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語文文學作品欣賞的自我感悟

2017-07-27 09:21李岱霖
北方文學·中旬 2017年7期
關鍵詞:高中語文

李岱霖

牡丹江第一高級中學

摘要:高中時期是學生在學習生涯最重要的時期之一,是我們從幼稚走向成熟的過渡期。而語文是我們所要學習的基礎學科,我們其他學科的學習都是建立在語文的學習基礎之上的。我國由于應試教育思想的根深蒂固,家長和教師普遍注重分數提升,而沒有實質上提升我們的文化思想感悟能力,導致我們的實際操作能力和思維創新能力沒有得到發展。本文主要是通過作為學生的我通過自身的經驗闡述了以什么樣的方式來欣賞高中語文文學作品,如何在文學作品中進行情感的感悟,并講述了通過對高中語文文學作品的欣賞感悟于我產生了什么樣的意義,希望本文的一些建議和感悟能夠為其他高中同學找到適合自己的閱讀,鑒賞,感悟文學作品提供一些建設性意見。

關鍵詞:高中語文;文學作品欣賞;自我感悟

高中的語文文學作品的學習和感悟對于學生的人文素養養具有重大作用,而其中學生對于文學作品的的正確賞析和感悟也是對學生以后更深層次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因此,我們要以正確的態度對待文學作品,尋找最適合自己的方式,循環漸進的去與文學作品進行靈魂深處的交流,實現自身的精神感情形成。

一、以正確的方式欣賞感悟高中語文文學作品欣賞

在閱讀理解過程中,則屬于學生認知方面的內容。學生在閱讀過程中必須有清醒的目標意識:我為何要讀這篇文章?是為了完成閱讀題,還是為了習得某些表達方法和技巧?是因為文字優美醉人,還是因為結構安排精巧跌宕?學生心理要有數。這個“數”從何而來?如果是課堂閱讀,可以從教師的提問中來,指向于教師的有效提問,集中在最能凸顯教師提出問題的段落進行精讀理解。如果是課外閱讀,可以有意識地想一想,這篇文章為何能吸引我?是因為情節感人,還是因為文字優美,表達方式清新獨特?如果是考試閱讀,那么閱讀題目就是最好的閱讀目標指向。一般來講,閱讀考題的目標和課堂閱讀的目標指向比較接近,只是我們很多時候沒有將課堂閱讀目標和考試閱讀題目標進行整合思考而已。

(一)具有良好的閱讀欣賞習慣

我有屬于自己的閱讀文章的習慣,首先,我會在上課進行文學作品共同學習之前會對文章有一個大概的預習過程,通讀一遍文章,對于文章所講述的內容具有一個大概的了解和印象。在進行第二遍相對細節的閱讀,對于其中一些不了解的地方,例如詞語,語句或者是一些不了解的典故劃下來,我會與其他同學針對相關的問題共同探討,交流,在這個過程中,我與同學們各抒己見會產生很多具有有意義,可追索的看法。之后可能會查閱專業的工具書或者網絡針對問題的答案,最后會篩選出一些暫時無法解釋的問題,再向教師詢問,最后再由教師在班級答疑解惑,這樣就會讓我對于文章具有一個具體的情況了解,并在大腦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當然,每個人的閱讀習慣都是不盡相同的,應該具有自己的閱讀習慣,不過最重要的就是養成良好的適合自己的閱讀習慣。

(二)進行課外延伸了解閱讀文學作品

我覺得具有良好的文學作品欣賞和感悟能力,僅僅依靠在課堂上的學習是不夠的,我們還應該根據自身需求和實際閱讀情況來進行課外的拓展,可以是與文學作品相關的文章,也可以是無關。我們也可以詢問教師的意見,畢竟我們還沒有充實的閱歷和閱讀經驗能夠幫助我們正確的篩選出適合自己的文學作品,根據教師提供給我們的文學作品,可以根據自己的感悟寫觀后感,將一些優美的句子畫下來,在我們自己寫作文的時候就可以將它們充分派上用場,使得我們的文章華中有實,錦上添花。

(三)觀看相關視頻,進一步的感悟文學作品

有的時候,僅僅是看書,我會視覺疲勞,就會選擇一些與文學作品相關的具有動態性的影片來觀看,根據我們的心理特點,我相信,對于大多數的高中生來說,視頻相對于書籍來說更加的能夠讓學生集中注意力,記憶更加深刻,感觸也更加深入。而現在很多優秀的作品被翻拍成電視劇和電影,比如莫言先生的《紅高粱》,陳忠實先生的《白鹿原》和《西游記》,《紅樓夢》,《水滸傳》,《三國演義》等,我們就可以通過生動的畫面將感情切實的帶入,對于那個時代的一些文化細節表現了解的更加清晰。

(四)認真對待語文文學欣賞課堂

課堂時間是有限的,因此,教師在課堂上所講述的必然都是已經經過濃縮之后的精華,因此,我在課堂上學習時會集中注意力聽教師對于文學作品的講解,并結合自己的理解進行融合。而教師相較于我們必定是懂得更多,因此,我們要虛心接受教師在課堂上的一些建議,文學欣賞技巧和情感感悟形式。

二、以正確的形式感悟高中語文文學作品欣賞

閱讀過程是講求閱讀策略中至關重要的一環,必須設置適度的思考問題。課堂應用問題教學法,讓師生的思想與感情在“問題”的交接點交流,產生共鳴。在這個閱讀過程中,要做的就是通過語言形式感悟到作者在表情達意方面的匠心,受到情感的熏陶和感染,使言語形式和人文情感在選擇性閱讀中融匯貫通,閱讀也就有了實效性。

(一)全面了解文學作品的歷史背景

高中課本中大多數的文學作品欣賞都是作者根據自己的年代大背景之上進行作品構造,只有充分了解那個年代,才能讀懂這篇文章。因此,我會在文學作品賞析之前,把作者所處的年代背景了解清楚,即使我沒有處在那個年代通過文章的賞析感悟也會深入其中。例如魯迅的作品很多如果不能清楚的了解當時的年代就無法讀懂其中的深意,《狂人日記》就是魯迅先生利用夸張的手法寫出在那個充滿戰爭的年代人吃人的恐怖社會。而通過這樣的學習方式對于學習歷史也會成為很大的助力。

(二)全面了解作者的身邊的故事

一般情況下,一個人的成長環境以及身邊的人會對作者的作品產生深遠的影響,而他身邊切實所發生的故事都會成為作家的素材。因此,我喜歡在日常生活中看一些有關于一些作家,科學家等一些人物身上所發生的小故事,并結合他們的作品,讓自己更加深入其中,了解作者的情感。

(三)將歷史與現在融合感悟作品

老師經常告訴我們要以史為鑒,以史為鏡,通過對先人一些優秀作品的賞析,感悟,我們可以告訴自己不要重蹈覆轍。我在讀完每一篇文章之后可能沒有那么深刻的感受,而通過仔細研讀,讓自己置身于文章所存在的故事情節中,我會問問自己,如果是我,我會怎么做,怎么做才會最大限度的避免任何形式的犧牲,而戲如人生,文章所描述的事件很有可能就切實的發生在我們的生活中,如果放到現在的話我又會怎么做,既符合實際情況,又能做到利益最大化,從而進一步的感悟作品和作者的心境。因此,同學可以通過這種形式的感悟讓自己的人生能夠少走彎路,對作品產生更深的感悟。

三、高中語文文學作品欣賞感悟于我的意義

(一)豐富了自身的感情世界,增強了文學底蘊

身為高中生的我們,人生閱歷畢竟不夠豐富,在情感方面出現問題不知道該如何解決,而通過對文學作品的感悟,我們更加豐富了自己的情感世界,知道原來還可以這么做,原來還有這樣的感情表達,讓自己即使沒有足夠的情感經歷,也能通過另一扇窗讓自己看到另一個豐富的情感世界。而通過對優秀文章的閱讀賞析,就會不自覺的增強了自身的文學底蘊,從而在與別人的交談,處事方面表現出來,足夠的文學底蘊談吐之中會將自己彰顯的更加有素質,在處事方面會更加順利,受益無窮。

(二)繼承和發揚了中華民族精神和靈魂

高中語文文學作品中很多都是我國著名作家通過特定的歷史年代寫出那個時期人民所遭受的苦難,將血淋淋的事實展示給我們。尤為一些全民抗戰時期的一些文章,借此,我們充分了解了那個年代我國人民所體會的痛苦,卻也彰顯了我國人民的艱苦奮斗的精神,堅強不屈的民族精神,讓我們知道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并非憑空而來,并將深入靈魂的中華情結傳承下去。

(三)提升閱讀鑒賞能力,學會排除和抵制“垃圾文學”

能夠被編制在高中語文教材里的文學作品,必定是萬里挑一,既能符合我們高中生的心里特點,又能增強我們的鑒賞感悟能力的優秀作品。因此,通過對文學作品的賞讀,我們會逐漸的練就辨別文章好壞的能力,而閱讀文學作品的眼界也變的更高了,如若不能夠與課本中的文章相媲美,就不會再續讀了,因此,也為我們的文學道路上掃清了很多“垃圾文學”,讓我們的語文學習更加的健康。

四、結語

文學作品欣賞是高中語文課本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能夠提升我們文化素養的重要因素,而即使在高中如此的緊張的階段,高考的重壓之下,我們還是不應該忽略自身的素質培養,因此,我們可以為自己空出一些時間對語文課本中的優秀的文學作品進行認真賞析,并且感悟自己的感悟,讓我們在其中收獲,獲益,體會并且繼承我國堅強不屈,勇往直前的民族精神,提升自己的閱讀鑒賞能力,不要讓自己墮落在“垃圾文學”中,借由優秀的文學作品豐富自己的感情世界,并增強文學底蘊,談吐優雅,行為舉止有素質。最后,我希望每個人都能對高中語文文學作品欣賞重視起來,讓它們成為提升我們的其中一部分,密不可分。

參考文獻:

[1]趙璧仁.淺談外國文學作品的教學[J].教學與進修,1980(02).

[2]仇曉健.對統編教材外國文學作品接受情況的調研[J].天津師范大學學報(基礎教育版),2006(03).

[3]陳妍嵐.初中語文外國文學作品教學現狀及思考[J].福建教育學院學報,2015(02).

[4]丁亞俊.應重視外國文學作品的審美功能[J].文學教育(下),2010(12).

[5]吳凌霄,李姍姍.關于中學語文中外國文學作品的教學反思與策略[J].和田師范??茖W校學報,2014(05).

[6]鐘艷.中職學生外國文學作品閱讀能力培養策略小議[J].群文天地,2012(10).

[7]高思佳.淺論中學語文中外國文學作品的多元文化教學策略[J].現代交際,2013(02).

[8]何岳球,曹占平.關于中學語文教材中外國文學作品編排體系的設想[J].咸寧學院學報,2005(05).

[9]劉愛琳,陳廣團,辛濤.中學外國文學作品教學設計優化策略[J].教學與管理,2015(22).

[10]張運義.一點質疑 一點進步[J].現代教育,2012(Z2).

猜你喜歡
高中語文
高中語文課堂教學中“五味俱全”的思考
探討德育教育背景下的高中語文課堂教學
探討德育教育背景下的高中語文課堂教學
在高中語文教學中融入傳統文化教育
高中語文教學中的人格教育研究
關于高中語文修辭教學的一些看法
關于高中語文鑒賞閱讀教學的思考
對高中語文教學的幾點思考
高中語文整合式教學策略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