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營改增減稅效應贏得國際專家學者點贊

2017-08-07 07:14吳志峰,陳平
國際稅收 2017年7期
關鍵詞:稅制研究會納稅人

中國營改增減稅效應贏得國際專家學者點贊

“中國的增值稅改革,無論是在政策還是管理方面,都是非常成功的,是一次非常偉大的轉軌”,6月15日,在中國國際稅收研究會、中國稅務雜志社和中國稅務報社聯合舉辦的“全面推開營改增試點一周年國際研討會”上,維也納經濟大學全球稅收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杰弗里·歐文斯教授如是贊嘆?!爸袊鲋刀惛母镉幸粋€很大的優勢是其他國家沒有的,就是可以進行試點,其他國家如印度等沒有試點,那么改革中的缺憾和錯誤就無法糾正。我30多年前就關注中國的稅制建設和改革情況,這次營改增是挑戰最大的一次,一定意義上可以幫助中國經濟進行轉軌,從依賴投資和出口向服務轉型,并能減輕納稅人負擔,同時還能提高中國海外跨國公司的國際競爭力”。

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副院長白景明則從宏觀層面分析了我國全面推開營改增一周年以來總體減稅規模和相關行業稅負下降情況。他提出,改革中,我們已經很好地考慮了營改增對地方稅收的影響并采取了穩妥措施;改革后,應當進一步關注和處理好增值稅收入劃分和分配關系。

畢馬威亞太區、畢馬威中國間接稅服務主管合伙人王磊談及中國營改增試點全面推開一周年的成效,也豎起了大拇指。他表示,評價增值稅改革有很多標準,比如中性原則、有效性、公平性、靈活性和確定性等等,中國營改增簡化了稅制,完善了發票系統,在金融機構、房地產等行業進行寬稅基管理,做法和成效都十分明顯。我來中國6年了,給我感觸最深的是在營改增過程中,中國稅務機關給予納稅人的大力協助,這些都是中國營改增的領先之處!

北京大學法學院劉劍文教授在發言中指出,營改增是中國稅收領域的重要課題,更是中國給世界稅制改革提供的樣本。這次改革最大的特點是在法治框架下進行,本著法制的思維來強調良法善治的問題。從營改增的制度效果看,有利于提高國家競爭力;從營改增的良法視野看,順利實施了以科學立法為基礎的稅制改革;從營改增的善治空間看,正在規范優惠政策,把握減稅尺度,完善電子發票系統。關于營改增法治化問題,我們應盡快推進立法工作,并使稅制完善和征管創新緊密結合,建立有序、有責、合法、合理的模式,落實稅法原則,完善納稅信用機制。特別是我們在落實稅收法定原則的過程中,應盡快推出具有中國特色的增值稅法。

上海財經大學公共政策與治理研究院院長、教授胡怡建表示,全面實施營改增是我國1994年分稅制改革以來最為重要的稅制改革,是構建中國現代稅制體系、全面提升國家治理能力,具有里程碑意義的重大制度變革。一年來中國營改增在統一稅法體系、合理稅制結構、理順稅收體制成效、助力供給側改革、激發市場活力、增強治稅能力和提升國際形象等方面取得了巨大成效。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倪紅日研究員認為,中國營改增試點全面推開一周年以來,已經取得多重意義和成效。首先,將減稅政策貫穿于營改增稅制調整中,既達到了減稅目的,也具有刺激固定資產投資、促進企業升級的效果;其次,營改增促進產業結構調整,消除過剩的制造業落后產能,推動企業更多地轉移到第三產業,以形成更合理的產業結構;第三,營改增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中降低成本的主要措施之一,政府通過營改增,降低企業的總體稅收成本近7 000億元。

阿根廷公共財政學院國際部主任丁文匯在介紹阿根廷增值稅制情況時表示,完整的增值稅體系可以消除重復征稅,更有利于企業公平競爭。中國實行增值稅改革后可使企業之間實現抵扣,營改增將推動國家經濟的發展,使企業更具活力,也將推助企業和國家經濟良性循環。中國不僅建立了一套科學完整且符合本國國情的稅收體系,還在一個擁有13億多人口的國家里,特別在金稅三期后的稅收管理中走到了增值稅稅收體系為主的國家稅務管理體系前沿,是一件值得祝賀的事情。

“召開這次國際研討會,目的是回顧、評述我國全面推開營改增一周年以來的改革成效和研究成果,在國際視野中展開專題性研討,回顧改革,評析效應,研究后續,借鑒經驗,完善稅制,助推我國增值稅制度的優化升級和跨越發展”。全國人大財經委員會委員、中國國際稅收研究會會長王力表示:“增值稅由于其中性特征和優勢,當前被170多個國家廣泛采用。中國當代稅制發展,具有自身清晰的發展脈絡和變革路徑。其中,中國增值稅的改革歷程有幾個關鍵時間節點,比如1979年、1994年、2009年和2012年等。2016年5月,我們打響營改增全面擴圍攻堅戰并取得完勝。一年來,作為當前我國稅制改革的實質性轉型和關鍵性舉措,其改革成效和紅利逐步釋放,‘外溢效應’日益明顯。在此過程中,中國國際稅收研究會組織多方力量,以營改增的親歷者、研究者和宣傳者的責任擔當,先后就營改增課題展開多輪跟蹤研究,取得了多項理論和實證研究成果”。

“營改增這個在經濟社會和學術界被廣泛關注的熱點,繼續吸引著人們的注意力,一年來中國營改增的效應遠遠超出了減稅預期本身,營改增促進企業機構優化分工,主輔分離,通過剝離方式實現企業業務創新,激發企業活力,促進社會分工協作。同時,利用電子發票等創新模式,實現增值稅稅務大數據管理與服務,為經濟與社會發展提供更大動能”。會上,京東集團副總裁蔡磊對營改增發表了以上看法。

營改增的區域效應如何?會上,來自基層的代表作出了回答。

寧夏于2013年8月1日起納入營改增試點省區,先期將交通運輸業、部分現代服務業納入營改增范圍,2014年陸續將鐵路運輸、郵政業、電信業納入營改增范圍,形成了“3+7”的營改增模式。截至2015 年底,寧夏試點納稅人共申報改征增值稅19.17 億元,累計減稅16.62 億元,營改增試點納稅人2.234 萬戶;寧夏新開業試點納稅人1.09 萬戶,累計新增就業崗位約3.5 萬人;試點納稅人累計抵扣固定資產進項稅額45.07 億元。

根據吉林省國家稅務局的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6年12月底,最后一輪納入營改增試點的吉林省四大行業納稅人24.6萬戶,實現改征增值稅收入90.1億元。與繳納營業稅相比,四大行業營改增納稅人總體實現凈減稅56.6億元。自2013年實施營改增以來,吉林省營改增試點納稅人共計37.98萬戶,其中“3+7”行業(即交通運輸業、郵政業、電信業3個大類行業和研發技術、信息技術、文化創意、物流輔助、有形動產租賃、鑒證咨詢、廣播影視7個現代服務業)13.43萬戶,建筑業3.48萬戶,房地產業0.48萬戶,金融業0.54萬戶,生活服務業20.04萬戶。政策惠及面廣,其中生活服務業最為明顯。從減稅額度來看,在全部營改增納稅人中,吉林省凈減稅額排名前5位的行業分別是房地產開發、其他商務服務業、增值電信業、陸路貨物運輸和文化創意服務業,凈減稅額分別是2.92億元、2.39億元、2.35億元、1.50億元和1.44億元。

一年來,大家都在盤點我國營改增的減稅紅利到底有多少?國家稅務總局最新數據顯示, 2016年5月1日—2017年4月底,全面推開營改增試點一年來共減稅6 993億元。其中,四大行業減稅2 419億元,前期營改增的“3+7”行業減稅2 162億元,原增值稅行業減稅2 412億元。

當然,營改增給地方稅收也帶來了挑戰和機遇。江蘇省無錫市地方稅務局局長丁源認為,營改增后,作為地方主體稅種的營業稅退出歷史舞臺,地方稅收迎來依法治稅、綜合治稅和信息管稅的新契機。作為基層稅務機關應當主動適應、積極引領全面營改增后的新常態,既著眼當前、又兼顧長遠地將涉及營改增的各項工作做好,以“二次創業”的心態推動地稅事業科學、健康發展。地方稅務機關可以在以下方面有新發展新作為:廣泛合作,深度融合,開創國稅、地稅合作新局面;筑牢基礎,合力共治,探尋地方稅收管理新抓手;未雨綢繆,積極探索,構建自然人稅收管理新體系;便民惠民,加快轉型,開創納稅服務新格局;以人為本,積極引導,開辟“二次創業”新征程。

中國國際稅收研究會第一副會長張志勇在總結時指出,從2016年5月營改增試點全面推開至今,中國國際稅收研究會在第一時間組織財經界專家學者和各級研究會力量,就營改增對經濟稅收的影響,分層次、持續性和遞進式地展開了四輪專題性跟蹤研究,這次國際研討會是一次課題成果疊加累進式的有益嘗試。研討會上,多位國際權威學者和國內財經專家就我國營改增成效及其影響進行了高起點、寬領域、多層面的回顧、評述和解讀,特別是國際專家學者,站在客觀立場,對我國營改增的改革成效,在中外不同思維方式下進行對比和審視,并本著學術理性做出了中肯分析和高度評價,為本次研討會增添了亮點。中國國際稅收研究會將組織力量繼續積極思考,深化研究,為完善我國增值稅制貢獻智慧和力量。

中國國際稅收研究會顧問盧仁法、郝昭成出席了會議。中國國際稅收研究會副秘書長彭寧主持會議。國家稅務總局相關人員、中國國際稅收研究會及部分省市國際稅收研究會代表參會。

吳志峰/文

陳 平/圖

責任編輯:高仲芳

猜你喜歡
稅制研究會納稅人
遼寧省2020 年度納稅信用A 級納稅人名單
唐朝“兩稅法”稅制要素欠缺析論
波蘭睡眠研究會
日本的紅樓夢研究會訪問記
增值稅一般納稅人與小規模納稅人身份轉換的現實困境與對策研究
上海人大工作研究會書畫攝影作品選登
稅負平衡點在混合銷售時納稅人身份選擇中的應用
我國房地產稅制改革的必要性及建議對策
曹禺與中國莎士比亞研究會成立始末
建國以來的工商稅制改革評價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