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尊“道統”與衍圣公府

2017-07-27 13:21馮振亮
北方文學·中旬 2017年7期
關鍵詞:道統

馮振亮

曲阜師范大學歷史文化學院

摘要:對政權“合法性”的信仰使“道統”之于“治統”的意義極其重要,因之尊“道統”是歷朝“治統”維系均需完成的重要任務。衍圣公府作為圣裔后代有著傳承儒脈,傳續“道統”之重責,由此被統治者作為尊“道統”的重要著力點,通過衍圣公臨雍陪祀及對衍圣公府恩寵尊榮來實現“崇儒雅化示寰瀛”。

關鍵詞:“道統”;“治統”;衍圣公府

一、尊“道統”:“治統”維系的政治需求

“政治權力的合法性”的認同是政治基本問題之

一[1](P1),亞里士多德認為:“一種政體如果要達到長治久安的目的,必須使全邦各部分(各階級)的人民都能參加而懷抱著讓它存在和延續的意愿?!盵2](P88)換句話說,就是指一個政權的得以維系,必須有一個強大的思想理論加以支持,喚起人們對于政權“合法性”的信仰,即民眾對于這一政治秩序、政治傳統認可的依據。

在中國傳統社會,我們將政治權力的存在稱之為“治統”,其以王朝統治為象征,王夫之表述為:“天子之位也,是謂治統”[3](卷13,P479)。而支撐“合法性”信仰的理論,則是我們所謂的“道統”,其狹義而言是指自孔子之世逐漸形成的儒家“論證圣人之道的精神和道的傳授系統”。然儒家思想作為中國古代社會之主流思想,其傳承雖始于孔子,但思想淵源又無不承自于上古三代圣王之世。其發展過程中,“道統”的內涵也在不斷地豐富。秦漢以降,儒家思想吸收眾家,在哲學思辨上取釋、道之所長,在禮制構建上則借鑒法家隆禮而重法,又歷經魏晉玄學、宋明理學之發展,才逐步形成了天人合一的哲學思想,中和共存的處世之道,民胞物與的仁愛情操,禮樂教化的道德倫理,從而最終實現大同社會的至高理想,廣而概之即是“中華文明的主流價值傳承”[4]。

這種“主流價值傳承”即道統,其一方面能夠確?!爸谓y”在有效運作,給與統治者以合理的施政指導;另一方面也確保封建帝王、特權階級收斂行為,在一定程度上維護士人階層甚至是維護下層人民話語權,協調好各階級之間的關系。由此來“喚起人們對于政權合法性的信仰”,這一方式類似于在西方的中世紀基督教會對于王權認可與否定,只不過在中國這種關系更為隱秘,并不存在一個明確的凌駕于世俗統治者之上的教皇而已。自武帝尊儒以來,尤其是程朱理學崛起之后,“道統”之于“治統”的意義被進一步放大,尊“道統”成為每一王朝“治統”維系之必然政治需求。尤其是當異族王朝入主華夏的時候更需要得到“道統”對其政權“合法性”的認同,才能夠確?!爸谓y”的合法性。

二、衍圣公府:尊“道統”的著力點

對于讀書人而言,信而好古,承習四書五經中的圣人之言即可謂對道統之傳承,但對于封建帝王來說,尊“道統”并非個人修為喜好,而是要做給天下人,尤其是天下讀書人看的文章,是其“治統”維系之需要。因此,尊“道統”必須有一個著力點來進行具體形式的表達,而這個著力點之一就是衍圣公府。

衍圣公府,即孔府,是孔子后裔居住之所,往往又被代之為整個孔圣后裔,是整個中國歷史上最為悠久、最為繁盛之家族,有與國咸休、同天并老之榮耀,號稱圣府天下第一家。其家族以圣人之后的身份,在中國傳統社會“尤與凡人不同”[5](卷64,乾隆三年三月甲寅)有著向學孔子,傳承儒脈的重要職責。正是由于衍圣公府代表著儒脈傳承,“道統”傳續,因此自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以來,歷代王朝對衍圣公府極其重視,并積極利用衍圣公府來達到尊“道統”之目的。具體來說主要有兩類方式:

其一,臨雍陪祀。自北宋以來歷朝臨雍釋奠“衍圣公及五經博士俱有來京朝賀之例”[6](卷863,乾隆三十五年六月壬寅),尤其是清代,甚至在衍圣公孔憲培“持服”之際,乾隆皇帝依然諭令“仍令赴京,祇候陪祀”。其用意一方面是希望通過衍圣公的陪祀來表達對于儒家文化,對于孔圣后裔的尊重。以對衍圣公這位圣裔領袖之尊重,來向世人傳達統治者對于儒家“道統”之尊奉,從而實現尊“道統”之目的,達到“崇儒雅化示寰瀛”之作用。另一方面,衍圣公本人既為衍圣公府之領袖也即孔圣后裔之代表,其臨雍陪祀也代表了孔圣后裔們對于政權之認可。這一認可某種程度上也就彰顯著“道統”對于“治統”的認可。有著“溝通廟墻內外”“進而達到‘治統與‘道統合一的目的?!盵7]

其二,恩寵尊榮。從漢高祖十二年劉邦過魯,封孔子九代孫孔滕為奉祀君開始,孔子后裔以圣裔為尊,爵位日漸顯赫,經久不衰,傳世延綿,號稱為圣府天下第一家。北宋以降,衍圣公封號一直沿用,至于1935年,七十七代孫孔德成為至圣先師奉祀官為止。與歷朝歷代的封號相應,孔子后裔的爵位等級也不斷增加。兩漢時期,爵位尚在關內侯爵十九等等末端,魏晉隋唐時期秩則由末品逐漸提升到最高從二品等級。金以后,品秩提高,至正八年時任衍圣公晉升中奉大夫,秩從二品。明代開始,衍圣公不再兼任官職,專注于孔子祭祀,洪武十七年授光祿大夫,秩正一品,位列文臣之首。清代沿用,并有紫禁城騎馬等諸多特權。而與爵位和封號相應,孔子后裔的俸祿也不斷提升。漢代的關內侯就有食邑800后,到了明洪武年間,賜予祭田2000大頃,清代延續。1914年,民國政府依照公爵舊制,年給孔令貽2000元。歷朝的恩寵尊榮其目的就是要用衍圣公府的榮光來彰顯“道統”在本朝的綿延和輝煌,以此來反襯出本朝“治統”對“道統”的尊奉,完成尊“道統”的重任。而這種恩寵尊榮的背后,衍圣公府也成為天下之表率,對于“治統”的維護起到了積極的作用。一方面衍圣公府對政權之支持,尤其是在新建王朝之處對政權的為新政權統合士人創造了有利條件。如清王朝入主中原之初,在時為山東巡撫方大猷“開國之初,首宜尊崇先圣”[8](卷四百八十三 列傳二百七十儒林四孔胤植傳)的建議下,新建的清王朝即表達了對衍圣公府之尊榮,進而在剃發易服的政策中,衍圣公府作為天下士人之表率率先剃發易服,以表示對于新興的清王朝之認可。另一方面,衍圣公府本身作為圣人后裔,本身“化民善俗之?!?。其言行舉止均為影響重大,使“當世知圣人之后,能守家傳于勿替,匪徒章服之榮已也”。[9](卷399,乾隆十三年二月己卯)

三、結論與反思

由此而論,歷代王朝維系“治統”當需尊“道統”,而尊“道統”的著力點之一就是通過衍圣公府來進行一系列的具體表達。由此也就能夠解釋了為什么衍圣公府可以延續千年并獲得“同天并老”“與國咸休”的巨大榮耀。

然而就其本質而言,歷代封建王朝尊奉“道統”,不過因之“道統”可以扶持“治統”,維護“治統的合法性”而已。換而言之,正如漢宣帝所言:“漢家自有制度,王霸道雜之”,“治統”絕不可能成為“道統”規矩之下的順民,尤其是與西方教廷不僅擁有豐富的資源,而且組織嚴密,甚至掌握強大的武裝力量所不同,在中國“道統”的掌握者士大夫階層一直都是君王權力的治下的忠臣孝子。而衍圣公府,無疑也無意于有對抗中央之行徑,因之,作為道統象征的孔圣后裔們,也不得不服從于世俗皇權。對孔子歷朝雖有加封,然宋以前卻時有變動,有時甚至不升反降。如東漢白虎觀會議上,漢章帝要求削減圣人數量,規定只有學問的“開山鼻祖”才可稱“先圣”,其余無論如何功績卓著,都不配“先圣”稱號。這樣一來 ,只有周公被封為“先圣”,孔子只好充當“先師”。而到了清代,當孔子無比崇高,而衍圣公府也是達到富貴尊榮之極的時候,依然逃脫不了被世俗皇權的打壓。清代中期,還是那個八次親臨曲阜祭拜孔子,將孔家權勢捧入至高的乾隆皇帝,卻嚴厲斥責衍圣公干預地方政務,剝奪其世俗權力,甚至剝奪了一直在孔氏一門中世襲的曲阜縣令一職,改世襲為流官。這種禁越職司的措施,與隆遇恩寵產生了鮮明的對比,可見所謂圣裔,也不過是世俗皇權下的順民罷了。

參考文獻:

[1]喬納森·沃爾夫.政治哲學緒論[M].龔人,譯.香港:牛津出版社,2002.

[2]亞里士多德.政治學[M].吳壽彭,譯.北京:商務印書館,1981.

[3][清]王夫之.讀通鑒論[M]//船山全書:第10冊,長沙:岳麓出版社,1996.

[4]方鹿.文化傳承與道統重構[N]. 光明日報,2016-11-28(016).

[5]清高宗實錄[M]北京:中華書局,1985.

[6]清高宗實錄[M]北京:中華書局,1985.

[7]孔勇.清代“衍圣公”的雙重角色[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7-01-16(004).

[8]清史稿[M]北京:中華書局,1998.

[9]清高宗實錄[M]北京:中華書局,1985.

猜你喜歡
道統
道統的宗教化:王啟元儒教思想研究
工夫、歷史與政教:“學庸章句序”中的道統說
朱子《中庸章句》的詮釋特點與道統意識——以鄭玄《中庸注》為參照
荀子“圣王”觀與儒家道統論的內外維度
英文摘要
論陳榮捷與余英時的朱熹“道統”詮釋之異
“道統思想與中國哲學”國際學術研討會綜述
唐宋道統新探
心學道統論——以“顏子沒而圣學亡”為中心
張東蓀道統論芻議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