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內蒙古乃林皋遺址2015年出土動物遺存研究

2017-08-01 13:38王雅藝陳全家包曙光王樂文
草原文物 2017年1期
關鍵詞:痕跡骨骼遺址

王雅藝陳全家包曙光 王樂文

(1.吉林大學邊疆考古研究中心 2.黑龍江大學歷史文化旅游學院)

內蒙古乃林皋遺址2015年出土動物遺存研究

王雅藝1陳全家1包曙光2王樂文2

(1.吉林大學邊疆考古研究中心 2.黑龍江大學歷史文化旅游學院)

乃林皋遺址 動物遺存 夏家店下層文化

一、遺址概況及動物遺存出土簡況

乃林皋遺址位于內蒙古赤峰市敖漢旗新惠鎮乃林皋村八組西南部,北距旗政府所在地新惠鎮約3公里(圖一),蒙語意為“細小的河流”。遺址總面積約1.5萬平方米,2015年的發掘區位于整個遺址的西北部,發掘面積約550平方米。發現15座房址,分別為地面式和半地穴式,平面以圓形為主,同時發現17座灰坑。在遺址北側發現壕溝,自西向東逐漸變寬,最寬處可達13米。在房址和地層中均發現遺物,出土石器、骨器、陶器、玉器和青銅器等。遺址內為夏家店下層文化的遺存,年代應為夏至早商時期。

圖一 遺址位置示意圖

遺址內共出土動物遺存標本1059 件,分布在24個探方地層、10個灰坑、4個窖穴、6個房址以及1條壕溝中。其中可鑒定標本有756件,包括軟體動物標本19件、兩棲動物標本16件、魚類標本20件、鳥類標本8件、哺乳動物標本693件。哺乳動物標本數量占絕對優勢,約占總數的91.6%。

二、種屬鑒定與描述

1.軟體類(Mollusca)

(1)貨貝(Cypraea moneta)

標本2件,均為較小殘破碎片,最小個體數為1。小而堅固,略呈卵圓形,殼表較光滑,在殼體背側中央有窄縫狀殼口,殼口邊緣呈鋸齒狀(圖二,1)。

(2)圓頂珠蚌(Unio douglasiae)

標本2件,左側1件,右側1件,最小個體數為1。呈長橢圓形,殼頂位于全殼的1/3處,殼面生長線粗大,呈同心圓狀,殼頂窩極淺,外套痕略明顯(圖二,2)。

(3)珍珠蚌未訂種(Margaritanidae)

標本15件,均為較小殘破碎片。背側殘片可見清晰肋脈,腹側殘片生長線粗大、邊緣平直(圖二,3、4)。

2.魚類(Osteichthyes)及兩棲類(Amphibia)

圖二 軟體動物殼

圖三 魚類及兩棲類骨骼

(1)鯉魚(Cyprinus carpio)

標本20件,最小個體數為1。包括左側主鰓蓋骨1件、左側咽骨1件、上頜骨右側1件、肋骨17件。主腮蓋骨長寬比約為2:1,前上角近直角,后上角較圓潤,背緣較平,前緣微凹,腹側夾角呈銳角(圖三,1、2、5)。

(2)蛙(Rana sp.)

標本16件,最小個體數為1。包括頂骨、尾桿骨、橈尺骨各1件;肱骨、髖骨、脛腓骨左右各1件;椎骨7件。骨骼纖細輕薄,肢骨均為空心骨。髖骨呈長弧形,髖臼處關節面呈扁圓形;橈尺骨愈合呈“Y”形,脛腓骨愈合呈“X”形;肱骨頭圓潤,骨體微彎曲(圖三,3、4、6、7)。

3.鳥類(Aves)

(1)環頸雉( Phasianus colchicus)

標本3件,最小個體數為1。包括胸骨、右側橈骨、右側掌骨各1件(圖四,1、3、5)。

(2)鷸(Scolopacidae sp. )

圖四 鳥類骨骼

標本5件,最小個體數為1。包括胸骨、左側肱骨、右側橈骨、右側脛跗骨、左側跗跖骨各 1件。肱骨近端氣孔在氣窩下緣,三角肌嵴向后,體現出明顯的水禽肱骨特征(圖四,2、4、6、7、8)。

4. 哺乳類(Mammalia)

標本共998件,其中可鑒定標本695件。家豬骨骼有392件,約占可鑒定標本總數的56%,遠超其它哺乳動物。詳細統計見表一。

表一 乃林皋遺址哺乳動物骨骼統計表(單位:件)

?

圖五 鼠類、刺猬、犬科未訂種、野兔骨骼

(1)黃鼠(Citellus sp.)

頭骨整體形態圓潤,額骨、頂骨中間隆起,頂部及枕部無棱嵴;下頜骨纖長,門齒細長,下頜體外側扁平,下頜支冠狀突尖銳,臼齒嚼面呈梯形(圖五,1、4)。

(2)東北鼢鼠(Myospalax psilurus)

頭骨棱角較為分明,鼻骨狹長,額骨、頂骨中間微凹,頂部及枕部有明顯棱嵴;下頜骨較粗壯、外側膨大,門齒較粗,臼齒嚼面呈“W”形; 肩胛骨整體呈橢圓形,肩峰非常發育并向后翻轉;肢骨較粗壯;髖骨坐骨部分骨面較闊,呈扇形(圖五,2、7、13、14、16、21、24)。

(3)大林姬鼠(Apodemus sylvaticus)

下頜骨較纖長,門齒細長,下頜體扁平,牙齒嚼面呈圓環狀;肢骨纖長,表面結節和粗隆均不發育;髖骨坐骨部分骨面較窄,閉孔較大(圖五,3、9、15、17-20、25)。

(4) 鼠(Myomorpha)

額骨扁平,表面無棱嵴;肩胛骨整體呈三角形,骨面??;肢骨短而纖弱(圖五,10-12)。

(5)刺猬 (Erinacerus sp.)

頭骨整體較扁,近似長卵圓形,鼻骨狹長,額骨隆起,骨壁薄,顴弓纖細,牙齒呈圓錐狀 (圖五,6)。

(6) 蝙蝠 (Vespertilionidae)

下頜骨整體呈“L”形,水平支、上升支間夾角近直角,牙齒呈圓錐狀(圖五,5、8)。

(7)野兔(Lepus sp.)

出土標本均殘損。髖骨髖臼口緣近于封閉,稍突出于骨面(圖五,22、23)。

(8)狗(Canis familiaris)

最小個體數為3,據出土下頜骨推測其中有一年齡大于6個月的成年個體,由出土的3個大小相近的左側肱骨推知3個個體的死亡年齡相仿(圖六,1、7、11-15)。

(9)狍子(Capreolus sp.)

出土標本均殘損(圖六,18)。

圖六 狗、鹿類、羊骨骼

圖七 豬、黃牛骨骼

(10)梅花鹿(Cervus nippon)

出土標本均殘損(圖六,3、17)。

(11) 馬鹿(Cervus elaphus)

出土的馬鹿牙齒齒冠較低,門齒齒冠在與齒根交界處微微凸出,齒表可見鹿皺;橈骨遠端內嵴、外嵴明顯(圖六,2、4、16)。

(12) 馬(Equus sp.)

出土標本均為游離牙齒碎塊(圖六,5)。

(13)羊(Caprinae)

羊骨骼標本共43件,其中可鑒定為山羊(Capra sp.)的8件(圖六,9、10),最小個體數為2;可鑒定為綿羊(Ovis sp.)的11件(圖六,8),最小個體數為2;其余無法辨別具體種屬。出土2件距骨有磨痕,后文將詳細說明。出土標本多殘損,難以對其進行年齡鑒定,僅標本T0113③:51(圖六,6),為羊左側上頜骨可確定為1-2歲未成年個體。

(14) 豬(Sus)

豬骨骼標本共393件。其中鑒定為家豬(Sus domesticus)的392件(圖七,2-5、12-19),最小個體數為17;鑒定為野豬(Sus scrofa)的1件(圖七,1),最小個體數為1,標本為野豬頭骨,其頂間骨明顯寬于家豬。

將遺址中出土的21件附帶臼齒的家豬下頜骨標本(左側11件,右側10件 )作為年齡鑒定的對象,對該遺址的家豬死亡年齡進行統計。參照國際通行的格蘭特①方法,即根據牙齒咬合面暴露的牙質和琺瑯質圖案確定牙齒萌出和磨損級別(a-p級),結合家豬牙齒萌出順序和該遺址出土家豬下頜骨的實際情況,將遺址中家豬的年齡范圍分為五個級別(表二),可得該遺址家豬年齡分布情況(圖八)。

表二 各年齡范圍家豬牙齒萌出與損耗級別

圖八 家豬年齡分布情況

該遺址中家豬死亡年齡比較分散,在各個年齡段都有較為平均分布,在一定程度上說明該遺址不僅是家豬資源的消費地,也是家豬的飼養地。遺址中發現小于四個月的家豬骨骼,說明此遺址對母豬進行飼養,進一步佐證了這一結論。

對遺址中出土的四種主要家養動物(家豬、狗、羊、黃牛)在不同單位中出土標本數量進行統計,結果見表三。

表三 主要家養動物骨骼空間分布情況

由表可知,四種家養動物中,除家豬主要出土于灰坑外,其它的三種動物骨骼都主要散落在地層中,古代居民在遺棄家豬骨骼時會較其它家養動物更為集中。推測形成這種現象的原因,是家豬作為遺址中最主要的肉食資源會產生大量的餐余垃圾,不便隨意丟棄,需要集中處理;其它動物食用頻率低,產生骨骼數量少,可直接遺棄在地表。

(15)黃牛(Bos taurus )

出土標本多殘損。據牙齒萌出及磨損情況、骨骺愈合情況,推測2個個體年齡均在2歲左右(圖七,6-11)。

三、動物骨骼表面痕跡分析

通過對遺址中出土動物遺存表面痕跡的觀察,據形成原因將其表面痕跡分為自然痕跡、動物痕跡和人工痕跡。

1.自然痕跡

主要表現為物理風化作用,經統計,遺址中動物骨骼62%受輕微風化,25%受中度風化,13%受嚴重風化。魚類、鳥類、兩棲動物骨骼受風化作用程度較輕,軟體動物和哺乳動物受風化作用程度較重。哺乳動物中,小型動物骨骼受風化作用程度明顯輕于中型及大型動物骨骼,推測是因其骨表面積大不易被土壤遮蓋,直接暴露在地表的時間久,受風化作用影響較大。相比出土自遺跡中的動物骨骼,散落在地層中的動物骨骼風化程度更重,也是因長期直接暴露在空氣中的緣故。遺址內少數動物骨骼還受到化學風化作用影響,骨表呈黑灰色或棕色,主要是因土壤中有機物或草木灰的腐蝕。另外,埋藏過程中,土壤中的植物會在骨體表面留下錯綜纏繞的線狀痕跡,這種作用對標本的破壞程度較輕。遺址內約88%的骨骼表面可見此種痕跡。

表四 人工痕跡統計表

2.動物痕跡

動物作用產生的痕跡主要表現為以下三種:

其一,嚙齒類動物啃咬痕跡。標本50件。廣泛見于各類骨骼表面,除1件屬鳥類骨骼(標本J4:7,為鷸左側肱骨),其余均屬哺乳類骨骼。

其二,食肉類動物啃咬痕跡。標本40件。主要見于中型及大型哺乳動物骨骼表面。

其三,有蹄類動物踩踏痕跡。標本僅1件。

3.人工痕跡

人工痕跡在該遺址中表現為割痕、劃痕、刮痕、燒痕、烤痕、砸痕、砍痕、鋸痕、劈痕、磨痕等十種。其中砸痕、割痕最為常見,詳細統計見表四。

割痕、劃痕、燒痕、烤痕為庖廚痕跡。割痕主要與人類的肢解行為有關,涉及部位主要為關節連接處,有在骨骼同一部位重復出現割砍痕的現象,說明當時有掌握屠宰技巧的專業人員對動物進行屠宰;劃痕主要與人類取食過程中的剝肉行為有關,常常出現在表面附著肉量較多的骨體上。該遺址中庖廚痕跡主要涉及的動物種屬有家豬、狗、羊、黃牛,推測遺址中主要將這四種動物用于食用,其中家豬標本數最多。

砸痕在食用過程中形成。家豬四肢長骨往往在中間被砸斷,出土的家豬肱骨、脛骨多剩余遠端的骨體,尺骨多剩余近端骨體,應是古代居民為獲食長骨中的骨髓所致。

刮痕、鋸痕、劈痕、砍痕、磨痕為骨器加工痕跡,主要見于家豬骨骼,由此推測家豬骨骼是遺址中主要取料對象。刮痕是為將附著在骨體表面的肉質去除干凈,有為取料作準備的可能;砍痕、鋸痕、劈痕是為取料或修型;磨痕是為修整骨料,對骨制品進行精細加工。

四、出土骨器半成品描述及分析

在遺址中發現11件骨器半成品,其中肋骨骨料8件,卜骨殘件1件,磨制羊距骨2件。下面對這三種骨器半成品進行描述及分析。

1.肋骨骨料

8件(圖九,1-8),均為肋骨遠端殘段,推測是遺址中長條形骨器的半成品。加工流程推測如下:將大型哺乳動物的肋骨截斷,得其遠端肋骨體平直部分,將其前后縱向劈開,得長條形片狀骨料;再據使用需要,將其遠端磨圓(圖九,4、8)或者磨尖(圖九,5);最后,對骨表進行拋光處理,加工成器。

2.卜骨殘件

1件,標本T0113③:4(圖九,11;圖一〇),為鉆而不灼的卜骨殘件,取自黃牛右側肩胛骨,殘余肩胛頸內側,最大長100.53、最大寬55.16、最大厚14.05mm。加工流程推測如下:將黃牛肩胛骨前后縱向劈開,使用骨體平直的內側作為骨料;初步修形時,砸掉喙突,砍掉臼窩邊緣突出部分;進一步定型時,對臼窩邊緣骨面、劈裂面整面進行打磨;再使用鉆孔工具從劈裂面向內側骨面進行鉆孔,標本上有8處鉆孔痕跡,均為未鉆透的圓形孔,僅1孔可見完整邊緣,該孔直徑為5.13、深3.06mm。遠端斷口邊緣處有孔,說明標本為鉆孔之后斷裂,可能是由加工過程中的不當操作所致,也可能是由有意砸擊造成。

圖九 骨制品

圖一〇 卜骨殘件 T0113③:4

3.磨制羊距骨

2件。標本T0113③:7(圖九,一〇)為綿羊右側距骨,長36.04、寬19.98、厚18.61mm,內側關節面完全磨平,外側關節面略加磨制;標本F2:31(圖九,9),為山羊右側距骨,長28.62、寬16.96、厚15.95mm,內側關節面完全磨平,外側關節面磨制程度深于前者,且背側和跖側都稍經磨制。

在以狩獵經濟為主的時代,距骨就被古老先民們作為財富、勇敢的象征被格外重視;隨著經濟發展,畜牧經濟和農業經濟時代到來,由對動物的圖騰崇拜演化為對距骨、肩胛骨等“靈骨”的占卜活動;后來,逐漸由占卜分離為二:一是,由“占卜”的內容,脫胎為吉祥飾物;二是,由“骨卜”的形式,演變為古老的游戲②。據表面痕跡分析,其加工目的是為將其四面突出的部分磨平,使其更易立住,作為飾品的距骨一般會保留其原有形態,直接在上鉆孔,故遺址中出土羊距骨作為飾品的可能性不大。推測有以下兩種用途:

其一,作為卜骨用于占卜?!逗鬂h書》中就有記載北方少數民族有“殺牛,以蹄占其吉兇”的做法,距骨即屬“蹄”范疇。距骨略呈長方體,有六面,其中四面可以立住,占卜時將這四面賦予不同含義,將其拋擲或踢出,以最終朝上一面作為占卜結果。春秋戰國時曾用鑄鐵的嘎拉哈來占卜是否出征③。

其二,作為玩具用于游戲。距骨,滿語稱“嘎拉哈”(gachuha),目前認為是滿族傳統玩具。嘎拉哈游戲方法很多,因地而異,不盡相同,主要有彈、抓、打三種玩法,人們利用其上可立住的四面的不同變換來進行游戲④。將距骨作為玩具的習俗在北方民族生活區域可能自古有之。

結合該遺址的時代背景,筆者認為其用于占卜的可能性更大。

五、結 語

通過分析遺址中野生動物的棲息環境,得知當時乃林皋地區為海拔較低的林緣地區灌叢、草原地帶,且周圍存在大面積水體,可為人類的生產、生活活動提供必要的動植物資源。

在該地古代居民肉食結構中對家畜的依賴程度要遠高于野生動物,主要肉食來源為家豬;通過對出土家豬遺存的死亡年齡分析、空間分布分析,明確了該遺址對于家豬的飼養行為及家豬對該地古代居民生活所具有的特殊性。綜上,乃林皋遺址已較充分地體現出蓄養和農業經濟的特點。

通過對遺址中動物骨骼表面的人工痕跡及骨器半成品的研究,發現當地古代居民已有專人對動物進行肢解,還會在工具及裝飾品制作中成熟地運用鋸、劈、磨、鉆孔等加工技術,充分說明了古代居民對動物資源利用的多樣性。

附記:本文是全國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課題(16BKG024)中期項目成果。

注 釋

① Grant, A. The use of tooth wear as a guide to the domestic ungulates. In Aging and Sexing Animal Bones from Archaeological Sites, edited by C. Grigson B. Wilson, and S. Payne. Oxford: British Archaeological Reports British Series 109,1982.

②崔福來:《”嘎拉哈”之謎——東北”骨卜”研究》,《齊齊哈爾社聯通訊》1987年第3期。

③陳立華、宋君:《滿族嘎拉哈文化及其傳承價值研究》,《黑龍江民族叢刊》2016年第1期。

④楊英杰:《清代滿族游藝風俗述略》,《遼寧師范大學學報》(社科版)1990年第6期。

責任編輯:孫建華

Nailingao Site; Faunal Remains; Lower Layer of Xiajiadian Culture

Nailingao site belonged to the Lower Layer of Xiajiadian culture from Xia dynasty to early Shang dynasty, located in the southwest of eight-group in Nailingao village of Xinhui town,Aohan Banner,Chifeng city,Inner Mongolia, was occupied about 15,000 square meters, and the excavation area of 2015 was about 550 square meters in the northwest of the site. The paper analyzed the faunal remains unearthed from the Nailingao site in 2015, and reconstructed the surrounding ecological environment of the site and the utilization of animal resources in the ancient time through the identification and statistics of the faunal remains and the observation of the surface traces on the bones.

猜你喜歡
痕跡骨骼遺址
考古學家怎樣發現遺址?
INDUSTRIAL EVOLUTION
做家務的女性骨骼更強壯
三減三健全民行動——健康骨骼
遼上京遺址
小偷留下來的痕跡
生命痕跡
劉家莊遺址的跌宕發掘
觸摸歲月的痕跡(2005)
骨骼是如何生長的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