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師范院校學前教育專業體育健身課程設計與建設

2017-08-02 20:02董書進
東方教育 2017年11期

董書進

摘要:當前師范院校學前教育專業體育課程基本上是以學科為中心進行教學活動的,只注重體育技能與滿足學生自身的鍛煉需要,忽略了學前教育專業的職業性與示范性的特征,課程指導思想、培養目標、教學評價模式等都存在很多的問題。本文結合教學實踐經驗,對師范院校學前教育專業體育健身課程設計和建設提出合理性的建議,為學前體育教育事業提供一定的科學參考依據。

關鍵詞:學前教育師范院校;體育健身;課程設計與建設

當前學前教育專業的發展,首先面臨的是培養人才的課程是不是能適應社會的需要。師范院校學前教育專業體育健身課程應該按照特性進行調整: 明確課程的設計理念和指導思想,探索課程內容的多元化,倡導“快樂健身”、“學園結合”等多種教學模式,完善考評模式,不斷提高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的體育健身理論知識和技能。通過查閱CNKI優秀博碩學位論文數據庫以及互聯網搜集相關的資料和信息,了解學生在幼兒園體育健身活動組織和開展狀況,對課程的設計與建設提出合理科學化的建議如下分析。

1 當前師范院校學前教育專業體育健身課程存在的問題

1.1學前教育專業體育課程指導理念出現偏差。課程指導理念是指導課程內容、方法、方向的系統思想。體育課程的設計與建設要考慮是否遵循了課程的指導理念。調查問卷中體育課程與學前教育的結合情況,結合不緊密的學生占到了72%,情況不容樂觀。我國大部分學前教育專業體育課程是以學科為中心進行教學活動的,只注重體育技能與滿足學生自身的鍛煉需要,缺乏和學生專業方向的聯系,沒有把學生體育學習與將來從事幼兒教育工作聯系起來,沒有設置專業特色的體育健身課。1)課程設置內容缺乏科學性與專業針對性課程內容是否合理,是完成人才培養目標的關鍵。當前學前教育專業體育課只是為了完成學生的體育鍛煉與體育發展的需要,內容設置上缺乏科學針對性與廣泛適應性,主要存在以下問題:2)缺乏幼兒體育、健身教法的學習。師范教育的學生不僅要掌握所學專業知識,還要會用,會把所學的知識與技能用到教育中。幼兒的生理特征決定了其身體活動能力,學習的過程與大學生學習的過程是截然不同的。當前學前教育的體育課程缺乏幼兒體育、健身教法的學習,不能適應將來的幼教工作[5]。

1.2課程設置體系不全面。當前師范院校學前教育專業體育課程基本上是以學科為中心進行教學活動的,把體育課程定位為“公體課”,課程設置面比較狹窄。

1.3教學評價不完善。教學評價是保持教學平衡的條件之一,是對學生課程學習后的一種學習評價。目前師范院校學前教育專業體育課程教學評價設計不完善,不能全面反映學生的體育活動能力??荚嚪椒ㄖ饕约夹g評定、能力評定、理論成績和平時成績為主,對學生的學習態度、進步空間等沒有涉及。

2 學前教育師范院校體育健身課程的設計與建設

2.1課程設計理念和思想。對高校學前教育專業特性,除了在依照《健身綱要》的理念下指導體育教學,完成學生體育鍛煉的需求與建立“終身體育”的觀念,還要按照學前教育專業特性指導體育課程。課程目標既要能達到堅持“健康第一”,滿足學生身體、心理的需要,也要能達到職業能力培養的要求,圍繞學生將來從事的幼教職業開設體育健身課程,體現學前教育專業體育課程指導理念的多元化。讓學生“快樂健身”的同時,也要適應高校學前教育專業人才培養的要求。

2.2人才培養和教學目標的設定。人才培養目標:學前教育師范院校的人才培養目標是“積極適應教育發展趨勢,以社會需求為導向,突出實踐性和專業性,培養具有學前體育的基本理論和基本技能、具有良好的人文素養和教師職業素養、具備從事學前體育專業教學的能力和管理的能力‘一專多能的應用型人才”。教學目標:學前教育師范院校體育健身課程教學目標不光要滿足素質教育對學生在“身體發展、認知發展、技能發展、感情發展、社會發展”等方面獲得綜合提升的五個領域的要求,同時還要培養學生具有自我的健身能力、幼兒教學能力、幼兒常規管理能力、幼兒體育活動指導能力等。

2.3課程體系設計。本研究的課程體系主要由必修課和選修課組成。必修課主要有公共基礎課、專業基礎課、實踐課程類構成。公共基礎課設置安排:體育理論、幼兒體育保健、形體訓練、健身專業技能等項目。專業基礎課設置安排: 形體操、幼兒操、幼兒體育游戲、幼兒體操、體育舞蹈等。實踐課程類設置安排:幼兒體育教法、幼兒健身操教學法、幼兒操的創編、游戲的組織、幼兒戶外活動開展、親子運動會的組織編排;體育活動方案設計實施等。選修課主要圍繞體育健身活動和學前教育這兩方面領域,發展學生的興趣愛好,發揮個人所長來開設,將有一定難度和層次的健身項目放在選修課中,讓學生自由選擇,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需求。

2.4教學評價設計。教學評價是對學生學習效果的鑒定,評價體系對學生的學習成果能否公平、公正的衡量有著決定性的作用。教師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完善考核與評價方法:1) 身體素質評價: 對學生每年進行一次體質測試,參照《中國成人體質測定標準手冊》來進行評價。2) 學習態度評價: 教師隨時觀察學生在課堂上的表現,如努力程度、遲到、早退等,對這些表現適量打分,并納入期末成績考核,實現對學生學習的過程性評價。3)課程內容評價: 每學期每個教學階段針對課堂所授教學內容,不同的內容采用不同的考核方式來進行評價。如幼兒健身操、體操類、武術類等均采用技評的方法。4) 教學實踐能力評價: 針對教學內容中要求的學生體育教學能力、體育活動組織能力等采用達標考核的模式。根據被測學生教學設計的科學性、規范性、目的性、針對性和實際操作性等方面進行達標,分為優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個等次。

通過對師范院校學前教育專業體育健身課程設計的改進與調整,契合了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特點和教育教學的需求,也貼合了幼兒教育的規律,很好地促進了師范院校學前教育專業的發展,為社會培養了更多合格優秀、綜合素養高的學前教育人才。

參考文獻:

[1]韋宏浩.. 基于職業性與師范性的學前專業體育課程改革[J]. 陜西教育學院學報,2014(12) .

[2]吳岳衡. 湖南省西部少數民族地區學前體育教育現狀與發展對策研究[J]. 四川體育,2015(2) .

[3]李晶. 學前教育專業體育方向人才社會需求與課程設計的研究[D]. 沈陽: 沈陽體育學院,2014.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