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校教師職業道德建設路徑研究

2017-08-13 02:09潘陽子
現代職業教育·中職中專 2017年12期
關鍵詞:道德規范高校教師層面

潘陽子

[摘 要] 高校是我國人才培養的主要陣地,高校教師的職業道德素養,將對我國高等人才的價值觀、人生觀產生直接的影響。首先對高校教師職業道德建設的意義進行了闡述,然后分析了目前我國高校職業道德建設面臨的困境,并提出了高校教師職業道德建設的具體路徑,為我國高校開展教師職業道德建設工作提供一定的決策依據。

[關 鍵 詞] 高校教師;職業道德;道德建設

[中圖分類號] G715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7)35-0272-01

一、高校教師職業道德建設的意義

高校教師職業道德本質上就是職業道德在高校教師這一職業中的具體體現,在教育部出臺的《高等學校教師職業道德修養》中明確指出,高校教師職業道德是高等學校的教師在從事教育勞動過程中,形成的行為規范、道德品質以及道德觀念的總和。[1]

高校教師職業道德建設具有重要的意義。一方面,高校教師職業道德建設是落實高校教師教書育人職責的關鍵之舉。[2]高校是我國高等人才培養的陣地,其職責不僅僅是傳授學生知識,講授學術、科研成果,傳遞專業技能,還包括向學生傳播基本的道德準則。而高校教師是當代大學生最為重要的榜樣之一,高校教師能否堅守基本的職業道德準則,將對學生以后的職業生涯產生重要的影響。因此,重視高校教師的職業道德建設,是落實高校教師教書育人職責的關鍵舉措。另一方面,高校教師職業道德建設是高校落實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路徑。思想道德建設是我國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核心內容,直接影響著我國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目標的實現。與中小學教師相比,高校教師在科研成果轉化、企業技術指導、社會經濟發展過程中將扮演更為重要的角色。[3]因此,他們的職業道德素養的高低,將對我國社會發展的各個方面產生顯著的影響。

二、高校教師職業道德建設面臨的困境

伴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我國社會的整體環境發生了一定的變化,對高校教師的職業行為產生了一定的影響,誘發了一些高校教師職業道德失范的現象,這成為新時期我國高校教師職業道德建設面臨的重要困境。具體來看,當前我國高校職業道德建設主要面臨以下困境。

(一)高校教師職業道德建設規范缺乏可操作性

雖然目前我國針對教師出臺了相應的道德規范,且針對高校教師教育部門也有明確的道德規范守則。一些高校也依據教育部門的道德規范守則,出臺了相應的教師道德規范。但總體上來看,目前這些規范存在的一大問題就是缺乏可操作性。比如,針對高校教師職業道德狀況的監督問題、高校教師違反職業道德的處罰問題、高校教師職業道德的邊界問題等,目前很多高校都沒有出臺明確的細則進行規定,大部分高校只是從宏觀層面規定了教師應該遵守哪些道德規范,卻沒有從微觀層面去落實這些道德規范應如何執行。

(二)高校教師職業道德缺乏完善的考核機制

沒有考核就沒有激勵,只有建立完善的考核機制,才能激勵高校教師嚴格遵守職業道德準則。但目前很多高校并沒有針對教師職業道德建立相應的考核機制,針對教師的職業道德考核,往往采用主觀評價法,即由教師或者學院領導,對某一個教師的職業道德進行評價,而與教師接觸較多的學生,很難參與到對教師職業道德評價的過程中來,這種評價方法缺乏科學性,不利于科學評估高校教師的職業道德狀況。不僅如此,目前很少有高校將教師的職業道德狀況納入教師的績效考核之中,不利于激勵高校教師嚴格遵守職業道德規范。

三、高校教師職業道德建設的路徑

高校教師職業道德建設面臨的形勢較為復雜,只有針對不斷變化的社會環境,及時調整高校教師職業道德建設策略,才能不斷增強高校教師的職業道德修養。

(一)強化高校教師職業道德制度建設

制度是高校教師職業道德建設的保障,只有針對不斷變化的新環境、新情況,制定合適的制度,才能保障高校教師職業道德建設的各項工作順利開展。因此,高校應進一步強化高校教師職業道德規范實施細則。2011年,教育部、中國教科文衛體工會全國委員會聯合出臺了《高等學校教師職業道德規范》,該規范的出臺為我國高校開展教師職業道德建設提供了基本的準則和依據,但該規范的規定過于原則性,很多內容缺乏操作性。因此,高校應依據自身的實際情況,特別是學校的學科、專業教師分布狀況,出臺具體的高校教師職業道德規范實施細則,盡量明確職業道德邊界,以確保高校教師職業道德制度有一定的操作性。

(二)強化高校教師職業道德評估

從目前高校的實際狀況來看,雖然很多高校都出臺了相應的道德規范,來規范教師的職業行為,但由于很多高校并沒有建立相應的評估機制,使教師職業道德建設陷入形式化的傾向。因此,必須進一步強化高校教師職業道德行為評估。建議高校從三個層面來加強對教師職業道德的評估:(1)學校層面。學校層面可以從教師的上課情況、學術科研態度狀況、參加團體活動狀況等方面來評估教師的職業道德狀況。(2)學院層面。學院可以根據學校的具體要求,制訂教師職業道德評估分案,對每一位教師在學院的職業表現進行評估。(3)學生層面。每一學期結束之后,應由每一位學生對教師的職業表現進行評價,其主要依據是每個學院制定的教師職業道德評估細則。在完成上述評估之后,學校應將其評估結果納入教師績效考核之中,以強化教師職業道德建設的重要性。

參考文獻:

[1]教育部人事司組.高等學校教師職業道德修養[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0:93.

[2]朱小蔓.教師的道德成長[M].北京教育出版社,2004.

[3]趙駿.高校教師職業道德建設探析[J].中國成人教育,2014(22):128-131.

猜你喜歡
道德規范高校教師層面
幸福從“心”開始
高校教師黨建參與的“四度”模型研究
孔祥淵:“我”的出現有助于提升個體道德認同
素質教育的可行性實施細節研究
高校教師職業道德內化及其促進機制探討
國家治理視域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路徑
傳統倫理道德現實價值研究
二孩,人生如果多一次選擇!
橫看成嶺側成峰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