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然保護區居民生計資本與生計策略

2017-08-01 10:01
水土保持通報 2017年3期
關鍵詞:壩村生計自然保護區

楊 彬 如

(甘肅政法學院, 甘肅 蘭州 730000)

自然保護區居民生計資本與生計策略

楊 彬 如

(甘肅政法學院, 甘肅 蘭州 730000)

[目的] 研究自然保護區居民的生計資本核算和生計策略,幫助保護區居民根據生計資本特點選擇生計策略。[方法] 選取地理區位和自然環境特點各具代表性的3個自然保護區農村并分析其社會經濟數據,使用可持續生計資本框架的擴展核算這3個村莊的生計資本。[結果] 通過核算這3個村莊生計資本的總量和結構,發現自然資本相對優良的中沙村的生計資本總量反而最小,而自然資本相對薄弱的西靖村和李子壩的生計資本總量反而較高。李子壩村的物質資本和金融資本在其生計資本中所占比例均較高,說明物質資本和金融資本對自然保護區居民生計資本總量的作用強度較高。[結論] 自然資本對自然保護區居民生計資本總量的作用強度較低,信息資本在保護區居民生計資本總量增長和積累中的作用越來越明顯。

自然保護區; 生計資本; 生計策略

文獻參數: 楊彬如.自然保護區居民生計資本與生計策略[J].水土保持通報,2017,37(3):113-118.DOI:10.13961/j.cnki.stbctb.2017.03.020; Yang Binru. Livelihood capital and livelihood strategies of residents in nature reserve[J]. Bulletin of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2017,37(3):113-118.DOI:10.13961/j.cnki.stbctb.2017.03.020

中國的自然保護區制度經過半個世紀的發展,形成了體制完整、制度完善的一整套體系,起到了保護生態環境和利用自然資源的目的。尤其是近20 a社會經濟的發展和生態環境壓力的不斷加大,使得人們對環境保護的認識提升到了新的高度,對自然保護區的關注不僅僅局限于其自然資源,同時也注重保護區帶來的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任慧等[1]分析自然保護區社會、經濟和生態效益的可持續發展與保護區居民生計之間的互相影響,認為自然保護區的功能能否完善,取決于保護區居民的生存和生活水平是否提高。反過來,自然保護區的生態資源得到很好的維持,有利于當地居民生計資本的提高和生計結構的優化。截止2011年底中國設立的各類國家級自然區達到329個,包括國家級、省、市、縣各級自然保護區在內共計2 531個,總面積15 188.18 km2,占國土面積的比例達到15.82%[2]。如此廣闊的自然資源豐富的土地成為保護區,一方面反映出中國日益重視生態資源的保護,另外一方面,這些土地上原住居民的生活和生存問題亟需解決。自然保護區居民的生計既是這些居民自身生存發展的問題,又是自然保護區制度存在和完善所需要解決的問題。

生計資本是指人類生存和發展所依賴的各類物質資本和無形資本,目前核算生計資本的方法主要是可持續生計分析框架(SL)[3-4]。此外,有關生計資本的研究不斷擴展,劉婧等[5]采用信息熵法進行生計資本的研究,將熵概念用于資本分析,但其資本框架依然沿用生計分析框架。Odero[6]則擴展了可持續生計分析框架,由于現代社會中信息對人們的生存發展發揮的作用日趨重要,信息資本也被納入生計資本框架。許漢石等[7]基于全國十省份數據的農戶生計資本進行實證研究,通過實際數據的分析表明農戶生計策略的選擇主要是由生計資本的結構和數量所決定的。在特定地區的生計資本研究方面,蔡志海[8]對汶川地震災區貧困農戶進行生計資本核算,提出震后農戶生計資本問題主要體現在資本不平衡,生計策略無法實施。時紅艷[9]對比外出務工與非外出務工居民的生計資本狀況,發現外出務工農戶的自然資本、金融資本和人力資本優于非外出務工農戶,從一個側面揭示城鎮化對農戶生計資本的影響。段偉等[10]建立的生計資本和自然資源依賴度評估指標,發現居民對自然資本的依賴程度與收入成反比。在中國農村居民收入結構變化這一趨勢的實證研究領域,喬輝等[11]通過對農戶勞動力流動和社區資源的研究,認為在農業現代化過程中人力資本的提升速度對生計資本的影響較大。道日娜[12]基于生計可持續的研究,得出結論認為生計資本和生計策略存在較強的相關性。王彥星等[13]對生態脆弱的青藏高原東部牧民生計資本的研究發現,生計資本對生計活動存在反向影響。王沛沛等[14]通過分析生計資本對水庫移民創業的作用,認為人力資本、金融資本和社會資本對創業具有重要作用。賀愛琳等[15]等人采取熵值法研究農村旅游業和生計資本之間的關系,生計資本結構對生計策略產生影響。

由于自然保護區的功能對保護區居民的生產活動具有較強的約束,所以,保護區居民的生計資本結構和相應的生計策略具有特殊性。目前國內外的生計資本的研究中,有關自然保護區居民生計資本的研究仍是空白。因此,本文擬對自然保護區居民生計資本進行研究,以期幫助保護區居民根據生計資本特點選擇生計策略。

1 自然保護區外圍區居民生計資本框架及生計策略選擇

現階段中國仍然屬于人均自然資源稀缺的國家,加之經濟發展不均衡使得大多數自然保護區的社會經濟發展較為落后。鑒于這種現狀,中國的自然保護區并沒有實施完全封閉保護,而是以全面保護、支撐科研、適度生產為原則,采取復合型功能的自然保護區模式。在這一背景下,自然保護區外圍區不僅可以進行一定的科研和旅游活動,而且可以保持一定的原住居民繼續生產生活。自然保護區以自然生態資源保護為根本目標的特點,以及自然保護區優良獨特的環境,造就了具有自身特點的居民生計資本結構和生計策略選擇。

1.1 自然保護區居民的生計資本框架及核算方法

在進行自然保護區外圍區居民生計資本的核算中,對可持續生計資本框架進行擴展,建立包括自然資本、人力資本、物質資本、金融資本、社會資本和信息資本在內的生計資本框架。

1.1.1 自然資本 自然資本包括自然環境中所蘊含的對居民生計有價值的各種資本和服務,包括自然給予人類的資源、文化、保健和精神等各類物質和非物質的資本。自然保護區居民自然資本一般包括耕地、林地、草地、濕地、各類水域等,除此之外,還包括本地自然環境蘊含的游憩價值,以及碳匯價值和水源地價值等可核算的環境價值。但是,自然保護區居民的自然資本的利用受到保護區功能的限制,不可能無條件地利用保護區的自然資源,其利用原則即是可持續發展的利用。

自然資本的核算中,耕地、林地、草地、濕地、各類水域需要計算面積,然后根據土地資源的質量或產量進行賦值核算。游憩價值和水源地價值一般采用條件價值評估法(CVM),而碳匯價值則可以采用碳排放凈值計算方法進行核算[16]。需要特別指出的是,由于各類資本中的各項數值不具可比性,不同地區的同類資本由于土地質量的差異也不具直接對比性,如果簡單采取賦值法可能會造成主觀觀點影響數據結果的現象,因此,對各項數據一般采取指標的無量綱化處理,以便進行對比,本文采用極差標準化處理方法,其公式為[17]:

式中:Xij——的j類指標中的第i個數據;Zij——標準化處理后的j類指標中的第i個數據,Xjmax——j類指標中的最大值;Xjmin——j類指標中的最小值[14]。

1.1.2 人力資本 人力資本是居民為了維持生存需要、實施生計策略、實現自身發展而必須擁有的勞動力的數量和質量,具體而言包括成年勞動力的個數、健康狀況、受教育情況、就業情況、技能水平等。自然保護區居民人力資本的核算中,除了主要核算上述指標外,還需要考慮就業結構,包括務農、經商、外出務工和從事環境保護的勞動力比例。這是由于環境保護需要及地理區位等各種原因,自然保護區外圍區農業及工商業發展受到限制,同時也擁有自身的優勢產業,如旅游、生態農業等,不同的就業結構所帶來的生計效率和生計策略不同[18]。在核算中,除了對健康狀況和技能水平進行賦值加權外,還應當根據就業結構進行加權,對高附加值產業的就業勞動力進行高賦值加權,然后求得人力資本的總量[19]。

1.1.3 物質資本 物質資本是維持生存和組織生計策略所必需的各類生活資料、生產資料以及基礎設施等。包括居住和生產所用的房屋,各類能源,大型生產設備如汽車、拖拉機、車床、大型牲畜等,基礎設施如衛生設施、引水蓄水設施、道路、學校等。自然保護區外圍區居民的物質資本核算應包括以上所說內容,在計算中對不同類型的物質資本實施無量綱化處理,以便進行比對加總。

1.1.4 金融資本 金融資本是居民可資利用的的各類金融資源和金融工具,由居民年收入、居民儲蓄、居民貸款和無償援助構成。自然保護區居民的金融資本除了以上幾種之外,還包括國家為了保證自然保護區功能正常運行而對當地居民的政策性補助,如退耕還林、退牧還草、水源地生態補償等。在核算中不能簡單加總,由于居民貸款需要償還,并且貸款利息不同,所以需要對貸款一項根據其年限及利息進行賦值之后即可求得金融資本總量。

1.1.5 社會資本和信息資本 社會資本指人類生存所依賴的社會資源和社會網絡的數量及質量,包括各類生產組織如生產合作社、互助組、企業等,以及社會保障制度為居民提供的社會養老保險、農村合作醫療、農村五保供養等社會保障的數量,除此之外,還應包含為生產提供服務的農業技術人員和農技站等。信息資本是實施生計策略所需的各種信息,包括政策信息、生產技能、就業信息、銷售信息以及獲取信息的設備。信息資本往往依托于其它幾類資本,如,人力資本的教育程度越高,則獲取信息的能力越強,信息資本就越多。又如,信息的獲取還取決于社會資本的多寡,社會資本越豐富則獲取的信息數量多、質量高。在核算信息資本中主要測度的指標是獲取信息的設備,這些設備本身就是物質資本,但是這些資本通過其信息獲取功能間接促進了其他幾類資本的提升。所以,這些信息設備的作用已經超出了一般物質資本,因此將它們劃入信息資本。在自然保護期居民生計資本的核算中,社會資本和信息資本的處理都需要通過極差標準化處理[20]。

1.2 自然保護區居民的生計策略

1.2.1 自然保護區居民生計策略的特點 受自然保護區功能的限制,相較于非自然保護區居民,保護區居民在積累和利用自然資本和物質資本時受到直接影響,進而使其人力資本、金融資本、社會資本和信息資本的積累受到間接影響,最終使保護區居民的生計策略表現出較為獨特的,區別于非自然保護區居民生計策略的特點,主要體現在以下2點。

首先,自然保護區對域內土地、水源和生物的利用有較多的限制。雖然自然保護區擁有較優良的自然資本,但是,保護區居民在利用自然資本時,必須符合自然保護區的功能要求,這使得保護區居民在進行種植業、養殖業和旅游業開發時受限比非自然保護區居民多,無法充分利用自然資源。而物質資本的積累和使用,如道路和水利設施的建設必須符合保護區的相關規定,而在自然保護區內使用大型機械、化肥和農藥都受到限制或禁止。其次,自然保護區居民使用自然資本和物質資本受到的限制,間接影響其人力資本、金融資本、社會資本和信息資本的積累。這體現在自然保護區居民在教育、醫療、就業、受資本支持和信息獲取等方面處于后發地位,使其生計資本積累較為單薄。這2點決定保護區居民的生計策略屬于生態友好型策略,即對自然資本的利用率較低,以有機農業和旅游業為主,結合商業經營和勞務輸出。

1.2.2 自然保護區居民的生計策略選擇 排除特殊主觀原因,人們一般會根據自身的生計資本數量和生計資本結構特征來選擇相應的生計策略,最終實現相應的生計結果。結合中國的社會經濟現狀,自然保護區內居民的生計策略可劃分為農業生產型、商業經營型、勞務型和復合型4種,它們的具體特點如下。

(1) 農業生產型生計策略。以各種農業種植養殖為主要生存方式的類型,可以細分為畜牧、糧食種植、林業、水產和經濟作物5種。囿于保護區環境維持功能的要求,自然保護區內實施農業生產型策略的居民主要屬于林業和經濟作物2種,具體從事林木種植、林下經濟、以及茶葉、水果、藥材等經濟作物的生產,此策略所依賴的自然資本是林地和耕地。

(2) 商業經營型生計策略。主要從事工商業的經營,細分為工業生產、商品經營、餐飲、旅游4種。這4種生計策略自然保護區內的居民均有從事,但是特別指出的,工業生產類完全是綠色無污染的工業,而且一般會因地制宜,例如,林產品加工、茶葉加工、旅游工藝品制作等。

(3) 勞務型生計策略。主要通過勞動收入來實現生計結果,此策略要求擁有較高的人力資本,包括較多的勞動力數量、較高的健康水平、技能水平和受教育程度,細分為外出務工和本地就業兩種。

(4) 復合型生計策略。指根據自身生計資本情況,同時采取2~3種生計策略的類型[21]。例如,在進行農業生產的同時,開辦農家樂餐廳和旅店發展旅游業等。

2 基于3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鄉村調查的生計資本

生計資本除了由當地社會經濟和自然氣候等因素決定外,自然保護區外圍區居民的生計資本還受保護區功能這一特殊因素的影響。下面選取3個地理位置、氣候環境、保護功能截然不同的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并分別在保護區內選取一個具有代表性的行政村,通過對比這3個行政村居民生計資本的實證數據進行更深入的討論。

2.1 村莊基本情況

2.1.1 尖峰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外圍區的中沙村 尖峰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于海南島西南部,保護區總面積20 170 hm2。按保護區類型劃分屬于“自然生態系統類”中的“森林與野生動物類型自然保護區”。尖峰嶺自然保護區為中國現存面積最大、保護最完好的熱帶原始雨林區之一,其保護對象為珍稀野生動植物資源、熱帶雨林及其生態系統。

根據2013的尖峰嶺自然保護區的調查數據以及走訪調查,中沙村位于尖峰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邊緣,以農業生產為經濟支柱,戶均可經營土地10.33 hm2,主要生產方式為固定耕地的粗放耕作,糧食作物以水稻、玉米和薯類為主,經濟作物有瓜菜、檳榔、橡膠、芒果、荔枝等,但均不成規模。2013全村戶口總計301戶,1 506人,年人均收入1 800元,戶均房屋面積101.2 m2。

2.1.2 白水江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李子壩村 白水江自然保護區位于中國甘肅省南部的文縣、武都縣,保護區總面積為183 799 hm2,屬于典型的北亞熱帶生態系統及自然景觀。同時,白水江保護區是長江最大支流嘉陵江的主要源頭,具有重要的水源地功能。

李子壩村大部分位于白水江自然保護區外圍區,但有部分集體林位于保護區的緩沖區。根據2013年對該村的統計和調查,當年李子壩村戶口總計106戶,607人,以茶葉種植生產為支柱產業,戶均可經營土地22.5 hm2,戶均林地21.37 hm2,當年人均年收入5 405.55元,戶均房屋面積312.27 m2。

2.1.3 祁連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昌嶺山保護站的西靖村 昌嶺山自然保護站位于祁連山自然保護區東端,總面積5 400 hm2。主要保護對象是水源涵養林、防沙植被。西靖村在祁連山自然保護區邊緣,距昌嶺山自然保護站11 km。根據2013年古浪縣農牧局的統計資料和走訪調查,當年戶口共計610戶,1 547人,以農業生產和外出務工為經濟支柱,戶均可經營土地10.77 hm2,農業主要以抗旱節水的經濟作物為主,如西瓜、茴香、葵花等。2013年人均年收入7 722.22元,戶均房屋面積183.28 m2。

2.2 生計資本

由于自然保護區大多地處偏遠地區,且以農業、旅游業、商業經營和勞務輸出為主,因此,在選擇生計資本測度指標時必須遵循以下三原則。第一,遵循生計資本分析框架對測度指標的要求。第二,結合自然保護區的功能約束。第三,符合受調查地區居民的產業特點,如3個受調查村均沒有濕地和草地,所以在自然資本中未選取這2項指標。因此,選取表1中的23項指標,采用上文所述的核算方法對2013年中沙村、李子壩村、西靖村生計資本的相關社會和經濟數據進行計算,并分別對各指標進行極差標準化處理,得到3個研究對象的生計資本數據如表1所示。

從表1中可以看出,由于3個研究對象均無草地和濕地資源,所以自然資本選取戶均耕地和戶均林地作為測算值。人力資本測度選取戶均勞動力數量、人均受教育年限和勞動力健康狀況作為測度值,西靖村的勞動力數量最多,而李子壩村的人均受教育程度較高,達到了人均12 a,村中接受高等教育和職業技術教育的人數也最多。物質資本測算所選取的指標較多,包括戶均固定資產和大型生產設備,以及各種基礎設施的數量。李子壩村的戶均固定資產和生產設備保有量最多,而西靖村的基礎設施數量較多,這是因為西靖村地處干旱區,日常生產生活高度依賴交通和水利等基礎設施,所以政府、集體和個人都投入巨大的人力和財力進行基礎設施建設。金融資本除了選取戶均收入、儲蓄和貸款外,還將戶均政策性補償作為測度指標。李子壩村的金融資本最高,主要由于該村已經形成比較成熟的茶葉種植加工產業,收入較高。另一方面,李子壩村位于保護區外圍區,有部分林地位于緩沖區,加之全村以林產業為主,因此所得的各類政策性補貼較多[22]。社會資本選取合作社數量、農技人員數量、外出務工人數以及參與社會保險的情況作為測算指標。得益于成熟的產業和受教育程度較高的勞動力,李子壩村的大部分社會生計資本指標高于其他兩村。信息資本主要測算獲取信息的設備數量,包括手機、電腦和電視的保有數量,這些指標受教育程度和收入情況的影響較大,因此李子壩的信息資本指標最高[23]。

表1 2013年中沙村、李子壩村、西靖村生計資本數據

表2反映了3組指標的生計資本總量情況。雖然在戶均耕地面積和戶均林地面積這2項指標上中沙村都不是最大,但是由于中沙村的戶均耕地與戶均林地面積之和最大,所以其自然資本值最高,標準化后的自然資本值為1.65。在其他5項資本方面,李子壩村的資本值均最高,所以經核算加總后,李子壩村的生計資本總量在3組指標中最大,標準化后的生計資本值為18.15。西靖村次之,中沙村最小。3組指標中中沙村的生計資本總量最低,其結構特點是自然資本占比最高,自然資本占生計資本總量的比重達到了32.8%。西靖村的自然條件較差,自然資本非常低,占生計資本總值的比重為8.8%,同時,西靖村的人力資本和金融資本較低,物質資本占比較高,達到了40.8%。李子壩村生計資本的結構是各類資本配置較為均衡,其中物質資本、金融資本和信息資本占生計資本總量的比值都在的20%左右,說明這3類資本比較充裕。

表2 2013年中沙村、李子壩村、西靖村生計資本測算總量及占比

綜合分析這3個行政村的生計資本,發現生計資本總量和生計資本結構具備關聯性。由于各類生計資本在自然保護區居民生計策略中的作用強度不同,尤其對自然資本的利用率較低,即使具備可觀數量的自然資本,也難以將其經濟化,或者無法將自然資本轉化為其他種類的生計資本。金融資本、社會資本和信息資本在自然保護區居民生計策略中的作用強度較強。因此,以自然資本為主的生計資本結構導致的結果是生計資本總量較低,如中沙村。而金融資本、社會資本和信息資本占比較大的生計資本結構有利于生計資本總量的增長和積累,如李子壩村。這說明以金融資本、社會資本和信息資本為主的生計資本結構有利于保護區居民生計資本的積累,這也符合自然保護區居民生計策略對自然資本的利用率較低這一特點。

3 討論與結論

(1) 自然保護區居民的自然資本數量普遍較小。受限于自然保護區生態資源保護的主要功能,保護區居民的自然資本使用往往受到限制,同時其數量也較小,造成自然資本在生計資本中的比重較低。

(2) 自然資本對生計資本總量的作用強度較低。中沙村位于熱帶地區,屬丘陵地形,自然條件適宜農業發展;李子壩村位于亞熱帶山區,自然條件只適合發展林業經濟;西靖村位于干旱區,毗鄰騰格里沙漠,自然環境不適宜農業發展。3個研究對象中自然資本存量最高的中沙村的居民生計資本總量反而最低,可以很好地說明這一點。

(3) 物質資本和金融資本對保護區居民生計資本總量的作用強度較高。由于自然資本使用受到限制,保護區居民的生計主要依賴物質資本和金融資本,如李子壩村的居民主要依托自然保護區的生態優勢,發展綠色無污染的有機農業和農產品加工業實現生計資本的增長和積累。

(4) 信息資本在保護區居民生計資本積累過程中的作用日益凸顯。主要體現在信息時代背景下,信息資本對生計資本總量的作用強度處在動態提高的過程中,充足的信息資本可以提高其它種類資本的積累速度。例如,便捷的信息獲取渠道可以提升勞動力的知識技能,從而提高人力資本的質量;還可以購買更新或更廉價的生產設備,提升物質資本儲備;或者通過及時獲取新出臺的優惠政策信息,以提升金融資本和社會資本。

總之,自然保護區居民發展大規模農業或者工業都受到自然保護區功能的限制,因此,當地居民可選擇的生計策略有2類。第1類,以自然資本為主的生計策略,即農業生產型策略。在自然保護區功能允許的范疇內利用自然資本,發展有機農業及農產品加工業,從中獲取較高附加值。第2類,利用金融資本、社會資本和信息資本的生計策略,即商業經營型策略和復合型策略。充分利用政府對自然保護區居民的補貼和優惠政策,招商引資開發旅游業、餐飲業和特色文化產業,促進自然保護區居民生計資本的增長和積累。

[1] 任慧,郝孟曦,張萌,等.我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數量特征研究[J].生態科學,2012,31(3):225-232.

[2] 楊亮亮,崔國發.我國自然保護區數量特征分析[J].林業實用技術,2009(3):54-56.

[3] UK Department for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Sustainable Livelihoods Guidance Sheets[R]. London: DFID, 1999:21-53.

[4] Maretzki A N. Women’s NutriBusiness cooperatives in Kenya: An integrated strategy for sustaining rural livelihoods[J]. Journal of Nutrition Education and Behavior, 2007,39(6):327-334.

[5] 劉婧,郭圣乾.可持續生計資本對農戶收入的影響:基于信息熵法的實證[J].統計與決策,2012(9):103-105.

[6]Odero K K. Extending the Sustainable Livelihoods Framework[D]. Zimbabwe: University of Zimbabwe, 2010:18-29.

[7] 許漢石,樂章.生計資本、生計風險與農戶的生計策略[J].農業經濟問題,2012(10):100-105.

[8] 蔡志海.汶川地震災區貧困村農戶生計資本分析[J].中國農村經濟,2010(12):55-67.

[9] 時紅艷.外出務工與非外出務工農戶生計資本狀況實證研究[J].統計與決策,2011(4):79-81.

[10] 段偉,任艷梅,馮冀,等.基于生計資本的農戶自然資源依賴研究:以湖北省保護區為例[J].農業經濟問題,2015(8):74-82.

[11] 喬輝,何軍,胡凌嘯.勞動力流動、社區資源與農戶的現代農業參與[J].農業經濟,2015(10):89-94.

[12] 道日娜.農牧交錯區域農戶生計資本與生計策略關系研究:以內蒙古東部四個旗為例[J].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2014(S2):274-278.

[13] 王彥星,潘石玉,盧濤,等.生計資本對青藏高原東緣牧民生計活動的影響及區域差異[J].資源科學,2014(10):157-164.

[14] 王沛沛,許佳君.生計資本對水庫移民創業的影響分析[J].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2013,23(2):150-156.

[15] 賀愛琳,楊新軍,陳佳,等.鄉村旅游發展對農戶生計的影響:以秦嶺北麓鄉村旅游地為例[J].經濟地理,2014(12):174-181.

[16] 馮磊.基于二分式CVM的三江平原濕地景觀價值評價[D].哈爾濱:東北農業大學,2012:9-21.

[17] IPCC.2006 IPCC guidelines for national green house gas inventories: VolumeⅡ[R]. Japan:the Institute for Global Environmental Strategies,2008[2008-07-20].

[18] 羅正月.勞動收入的最優化:農民工工資增長的新思路[J].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1):6-11.

[19] 官愛蘭,蔡燕琦.農村人力資本開發對農業經濟發展的影響:基于中部省份的實證分析[J].中國農業資源與區劃,2015(1):31-37.

[20] 楊培濤.牧民生計資本與生計策略的關系研究:以甘南藏族自治州為例[D].蘭州:西北師范大學,2009:18-27.

[21] 蘇芳,蒲欣冬,徐中民,等.生計資本與生計策略關系研究:以張掖市甘州區為例[J].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2009,19(6):119-125.

[22] 韋惠蘭,馮茹,范文安.生態補償與林緣社區的可持續生計:以甘肅白水江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為例[J].農村經濟,2008(4):62-65.

[23] 唐瑩,穆懷中.我國耕地資源價值核算研究綜述[J].中國農業資源與區劃,2014(5):73-79.

Livelihood Capital and Livelihood Strategies of Residents in Nature Reserve

YANG Binru

(GansuInstituteofPoliticalScienceandLaw,Lanzhou,Gansu730000,China)

[Objective] The livelihood capital and livelihood strategies of residents in nature reserve were researched to help the residents in nature reserve to choose livelihood strategy according to characteristic of its livelihood capital. [Methods] Three representative villages with regard to their geographic location and natural environment in rural areas were selected and the socioeconomic data were collected. The expanded sustainable livelihood framework was used for accounting livelihood capital of these 3 villages. [Results] According to the amount and structure of livelihood capital, we found that, in Zhongsha Village, though the natural capital was relatively good, the livelihood capital was the minimum. On the contrary, the livelihood capital was higher in Xijing and Liziba Village where the natural capitals were relatively weak. The proportions of material capital and financial capital in Liziba Village were comparatively higher, indicating that the two items have more important role for total livelihood capital. [Conclusion] The natural capital was unimportant for local residents’ livelihood capital. At the same time, the role of information capital acting on the growth and accumulation of total amount of livelihood capital of residents in nature reserves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obvious.

nature reserve; livelihood capital; livelihood strategies

2016-09-27

2016-10-17

國家沙化土地封禁保護補助試點項目“甘肅省沙化土地封禁保護補助試點區經濟效益監測與評估”(406/071200006)

楊彬如(1983—),男(漢族),甘肅省舟曲縣人,博士,副教授,主要從事區域生態經濟學研究。E-mail:66159530@qq.com。

A

1000-288X(2017)03-0113-06

F062.2

猜你喜歡
壩村生計自然保護區
BY THE SEA
七姊妹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用腳步丈量民情
結對幫扶 共戰脫貧
脫掉我的高跟鞋!
以石為業四十年:一個端硯工匠村的生計之路
保護自然保護區刻不容緩
淺淡黃崗梁自然保護區的資源保護與開發利用
2月2日世界濕地日 濕地與未來——可持續生計
農戶生計資本與生計策略的選擇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