是開展服務創新,努力為客戶提供增值服務,充分利用市場的影響和資源,協調各方關系,為企業破解發展難題。五是密切各省糧食批發市場之間的業務聯系和信息交流,促進相互學習、相互借鑒。六是探索嘗試市場合作的廣度和深度,糧食批發市場之間有著廣闊的合作領域,場際交易是一個開端、一個實驗,是成功的、也是可行的。按照中央關于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的指導思想,逐步創造條件、探索走向資產合作的可能性。

(作者單位:河北省糧油批發交易中心)

猜你喜歡
政策性批發市場流通
山西首個政策性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收入保險落地
2022-2024 年廣東省政策性漁業保險
富“鱖”逼人!標鱖最高38元/斤,訂單去到39元/斤,流通商瘋狂搶訂!這條魚成“搶手貨”
羅克辛刑事政策性刑法體系批判
水產品批發市場價格行情
水產品批發市場價格行情
圣物的流通——蕃尼古道上的尼泊爾鎏金銅佛流通考察
水產品批發市場價格行情
水產品批發市場價格行情
“流通空間”的中西方比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