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蚊子血”到“朱砂痣”

2017-07-27 07:50黃子琪
北方文學·中旬 2017年7期
關鍵詞:女性意識愛情

北京師范大學

摘要:《陸犯焉識》中陸焉識對馮婉喻的愛情,與其說是“浪子回歸”后歲月帶來的遺憾與美好,不如說是男權主義背景下以男性為中心的自我救贖與回歸。小說在此毫無疑問地迎合了男性世界對于完美女性的想象,將馮婉喻塑造成為“奉獻天使”:她是丈夫心目中完美的歸宿,卻從未享受真正的幸福,苦苦支撐生命的只有從未得到回應的愛。這種感情上的不對等反映出文本中女性視角的缺失。

關鍵詞:陸犯焉識;男權主義;女性意識;愛情

著名作家張愛玲曾寫過:也許每一個男子全都有過這樣的兩個女人,至少兩個。娶了紅玫瑰,久而久之,紅的變成了墻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還是"床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沾的一粒飯黏子,紅的卻是心口上一顆朱砂痣。這段話言簡意賅地說明了一個道理:得不到的東西永遠最美好。試觀《陸犯焉識》中陸焉識對馮婉喻的愛情,在各路評論家那都化作了“浪子回歸”后歲月帶來的遺憾與美好,人們紛紛將視野定格于知識分子陸焉識在中國近代動蕩、殘酷歷史中精神世界的回歸,感慨一段失之交臂的“曠世奇戀”,卻忽視了女主角馮婉喻在陸焉識所謂的“回歸”中經歷的種種苦難與絕望。讀罷全書,我一直在思索這樣一個問題:馮婉喻的愛情與等待是否值得?她的一生似乎就是在永無盡頭的等待中度過,等待著她深愛的丈夫歸來,等待著陸焉識也能回應她的這一份愛。前半生,她是家庭斗爭的犧牲者,奉獻了無私的愛也換不回丈夫的真情;后半生,她是社會階級斗爭的受害者,由于丈夫不諳世事的特點和張揚激越的性情,她不得不為陸焉識在政治斗爭中的失敗付出沉重代價。而陸焉識他真的愛馮婉喻嗎?文中曾寫道:“枯寂中對繁華半生的反芻,使他確認了內心對婉喻的深愛。婉喻曾是他寡味的開端,卻在回憶里成為他完美的歸宿?!边@種“不愛后的愛,不自由后的自由”乍看很感人,仔細回味卻是充滿男權色彩的。男性總是與生俱來的充滿著征服欲,容易陷入對本我的放逐,肆無忌憚地想要征服世界、征服女人。早期當恩娘將馮婉喻送到陸焉識面前的時候,由于“征服欲”的缺失,婉喻就淪為了墻上的一抹蚊子血,從未得到過他真正的愛;晚年當他深處西北大荒漠,開始回憶起前半生的經歷,漸漸回歸自我,感悟到了自己對婉喻的虧欠,這種永遠彌補不了的距離使得婉喻成為了他心口的朱砂痣。陸焉識對馮婉喻的愛情,與其說經歷人生重重苦難后愛的發現,不如說是男權主義色彩下以男性為中心的自我救贖與回歸。馮婉喻在“蚊子血”與“朱砂痣”之間的轉化,是陸焉識內心經歷了半個世紀的波動,但這卻并不是真正的愛情。即使是,這愛情也來得太晚。而在這么久的時間里,苦苦支撐婉喻在痛苦中活下去的是她對焉識幾近發瘋般的愛情。這種感情上的大大不對等反映的是文本中女性視角的缺失,讀罷令人嘆惋。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法》曾反映男權社會中,女性欲望的無意識表現以及其嚴重受壓抑的情況。薩義德所說:“女性通常是男性權利幻想的產物。她們代表著無休無止的欲望,她們或多或少是愚蠢的,最重要的是,她們甘愿犧牲?!薄蛾懛秆勺R》中的馮婉喻就是這樣一個“奉獻天使”,她符合男權社會對于一個完美女性的所有想象,忠誠、執著、溫柔,無私地把自己奉獻給丈夫?!巴裼饔袝r驚異地想到:一個人到了連另一個人的體嗅都認得出、都著迷的程度,那就愛得無以復加了,愛得成了畜,成了獸......”她對焉識的愛,是犧牲到極致的愛,是失去了自我的愛,這個溫婉寬厚、逆來順受的女性,把愛情看成了她生命中的第一價值觀——高于自身、高于傳統女性的貞操觀、甚至高于子女。即使她的丈夫根本當不起馮婉喻如此的付出,即使她收獲的只有苦澀、折磨、孤單和漫長的等待,她依然不曾放棄。當馮婉喻一次次的因為陸焉識接受來自恩娘的冷嘲熱諷,她只有逆來順受,“總是輕輕地走開,不敢帶半點脾氣,偷偷躲在馬桶上哭”。她習慣了不平等,并與之妥協。對于陸焉識忽冷忽熱的“愛”,她從無一絲怨言。正如波伏娃在她的《第二性》中談到:“長期以來,男人都是以絕對的主體存在的,而女人相應地成為男人的客體和他者,以一種男人的附屬體存在?!痹谏鐣母鞣N打擊面前,馮婉喻始終默默地壓抑自己,一聲不吭的扛下來,從來沒有想過要去反抗陸焉識給她帶來的一切痛苦。然而,正如《精神分析法》中所說:“無意識是不能被本人意識到的,它包括原始的盲目沖動、各種本能以及出生后被壓抑的欲望。無意識的東西并不會因壓抑而消失,它還存在并伺機改頭換面表現出來”。就馮婉喻而言,愛與性的本能也一直處于壓抑的狀態,因此,晚年的她開始爆發,開始釋放真正的自我。曾經的她也有這樣的眼神:“她偶然的那些小水妖般的風情流盼才珍奇,才宛若神鬼附體。她其實是摸不著底的”,“藏在深閨里的女子把所有的能量都濃縮凝聚在這一瞥目光里了。長年累月被壓制被禁錮的,是變本加厲的釋放。那一瞥目光里有個好大膽子的馮婉喻?!崩蟻淼乃耆貧w本真,失憶的馮婉喻漸漸遺忘自己身邊的所有人,她半夜三更移動家具,試圖搬回到當年的客廳布局;她因受不了兒子對陸焉識的數落,勇敢地指責兒子;她失憶后認不出陸焉識,將試圖讓兩人復婚的大女兒用力推倒在地,激烈地反抗了這場“包辦婚姻”;她再也不愿意穿上衣服,并且對待自己討厭的東西破口大罵,語言粗俗,毫無顧忌。文章至此,老年的馮婉喻通過自己的“心因式失憶”逃離了過去壓迫她的人和事,她不再認識那個給她帶來那么多苦痛的陸焉識,被無形的枷鎖桎梏了一輩子的馮婉喻在最后終于從精神和肉體上完全解脫,獲得了她終身從未真正獲得過的“自由”。一個一輩子受盡壓迫的女人,老來只能通過“失憶”的方式從苦難中解脫,何其可悲!何其可嘆!婉喻以自己獨特的“遺忘”表達了一種無聲的控訴,她一生以極其自卑、低下的姿態做著“理所應當”之事。更令人心痛的是,她從來沒有意識到男權社會及男人們對她的不公和侮辱,即使臨死回光返照的時候她依然為那個“遠在他鄉”的陸焉識辯解:“哦,路很遠的?!彼阶詈蠖歼€在庇護他:來不及趕到不是他的錯,是路太遠。這是來自女性的大愛,卻是一段極其不值得的愛!

毫無疑問,我認為《陸犯焉識》中女性角色的塑造帶有明顯的男權主義中心話語權的傾向。嚴歌苓筆下的女性也往往會出現缺乏主體意識的缺點,她在小說中極力推崇女性身上“本應該展現”的迷人特質:溫柔、善良、隱忍等等,她意圖在男女“性別差異論”的基礎上,進一步提高女性的價值和地位,讓那些“完美”的女性成為男人身體上、精神上的拯救者,擺脫弱勢者的地位;她試圖通過喚起女性逆來順受、奉獻一切的“母性”,使女性心甘情愿地沉迷于這種道德感化式的、殉道者的自戀之中——然而這種理想化的設想其實是十分矛盾的,面對男性的強權只是一味的退讓和犧牲,讓女性陷入一種阿Q般的精神麻醉之中,只有通過失憶才能和現實對抗,這不僅迂腐,而且愚蠢。馮婉喻對陸焉識的近乎瘋狂的付出既令人震撼,更令人痛心。她是為陸焉識無私奉獻的天使,她將自己身上的所有美好都給了陸焉識,成為了丈夫心中“完美的歸宿”,卻唯獨沒有成為一個完美的自我。在沉浸于這場如同史詩般的愛情帶來的感動中,我們不可忘卻其背后鮮明的男權主義色彩。這一愛情悲劇雖感人,但其背后體現出來的女性意識缺失尤需正視。

參考文獻:

[1]嚴歌苓.陸犯焉識[M].北京:作家出版社,2014.4.

[2]西蒙娜·德·波伏娃.第二性[M].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14.11.

[3]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引論[M].杭州:浙江文藝出版社,2016.6.

作者簡介:黃子琪(1996-),女,漢族,江西婺源人,本科生,本科在讀,漢語言文學。 單位: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 研究方向:現當代文學。

猜你喜歡
女性意識愛情
《甜蜜蜜》:觸碰愛情的生存之歌
不談愛情很幸福
愛情兩個字好辛苦
愛情讓我們直立行走
《紅樓夢》寶黛詩詞與女性意識研究
解讀愛情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