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將班班通的多媒體技術融入到數學教學中

2017-09-08 16:17謝阿貞
讀寫算·素質教育論壇 2017年18期
關鍵詞:班班圓柱趣味性

謝阿貞

中圖分類號:G622.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7)18-0042-02

一、運用班班通多媒體技術,創設情境,激發學習興趣

多媒體計算機技術可以把數學知識融入到優美的圖像、動聽的音樂、有趣的動畫中去,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一旦激發了他們的學習興趣,就能喚起他們的探索精神和求知欲望。

課上,巧妙的課堂導入可以使學生的注意力很快集中到課堂教學的內容上去,并能創設良好的學習情境,使學生的學習狀態由被動變為主動,使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學到知識。例如,在設計《平均數》一課的導入時,我利用多媒體課件向學生播放了同學們去春游的情景,春游過程中老師要求組成環保小衛隊,每組看誰撿的礦泉水瓶多,哪組就被評為“優秀環保小衛隊”。同學們分為四組,第一組撿了16瓶,第二組撿了14瓶,第三組撿了13瓶,第四組撿了17瓶,哪組撿得最多?他們平均每組撿了多少個瓶子呢?這樣以故事的形式導入,極大的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而且形象逼真的屏幕圖像和動畫能將教師用語言和教具演示難以解決的問題進行形象化處理,為學生提供生動逼真的教學情境,從而使學生更易體會到平均數的根本性質。

又如二年級數學《找規律》一課導入時,我利用多媒體課件展示六一兒童節教室布置時的場景,有各色氣球,彩旗,燈籠,男女同學等,各種有規律的圖案,組成了豐富多彩的教學資源,能夠為學生營造一個色彩繽紛、圖文并茂、動靜相融的教學情景,促使學生腦、眼、耳、手、口等多種器官同時接受刺激,從而大大激發學生的思維活動。交互式的班班通計算機技術為學生的主動參與提供了條件,能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積極性,還提高了數學課堂的教學效率。

二、運用班班通多媒體技術,化靜為動,轉變學習形式

信息技術在教學中有著巨大的優勢,因為它圖文并茂,可以化靜為動,化難為易,化抽象為具體,加深理解知識的過程。例如:在教學四年級數學“組合圖形的面積”一課時,我利用多媒體課件設計了一個動態的不規則圖形,學生可以根據組合圖形,把半圓分割出來,向右平移,拼組成一個正方形,學生清晰地看到切割,平移后不規則圖形轉化為規則圖形,從而很快地計算出圖形的面積。這一教學環節,通過班班通多媒體的展示,可以讓學生很直觀地看到動態的平移過程,有效地提高了學生通過自主探究學習新知識的能力,直觀而且生動!

又如教學平移時,我充分利用多媒體計算機的優勢,課件演示將小船等圖形向上或向下平移幾格,再向右或向左平移幾格的動態過程,把圖片情境由靜態變動態,把知識形成的全過程淋漓盡致的呈現在學生的眼前,學生觀察即能很直觀地看出圖形的移動過程,能清楚地找到圖形移動后的位置。也能很清楚地判斷出圖形由原來的位置怎樣移動到達另一個位置,培養了學生空間的想像能力!

三、運用班班通多媒體技術化難為易,突破教學難點

傳統的小學數學教學,主要以靜態形象和口語交流為主,以模型、掛圖,板書,和實物演示為輔,學生在學習知識的過程中,常常感到單調、枯燥、注意力易分散,學習效果不理想。計算機集文字、圖形、音頻和視頻等多種媒體于一體,給學生一種耳目一新之感,能化抽象為具體,把難以理解的內容或是不容易觀察到的事物充分顯示出來,而且積極調動學生的視覺直觀功能,刺激學生的有意注意,從而找到事物間的聯系,突破教學難點。

例如,在教學圓柱的表面積時用課件展示圓柱的組成,兩個底面和一個側面,得出圓柱的表面積=圓柱的側面積+兩個底面面積。側面積的含義及側面積的計算方法是本課的教學重點。教師課件演示圓柱側面展開圖,側面的長和寬用不同的顏色標出,學生回顧側面的形狀以及長、寬與圓柱的關系,根據圓柱的側面積=長方形的面積=長€卓恚倉牟嗝婊?底面周長€贅擼吹貿齔?底面周長、寬=高。此過程借助課件進行演示,引導學生觀察分析側面展開圖的長、寬與圓柱的關系,繼而掌握側面積的計算方法,解決難點。

又如在教學《多邊形的內角和》時,教師在課件中演示在四邊形中,畫一條輔助線,分割成2個三角形,五邊形中,畫兩條輔助線分割成3個三角形,六邊形中,畫三條輔助線分割成4個三角形,學生根據三角形的內角和是180度,再利用遷移的方法求出多邊形的內角和,從而自主探究,找出規律:多邊形的內角和=180度€祝ū呤?2)。這樣的多媒體教學,能突出教學的重點,解決教學的難點。學生又通過自主探究,嘗到了發現新知識的樂趣!

四、運用班班通的多媒體技術,提高課堂效率

多媒體教學不僅能更快、更直觀地把知識傳授給學生,而且節約了時間,又增加了容量,有效地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例如:在教學萬以內數的認識一課時,內容簡單,但信息量大,我利用電腦設計,把生活中的大數的知識的很多圖片,聲音等做成課件,在課上讀,寫,講,練等,以彌補查閱資料的繁瑣。超大的信息量、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引導學生正確讀、寫。由于人的視覺作用勝于聽覺作用,利用多媒體出示教學內容,保證了教學密度、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教學活動充滿了活力,數學教學的有效性才能得到有效的保證。

五、運用班班通多媒體技術,增強數學學習的趣味性

低年級學生的注意力容易分散,課后鞏固練習,傳統的教具、單一的的練習形式,時間長了學生會感到乏味,表現出厭倦。相比較之下,趣味性的教學更容易吸引他們的注意力。如果說導入是課堂教學趣味性的前奏,探究新課是課堂教學趣味性的發展,那么,練習鞏固就是課堂教學趣味性的高潮。要把這個趣味性推向高潮,就要設計一些新奇刺激的練習鞏固活動。比如我在教學五年級數學下冊“分數的除法”練習鞏固時,我利用多媒體技術,設計成模仿電視上經常出現的智力闖關競賽,為了提高競爭的氛圍,我特意把全班同學分成男生組和女生組,分別命名為“快男組”和“超女組”進行闖關競賽。這樣一設計,學生的興趣就空前地提高了許多,每一組員都興趣盎然地投入到競賽當中來。從而激活學生的思維,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這樣一來就有利于增強課堂教學的實效性。

又如我在進行教學“確定位置”的練習鞏固時,設計成找小朋友的游戲,我給每個學生發了一張寫著位置的卡片,由學生找一找“你的小朋友”等形式多樣的游戲活動。游戲則是學生最喜愛的一種活動,把游戲引入課堂,寓教學內容于游戲當中,讓學生在“玩中學,學中玩”。這樣,學生的學習興趣高,思維活躍反應快,學起來就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時也把課堂教學的趣味性推向更高潮。因此,在教學中,應廣泛借助多媒體為學生提供更多的練習素材,多種形式的練習和展示自己能力與成就的機會。同時,也為教師提供及時獲得學生準確、真實的學習成效和學習態度及反饋信息的方法和途徑。

六、發揮班班通多媒體技術的教育評價功能

德國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說過:“教學的藝術不在于傳授的本領,而在于激勵、喚醒、鼓舞?!苯處熞獙⒓钚缘慕虒W語言策略和教育評價策略貫穿于整個教學過程中,為最大程度地激發學生的主動性,促進學生主動參與、主動發展創造出良好的氛圍。教學活動是一種復雜的信息交流活動,通過教育評價可以把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到學習任務的某些重要部分,突出矛盾,有利于學習難點的解決。而且,評價越及時越有利于學習。然而,傳統課堂教學中,教師僅靠教學語言對學生的學習進行激勵性評價是不夠的。我們也可結合運用多媒體,對學生的學習及時進行有趣的反饋評價。如在課件制作時,插入動畫,聲音,當學生回答的結果符合題意時,屏幕上就出現一只鼓掌的小動物,同時播放一至五秒鐘的掌聲;當學生回答的結果不符合題意時,屏幕上就出現一位擦眼淚的小朋友。學生展開競賽,贏的小組獲得登上城堡的權利;闖關游戲中,答案正確的同學能獲得智慧城堡的鑰匙,盡情地進入城堡游玩等等!這種新的評價方式,能調節課堂氣氛,促使學生愉快學習。通過教育評價,他們的閃光點得到了肯定,內心的價值感得到了實現,他們品嘗到了成功的喜悅。

伴隨著教育的發展和進步,多媒體等現代化教學手段在教學中的應用日益廣泛。恰當的使用這些手段,既可以創設情景,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加學習的趣味性,化靜為動,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又可以拓展學生獲取信息的渠道,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提高課堂效率,還可以化抽象為直觀,突破教學的重難點,改變教育評價方式,使課堂教學變得更加生動有趣,使課堂變得更加富有吸引力,從而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責任編輯 李 翔)endprint

猜你喜歡
班班圓柱趣味性
“揪”出音樂教學的趣味性
圓柱的體積計算
“圓柱與圓錐”復習指導
難忘的“班班有歌聲”
紅梅少年
——重慶市永川中學初2016級6班班歌
“班班通”背景下微課在農村英語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削法不同 體積有異
把握民生新聞趣味性的幾點思考
班班通輔助提升小學數學課堂趣味
提高初中語文教學的趣味性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