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吉群:轍印深深,正道行遠

2017-09-06 02:26周彩麗
教育家 2017年28期
關鍵詞:三蘇蘇轍東坡

文 | 周彩麗

周吉群:轍印深深,正道行遠

文 | 周彩麗

周吉群眉山人。本科學歷,中共黨員,中小學正高級教師。中國蘇軾研究會會員,四川省特級教師,四川省首屆星星火炬獎章獲得者,眉山市勞模,眉山市優秀校長。歷任眉山師范附屬小學校長、眉山東坡區東坡小學校長、眉山蘇轍小學校長。發表論文40多篇,先后主研了5項省市級課題,其中獲省政府二等獎一項丶省政府三等獎三項,省教科所一等獎一項。

眉山市第一所以蘇轍命名的學校,全國兩所以“蘇轍”命名的學校之一,成立才一年的新建校,以“蘇轍文化”為校園文化特色的學?!@些是眉山市蘇轍小學的標簽。

“蘇轍學?!敝?,弘“道”之孤;成立時間之短,弘“道”之難。面對困難,眉山市蘇轍小學校長周吉群“逆勢”而上,矢志做好“蘇轍文化”的傳承發揚工作。

“蘇轍文化”的闡釋者

蘇轍小學起初不以“蘇轍”命名。

2015年12月眉山蘇轍小學建校時,因學校位于東坡區青衣街道,被稱為“青衣小學”。確立名稱時,大家建議,“三蘇”是眉山的名片,學校所在區域是眉山“三蘇文化”中“蘇轍文化”的集中展示區,學校毗鄰蘇轍公園,臨近穎濱橋、子由大道,不如以“蘇轍”命名,凸顯特色,也為傳承弘揚“蘇轍文化”尋一個載體。

學校建校之初周吉群便被任命為校長。學??偼顿Y9000多萬元,設計建筑面積近2萬平方米,設備設施達到省級示范學校標準,辦學規模60個教學班,可容納學生3000人。但是,作為一所新建校,這些優勢被“劣勢”覆蓋:新建校,會不會有甲醛?家長不放心;老師怎么樣?家長不清楚。要保證9月1日開學,周吉群在七八月的大熱天天天到工地巡查,確保工程進度;教室暫不裝修,并找專業公司除甲醛,把每間教室的環境檢測報告貼出來;老師八月十幾日就來校,接受培訓,準備開學工作。

9月1日,蘇轍小學如期舉行了隆重的開學典禮和新生入學儀式,1040名學生和1040名家長參加。學校的扎實工作,很快贏得家長的信任和領導的肯定,省廳領導、市委書記、市長、區委書記、區長等領導陸續到校調研,更讓周吉群欣慰的是,在學年末的家長會上,學校測評家長對學校辦學的滿意度,滿意率為97.84%。

周吉群仍不敢懈怠,學校的辦學方向、內部管理樣樣都要思考,但更需要花功夫的是學校的文化建設?!耙凰鶎W??渴裁磥碛??靠的是學校文化。新建學校,抓文化建設是一項十分重要的工作。蘇轍小學以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蘇轍來命名,這給學校提供了豐厚的文化資源,同時也給學校文化建設提出了很高的要求?!?/p>

周吉群坦陳,利用蘇轍文化打造校園文化稍難?!疤K轍多在朝廷為官,相比蘇軾經歷故事稍少,又在蘇軾盛名‘陰影’之下,其文化內涵被挖掘得少?!?/p>

有人質疑,既然有更有影響力更有成就的蘇軾,為何不學習傳承弘揚東坡文化?難道只因為校名是“蘇轍”就提“蘇轍文化”?

周吉群回應“:三蘇中確實蘇軾影響最大,三蘇文化以東坡文化為代表,但東坡文化不能代替三蘇文化?!婚T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詩賦傳千古,峨眉共比高?!谌K故鄉眉山,我們應重視‘三蘇’文化的挖掘傳承,不能全眉山只學東坡,這樣才有利于文化的多樣性發展?!?/p>

周吉群認為蘇轍身上有很多可學之處?!疤K轍是北宋有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能與父兄并稱“三蘇”、位列八大家,其成就影響是不容小覷的。蘇轍、蘇軾弟兄倆在家國情懷、仁愛濟民等諸多方面都有相同的理念?!?/p>

說到這里,周吉群將蘇轍的故事信手拈來侃侃而談?!伴_封殿試,他直指仁宗皇帝為政得失,差點獲罪。試問,一千多年來的科舉考試,有幾人敢拿前途和命運去挑戰皇帝的權威?在發現新法種種弊端后,他又不惜得罪王安石,上書皇帝強烈要求改革弊政。在績溪擔任縣令時,他體恤民情,不畏權貴,緩解了鄉民供應戰馬的任務,后來績溪百姓建‘景蘇堂’紀念他;蘇軾在惠州修橋沒錢,寫信給蘇轍,蘇轍讓妻子把首飾賣了為蘇軾籌款;蘇轍的詩文成就也較高,蘇軾說‘子由詩過吾遠甚’,秦觀、陸游等都贊同這一說法;他的‘文氣’說在中國文學批評史上也有一定地位……”

周吉群帶著學校行政班子和全體教師總結提煉出蘇轍精神——“勤勉孝賢、無私果敢、仁愛濟民、正道行遠”,他說,“這些精神完全值得傳承和弘揚”。

“‘蘇轍文化’也是我們利用地域特色進行校園文化建設的方式。我們學校居于‘蘇轍文化’展示區,以蘇轍命名,學習傳承發揚蘇轍文化更直觀、更具象。利用名人資源也是學校在教育的共性中凸顯自己文化特色的方式,每個學校抓住自己的典型文化特征,形成自己的文化特色,才不會千校一面?!?/p>

“三蘇”校園文化建設開拓者

周吉群被稱為“三蘇”校園文化建設的開拓者。

2009年,眉山市東坡小學成立,周吉群擔任這所新建學校的校長。他將東坡文化充分融入學校環境建設,利用東坡文化資源建構學校的文化體系,形成的“東坡文化,詩書校園”特色視聽覺文化為人稱道,2013年學校申報的《挖掘名人文化資源,促進學校特色發展策略研究》課題被四川省教育廳列為省重點課題。

市區領導看到了周吉群的魄力和能力,任命他為新建的蘇轍小學校長,希望他再一次成為“開拓者”。

周吉群從蘇轍為人、為官、為文的品質去汲取教育的因素,從符合現代教育的規律、符合小學教育特點的角度進行蘇轍小學文化體系的構建。經過半年多的研究論證,蘇轍小學的文化框架形成。

蘇轍之“轍”,意為車輪行進的痕跡,一行一轍,步步皆實。根據“轍”的基本意義、蘇轍的精神品質及教育的本質特點,周吉群把蘇轍小學的文化主題確定為“弘道”?!啊氲馈褪呛霌P正道,教育的天職就是引導學生走正道”,周吉群闡釋,“走對人生每一步,走穩人生每一步,正道方能至高遠”,由此確立了“正道行遠”的核心辦學理念。

圍繞這一核心理念,學校確立了“好人”的育人理念和“全人”的教學理念,并確定了“踏實每一步,正道行天下”的校訓,“循規導行,守正出新”的校風,“承文脈,弘正道”的教風,“自主勤奮,敏學篤行”的學風。

辦什么樣的學校?培養什么樣的人?這是校長必須認真思考的。只有明確了辦學目標和培養目標,學校的各項工作才有方向,才能聚焦。蘇轍小學的辦學目標是“辦一所具有傳統文化特色的現代學?!?,“傳統文化特色”是學校以蘇轍命名的責任擔當,“現代學?!笔墙逃母锖桶l展的要求。根據學校的理念,學校把學生的發展愿景描述為:好人、能人、健全人、審美人。周吉群闡述道“:我們期望我們的學生,在品行上是好人,在學習上是能人,在身心上是健全人,在生活上是審美人?!?/p>

“耕書樓”“求之樓”“種德樓”“風竹廊”“新柳園”“蘭香園”……學校樓宇名、庭園名都出自蘇轍詩詞,校內的景墻浮雕、蘇轍故事雕刻、蘇轍詩句。學校?;誏OGO由“蘇”字演變的彎曲的道路和如印章落款的“轍”字構成,寓意“路遙勤為轍,正道至高遠”; ??躲屣L》、校報《景蘇》、校園吉祥物“文氣貝貝”等無一不與蘇轍相關。

曾在眉山市舉行的一場傳統文化進校園的交流活動上,一名初中生講起校園的東坡文化景觀頭頭是道,但被問及如何理解東坡文化的內涵時卻答不上來。蘇轍小學的這些理念、形象、環境上的文化構筑有用嗎?

周吉群沒有直接回答?!斑@些表面上的、物理上的文化構筑營造的是一種氛圍。學生們會每天去感悟嗎?不一定,但長久浸潤,有可能某天就受到影響了。會對每個學生都有影響嗎?不一定,但影響一個也是好的?!?/p>

周吉群說,名人文化在學校的傳播有兩個層次:一是把名人文化作為教育資源,即教師教學的資源、學生學習的資源以及學校特色建設的資源;二是把名人文化的人文精神變為師生的一種觀念,一種實踐。

“要達到第二個層次是很難的。面上的文化構筑是基礎,還需有進一步的深層次的東西配套。比如以蘇轍文化命名的樓棟、景觀,需要老師講解其背景,帶領學生探尋文化的淵源;比如一年級的孩子可能還不懂什么是正道行遠,但把它化于校歌歌詞中,‘走路走大路,做人做好人’就淺顯易懂?!?/p>

蘇轍小學也開展了很多有關蘇轍文化傳承的校本活動:每周一唱校歌,清明學生去蘇轍公園拜祭,進行蘇轍故事演講、蘇轍詩詞朗誦比賽,辦“心中的蘇轍”畫作展等。

當老師寫下“求之奮進,踏實前行”的自勵語,當學生在演講中說要做蘇轍一樣的好人,周吉群感到欣慰,他說:“轍印深深,正道行遠。只要下功夫,只要走對路,總會一步步到達終點?!?/p>

孤獨的弘道者

“走路走大路,心正天地寬。做人做好人,種德如種蘭……”周吉群的手機鈴聲響起,鈴聲是校歌《正道行遠》中的一段。身邊人打趣他“這是全國獨一無二的鈴聲”,他笑,來了興致,唱起來,手在空中劃動,打著拍子。

他對學校的熱愛,對建設校園文化的熱情,都于這一幕顯露無遺。

對學校的文化建設,周吉群還有諸多想法。他說,建校一年,他在學校理念、環境上思考較多,下一步將著重課程建設?!靶@文化只有落地生根,才能發揮其教育價值和育人功能,而文化落地的有效途徑就是將校園文化課程化?!?/p>

周吉群規劃,建立“好人”教育和“全人”教育的課程體系;編蘇轍詩詞的校本教材,教材中留空白,讓學生給詩配畫;讓學生學蘇轍詩詞,與東坡詩詞做比較;挖掘兄弟倆的兄弟情,把故事編輯成連環畫,兄弟倆在困境中相互唱和的詩句可整理成書……“要做的事情還很多”。

但校園蘇轍文化的建設并不容易。

“名人文化是以名人為載體的物質和精神文化總和,這種‘總和’包括他本人所有的,也包括政府和民間為紀念他本人、弘揚他的精神而創造的文化活動和現象。如東坡文化,不止是他自身的內容,還有后人賦予他的。傳承蘇轍文化的困難在于對其本身文化挖掘少,后人賦予的內容也少?!?/p>

周吉群面臨很多困惑:蘇轍的哪些詩詞適合小學生?以往對蘇轍詩詞的解讀賞析都不夠。已有的適合小學誦讀的詩詞文賦普及篇目中,幾乎都只提蘇東坡,忽略蘇轍,“其實后人評價蘇轍詩比東坡詩規整”。他想到的折中方案,是以蘇轍文化為主,把東坡文化融進去。

“蘇軾名聲太大,連三蘇故里都幾乎只提蘇東坡,對蘇轍文化的挖掘傳承有影響?!敝芗赫f,現在全國蘇轍小學僅此一所,此外江西有一所蘇轍中學。每次參加“東坡學?!本蹠?,滿目“東坡學?!睗M耳“東坡文化”,他感到孤獨,“怕蘇轍文化只是小團體搞,只是一所學校在搞”。

此外蘇轍文化的基礎研究不多,在資源獲取上需要做更多努力。要去挖掘還未被發現的東西,難度更大。

“但反過來說,做好了,對三蘇文化的傳承很有意義,會使文化更豐富。希望專家學者更多去挖掘,我們也將盡我們最大的努力,讓大家更多地了解蘇轍”,周吉群說著,躊躇滿志的樣子。他又變成了那個敢想敢干的開拓者。

蘇轍公園內的子由廣場,蘇轍塑像佇立其中,這是國內首個蘇轍銅像。正面望過去,身材頎長的蘇轍身著披風,手握書卷,眉頭微皺,正作大步向前狀。周吉群帶著蘇轍小學的全體教師在這里拍了一張照片,一群人以蘇轍銅像為背景,昂首闊步,走向未來。

責任編輯:吳丹

猜你喜歡
三蘇蘇轍東坡
孟子何以行此:蘇轍之問與宋代治道之爭
蘇轍晚年詩中“老盧”為誰?
關于“三蘇”家風家訓的幾點探究
“三蘇”文化融入高校質量文化的思考——以四川工商學院為例
“三蘇”基因根植工商 傳統文化潤澤校園——四川工商學院打造“五位一體”“三蘇”特色校園文化
東坡詩元代接受論
蘇轍:做蘇東坡的弟弟是一種什么體驗
宜興:東坡書院憶東坡
淺談蘇轍的詩歌創作特點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