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漠胡楊翰墨香

2017-08-08 02:17龍方林
文化月刊·下旬刊 2016年12期
關鍵詞:兵團新疆書法

龍方林

新疆,中國西北,六分之一的中國版圖,有一個“特殊群體”: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新疆有多大,兵團就有多大。六十年來,三代兵團人屯墾戍邊、艱苦卓絕,荒原變綠洲,戈壁出新城,同時也造就出一批批藝術人才,周建坤就是其中一位。

周建坤,1961年生于原新疆水利廳小海子水管處北閘(現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農三師圖木舒克市水管處北閘),1979年高中畢業后,來到青海省海晏縣神秘原子城——中國第一核武器研制基地221廠當兵,1983年復原到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農三師水管處,在黨政辦公室工作,2000年調到農三師工程團,2007年之后先后在農三師41團、45團工作,2014年調到農三師工會工作至今,其業余時間默默研習書法30多年,筆耕不輟,也屢次入展獲獎,藝術成就斐然,在當地書壇傳為佳話。

有求皆苦,無求乃樂。每個人在各階段都會有不同的感悟,以上或許可以被歸結為周建坤先生多年的書法體驗。深秋的一個周末下午,我與周建坤先生相約在他新疆喀什市的工作室,走近他的個人書法世界,聆聽他傳奇的藝術人生。

剛一見面,有著胡楊一般魁梧身材的周建坤開門見山:“我的父親是四川省岳池人,1949年跟著王震進疆的,他們是參加過解放戰爭的老一輩革命軍人,所以我是地道的‘兵團二代”。

“兵團二代”,指父輩均來自內地,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及七十年代初期在新疆出生,長大后在新疆工作的土生土長的第二代人?!氨鴪F二代”出生在國家困難時期或者文革時期,那是一個生活極其艱難困苦的年代,物質的匱乏和文化的缺失使他們飽經磨難,不可避免的遭受了饑餓、困苦的侵襲,但他們卻如同大漠戈壁上隨處可見的胡楊和紅柳,頑強地抗擊著雨雪風霜,一天天茁壯成長。

“我們的父輩們當兵轉業到兵團,踐行了‘建設新疆,保衛新疆,奉獻新疆的誓言。他們那一代人大多文化程度不高,年輕時為革命出生入死,流血流汗不流淚,老了后大都身體較差,許多人已經辭世,長眠于這塊自己建設保衛的土地。但是他們的兒孫們依然堅守著這塊土地。也許有些內地人對于兵團很陌生,總以為屯墾戍邊是一個歷史名詞。其實自1955年成立兵團至今,我們的父輩,我們,以及我們的后輩,也就是第三代兵團人,這60多年來一直在建設新疆?!闭f到這里,周建坤臉上洋溢著無比自豪與驕傲。

說到與書法結緣。周建坤感慨萬千:“我這人很幸運,在我的人生中每一個時段,總能遇見不同書法老師,或者是貴人吧!為我指點書法迷津,激勵我研習書法……”

周建坤在當時的水工團中學上學時,有一位叫雪戰鷹的老師,是浙江省黃巖知青,現在浙江臺州市安度晚年。雪老師寫得一手軟筆、硬筆好書法,在當地小有名氣,而且上課寫的板書也非常漂亮。雪老師當時是教政治課,他上課總是有意識撇開應該講的政治內容,給學生灌輸寫好字了才能寫好大字報的思想,并教學生如何寫好字,當時那個年代誰敢提“練書法”三個字?有心人雪老師只能用這個方式偷偷教學生練書法。

“每一次上他的課就好比是上了一堂生動的書法課?!闭f起30多年前的書法啟蒙教育往事,周建坤依然刻骨銘心:“現在想一想,當年雪老師教我們書法要擔多大的風險??!”

雪老師特別愛刻寫的講義給學生做輔導教材,其實那就是學生的書法教材,他嚴格要求學生的作業要按照他寫的字來寫,一筆一劃,清清楚楚,不能馬虎。

嚴師出高徒。雪老師教了周建坤幾年課,他就潛移默化地學習了幾年的書法,看著周建坤的書法不斷進步,雪老師有意安排他做寫大字報寫黑板報等抄抄寫寫的事,其實就是讓他借機練字,周建坤對老師的有意安排心知肚明,總是毫無怨言認真完成。

1979年,周建坤參軍到部隊,部隊有個教導員擅長寫楷書、行書、隸書,他發現新兵周建坤字寫的好,就有意重點培養,周建坤也很爭氣,訓練刻苦,軍事過硬,處處嚴格要求自己。結果當兵第一年就被提拔為班長,部隊里抄抄寫寫、墻報、宣傳欄等活也讓周建坤承包了。

在教導員的精心指點下,周建坤書法水平、美術字水平突飛猛進,用廣告顏料懸筆書寫的黑板報參加部隊評比,總獲第一,與此同時,周建坤寫通訊報道也屢屢見諸報端。

古人云,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1983年冬天,周建坤依依不舍地離開部隊回到兵團,當地領導了解了周建坤在部隊的突出表現,安排周建坤在水管處黨政辦工作,工作還是抄抄寫寫。

無巧不成書。當時的黨政辦主任吳恭儉也是位很有名的書畫家,他是湖北武漢知青,自幼跟祖父學習書法、繪畫,擅長硬筆、楷書、行書、草書、榜書、美術字、山水畫。他一生值得榮耀的是:西北地區最大的平原水庫、庫容7億立方米的小海子水庫、北閘閘門上“巴楚小海子水庫”幾個鮮紅的仿宋體大字就是由書法家吳恭儉先生50多年前題寫。

在書法高人手下工作,周建坤滿心歡喜,干起工作來如魚得水,順順利利。他在盡職并出色干好本職工作的同時,利用業余時間,悉心臨摹古人名碑名帖,博采今人好元素。從1984年年5月開始,他正式拜吳恭儉為師練習書法,他們亦師亦友亦同事,一有空就在一起切磋、筆會,全面提升自己的藝術修養,這段快樂的時光直到1999年吳恭儉離開新疆回內地才結束。

“吳主任不僅僅是我學習書法的導師,也是我人生道路上的良師益友和知音!”談起這段往事,周建坤眼里泛起了淡淡的淚光,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近年來,周建坤先后調動到多個單位工作,他每到一個地方都會真誠與當地書法愛好者切磋交流,學習取經;田蘊章、田英章兩位當代書法大師的網絡電視書法講座,他幾乎是期期看,從中認真學習歐楷,受益匪淺。

書法也是人生修為的方式,古人說“字如其人?!睍ㄗ鳛樾撵`的直接表現,每個人有不同的感受。多少年來,不管世事如何變化,周建坤都寵辱不驚,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望天空云卷云舒。他寄情書法,托物言志,通過幾十年的矢志不渝的藝術探索,熔古鑄今,吸納中西,廣收博取,化為自家風貌,練就獨特的藝術語言。

周建坤認為:“寫字就是修身養性,磨練人的意志,有益人的身心健康;書法是一個神圣的殿堂,是扎根于中華大地上的文化根脈,它以漢字語言的特殊形式承載著歷史,蘊含著中華民族的審美情趣和品格氣度,是一門個性極強、永無止境的藝術,生命不息,學習不止,探索不已。所以,我每天一練就是幾個小時,特別是2015年閉門謝客,苦練一年?!?/p>

作品往往體現的是書家個人的人性體驗、生命感覺、文化精神。細觀周建坤的字,內斂精巧,有章有法,搭配合理,其結合主觀意念與客觀生活的書法作品,來自于人生積累的自然流露,是他對人生的表白,是一種生命激情的進發,他的書法作品品邁雅逸、格達高致、濃淡枯濕相間,線條聚散有致,結體疏密停勻,映帶得宜,如詩如歌般給人靈魂的洗禮。在他飄逸、俊秀而不乏陽剛之氣的行書中,我們看到的是天人合一,是靈魂與靈魂的對話,體現出獨特的美感特征。

我們的談話一直持續到晚上十點多。談話接近尾聲時,周建坤先生略帶深沉地告訴我:“書法像一座無窮盡的寶藏,挖掘的過程每每伴隨著成就感和難以言狀的愉悅,使得生命充實而精彩?!笔聦嵣?,我已經從周建坤先生的言語中感受到了他身上所具有的中華文化胸懷的坦蕩君子之風。

歲月如歌,詩意人生。我們也衷心的祝愿周建坤老師在書法藝術創作的沃野上,繼續放牧著自己的靈性,收獲更大的成功!

(責任編輯:李克亮)

猜你喜歡
兵團新疆書法
新形勢下兵團精神的基本特征及其踐行路徑
詩書畫苑
兵團今年引進內地高校畢業生2600余人
書法等
新疆多怪
圖說書法(三十九)
60年,鑄就不朽精神豐碑
上聚人心 兵團精神領航
新疆對外開放山峰
新疆對外開放一類口岸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