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內蒙古中南部地區新石器時代陶窯初探

2017-08-01 13:38李鐵軍李婉琪索秀芬
草原文物 2017年1期
關鍵詞:考古遺址內蒙古

李鐵軍 李婉琪 索秀芬

(1.通遼市博物館2.內蒙古民族大學政法與歷史學院 3.內蒙古自治區文物考古研究所)

○研究與探索

內蒙古中南部地區新石器時代陶窯初探

李鐵軍1李婉琪2索秀芬3

(1.通遼市博物館2.內蒙古民族大學政法與歷史學院 3.內蒙古自治區文物考古研究所)

內蒙古中南部 新石器時代 陶窯

內蒙古中南部地區范圍在陰山以南、明長城以北、賀蘭山以東、大馬群山以西地區。包括的地理單元有河套平原、土默川平原、鄂爾多斯高原、蠻漢山區、豐鎮丘陵、和林格爾丘陵和清水河丘陵山地。行政區包括巴彥淖爾市南部、鄂爾多斯市、包頭市南部、呼和浩特市南部、烏蘭察布市南部地區。

內蒙古中南部地區發現的新石器時代遺存眾多,獨特的地理環境,鮮明的陶器特征,形成了具有特色的考古學文化。內蒙古中南部地區燒造陶器的陶窯發現不斷,具有獨特的發展歷程。

一、內蒙古中南部新石器時代考古學文化序列

經過新中國以來的考古調查、發掘和研究,內蒙古中南部地區新石器時代已經建立起考古學文化序列:后崗一期文化石虎山類型、半坡文化魯家坡類型→廟底溝文化王墓山坡下類型→海生不浪文化→阿善文化→老虎山文化、永興店文化。

在全新世大暖期中原農業文化向北、向西擴張,在內蒙古中南部地區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考古學文化類型。距今6800-6200年,后崗一期文化從太行山東側向西經過張家口地區和洋河盆地,進入到黃旗海和岱海地區,形成了新的文化類型——石虎山類型。同時,半坡文化從渭河流域沿黃河北上,在黃河兩岸形成了新的文化類型——魯家坡類型。距今6200-5500年,廟底溝文化向四周擴張,位于晉南的東莊類型北上,融合當地魯家坡類型文化因素,在內蒙古中南部形成了新的文化類型——王墓山坡下類型。距今5500-5000年,內蒙古中南部地區形成了具有當地特色的新考古學文化——海生不浪文化。繼海生不浪文化發展的文化是阿善文化,其年代在距今5000-4500年。在岱海地區,距今4500-4300年,在海生不浪文化廟子溝類型基礎上形成了老虎山文化。在南流黃河兩岸繼承當地阿善文化傳統,同時接受晉中和冀北同時期文化影響,在距今4500-4300年,形成新的考古學文化——永興店文化。

內蒙古中南部地區新石器時代考古學文化在仰韶時代早期和中期來源于中原的后崗一期文化、半坡文化和廟底溝文化,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類型。到仰韶時代晚期考古學文化開始自成體系,與中原文化分道揚鑣,走上獨立發展的道路。經過龍山時代早期的獨立發展,到龍山時代晚期北方地區文化面貌趨同,有別于中原地區龍山時代考古學文化。

二、內蒙古中南部新石器時代陶窯的發現

內蒙古中南部地區發現新石器時代陶窯的遺址有白草塔遺址①、南壕遺址②、海生不浪遺址③、瓦窯村遺址④、西園遺址⑤、后城嘴遺址⑥、園子溝遺址⑦、老虎山遺址⑧、面坡遺址⑨、板城遺址⑩、官地遺址?、二里半遺址?等。

1. 1990年7、8月間,內蒙古自治區文物考古研究所發掘了鄂爾多斯市準格爾旗白草塔遺址,發掘面積714.5平方米,分別屬于廟底溝文化王墓山坡下類型、海生不浪文化、阿善文化、永興店文化遺存。在遺址北部緊鄰黃河斷崖邊發掘2座海生不浪文化陶窯,兩座陶窯東西并列,相距40厘米,大小相近,結構相同,編號為Y1和Y2。

2. 1989年5-8月,內蒙古自治區文物考古研究所發掘了鄂爾多斯市準格爾旗南壕遺址,發掘面積4200平方米,分別屬于海生不浪文化、朱開溝文化遺存。在室外發現1座海生不浪文化陶窯(編號為IY1)、在雙室房址IF25后室后墻中部正對門道處建1座朱開溝文化陶窯(編號為IF25)。

3. 1992年6月10日-7月20日,北京大學考古系、內蒙古自治區文物考古研究所和呼和浩特市文物事業管理處合作發掘了呼和浩特市托克托縣海生不浪遺址,發掘面積約500平方米,以海生不浪文化遺存為主,還有少量朱開溝文化遺存。發掘海生不浪文化陶窯1座,編號為Y1。

4. 1999年6月,內蒙古自治區文物考古研究所和達拉特旗文物管理所發掘了鄂爾多斯市達拉特旗瓦窯村遺址,遺址中部有一條沖溝,寬約500米,把遺址分為南北兩區,均屬于海生不浪文化遺存,兩區各發掘1座海生不浪文化陶窯,編號為IY1和IIY1。

5. 1988年6-7月間,西園遺址發掘組對包頭市西園遺址的西臺地進行第二次發掘,發掘面積1100平方米,分別屬于廟底溝文化王墓山坡下類型、海生不浪文化、阿善文化遺存。發掘1座陶窯,屬于阿善文化。

6. 1990年5月,內蒙古自治區文物考古研究所和清水河縣文管所共同發掘了呼和浩特市清水河縣后城嘴遺址,發掘面積1000平方米,分別屬于廟底溝文化王墓山坡下類型、阿善文化、永興店文化、白敖包文化遺存。發掘1座阿善文化陶窯,編號Y1。

7. 1986-1989年,內蒙古自治區文物考古研究所對烏蘭察布市涼城縣園子溝遺址進行大規模發掘,發掘面積超過4000平方米,均屬于老虎山文化遺存。發掘老虎山文化陶窯4座(編號為Y3001、Y3002、Y3004、Y3005),清理1座(編號為Y3003),其中3座陶窯(Y3001、Y3002、Y3003)在房屋內,2座陶窯(Y3004、Y3005)在室外。

8. 1982-1985年由內蒙古文物工作隊和1986年由內蒙古自治區文物考古研究所發掘了烏蘭察布市涼城縣老虎山遺址,發掘總面積超過4000平方米,全部屬于老虎山文化遺存。發掘陶窯1座(Y7),清理6座(Y1-6)。Y1-Y3位于遺址西南部較陡峭的山坡臺地上,地表散布窯門石塊,面積約6000余平方米,除清理的3座老虎山文化陶窯外,還有數座陶窯未被發掘,在城西南角清理1座老虎山文化陶窯(Y6),在城的西南部發掘1座老虎山文化陶窯(Y7)。在城內大沖溝溝口南側清理了Y4,在緊靠西南城墻外清理1座陶窯(Y5),發掘者將這兩座陶窯也歸入老虎山文化,Y4和Y5屬于半倒焰窯,結構與王家坡窯址Y2?結構相近,兩者年代應該相當,大約在漢代。

9. 1986年8、9月間,內蒙古自治區文物考古研究所清理了烏蘭察布市涼城縣面坡遺址,清理面積約400平方米,均屬老虎山文化遺存,清理2座老虎山文化窯址,編號為Y1和Y2。

10. 1987年6月7-25日,內蒙古自治區文物考古研究所對烏蘭察布市涼城縣板城遺址進行第一次發掘,發掘2座老虎山文化陶窯(編號為Y1、Y2)。1997年8月22-26日,內蒙古自治區文物考古研究所和日本京都中國考古學研究會共同第二次發掘了板城遺址,發掘1座老虎山文化陶窯(編號為Y3)。兩次共發掘面積在700平方米左右,屬于老虎山文化遺存。

11. 1991年內蒙古自治區文物考古研究所發掘鄂爾多斯市準格爾旗官地遺址,發掘面積1500平方米,分別屬于半坡文化魯家坡類型、廟底溝文化王墓山坡下類型、阿善文化、永興店文化、朱開溝文化遺存。在原生黃土層中,發掘永興店文化陶窯2座,編號為Y1、Y2。

12 . 1978年4-8月,內蒙古文物工作隊發掘鄂爾多斯市準格爾旗二里半遺址,發掘面積3075平方米,分別屬于海生不浪文化、永興店文化遺存。在古城梁西北側溝沿的原生土層上發掘2座永興店文化陶窯,編號為Y1、Y2。

目前,在內蒙古中南部地區發現新石器時代的陶窯有27座(附表),分別屬于海生不浪文化、阿善文化、老虎山文化和永興店文化,后崗一期文化石虎山類型、半坡文化魯家坡類型和廟底溝文化王墓山坡下類型還沒有發現陶窯。

圖一 白草塔遺址Y2平剖面圖

圖二 瓦窯村遺址IY1平剖面圖

三、內蒙古中南部新石器時代陶窯的形制

根據陶窯的窯室和火膛的相對位置,把內蒙古中南部地區新石器時代陶窯分為橫穴窯和同穴窯兩種類型。

A型 橫穴窯,火膛和窯室為兩室,火膛和窯室前后排列,火膛在前,窯室在后。白草塔遺址Y1和Y2、瓦窯村遺址IY1和IIY1、海生不浪遺址Y1、園子溝遺址Y3004、板城遺址Y1和Y2均為橫穴窯,共同特點是近圓形窯室,火膛與窯室連接壁呈斜坡狀,火膛較淺。根據火道形狀分為I式、II式、III式、IV式、V式。

AI式 環形火道。白草塔遺址Y1和Y2。Y2由火膛、窯室組成,窯室上部毀壞?;鹛旁谇?,窯室在后,總體形狀呈勺形,方向95°?;鹛牌矫娉侍菪?,長50、寬50-80厘米,底和壁為堅硬的紅燒土。窯室平面呈橢圓形,長徑130、短徑120厘米。窯室由火道和窯床構成,窯床為橢圓形臺狀,長徑70、短徑46、高18厘米?;鸬拉h繞窯床四周,寬度在20-25厘米(圖一)。

AII式 山字型火道。瓦窯村遺址IY1和IIY1。IY1由工作間、火門、火膛和窯室組成,方向10°。工作間呈圓角方形,斜壁,底較為平整,呈緩坡形向火膛方向傾斜,上口邊長230、下底邊長210、殘高13-55厘米?;痖T頂部坍塌,寬50厘米?;鹛牌矫娉书L方形,長65、寬50、殘高40厘米。窯室平面呈橢圓形,上部坍塌,直徑130-145厘米。窯箅用草拌泥建成,厚10厘米,殘存火孔22個,孔徑3-5厘米。草拌泥坯砌成窯床,呈U字形,長40、寬20、高8厘米?;鸬拉h繞窯床和直通窯床中間,呈山字形分布,寬18-24、深14-18厘米(圖二)。

AIII式 II字形火道。海生不浪遺址Y1,由火膛和窯室組成。從已揭露火膛看,平面呈圓角長方形,斜壁,口大底小,平底。窯室近圓形,兩條火道位于中部,兩者之間為隔墻(圖三)。

圖三 海生不浪遺址Y1平剖面圖

圖四 板城遺址F27、Y1、Y2平剖面圖

AIV式 非字形火道。板城遺址Y1和Y2。Y1由火膛和窯室組成。窯室南側被F27打破,火膛北側被Y2打破。最前部火膛為不規則圓形,直壁,平底,長約210、寬115、深40厘米。饅頭形窯室,上部殘,殘高15-70厘米。窯箅用石板搭建,平面呈橢圓形,長徑180、短徑150厘米。邊緣殘存4個火孔,直徑約5厘米?;鸬烙檬瘔K壘砌,由火膛向窯室伸出兩個主火道,長約200、寬約20-30厘米。主火道兩側又分出數個分火道,寬5-10、高30-50厘米(圖四)。

AV式 樹枝形火道。園子溝遺址Y3004由火膛和窯室組成,方向80°?;鹛牌矫娉蕶E圓形,直壁,平底。窯室呈饅頭形,上部殘。窯箅呈橢圓形,長徑200、短徑170、厚20厘米。中間為主火道,主火道向兩邊和前方枝杈出五個主要分火道,長約70、寬約35、高約60厘米。主要分火道上還有更小的次要分火道(圖五)。

圖五 園子溝遺址Y3004平剖面圖

B型 同穴窯,火膛和窯室同處一室。根據火膛和火道位置,分為I式和II式。

BI式 火膛位于火道前部,有園子溝遺址Y3001、Y3002,老虎山遺址Y1、Y2、Y3,官地遺址Y1、Y2,二里半遺址Y1。老虎山遺址Y3由火門、火膛、火道、窯箅、火孔、工作間(H16)、工作面,以及附屬灰坑(H13、H14、H15)組成(圖六)。窯室呈饅頭形,頂部已破壞。窯壁挖在生黃土內,周壁抹3厘米厚草拌泥,殘高10-85厘米?;痖T向南,方向185°,兩側壁用石塊壘砌,寬50-80、高90、深約80厘米?;痖T里側為火膛,范圍較小?;鹛爬飩认蜃笥覂蓚壬斐?條主火道,長約200、寬20-50厘米。主火道兩側伸出若干分火道,長約50、寬10-15厘米?;鸬郎戏戒伾w石板。窯箅近圓形,直徑約220厘米,用草拌泥建成,厚4厘米,殘存火孔20個?;痖T外工作間(H16)為不規則形淺坑,底不平整,殘長300、寬210、深約30-100厘米,為運送、碼放陶坯、裝窯以及燒火的場所(圖七)。在工作間右側為一個較為平整的工作硬面,平面呈長方形,殘長300、寬210厘米。工作面的中部為長方形工作臺,殘長140、寬100、殘高20-40厘米。工作面和工作臺為制作陶坯的地方。在工作面后部有一個橢圓形袋狀坑(H15),口部長徑170、短徑90、底部長徑200、短徑130、深約110厘米,可能為堆放陶泥或陶坯之處。在工作間左側有2個近圓形灰坑(H13、H14),口徑約110、深約30厘米,可能為和泥坑。

BII式 火膛位于火道中部,有園子溝遺址Y3005,面坡遺址Y1和Y2。園子溝遺址Y3005由工作間、火門、火膛和窯室組成。工作間為圓角方形,直壁,平底,殘長165、寬190厘米?;痖T方向95°,寬75、高30、深20厘米。窯室呈饅頭形,挖在生黃土內,頂部塌陷,殘高25-50厘米。窯箅用草拌泥建成,平面呈橢圓形,長徑115、短徑100、厚5厘米,殘存10個火孔?;鹛啪痈G室中部,兩側有5個主火道,長約25、寬約10、高約50厘米(圖八)。

圖六 老虎山遺址Y3及其附屬遺跡圖

圖七 老虎山遺址Y3平剖面圖

圖八 園子溝遺址Y3005平剖面圖

四、內蒙古中南部地區新石器時代陶窯的分期

從發掘資料看,海生不浪文化均為橫穴窯,老虎山文化主要是同穴窯,還有少量橫穴窯,永興店文化全部是同穴窯,內蒙古中部地區新石器時代陶窯由橫穴窯發展為同穴窯,火膛距窯室越來越近,對火力的利用效率逐步提高。渭河流域半坡文化時期出現同穴窯?,由于后崗一期文化石虎山類型、半坡文化魯家坡類型、廟底溝文化王墓山坡下類型、阿善文化陶窯形制還不清楚,內蒙古中部地區新石器時代同穴陶窯出現的時間還不能確定,有待于阿善文化陶窯資料的豐富。

根據已經發現的陶窯形制,把內蒙古中南部地區新石器時代陶窯分為兩個大的時期,第一期是仰韶時代晚期橫穴窯期,年代在距今5500-5000年,全部為橫穴窯。第二期是龍山時代中期的同穴窯時期,年代在距今4500-4300年,絕大部分為同穴窯,還沿用少量橫穴窯。至于龍山時代早期(年代在距今5000-4500年)的阿善文化陶窯形制還不清楚。龍山時代晚期(年代在距今4300-4000年)至夏代早期內蒙古中南部地區已進入到青銅時代,考古學文化為白敖包文化,在陜西北部地區白敖包文化陶窯為橫穴窯。到了朱開溝文化時期(夏代晚期至商代早期),新產生了豎穴升焰窯和半倒焰窯?。

五、結 語

目前,發現內蒙古中南部地區新石器時代最早的陶窯是在海生不浪文化時期,大約距今5500-5000年,屬于仰韶時代晚期,而仰韶時代早期的后崗一期文化石虎山類型和半坡文化魯家坡類型,以及仰韶時代中期的廟底溝文化王墓山坡下類型均沒有發現陶窯,是石虎山類型、魯家坡類型和王墓山坡下類型沒有陶窯,陶器也是由文化傳入地的中原地區輸入的嗎?從這三個類型大量存在具有本地特色陶器看,區別于中原地區陶器,應該有自己的陶窯。從與中原大部分相同陶器特征推斷,陶窯形制與中原地區陶窯形制應該相同,只是現在還沒有發現,隨著考古資料的豐富,內蒙古中南部地區可能會發現更早的陶窯。

內蒙古中部地區新石器時代陶窯有室內窯和室外窯兩種,海生不浪文化、阿善文化、永興店文化均為室外窯,只有老虎山文化既有室內窯又有室外窯。陶窯有單獨分布,也有集中分布形成窯區。陶窯一般由工作間、火膛、火道、窯箅和窯室以及排煙孔組成,室內窯工作間在房屋內。窯室平面形狀均為圓形,不見其他形狀。

內蒙古中部地區新石器時代陶窯均為升焰窯,排煙孔均發現在窯室的頂部,還沒有發現排煙孔位于窯室中部或下部的半倒焰窯。在渭河流域,廟底溝文化時期就發現了半倒焰窯?,在河北省邢臺東先賢晚商時期遺址也發現了半倒焰窯?。目前,在內蒙古中部地區發現最早的半倒焰窯是在高家坪遺址?,屬于朱開溝文化,年代在夏代晚期至商代早期。內蒙古中部地區半倒焰窯的出現早于河北而晚于陜西。

內蒙古中部地區新石器時代陶窯分為橫穴和同穴兩種,不見豎穴窯,發展趨勢是由仰韶時代晚期的橫穴窯發展到龍山時代的同穴窯,火膛離窯室由遠及近,達到更好的利用火力的目的。在半坡遺址發現了半坡文化豎穴窯?,而在內蒙古中南部地區的新石器時代還沒有發現豎穴式陶窯,到了朱開溝文化時期(夏代晚期至商代早期)在南壕遺址才發現了豎穴窯,年代晚于渭河流域。半坡文化豎穴窯的火膛和窯室之間為火道,火道周圍為窯床,是豎穴窯的初級階段。南壕遺址IF25中陶窯的火膛在窯室下部,中間為窯箅,其上有火孔,與中原地區夏商周時期豎穴窯形制形同?,是豎穴窯的高級階段。

在渭水流域,新石器時代陶窯以橫穴窯為主,同穴窯在半坡文化時期出現以后,一直處于次要地位,豎穴窯只在半坡文化偶有發現?。內蒙古中南部仰韶時代晚期均為橫穴窯,龍山時代中期以同穴窯為主,保留少量橫穴窯,新石器時代陶窯發展趨勢是由橫穴窯發展為同穴窯。渭水流域和內蒙古中南部地區新石器時代陶窯發展道路并不相同。

附記:本文墨線圖由馬婧繪制,特此致謝!

注 釋

①內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準格爾旗白草塔遺址》,《內蒙古文物考古文集》(第一輯),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94年,第183-204頁。

②內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準格爾旗南壕遺址》,《內蒙古文物考古文集》(第一輯),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94年,第205-224頁。

③北京大學考古系、內蒙古自治區文物考古研究所、呼和浩特市文物事業管理處:《內蒙古托克托縣海生不浪遺址》,《考古學研究》(三),科學出版社,1997年,第196-239頁。

④內蒙古自治區文物考古研究所、達拉特旗文物管理所:《達拉特旗瓦窯村遺址》,《內蒙古文物考古文集》(第三輯),2004年,第51-71頁。

⑤西園遺址發掘組:《內蒙古包頭市西園新石器時代遺址發掘簡報》,《考古》1990年第4期,第295-306、313頁。

⑥內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清水河縣文物管理所:《清水河縣后城嘴遺址》,《內蒙古文物考古文集》(第二輯),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97年,第151-164頁。

⑦內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岱??脊趴脊牛ㄒ唬匣⑸轿幕z址發掘報告集》,科學出版社,2000年,第10-198頁。

⑧內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岱??脊趴脊牛ㄒ唬匣⑸轿幕z址發掘報告集》,科學出版社,2000年,第199-392頁。

⑨內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岱??脊趴脊牛ㄒ唬匣⑸轿幕z址發掘報告集》,科學出版社,2000年,第459-490頁。

⑩內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日本京都中國考古學研究會:《板城遺址勘查與發掘報告》,《岱??脊牛ǘ腥蔗泛5貐^考察研究報告集》,科學出版社,第206-278頁。

?內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準格爾旗官地遺址》,《內蒙古文物考古文集》(第二輯),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97年,第85-119頁。

?內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準格爾旗二里半遺址第一次發掘簡報》,《內蒙古文物考古文集》(第一輯),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94年,第246-260頁。

?內蒙古自治區文物考古研究所、伊金霍洛旗文物管理所:《伊金霍洛旗王家坡窯址發掘簡報》,《內蒙古文物考古文集》(第三輯),科學出版社,2004年,第278-293頁。

?吉篤學:《渭水流域史前陶窯分期初探》,《中原文物》2008年第6期,第17-24頁。

?李婉琪、索秀芬:《河套地區青銅時代陶窯》,《草原文物》2014年第1期,第63-69頁。

?吉篤學:《渭水流域史前陶窯分期初探》,《中原文物》2008年第6期,第17-24頁。

?邢臺東先賢考古隊:《邢臺東先賢商代遺址發掘報告》,《古代文明》(第1卷),文物出版社,2002年,第371-451頁。

?伊克昭盟文物工作站:《準格爾旗高家坪遺址》,《內蒙古文物考古文集》(第一輯),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94年,第261-271頁。

?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陜西省西安半坡博物館:《西安半坡》,文物出版社,2004年。

?張明東:《黃河流域先秦陶窯研究》,《古代文明》(第3卷),文物出版社,2004年,第115-149頁。

?吉篤學:《渭水流域史前陶窯分期初探》,《中原文物》2008年第6期,第17-24頁。

責任編輯:郭治中

Central and Southern Inner Mongolia; Neolithic Age; Pottery Kiln

The pottery kilns of the Shihushan type of the Hougangyiqi Culture, the Lujiapo type of the Banpo Culture, the Wangmushanpoxia type of the Miaodigou Culture and the Ashan Culture have not yet found currently,and the shapes and structures of which are not clear too. The pottery kilns of the Haishengbulang Culture are almost the horizontal-cave kilns, while the Laohushan Culture’s are mainly the same-cave and several horizontal-cave kilns,and the Yongxingdian Culture’s are all the same-cave kilns. The pottery kilns of Neolithic age in central and southern Inner Mongolia experienced from the horizontal-cave to the same-cave kilns, the distance between the fire and kiln chamber is getting more and more near, which improved the utilization efficiency of the fire gradually.

附 表:內蒙古中南部地區陶窯統計表

猜你喜歡
考古遺址內蒙古
十大考古發現
考古學家怎樣發現遺址?
考古出乎意料的幾件事
INDUSTRIAL EVOLUTION
《自由》
三星堆考古解謎
遼上京遺址
《內蒙古氣象》征稿簡則
“考古”測一測
這是美麗的內蒙古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