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看《大稻埕》

2017-09-09 08:56石光生
中國戲劇年鑒 2017年0期
關鍵詞:伊藤悲歌日寇

石光生

洪維我祖宗渡大海,入荒陬,以拓殖斯土,為子孫萬年之業者,其功偉矣。追懷先德,眷顧前途,若涉深淵,彌自儆惕。烏乎念哉!凡我多士及我友朋,惟仁惟孝,義勇奉公,以發揚種性,此則不佞之幟也。婆娑之洋,美麗之島,我先王先民之景命,實式憑之!

——連橫,〈臺灣通史序〉(1918)

連橫先生在《臺灣通史》序言里歌誦了福建移民開拓臺灣的劬勞,但因日寇竊臺,他只愿意以太史公之筆寫到甲午戰敗那年(清光緒21年,1895)。李鴻章代表清廷,在馬關簽訂屈辱的條約,將臺灣、澎湖割讓給日本。消息傳來,島內群情激憤,誓死抗日,劉永福、丘逢甲等無數義士亦皆組織民兵抗日,但無法阻擋日軍登臺的大勢。臺灣終在清朝統治兩百一十二年后進入日據時代。這就是臺灣先民被迫成為異國奴的史實,而廈門市金蓮升高甲戲團前年首演的《大稻埕》,正是描寫“在馬關簽訂屈辱的條約,將臺灣、澎湖割讓給日本。消息傳來,島內群情激憤,誓死抗日”的悲壯史詩。

廈門市臺灣藝術研究院曾學文院長,是知名的國家一級劇作家,為了編撰《大稻埕》,曾東渡臺灣,搜集抗日資料。他把“大稻埕”作為臺灣的象征,將臺灣“乙未之戰”的抗日歷史投射在大稻埕,以象征臺灣先民抗日史實,這絕對可以成立的。劇情以馬關條約的噩耗傳來大稻埕,臺民群情激憤,尤以富商林天來的家人面對丕變的不同態度為焦點,展開錯綜復雜,卻又脈絡清晰的抗日悲歌。

林天來是自福建同安渡海來臺,創業成功的典范,可視為連橫所指的“洪維我祖宗渡大海,入荒陬,以拓殖斯土,為子孫萬年之業者”。劇作家的創想即闡明“國家”二字,以林天來的家人面對日寇據臺的不同反應,勾勒出臺民面對國難的抉擇。林天來育有三子,長子協助父業經營家產,面對家庭急難以捐輸銀兩化解危機,是息事寧人的做法。二子為取得鴉片而屈從于日本人伊藤,成了統治者操弄的傀儡。三子是激烈抗日的天地會成員,代表臺灣前仆后繼的抗日先輩,開啟日后壯烈犧牲的余清芳、原住民賽德克·巴萊、林少貓等。

為了強化抗日悲歌的人物主題,曾學文著墨于林家三個情感重點:父子情、夫妻情與手足情。林天來原本反對三子激烈抗爭手段,但感于三媳忘卻兒女私情,以民族大義支持夫婿,他遂打消返回同安避禍,轉向積極抵抗日寇。

第二場:

林天來:今天你要敢離開這個家,你就不用回來!

桂 英:茗兒,他是你的男人,你趕緊勸他回心轉意!

【所有人都看著茗兒。茗兒一步一步走向老三,驀地,茗兒轉過身向林天來跪下。

茗 兒:伯父,你就讓春生走吧!他心里有一片更開闊的甘蔗林,那是他的家!

【所有人都感到訝異,眼前的茗兒讓老三既驚又喜,他沖過去,一把扶起茗兒。

老 三:茗兒!

林天來作為大稻埕郊商會長,保護商會成員的安全。對于二子浪蕩行徑深惡痛絕,但林妻總是護著體弱多病的親骨肉。為滿足鴉片毒癮,他甘愿接受伊藤指使,挨家挨戶插上日本旗幟,是向日寇屈膝的代表人物。然而當他得知迷戀的藝妲桂枝遭到日本人蹂躪,他終能及時悔悟,為她報仇,也因此被肅殺。最終場是整出戲的最高潮:在日寇偽政權的始政儀式中,日軍殘酷處決天地會成員,林天來父子引爆手雷成仁,從而彰顯民族大義。此景的確驚天地泣鬼神,人神共憤,草木同悲。

為強化國與家的唇寒齒亡緊密關系,劇作家運用中華文化最重要的象征——祖先牌位。我們來看看以下的對白:

第五場:

林天來:只要我林天來活著(喝了一口茶),林字永遠都是兩個木(將手中的茶朝地上一潑)!

伊 藤:(淡淡地)既然洞簫可以變成尺八,那柴削的祖宗牌位也就可以當木屐。

林天來:(林天來捏住手中的懷子)好??!誰要是敢動我的祖宗牌位,就提他的狗頭來稱重!

凡是炎黃子孫,都清楚“慎終追遠”的孝道,亦是“忠”于家族的具體表現。林天來在伊藤面前捍衛祖先牌位,大義凜然。同時運用洞簫與尺八,牌位與木屐的強烈對比,譴責了日寇的滅我中華文化的劣行。

抗日戰爭是中華民族生死存亡的勝戰,從東北到西南,從上海到甘陜,百萬軍民拋頭顱灑熱血,始贏得最終勝利。在反殖民的勝戰中,臺灣民眾并未缺席,曾學文筆下的《大稻埕》正是最佳寫照。如此深化臺民抗日的史詩悲歌,由國家一級舞美黃永碤設計舞臺,實屬不二人選,簡潔風格讓演員快速詮釋劇情與主題。以日寇伊藤宅邸的場景為例,巨幅浮世繪風格的海濤,一眼就看出地點是日宅,也能預示驚濤巨浪般的抗日行動。整體觀之,編劇、舞美與演員的通力合作,終于打造出如此憾人心弦的優質高甲戲。

1950年代,臺灣曾出現大量“抗戰劇”,但自1980年代后逐漸衰微。特別是親日的李登輝政權以來,政客們即“數典忘祖”,自稱是日寇遺民。前有呂秀蓮前往馬關“朝圣”,后有蔡英文政權臺中市長林佳龍荒誕行徑:摧毀象征中華文化的孔廟,欲將之改建為日寇侵臺鐵證的神社。民進黨更以“轉型正義”之假名,扭曲歷史,誤導年輕人相信臺灣慰安婦都是自愿的,甚至湮滅抗日悲歌。這樣的政客,必遭以史為鑒的知識分子同聲譴責。我曾讓我的研究生與大學生觀賞此劇,他們都能明了先輩抗日史實。對于學生們真誠的觀后感,我深感滿意與崇敬:《大稻埕》讓年輕人嚴肅面對這首蕩氣回腸的抗日悲歌。從這個角度來看,《大稻埕》成功了。(作者系臺灣藝術大學戲劇系教授)

猜你喜歡
伊藤悲歌日寇
憶東南警衛團將士
貴在知心
《金粉世家》:現代版“紅樓夢”的亂世悲歌
不朽的抗聯戰士
日寇血手又伸到華中來了!
暢游南極之海豹的悲歌
最重要的客戶
海豹的悲歌
從背后射來的箭
自制石雷抗日的民兵英雄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