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準優化管理對老年Ⅲ、Ⅳ期壓瘡患者轉歸的影響

2017-07-27 00:40黃俊慧
護理實踐與研究 2017年13期
關鍵詞:期壓壓瘡傷口

黃俊慧

精準優化管理對老年Ⅲ、Ⅳ期壓瘡患者轉歸的影響

黃俊慧

目的:探討精準優化管理對老年Ⅲ、Ⅳ期壓瘡患者轉歸的影響。方法:選取我院2014年12月~2017年1月各科老年Ⅲ、Ⅳ期壓瘡患者75例作為研究對象,將其隨機分為研究組37例和對照組38例,對照組運用常規的傷口護理模式,研究組運用精準優化護理模式進行臨床干預,包括管理團隊建立及實施、循證護理、PDCA循環持續質量改進、延續護理等。均進行4周的護理干預,采用壓瘡愈合計分量表(PUSH)比較干預前、干預后2周及干預后4周兩組患者的傷口愈合情況,采用數字評分法(NRS)評價兩組患者的疼痛程度,并比較兩組患者壓瘡轉歸情況及護理滿意度。結果:干預后2周及干預后4周研究組PUSH評分及NRS評分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研究組患者壓瘡轉歸情況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研究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精準優化管理護理模式可有效完善對老年Ⅲ、Ⅳ期壓瘡患者護理的管理制度,能促進創面愈合,有效提高壓瘡患者治療效果,具有較好的臨床適用性,值得進一步研究。

精準優化管理;壓瘡;愈合;轉歸

壓瘡是一種壓力性潰瘍,是臨床上臥床患者的常見并發癥,其發生不僅使患者的生活質量降低,增加痛苦,且嚴重的壓瘡常持久不愈,可導致患者嚴重感染及全身衰竭,甚至對患者的生命質量產生威脅[1]。在臨床護理工作中壓瘡護理是巨大的挑戰之一,近幾年來,護理領域不懈的研究和探索了壓瘡管理措施,旨在為使壓瘡的發生率降低,提高壓瘡治愈率,并節省醫療資源[2]。因而,本文探討精準優化管理對老年Ⅲ、Ⅳ期壓瘡患者轉歸的臨床效果,現將結果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選取我院2014年12月~2017年1月各科老年Ⅲ、Ⅳ期壓瘡患者75例作為研究對象,將其隨機分為研究組37例和對照組38例,所有患者均符合美國壓力潰瘍顧問小組壓瘡分期標準Ⅲ期、Ⅳ期壓瘡標準。 納入標準:(1)在全醫院各科年齡>60歲老年Ⅲ、Ⅳ期壓瘡患者。(2)意識清晰,無溝通障礙,有交流能力且能完成量表評定者。(3)受試者及家屬知情同意。 排除標準:(1)有心力衰竭等嚴重并發癥者。(2)有精神病史者,有人格障礙、意識障礙無法參與研究提問者。(3)家住外地無法跟進者。 剔除標準:入選者中死亡、轉院及治療過程失訪患者。研究組37例患者(43處壓瘡)中男20例,女17例;年齡60~75歲,平均(60.34±1.21)歲;壓瘡分期:Ⅲ期22例,Ⅳ期15例;壓瘡部位:骶尾部15處,耳廓6處,臀部4處,枕部11處,足跟7處;壓瘡大小12 cm×14 cm;傷口處有5~10 ml滲出液,均有大小不等的潛行,感染傷口有異味。對照組38例患者(47處壓瘡)中男21例,女17例;年齡60~76歲,平均(60.36±1.19)歲;壓瘡分期:Ⅲ期24例,Ⅳ期14例;壓瘡部位:骶尾部16處,耳廓5處,臀部6處,枕部10處,足跟10處;壓瘡大小12 cm×14 cm;傷口處有5~10 ml滲出液,均有大小不等的潛行,感染傷口有異味。兩組患者性別、年齡及壓瘡分期等基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運用常規的傷口護理模式,即壓瘡傷口由護士長帶領護理組長和管床護士查房評估壓瘡的情況后,由護士長或護理組長進行壓瘡傷口處理,難度大的傷口請傷口造口師會診協助處理,根據傷口情況正確使用敷料,期間在科室示教室舉辦1次疾病相關知識講解,如果患者治療期間不能參加,可由家屬代替聽課;科室走廊懸掛健康教育宣傳海報;科室發放健康指導手冊,該手冊還為患者提供參考食譜、傷口的常規處理、患者及其照顧者可在空閑時間翻閱、學習手冊內容。研究組運用精準優化護理模式進行臨床干預,包括管理團隊建立及實施、循證護理、PDCA循環持續質量改進、延續護理等,具體如下:(1)管理團隊建立及實施。組成醫院一體的慢性傷口治療小組,小組包括科室主任、主診醫師、住院醫師、護士長、護理小組長及傷口??谱o士。制定規范化的傷口治療工作職責、傷口評估表,清創及使用特殊傷口敷料知情同意書,完善規范傷口護理單的書寫。傷口治療組的工作分工:傷口??谱o士指導科室傷口治療,負責疑難傷口的處理;傷口治療護士主要是完成傷口換藥、傷口管理以及數據庫的建立等傷口治療的主體工作;醫師負責傷口的初步評估和診斷,提供傷口患者整體管理措施。(2)團隊成員培訓。傷口??谱o士、傷口治療師參加省內外培訓及學術交流,對傷口治療團隊進行有針對性的院內培訓,運用課堂講授、案例分析、傷口工作坊等培訓的方式提高團隊人員的專業實際操作能力,培訓內容包括組織解剖、傷口評估測量記錄、傷口類型與愈合過程、傷口濕性愈合理論、新型敷料的選擇使用及傷口影像資料采集等。(3)實施流程。每天醫護人員共同晨會交接班和共同查房,個性評估患者營養情況、基礎疾病等全身情況,根據患者的營養狀況適時邀請醫院營養師會診,開出營養餐單,保證患者的營養攝入。查看傷口,根據傷口評估表評估傷口情況,如傷口的面積、深度及潛行情況,滲出液的性質、量和氣味,基底組織情況,周圍皮膚有無浸潤以及疼痛評分等。(4)在循證醫學的基礎上醫護人員共同進行文獻查詢、文獻評價,為制定治療方案及落實傷口的處理提供有力證據。(5)PDCA循環持續質量改進。研究組成員與患者交談,詳細了解患者的心理、用藥、飲食、體重、血壓等情況,評估患者的狀態并做好記錄;分析后找出該存在的主要問題并制定治療計劃,有針對性地進行指導;隨后對效果進行跟蹤隨訪,評估指導的效果及解決程度;進行PDCA循環,治療有效后可進行下一個循環的指導,治療無效或者效果欠佳時需召集研究組成員一起討論并查找原因,改變方式,取得患者及其照顧者的接受和配合,到達最終目標,制定出的具體措施包括對干預對象進行傷口護理、健康宣教、飲食指導、體重監測、心理護理、醫療監測、并發癥的預防等方面。(6)對出院患者實施傷口治療的延續護理。建立傷口管理數據庫,對于傷口未完全愈合但病情達到出院指標的患者給予出院,并進入出院患者傷口治療流程(如交給傷口造口護理門診);對于傷口已愈合的出院患者由傷口護士電話回訪,了解患者出院后的狀況并及時提供必要的日常自我護理指導。

1.3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患者干預前、干預后2周及干預后4周的傷口愈合情況、疼痛程度,并比較兩組患者壓瘡轉歸情況及護理滿意度。(1)壓瘡愈合計分量表(PUSH)評價傷口愈合情況,含3個計分項目,即滲液量、面積及組織類型,總分0~17分,壓瘡愈合為0分,PUSH計分越低則說明傷口愈合情況越好。(2)數字評分法(NRS)評價傷口疼痛情況,無痛為0分,最痛為10分,患者根據自己的感受在11個數字中選取,數字越高越疼痛。(3)患者的護理滿意度分為非常滿意、較滿意和不滿意3個等級。(4)壓瘡轉歸療效標準[3]。痊愈:臨床癥狀消失、創面完全愈合75%~100%;顯效:臨床癥狀改善且創面縮小25%~74%;無效:創面縮小<25%,臨床癥狀沒有改善。

1.4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9.0統計軟件分析數據,計量資料比較采用重復測量設計的方差分析,等級資料比較采用Wilcoxon秩和檢驗。檢驗水準α=0.05。

2 結 果

2.1 兩組患者干預前后各時段PUSH評分及NRS評分比較(表1)

表1 兩組患者干預前后各時段PUSH評分及NRS評分比較(分

注:兩組患者干預前后各時段PUSH評分及NRS評分比較,組間、不同時間點、組間與不同時間點交互作用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 兩組患者壓瘡轉歸情況及護理滿意度比較(表2)

表2 兩組患者壓瘡轉歸情況及護理滿意度比較(例)

3 討 論

壓瘡發生是指由于患者身體的局部組織受到壓迫時間較長,而導致其血液循環發生障礙,使組織出現缺氧、缺血及缺乏營養而引起的組織損傷及壞死[4]。目前有研究表明[5-6],醫院壓瘡有1.579%的現患率,0.628%的獲得性壓瘡發生率。其中Ⅲ、Ⅳ期壓瘡是臨床癥狀較重的深度壓瘡,在治療及護理中較為復雜[7]。因此,本文探討精準優化管理對老年Ⅲ、Ⅳ期壓瘡患者轉歸的臨床研究。

本研究結果發現,干預后2周及干預后4周研究組PUSH評分及NRS評分均明顯低于對照組,研究組壓瘡轉歸情況及護理滿意度均明顯高于對照組。壓瘡作為一項護理質量指標是護理工作的重點,壓瘡雖然多發但由于在臨床工作中部分醫護人員未進行系統培訓,因而對壓瘡認識不足,且在治療過程中有效的反饋監督機制較缺乏,從而導致在預防、治療及護理壓瘡的臨床工作方面成為棘手問題[8]。本文研究組運用精準優化護理模式進行臨床干預,包括管理團隊建立及實施、循證護理、PDCA循環持續質量改進、延續護理等。將PDCA循環應用于對老年Ⅲ、Ⅳ期壓瘡患者壓瘡質量管理中,可針對護理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持續不斷的改進,每次循環都帶著新的目標逐步提高壓瘡護理質量,提高護理管理工作水平,從而完善壓瘡評估量表,并還可及時篩選出壓瘡高危人群,使護士能對難免性壓瘡發生的相關風險因素進行明確的判斷,從而有助于對其早期干預,并及時且有針對性地采取相應的預防措施。而建立團隊分工明確,充分發揮其職能的有效率,對團隊及護理人員統一的壓瘡傷口治療知識培訓,可進一步增強護士對壓瘡風險的預測能力,并提高護士預防壓瘡的知識和技能,而建立壓瘡傷口管理數據庫等措施,可使治療工作流程更規范,提高壓瘡護理管理質量,提高壓瘡創面療效[9]。臨床上對壓瘡的循證護理,不僅可降低壓瘡發生率,還可促進壓瘡患者早日康復,其結合了臨床壓瘡治療經驗、臨床研究結果以及壓瘡患者的實際需求,使醫護的協調性與科學性加強,提高壓瘡患者的愈合率[10]。延續護理模式對出院的壓瘡患者進行隨訪,了解患者出院后的狀況并及時提供必要的日常自我護理指導,并可依據評估的結果、隨訪反饋的護理效果及問題擬定預防壓瘡的相應護理措施[11]。

綜上所述,精準優化管理護理模式可有效完善對老年Ⅲ、Ⅳ期壓瘡患者護理的管理制度,能促進創面愈合,有效提高壓瘡患者轉歸治療效果,具有較好的臨床適用性,值得進一步研究。

[1] 徐素佳.改進壓瘡管理模式提高壓瘡護理質量[J].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15,36(4):621-622.

[2] 龍華岸,莫元雪.壓瘡管理的新進展[J].中國醫藥指南,2013,11(8):54-56.

[3] 蔣琪霞,李曉華,胡素琴,等.三種清創方法結合整體護理干預治療壓瘡的效果觀察[J].護理學雜志,2010,25(8):4-6.

[4] 黃懷湘,曹 艷,姚秋敏.20例壓瘡患者護理體會[J].河南外科學雜志,2013,19(2):155.

[5] 王永勝,李 軍,陳梓鋒,等.廣州社區居民壓瘡發生率及現患率調查及相關因素分析[J].中國傷殘醫學,2014,22(4):285-286.

[6] 蔣琪霞,管曉萍,蘇純音,等.綜合性醫院壓瘡現患率多中心聯合調研[J].中國護理管理,2013,13(1):26-30.

[7] 陳秀宜,洪翠玫,吳數華.負壓封閉引流術在治療Ⅳ期壓瘡患者中的應用[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5,12(4):127-128.

[8] 曹奎粉,張秀果.壓瘡報告表和轉歸評價表聯合應用及管理的臨床效果分析[J].河北醫藥,2015,37(11):1734-1736.

[9] 沈向英,陳園園,馬紅梅.PDCA循環管理方法在壓瘡管理中的應用[J].中國醫藥導報,2016,13(35):134-137.

[10]李鳳娣,李翠英.循證護理在老年壓瘡患者中的應用研究[J].中國實用醫藥,2014,11(19):238-239.

[11]曾 斐,葉 屏,沈智詫.品管圈延續護理服務在壓瘡高?;颊咧械男Ч芯縖J].中國醫學創新,2016,13(16):79-82.

(本文編輯 白晶晶)

Influence of accurate optimized management on outcome of old patients with pressure sores Phases Ⅲ and Ⅳ

HUANG Jun-hui

(The Second People’s Hospital of Foshan City,Foshan 528000)

Objective:To discuss the influence of accurate optimized management on outcome of old patients with pressure sores Phases Ⅲ and Ⅳ.Methods:Selected 75 old patients with pressure sores Phases Ⅲ and Ⅳ in various departments of our hospital from December 2014 to January 2017, and they were equally divided into 37 cases in the research group and 38 cases in the control group, where conventional wound nursing mode was given to the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accurate optimized nursing mode was given to the patients in the research group for clinical intervention, including establishment and implementation of management team, evidence-based nursing, PDCA cycle continuous quality improvement and continued nursing etc. Patients in both groups

4 weeks’ intervention, and pressure ulcer scale for healing (PUSH) was used to compare the wound heating condition of patients in the two groups before intervention, 2 weeks and 4 weeks after intervention, and numerical rating scale (NRS) was used to evaluate the pain degree of patients in both groups, and patients in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in pressure sores outcome and nursing satisfaction.Results:After 2 and 4 weeks’ intervention, the PUSH scores and NRS scales of patients in the research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of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The pressure sores outcome of patients in the research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superior to that of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The nursing satisfaction of patients in the research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P<0.05).Conclusion:The precise optimized management mode could effectively perfect the management system for nursing of old patients with pressure sores Phases Ⅲ and Ⅳ, could effectively promote the healing of wound and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treatment effect of patients with pressure sores, with a good clinical adaptation, and was worth further researching.

Accurate optimized management;Pressure sore;Heal;Outcome

528000 佛山市 廣東省佛山市第二人民醫院外科

黃俊慧:女,本科,主管護師,護士長

佛山市衛計局2016年度佛山市醫學科研立項課題(20160125)

2017-03-20)

10.3969/j.issn.1672-9676.2017.13.054

猜你喜歡
期壓壓瘡傷口
為什么傷口愈合時會癢?
貼膜固定法換藥在壓瘡治療中的應用
為什么在傷口上撒鹽會疼?
家有臥床老人,如何預防壓瘡
兩種不同的傷口清洗方法在3期、4期壓瘡中應用的效果及成本效益分析
那只給我帶來傷口的大橘
生皮散對大鼠Ⅲ期壓瘡創面的保護作用
傷口“小管家”
蒙藥嘎木朱爾和美皮康聯合治療老年患者Ⅱ、Ⅲ期壓瘡的效果觀察
傷口床準備原則在Ⅲ、Ⅳ期壓瘡患者中的應用效果探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