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對準格爾旗陽灣遺址布局的初步分析

2017-08-01 13:38
草原文物 2017年1期
關鍵詞:房址西區東區

李 鵬

(河北大學歷史學院考古系)

對準格爾旗陽灣遺址布局的初步分析

李 鵬

(河北大學歷史學院考古系)

陽灣遺址 布局 家庭形態 人口變遷 自然環境

陽灣遺址是鄂爾多斯市東部準格爾旗點岱溝村陽灣自然村的一處仰韶文化中期聚落遺址。整個遺址位于該自然村北部一處北高南低的緩坡之上,遺址的東、西、南三面皆被自然沖溝所圍,總面積約2萬平方米。1993年6-8月,內蒙古自治區文物考古研究所對該遺址進行了搶救性發掘,面積共3000平方米,并發表了發掘簡報①。簡報作者提供了該遺址的平面圖,對該遺址的房址、灰坑、圍溝等遺跡現象進行了分類介紹,并提供了這三類遺跡的部分資料,還借助F3打破F2這一組打破關系,及G1內兩層堆積中出土的典型器物,將該遺址劃分為順次發展的二期二段,為我們對這一遺址進行下一步的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基礎。

圖一 陽灣遺址平面圖

此次發掘的面積占遺址總面積的15%左右,簡報中也只公布了該遺址的房址、灰坑、圍溝及其出土器物的部分材料。但通過對這部分材料的分析,我們進而可以推測遺址的整個布局及其所反映的遺址形成過程中的社會變遷與自然環境的變化。通過對遺址布局及其出土器物的綜合分析,我們可以對該聚落遺址的社會結構、家庭形態,以及環境變遷、人地關系,乃至該遺址的形成與廢棄過程進行討論,從而為該地區仰韶時代早期考古學文化的研究提供一個實例。

一、遺址各時期總體布局的分析

該遺址的此次發掘,共發現房址30座、灰坑9座、圍溝2條。簡報作者根據遺跡現象中的打破關系,以及出土器物的前后演變關系,已將遺址的房址、灰坑、圍溝分為二期二段,并認識到該聚落遺址的房屋是成排分布的,而且在遺址使用的各個階段都以圍溝為防護設施,應該是以事先的規劃為基礎而逐步營建的。通過進一步觀察該遺址的平面圖(圖一),分析房屋的面積與集群狀況,再結合對各遺跡單位出土器物的分析可以發現,該遺址第一期早、晚兩段的房址、灰坑、圍溝,都可以被劃分為東、西兩區。因第二期僅見兩座房址,故暫不做討論。

在第一期早段,遺址東區包括F14、F8、F9、F10、F25、F26、F27、F28、F29、F30等10座房址,西區包括 F2、F4、F11、F18、F19、F20、F22、F23、F24等 9座房址,以及平面圖所顯示的H1、H4、H5等全部三座灰坑。東區的10座房址中,F14是室內面積近百平方米的大型房址,F8、F9、F10、F29、F30等大多數的房址是面積在40 - 60平方米的中型房址。西區的9座房址中均為面積在20 - 40平方米的小型房址。另外,根據簡報作者所提供的信息來看,東區的大、中型房址,“居住面及四壁均用草拌泥涂抹,經火燒烤……個別房址的墻壁上保留有由圓圈紋、戳點紋組成的裝飾圖案”②,而西區的小型房址僅居住面為草拌泥燒土面,且沒有裝飾圖案。再結合各區房址中的出土器物來看,東區、西區的房址中皆出土了罐、盆、缽等陶容器,兩區之間似乎并沒有明顯的區別。但值得注意的是,我們發現西區的房址中僅F2出土了石斧。而東區的房址中,出土生產工具則相對普遍,如F8出土了陶支腳、石磨盤、礪石,F9出土了陶刀,F26出土了石斧、石錘,F28出土了石錘,F29出土了礪石(表一)。

表一:第一期早段各單位出土器物統計

通過對簡報所提供的遺址布局、房屋面積,以及出土器物的進一步分析可以知道,從房屋的布局與面積來看,在該遺址的第一期早段,遺址東區以大、中型房址為主,房屋面積最大的F14為此區的中心,且越接近中心房子F14的房址,其面積也越大。而遺址西區的房址則全部為小型房址,雖亦規劃成排,但沒有類似于F14這樣的中心性的大房子。并且,遺址東區的房屋除了較西區的房屋面積更大外,其室內地面和墻面的加工也更為精細。再從遺址出土的器物與生產工具來看,東區與西區皆出土了陶容器,因缺乏各遺跡單位出土遺物數量的具體信息,我們暫時還無法對東、西兩區所出的陶容器進行更加細致的比較。但僅就目前所公布的資料來看,遺址東區較之遺址西區出土了數量更多,且種類更為豐富的生產工具。

另外,陽灣遺址所在的內蒙古中南部地區,與其第一期遺存同期的有阿善一期③、西園一期④、白泥窯子遺址第一種遺存⑤、王墓山下⑥等。已有相關研究表明,從總體特征來看,內蒙古中南部仰韶文化時期的居址,“與關中豫西地區的同期房屋相比,共性較多”⑦,并且簡報也認為該遺址第一期遺存與半坡文化關系密切。那么對照半坡聚落的典型形態姜寨遺址⑧⑨⑩來看,其整個聚落布局是“凝聚式、內向式的”,“內部有明確的劃分”,“每組房子都有一所大房子和若干種小房子”,且“用壕溝把整個居住區維護起來”?。從遺址總體布局的凝聚式、向心式,內部明確的劃分,以及用壕溝圍護居住區等特點來看,陽灣遺址確實與之有著極強的相似性。那么可以進而推知,陽灣遺址第一期早段的大房子F14,可能不僅僅是當時遺址東區的中心,同時也是該遺址第一期早段的中心所在,具有處理公共事務之類的功能。另外,參考主要基于關中地區的考古資料對當時家庭組織情況的研究?,大致可以推斷,陽灣遺址第一期早段的F14及周圍的中型房址所在的遺址東區,面積較大,且出土了較為豐富的生產工具,應該是當時大家庭的居所。而遺址西區,出土生產工具較少,則可能是當時不具備獨立生產能力的核心家庭的居所(表二)。

表二:第一期晚段各單位出土器物統計

在第一期晚段,遺址東區有F12這1座房址,遺址西區有F1、F6、F7、F13、F15、F16、F17、F21等8座房址,另外屬于早段的F4可能沿用至晚段。在晚段的房址中,除F1的面積為57.855平方米,屬于中型房址外,其他房址均為小型房址。與早段的遺址布局類似,晚段的遺址應該是以唯一的中型房址F1為聚落的中心。再結合房屋的面積與出土器物來看,房屋面積最大的F1出土了房址中所見的唯一的鼎,遺址西區其它面積較大的房址,F13出土了石刀,F17出土了石磨盤,而面積較小的房址中,僅F21出土了石磨棒。

通過綜合分析第一期晚段的遺址布局、房屋面積,以及遺址的出土器物和生產工具,我們可以發現,中心房子F1及其所在的西區,擁有較多面積較大的房址,并出土了較多的生產工具,而東區只發現了F12一座房子。因為東區發現的房址數量過少,我們暫時還難以進行準確的分析,不過僅從已知的信息來看,該房址的房屋面積較小,且僅出陶容器,與早段西區的房址極為類似??傮w而言,晚段的遺址布局基本延續了早段的風格,遺址仍有東、西兩個分區,遺址的西區集中分布著面積較大的房址,建有中心性的大房子,并且掌握了較多的生產工具,應該仍是當時大家庭的居住地。而遺址東區,房屋面積較小,基本不見遺址西區所出的生產工具,因此可能是當時不具備獨立生產能力的核心家庭的居所。

通過對該遺址第一期早、晚兩段遺址布局的分析,可以發現,該遺址整體上規劃有致,不僅房屋成排分布,以圍溝做為防護設施,而且在一個分區集中規劃大、中型房址,在另一個分區集中規劃小型房址,尤其是該遺址的早、晚兩段都有該區域內唯一的中心性房子。如此嚴密規整的安排和規劃,說明這個聚落內部應該已經有了比較成熟的社會組織。并且,該聚落同時具備生產、消費能力的應該是那些中型房屋的大家庭,而小型房屋的核心家庭可能僅是一個獨立的消費單位。另外,我們還注意到,在第一期早段,大、中型房址集中分布于遺址東區,到了晚段,面積較大的房址又集中分布于遺址西區,并且晚段的遺址較之早段有所收縮。這可能是由于當時自然環境或者人地關系的變化所致,在第一期晚段,相較于遺址東區,遺址西區具備更有利于人們生活和進行生產活動的區位優勢。

二、家庭與人口問題的分析

“房屋的變化是家庭人口與結構變化最重要的證據。史前社會房屋形態的演變就是當時家庭組織變化的真實反映”?。接下來我們將從該遺址的房址入手,對該聚落的家庭結構與人口演變的情況進行分析。在對遺址布局的分析中我們注意到,在該聚落遺址的第一期晚段,該聚落整體呈收縮態勢,房址數量由早期的19座減至9座,減少了10座,較之早段減少了52.63%,而且晚段的房屋面積,整體上也縮小了很多,尤其是晚段的中心性房子F1的面積僅為57.855平方米,而早段的F14面積有著近一百平方米。很顯然這是一個值得注意的情況,如果說聚落的中心由早段的東區遷至晚段的西區,可能是因為外部環境的變化所導致的,那么晚段的房址數量急劇減少,且房屋面積明顯縮小,就應該更多地從聚落內部的家庭結構與人口變化來找原因。

從簡報公布的材料看,該遺址的房址、灰坑、圍溝中出土的器物,除罐、壺、盆、缽等陶容器外,出土的生產工具主要包括石斧、石鏟、石錘、石刀、礪石、石磨盤、石磨棒、陶刀、陶紡輪等,因此我們推測該遺址的人群應該主要從事定居的農業活動,同時還從事石器加工、陶器加工、紡織等手工業活動,并且這也得到了相關研究的證明?。另外,據簡報作者所說,該遺址第一期早、晚兩段的出土器物,存在著邏輯上的演變順序,該遺址“早、晚兩段房屋的建筑技術及風格幾乎沒有差別”,?這就說明該遺址的第一期早、晚兩段生活的應該是同一群人。而該遺址第一期早段到晚段房址數量減少了52.63%,且房屋面積明顯縮小的原因,可能是這一人群突然遭受了某種自然災害或者波及范圍較大的瘟疫等不可抗力的沖擊,從而造成了人口的大面積削減;還可能是由于人口的不斷增殖,再加上早段時期生產力水平較低,對土地的開發方式相對原始,遺址東區的土地經過較長時間的使用,已經不再適合耕作,需要將人口轉移到其他地方去開發土地,從而滿足人們的生存發展需要。

對于晚段房子的兩種變化,我們可能會提出多種假設來解釋其成因。不過從晚段同時出現房址數量急劇減少,且房屋面積明顯縮小的情況來看,該聚落的晚段應該是既出現了總體人口數量的減少,又有普遍的家庭結構的變動,即每個家庭的人口較之早段都有所減少。因此,晚段房子的變化,可能不是因為遭受突然而來的不可抗力所造成的,因為突然而來的不可抗力只可能造成人口的銳減,并不能造成普遍的家庭結構的改變。所以,一期晚段房子數量與面積的變化,反映的應該是當時聚落的人口總量與家庭結構的變化。

那么,對于遺址第一期早段到晚段,房屋數量與面積的大面積縮水,比較可能的解釋是,由于當地氣候的轉冷變干所帶來的影響,或者由于早段時期人們開發土地的手段相對原始粗放,再加上人口的不斷增殖,使得當地的生態環境遭到了破壞,人地矛盾尖銳,土地承載能力下降。面對生活的窘境,又出于繼續生存下去的需要,當時的人們不得不將目光投向聚落以外的地方,去尋找更加適宜的居住地。隨著人口的不斷外遷,原來居住在中型房子里的大家庭,已經普遍出現了家庭成員(尤其是青壯年人口)的流失,再加上遺址東區由于早段時期原始定居農業粗放生產方式對生態環境的破壞,不能滿足未遷出人口的生產、生活需要。并且,隨著每個家庭人口的普遍流失,原先供一個大家庭所使用的中型房屋,已經不再必要。再加上當時人口流出所導致的勞動力的普遍缺乏,一期晚段繼續留在該遺址的人們,普遍移至遺址的西區,并且在移至西區之后,也普遍營建了面積相對較小的房子。從而出現了我們通過考古材料所觀察到的遺址早段到晚段房屋數量與面積大面積縮水的情況。雖然限于資料的缺乏,以上的推斷我們還無法確證,但仍為這一考古材料的闡釋提供了一種思路。

另外,我們還發現,一期晚段除F1外全部為小型房址,房子之間僅有房屋面積略大與略小的區分,并沒有早段那樣明顯的一組大、中型房子與一組小型房子的區分。早段時期遺址東區大、中型房址與遺址西區小型房址房屋面積的差別,應該是我們前面所分析的,二者所具備的生產與消費功能不同所導致的差別,而晚段的房屋面積普遍縮小,則反映了該聚落普遍的家庭結構的變動。并且早段時期,遺址東區出土了較多的生產工具,遺址西區出土的生產工具較少,說明生產工具主要由大家庭所掌控和支配,居住在遺址西區小房子里的居民,可能是與遺址東區的大家庭共同參與生產活動的核心家庭,而晚段時期則沒有如此明顯的區分。說明該遺址在一期晚段,最鮮明的特征是其整體的衰頹態勢,而仍然存在的內部分區可能更多的是早期文化傳統的延續。

所以,綜合以上分析來看,該遺址第一期晚段房址數量驟減,房屋面積普遍縮小,可能是因為該地的自然環境產生了對當地原始定居農業不利的變化,或者是由于人口的增殖,導致人地矛盾加劇,當地居民為了生存而大規模外遷。沒有外遷的本地居民,也普遍聚集到了環境更好的遺址西區。而人口外遷導致各個家庭的人口普遍縮水以及勞動力的普遍流失,從而形成了我們所看到的遺址晚段整體的衰頹態勢。

三、遺址環境背景的分析

在前面討論該聚落的遺址布局,以及家庭結構與人口變遷等問題的時候,我們已經發現,自然環境在該聚落的形成過程中施加了強烈的影響,想要對該聚落的形成過程有更進一步的了解,我們就有必要對該聚落形成過程中的環境背景進行分析。通過前面的分析,我們已經知道該聚落的人群應該以從事農業活動為主,而農作物的生長對土壤、水分、熱量的要求相對較高,受自然環境變化的影響也較大。而內蒙古中南部“處于中國北方季風尾閭區及其邊緣”,“年降水量的整體南北移動和東西相異變化是尾閭區降水變化的基本特征”?。再從簡報所提供的遺址平面圖來看,該遺址處于一處緩坡之上,總體地勢為北高南低,說明此處為向陽的坡地,光熱條件相對充足,利于農業活動的開展。另外,該坡地的西南部為一處洼地,G1在西北方向與此洼地相交,可能洼地在當時有水,并被作為該聚落的天然防護設施。

另外,我們還注意到,第一期晚段在遺址東區新建了圍溝G2,而G2處于早段的中型房址F28東側,已將早段遺址東區的F26、F27、F29、F30等房址所在的區域都隔絕到了聚落之外,這反映了早段遺址東區的房址,到晚段時期已經被廢棄,而廢棄的原因可能是該區自然環境的惡化以及人口承載能力的下降。同時晚段在遺址東區營建的圍溝G2,還反映了該聚落在晚段時期整體收縮的情形?;谖覀冊谶z址平面圖上所得到的關于該遺址的地理信息,再結合之前我們對該遺址早晚兩段的遺址布局以及家庭結構與人口變遷的分析,我們可以從一個新的視角對該聚落遺址從早段到晚段,聚落中心由東區遷至西區房屋數量驟減、房屋面積顯著縮小等現象進行解釋。

依據有限的材料,我們可以進行推測的是,早段遺址西區接近洼地的部分,可能土壤含水量過大,使得土壤的透氣性較差不利于農作物的生長,而東區的土壤肥沃程度與水熱條件等在當時都優于西區。所以,早段的人群選擇了更適合開展農業活動的遺址東區,此區也因之而得到了更好的開發,聚集了較多的人口,成為了聚落的中心,建成了面積較大且加工精致的大、中型房子。到了晚段,因為氣候逐漸變冷變干,大氣降水減少。再加上早段人們對東區土地的不合理開發,東區耕地的土壤肥力已經被消耗殆盡,不能夠滿足不斷增長的人口對糧食的需求。人們只好轉而向其他地區流動,或者遷至更便于到附近洼地取水的西區。這就造成了遺址東區的人口外遷,房屋逐漸被廢棄,而遺址西區則成為晚段的遺址中心。

綜合以上分析我們可以知道,該遺址第一期早段到晚段的變化,很可能是當地自然環境與人地關系共同作用的結果。而該遺址從早段到晚段,聚落中心從遺址東區遷至遺址西區、遺址總面積明顯縮小、房址數量急劇減少及其背后所反映的該聚落人口總數的驟然下降,可能都與當地氣候變干以及土地的不合理利用,導致人地矛盾尖銳、土地的承載能力下降有著密切的關系??傊?,縱觀該聚落的形成與廢棄過程,都可以看到自然環境的變化對其施加的影響。

四、小 結

陽灣遺址的布局,是當時人們有意識規劃的結果,其房屋有面積大小的區分,而且大房子與小房子分區而建,說明該聚落具有相對成熟的社會組織,并且在家庭組織的方式上存在大家庭和小型核心家庭的區分。而第一期早段到晚段,遺址整體呈收縮態勢,且房址數量明顯較少,房屋面積顯著縮小,反映了該聚落在晚段有較大規模的向外移民,并且普遍出現了家庭結構的變化,每個家庭的人口都普遍減少,勞動力也普遍減少。另外,陽灣遺址第一期早晚兩段聚落布局的變化,其實也反映了當時自然環境的變化以及當地居民對這一變化的應對與結果。并且,就我們所看到的考古資料來看,當時自然環境的變化,在該遺址的形成過程中可能還起著比較重要的作用。這一點不僅在第一期早段到晚段的房子變化中可以看出來,而且可以從晚段圍溝G2的營建以及遺址西南部的洼地得到佐證。不過由于目前我們對該遺址所掌握的資料仍不夠充分,所以很多結論還只是基于簡報公布的材料所做的推測,比如我們對于該遺址第一期早、晚兩段的中心型房子的具體功能還不能做出更加明確的判斷,希望將來能有更多的材料來幫助我們認識該遺址的布局情況及其形成過程。

注 釋

①內蒙古自治區文物考古研究所:《內蒙古準格爾旗陽灣遺址發掘簡報》,《考古與文物》2016年第2期。

②內蒙古自治區文物考古研究所:《內蒙古準格爾旗陽灣遺址發掘簡報》,《考古與文物》2016年第2期,第4頁。

③內蒙古社會科學院蒙古史研究所等:《內蒙古包頭市阿善遺址發掘簡報》,《考古》1984年第2期。

④內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內蒙古包頭市西園新石器時代遺址發掘簡報》,《考古》1990年第4期。

⑤崔璿、斯琴:《內蒙古清水河白泥窯子C、J點發掘簡報》,《考古》1988年第2期。

⑥魏堅:《準格爾旗寨子塔、二里半考古主要收獲》,《內蒙古中南部原始文化研究文集》,海洋出版社,1991年。

⑦楊杰:《內蒙古中南部新石器時代至青銅時代的居址建筑》,《內蒙古文物考古論文集》(第一輯),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94年,第160頁。

⑧西安半坡博物館等:《1972年春臨潼姜寨遺址發掘簡報》,《考古》1973年第3期。

⑨西安半坡博物館等:《陜西臨潼姜寨遺址第二、三次發掘的主要收獲》,《考古》1975年第5期。

⑩西安半坡博物館等:《臨潼姜寨遺址第四至第十一次發掘紀要》,《考古與文物》1980年第3期。

?嚴文明:《仰韶文化研究》(增訂本),文物出版社,2009年,第241-246頁。

?嚴文明:《仰韶文化研究》(增訂本),文物出版社,2009年,第235頁。

?楊建華:《淺析中國史前多間房屋的出現與功能分析》,《東北亞古代聚落與城市考古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012年6月,第135頁。

?魏堅:《內蒙古中南部原始文化的發現與研究》,《內蒙古文物考古論文集?第一輯》,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94年,第128頁。

?內蒙古自治區文物考古研究所:《內蒙古準格爾旗陽灣遺址發掘簡報》,《考古與文物》2016年第2期,第15頁。

?張蘭生等:《中國北方季風尾閭區全新世不同時期降水變化及其區域分異規律的研究》,《中國生存環境歷史演變規律研究》(一),海洋出版社,1993年,第147-153頁。

責任編輯:曹建恩

Yangwan Site; Layout; Family Form; Population Change; Natural Environment

By investigating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housing sites, ash pits and ditches that provided by the Yangwan site plan and combining with the analysis of the unearthed objects, it could be found that the site has a clear plan and obvious functional partition, which reflects its relatively mature social organization and different forms of family organization. The transfer of the center, the sharp decline in the number of houses and the general reduction in the area of the house from early to late stage,give expression to the migration of the settlement and family structure changes. In addition, the formation process of the settlement reflects the effect that influenced by natural environment. Now the paper has a certain understanding of the formation of the site through the preliminary analysis of the site layout, which provides an example for the study of Yangshao culture of this area.

猜你喜歡
房址西區東區
魏家窩鋪紅山文化聚落遺址房址分析
城市街區口袋公園建設初探——以喬莊西區公園為例
山西呂梁德崗遺址
Analyze the Personality Structure of the Protagonist in the Moon and Sixpence
內蒙古中部發現8000余年前的16座房屋遺址
義馬市東區辦事處石佛村
內蒙古中南部新石器時代的社會形態
—— 以岱海地區為例
臨渙選煤廠(西區)提質增效工程改造
西區“十三五”規劃聚焦構筑現代化產業體系
來自上東區的少女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