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敗醬草多來源品種研究

2017-08-08 03:02秦金山齊亞瑞陳文樂周秀梅
實用中醫藥雜志 2017年6期
關鍵詞:敗醬草苦菜本草綱目

秦金山,齊亞瑞,陳文樂,周秀梅

(1.山西省醫藥與生命科學研究院,山西 太原 030006;2.山西醫科大學藥學院,山西 晉中 030600;3.山西省中醫藥研究院,山西 太原 030012)

神州藥房

敗醬草多來源品種研究

秦金山1,齊亞瑞2,陳文樂2,周秀梅3

(1.山西省醫藥與生命科學研究院,山西 太原 030006;2.山西醫科大學藥學院,山西 晉中 030600;3.山西省中醫藥研究院,山西 太原 030012)

敗醬草始載于《神農本草經》,被列為中品[1]。東漢張仲景的《金匱要略》有經典湯頭“薏苡附子敗醬散方”[2]。敗醬草的使用在不同地區存在著很大差異,調配處方存在安全隱患。為此,開展敗醬草的品種研究和商品調研具有理論意義和應用價值。

1 敗醬草本草考證

敗醬草始載于《神農本草經》,描述“敗醬味苦平,主暴熱火創、赤氣、疥搔、疸痔、馬鞍、熱氣。一名鹿腸,生川谷”?!秴瞧毡静荨窋♂u項下在性味增加了“咸,微寒無毒”,功用增加了“除癰腫、浮腫、結熱、風痹、不足產后疾痛”,別稱增加了“一名鹿首,一名馬草,一名澤敗”,生長環境改為“生江夏川谷”。更重要的是明確了藥用部位,即以根部入藥。還注明了采收季節和干燥方法“八月菜根,曝干”[3]。唐代《新修本草》中除保留以上的描述外,另增加了形態和氣味的描述,并引出敗醬之名的由來是“因其氣如敗豆醬,故以此為名”[4]。到了宋朝,蘇頌撰寫的《圖經本草》增加了產地“江東”,在形態上增加了“花黃,根紫色”的描述,并首次將張仲景的“薏苡附子敗醬湯”收入其中,其繪圖尚存,能讓人更準確辨認,從文字和藥圖可知,所記述的江寧府敗醬應為黃花敗醬,并明確其藥用部位為根部[5]。宋朝唐慎微所撰集的《證論本草》中,敗醬項下基本上沿用了《圖經本草》中對敗醬的描述。附圖也是選用的江寧府敗醬,只是增加了一段“日華子云:味酸,又名酸益。七、八、十月采”[6]?!蹲C論本草》自1108年刊行以來,雖經幾次改版,但內容基本一致,前后影響中國本草研究和應用達500年,直到明朝李時珍《本草綱目》出版。雖說《本草綱目》很大一部分源于《證論本草》,但是在敗醬這一品種項下,首次在《本草綱目》出現了“苦菜”這一別稱[7]?!侗静菥V目》自問世以來,先后刻印過幾十種不同版本,單就附圖之異同而言,大抵存在金陵本、錢本和張本3種不同系統的圖版。從3種不同系統圖版的《本草綱目》上看敗醬草,3個版本同一藥物,3種圖版,圖形各異,由藥圖反映出來的品種各不相同[8]。根據《本草綱目》封面或牌記、題款、序文、文字校勤、藥圖、附刊醫術、框欄行款紙墨綜合研究,除祖本金陵本外,可將已知《本草綱目》的各種版本大致分為江西本、錢本、張本[9]。從文字描述和藥圖結合來看,金陵本記述的敗醬品種應是白花敗醬(Patrinia villosa Juss),江西本記述的文字為白花敗醬,而圖近似黃花敗醬(Patrinia scabiosaefolia Fisch)。綜合以上文獻資料,可以看出敗醬應為敗醬科植物黃花敗醬(Patrinia scabiosaefolia Fisch)和白花敗醬(Patrinia villosa Juss)。

2 敗醬草多來源成因探討

從已知的文獻資料來看,隨著敗醬草的藥用部位由根部變為全草,其名稱由敗醬變為敗醬草,其品種在敗醬科植物黃花敗醬和白花敗醬的基礎上,又增加了菊科植物苣荬菜(Sonchua oleraceus L.)和十字花科植物菥蓂(Thlaspi arvense L.)。但北敗醬(苣荬菜)和蘇敗醬(菥蓂)作敗醬草入藥應是本草傳承中品種的誤用。

自“苦菜”一名出現在《本草綱目》敗醬草項下后,其后的本草書在敗醬草條目下使用“苦菜”一名頻率漸高,有的甚至直接稱敗醬草為苦菜?!侗静菥V目》影響較大,其刊行不久朝代更替,滿清入關,關外文化的進入可能使得苦菜成為了敗醬草,并逐漸形成習慣。清朝醫藥大家張隱奄曰:“敗醬,俗名苦菜,味苦性寒,故主治暴熱火瘡赤氣,而疥搔疸痔,馬鞍熱氣皆為火熱之病,馬者火畜也”[10]?!督饏T要略》方有“薏苡附子敗醬散”,亦主腸癰而消熱氣。張隱奄所撰寫的《傷寒論淺注》傳播久遠,其“敗醬俗名苦菜”一出,使得敗醬草和苦菜的關系更成為密不可分的一體。徐大椿在論述敗醬時說:“敗醬,一名苦菜。性味苦寒,瀉熱解毒,破血排膿,為外科專藥,取根苗用”[11],這里所述敗醬草藥用部位為全草,這似乎是苦菜成為敗醬草的又一原因。苣荬菜一名最早見于《植物名實圖考》,古代有稱“苣荬菜”為“苦苣”之說,其又名苦荬菜、野苦荬等[12],與苦菜都有“敗醬草”之稱。在北方,民間將苣荬菜稱為“苦菜”,并將其作為蔬菜食用,結合綱目記載的敗醬草又名苦菜,因而很容易把苣荬菜當作敗醬草使用。

據1977年版《中國藥典》一部記載,在菥蓂項下,新添加了蘇敗醬這一別稱[13]。蘇敗醬(菥蓂)為何會作為敗醬入藥,從目前掌握的文獻資料來看,還無法準確詮釋其原因,推測可能源于其別名和果實。過去大多是口口相傳,不同的地方又有不同的方言,從菥蓂的使用地區看,為古吳之地,敗醬有一別名“馬草”,菥蓂有一別名“馬辛”,考慮到吳語的發音,很可能是“馬草”和“馬辛”這兩個別名的發音使得“馬辛”的菥蓂變成“馬草”的敗醬,久而久之形成了習慣。另一方面,菥蓂的果實形狀與敗醬屬多種植物果實相似,可能導致南方地區以菥蓂作敗醬草用。

3 市售敗醬草飲片現狀

為了弄清市售敗醬草的品種情況,我們通過醫院、藥店、診所及亳州中藥材交易市場進行飲片樣品的收集和鑒別分類,并通過統計分析將敗醬草的來源種類、應用區域進行了歸類。在安徽亳州中藥材交易市場上看到商家在飲片的袋子上標有“南敗醬(蘇敗醬)、北敗醬、臭敗醬(敗醬)”的牌子(照片),與商家交流,會問買者欲往哪里交藥,根據各買家提供的地方給予不同品種的藥,說明不同地方其使用敗醬草的品種不同。從藥材飲片的源頭,可以看出敗醬草使用混亂現象嚴重。從收集到的飲片樣品來看,主要是敗醬草和苣荬菜,菥蓂很少,見表1。

表1 市售敗醬草的品種與數量

由收集到的飲片品種與不同的地方性藥材標準可知,敗醬草和苣荬菜的使用量所占比例較多,分布地區較多。南方人常把菥蓂作為敗醬草入藥,具體地區有上海、江蘇、河南,安徽部分地區也有使用,香港也有以菥蓂作敗醬草使用的習慣。

北方多用北敗醬(苣荬菜),南方部分地區使用蘇敗醬(菥蓂),敗醬草的使用在南北地區都有。

4 不同市售敗醬草形態比較

敗醬、北敗醬和蘇敗醬分別來源于敗醬科、菊科和十字花科,見表2。

表2 不同來源敗醬草形態特征比較

5 敗醬草的藥用狀況

敗醬草處方使用情況見表3。

表3 敗醬草處方使用情況

筆者在所開處方的醫院購買了敗醬草,經鑒別,所得敗醬草品種為菊科植物苣荬菜,并非敗醬科植物黃花敗醬或白花敗醬。

6 敗醬草的臨床應用

敗醬草處方以治療痤瘡、粉刺類病癥為主,其處方配伍情況沒有一定的規律可循,經典名方敗醬散(薏苡附子敗醬散)和敗醬湯[14](單味敗醬草為方)基本未被使用,有1個處方中含有敗醬散中薏苡仁、附子、敗醬草,有37%的處方中含有薏苡仁、敗醬草這兩味藥,大多數處方趨于復雜化、多樣性,在處方中出現較多的與之配伍的湯頭是清熱解毒湯和濕熱湯。筆者在所開處方的醫院購買到的敗醬草是菊科植物苣荬菜,而張仲景的薏苡附子敗醬散中所使用的敗醬理論上應為敗醬科敗醬,二者非同一物,并且同一張藥方,如果購藥地方不同,同一藥名得到的藥材可能不同。

2015版《中國藥典》收錄的成方制劑中,有10個處方中含有敗醬草,其中有4個要求敗醬草為北敗醬,其余6個沒有特殊標注,筆者認為應該是敗醬科敗醬。菥蓂作為一味中草藥被藥典收錄,在成方制劑中 ,有4個處方用到菥蓂[15]??梢娸旧q與敗醬應為兩種不同的中藥材。

7 結 論

經本草考證,敗醬草的正品應為敗醬科植物黃花敗醬和白花敗醬,北敗醬和蘇敗醬作敗醬草使用沿用至今實屬誤用,長期混亂使用導致敗醬草這一中藥材的規范使用標準難以定奪。

通過對9個省份,30多處權威醫院、藥店及診所的市場商品調研,得知不同地區所售敗醬草品種不同,同一地區所售敗醬草的品種也不同。雖然各地都有不同的地方性藥材標準和藥典統一標準,但每個地方的所有商品都不是單一的,難以統一。

從臨床應用來看,通過對9400多份處方的統計,雖然敗醬草的使用比例很小,但處方量的基數很大,所以敗醬草的臨床使用量也很多,而當下醫生不一定了解中藥商品情況,藥師不一定懂醫,從醫生所開處方中的藥到藥師給患者抓的藥,就有可能是同名不同藥。

在臨床使用中,敗醬、北敗醬和蘇敗醬都有清熱解毒功能,在這一功效下,3種科屬的藥材似乎可以互相替代。但是就其化學成分而言,黃花敗醬、白花敗醬、菥蓂、苣荬菜的有效化學成分都不相同,故臨床使用量可能會有不同。因而,在現有條件下,每張處方都應標明所用敗醬草到底是哪一種,如果只寫敗醬二字,在不同的地方買藥,所得藥材就有可能不同。

1977年版《中國藥典》曾收錄敗醬草,且是敗醬科敗醬,同時也收錄了菥蓂,并說其又名蘇敗醬。兩種藥材同時被收錄,說明它們在使用標準上應加以區分,不應該隨意混用。而2015版《中國藥典》中只收錄了菥蓂,在其項下未標明別名蘇敗醬,想必是由于敗醬草混亂使用現象嚴重,但又沒有好的方法解決這種問題。

從不同科屬敗醬草的使用地區分布來看,北方多用敗醬科植物黃花敗醬和白花敗醬以及菊科植物苣賣菜,南方多用敗醬科植物黃花敗醬和白花敗醬及十字花科的菥蓂,有明顯的南北地方差異。在此情況下,考慮到因地制宜,可以從地方性藥材標準做起,不同地方可以允許使用不同品種的藥材,但地方藥監部門應嚴格把控藥材的市場,各地遵守相應的地方標準。而對于有地區差異且沒有全國統一使用標準的其他藥材,應詳列清單,以供專業人員正確調配藥材。

結合藥材推廣、考慮中藥材的發展前景,有必要制定一個供全國范圍內使用的藥材標準,《中國藥典》應重新收錄敗醬草,敗醬科敗醬在全國大部分地區均產,南北地方用藥習慣可以在新的藥材標準指導下改變并走向正軌,此舉除了可解決敗醬草使用的混亂局面,還有利于中藥材標準的完善。

[1] 黃奭輯. 神農本草經.北京[M]:中醫古籍出版社,1982:188-189.

[2] 陳修園.金匱要略淺注[M].上海:上海文新書局代印,光緒丙午年仲冬月.

[3] 吳普. 吳普本草[M].尚志鈞等輯校.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87.

[4] 蘇敬. 新修本草[M].尚志鈞輯校.合肥:安徽科學技術出版社,1981:218.

[5] 蘇頌. 圖經本草[M].胡乃長,王致譜輯注.蔡景峰審定.福州:福建科學技術出版社,1993:167.

[6] 唐慎微. 證論本草[M].尚志鈞等校點.北京:華夏出版社,1993:235.

[7] 李時珍. 本草綱目(第2冊)[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79:1052-1053.

[8] 謝宗萬.《本草綱目》圖版的考察[A].見:中國藥學會藥史學會編.李時珍研究論文集[C].武漢:湖北科學技術出版社,1985:145-199.

[9] 馬繼興,胡乃長.《本草綱目》版本的考察[A].中國藥學會藥史學會編.李時珍研究論文集[C].見:武漢:湖北科學技術出版社,1985:113-144.

[10] 張隱庵,葉天士,陳修園. 本草三家合注[M].太原:山西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152.

[11] 徐大椿. 神農本草經百種錄[M].伍悅點校.北京:學苑出版社,2011:104.

[12] 中國醫學科學院藥用植物資源開發研究所,中國醫學科學院藥物研究所.中藥志(第4冊)[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88:65.

[13] 國家藥典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一部)[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77:349-350.

[14] 孫真人. 千金翼方[M].上海:上海中原書局,1915:卷六,10.

[15] 國家藥典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一部)[M].北京:中國醫藥出版社,2015.

R282.5

B

1004-2814(2017)06-0737-03

2017-01-20

秦金山

猜你喜歡
敗醬草苦菜本草綱目
愛上《本草綱目》 不只因為健身操
苦菜與黃土地
Inflammatory Mechanism of Total Flavonoids of Chrysanthemum and Medicated Serum on Castrated Dry Eye Animal and Cell Models
Silkworm Extract Ameliorates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and Protects Pancreatic β-cell Functions in Rats
Fabrication of A Folic Acid-Modified Arsenic Trioxide Prodrug Liposome and Assessment of its Anti-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Activity
基于數據挖掘含敗醬草中成藥組方規律研究
治療熱毒瘡癰的良藥——敗醬草
苦菜的五種做法
孟夏苦菜秀
白花敗醬草總皂苷提取純化工藝的優化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