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民工工傷保險制度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分析

2017-07-25 13:02李云風
博覽群書·教育 2017年6期
關鍵詞:工傷保險農民工對策

李云風

摘 要:農民工對城市和農村的發展都發揮著不可忽視的作用,他們幾乎包攬了城市里最臟最累和最險的工作。本文分析了當前我國農民工工傷保險制度存在的主要問題,提出了解決這些問題的對策與建議。

關鍵詞:農民工; 工傷保險;對策

農民工是指來自農村具有農村戶口但受雇于城鎮其他個人、組織或企事業單位從事非農職業或以非農為主要職業,并將收入用于農村家庭的新興社會階層。農民工在城市里大多從事臟、累、險的重體力勞動。所以更容易受到工傷的侵害。保障農民工合法的勞動權益和安全權益,是當前我國面臨的難題之一。建立農民工工傷保險制度是有效解決這一問題的途徑之一。

一、我國農民工工傷保險制度的現狀

我國各行業參加工傷保險人數已絕大多數覆蓋,盡管如此,這一數字與我國龐大的農民工基數相比,仍不容樂觀。

1.工傷認定、處理程序復雜

一旦認定工傷,其處理費用將由社會保障部門來承擔,因此認定必須慎重。所以國家規定了工傷認定、工傷鑒定、仲裁裁決、司法訴訟等一系列復雜而又漫長的程序,一個工傷案件處理三四年不足為奇,拖得農民工苦不堪言。

2.非法用工單位的農民工工傷認定有法律空白

我國勞動和社會保障部制定了《非法用工單位傷亡人員一次性賠償辦法》,但問題是這些非法用工單位傷亡人員的家屬如何得到救濟卻沒有明確的規定。此外家政人員、事業單位的職工工傷未被納入。這意味著,一旦事業單位的職工發生工傷,其工傷待遇和相關費用將由單位負責。家政人員根本無法獲得工傷待遇。

二、存在上述問題的原因分析

1.歷史原因

新中國成立后,由于特殊的國情,我國選擇了優先發展重工業的經濟發展戰略。重工業是資金密集型產業,而當時我國建設資金匱乏,卻存在著大量的勞動力。因此,必然采取限制措施控制城市人口規模,二元戶籍制度由此產生,并在此基礎上形成城鄉有別的社會保障制度,把農民工排除在工傷保險范圍之外也屬正常。

2.業主過度的追求經濟利益

盈利是業主的追求目標之一?,F實中,一些業主往往單純的追求利益最大化,一種簡單的辦法就是降低成本,包括人工工資在內的費用支出。這必然就會減少甚至減除農民工各種保障費用的必要開支,農民工的利益就無法得到保障。

3.農民工文化素質低,自我保護意識淡漠

農民工普遍文化程度不高,對法律了解甚少。在他們眼中,只要發工資,有無保險,簽不簽合同均為所謂,在遇到侵害時無法得到法律的保護。長久以來,由于我國二元社會結構的存在使得長久以來城鎮工傷保險制度未將農民工納入在內。但自2004年1月1日以來《工傷保險條例》規定將農民工納入工傷保險范疇以后,這一局面似有改變。但由于制度本身的設計和建構所存在的滯后性使得現行工傷保險制度在適用時仍不盡人意。

三、對策與建議

1.廣泛宣傳,提高農民工工傷保險

在整個社會中的認識城市和諧發展的一個舉措就是把農民工納入到社會保障之中?!鞍踩笥谔??!鄙鐣U弦部梢岳斫鉃樯鐣踩?。把農民工納入到社會保障體系之中,為農民工辦理工傷保險,是“以人為本”理念現階段在我國農民工身上的體現。這不僅有利于統籌城鄉發展,促進社會公平的實現,還可以從一定程度上減輕農民工工作的風險負擔和緩解企業工傷矛盾,從而減少職工與企業的尖銳對立,維護社會的和諧與穩定。

2.實行無論國有企業、個體企業參加工傷保險

生產經營準入制工傷保險作為國家推行的強制險,企業必須無條件為職工繳納。2006年9月《國務院關于解決農民工問題的若干意見》(國法〔2006〕5號文)明確要求做好農民工工傷保險工作,推進農民工特別是礦山、建筑等高風險企業農民工工傷保險工作。因此,可以讓企業或個體企業在辦理生產、經營許可時,必須出具工傷保險參保預交押金,如果企業正常生產后不繳納的,從該預付押金費用中扣除。

3.改進農民工工傷保險爭議處理機制

由于工傷發生后,要經過認定、鑒定、仲裁、訴訟等一系列環節,一個案件拖延四五年是常見的事。且仲裁是法院審理的必經程序,而法院在審理時又重新認定證據,造成了時間的拖延。在我們國家可以借鑒勞動爭議處理比較完善的德國制度,在人民法院內部建立勞動法庭,及時處理勞動爭議。

4.強化政府的監督與執法力度,做到應保盡保

政府要強化監督執法職能,針對用人單位不為農民工繳納工傷保險費用的情況,開展專項定期執法檢查,對查出的問題,責令限期改正。對于不整改者,給予重罰。同時,也可以利用民間維權組織的力量參與政府的執法監督。保證使用人單位做到應保盡保。

5.建立農民工工傷保險賬戶自由轉移制度

農民工工作性質決定了他們經常在不同城市里流動,或者在同一城市的不同企業里流動,甚至跨省流動。在社會實踐中,我國社會保障制度實行的是地區統籌,農民工頻頻流動為其社會保障賬戶的轉移也帶來了實際操作上的難度。因此,必須考慮我國的實際特點,構建適合我國國情的農民工社會保障賬戶制度。保障農民工的賬戶也可以自由流動。要盡快實現農民工工傷保險賬戶全國統籌,統一管理,可以建立便于跨地區轉移的農民工工傷保險機制。工傷保險實行轉移機制,以企業第一次給農民共辦理工傷保險為起點,企業繳納的工傷保險費納入農民個人賬戶,保險機構發給農民參加工傷保險的證明。農民工到其他地區依然按照此賬戶繳納費用。

猜你喜歡
工傷保險農民工對策
工傷保險法律問題三則
診錯因 知對策
放棄部分工傷保險待遇的約定無效
2021年就地過年農民工達8 700多萬
以農民工欠薪案“兩清零”倒逼發案量下降
對策
面對新高考的選擇、困惑及對策
防治“老慢支”有對策
對農民工不想留城不必大驚小怪
一群農民工的除夕夜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