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貴州京劇院

2017-09-09 08:56
中國戲劇年鑒 2017年0期
關鍵詞:龍場京劇院戲迷

新編歷史京劇《王陽明龍場悟道》首演

新編歷史劇《王陽明龍場悟道》作為貴州京劇院2016年的重點工作目標,是貴州京劇院傾力打造的劇目。2016年12月30日下午在貴州京劇院劇場進行匯報演出。

這是一出演繹中國文化名人、哲學理論家王陽明先生在貴陽龍場悟道的歷史京劇。該劇根據王陽明被貶為貴州龍場驛丞的故事展開。描寫王陽明從京城輾轉到貴陽,千里迢迢,險阻橫生。當地百姓接納他,并為他解困治病,送醫送食。龍場的風物與人文,給了他生活的力量。他便在貴陽傳習布道,開啟了心學文門,建立起“知行合一”的哲學命題,給貴州留下了寶貴的文化遺產。

該劇由貴州省劇作家陳澤愷編劇,貴州省京劇院老藝術家陳少云導演,特邀河北京劇院一級作曲王世明擔任音樂、唱腔設計,上海京劇院一級演員王振鵬擔任技術、武打設計。

侯丹梅首開山門收徒李晨陽

侯丹梅收徒儀式

2017年1月18日上午,由北京市戲曲藝術發展基金會主辦,北京長安大戲院有限公司、中國戲曲學院、貴州省京劇院共同承辦的“關(肅霜)派”傳人侯丹梅收徒李晨陽(拜師會)在北京隆重舉行。

此次活動得到了北京市原副市長張百發同志的親切關懷和大力支持,收徒(拜師)儀式由中國戲曲學院京劇研究所副所長張關正主持。新弟子李晨陽(中國戲曲學院在校生)向侯丹梅老師行三鞠躬禮,之后師徒二人互換禮物并先后發表了感言。

中國京劇系主任舒桐,京劇名家沈健瑾,京劇名家宋丹菊,中國戲曲學院教授蔡英蓮,京劇名家遲小秋,中國戲曲學院青年教師、李晨陽的班主任李艷艷,京劇名家李光,王瑤卿大師弟子、中國戲曲學院教授于玉蘅(92歲),戲曲影視導演楊瑞青,中央民族學院外國語學院教授何克勇先后上臺致辭,并共同見證了收徒拜師的莊嚴時刻。

“戲聚星期五”:傳承戲曲文化的大觀園

“2017年7月21日至24日,由貴陽市委宣傳部、貴陽市文化新聞出版廣電局主辦,貴州京劇院承辦的“戲聚星期五”第100期大型公益活動暨首屆貴陽全國京劇票友演唱會舉行,來自全國各地的176名票友粉墨登場,連唱4天8場,400多位票友齊聚觀摩。

2014年初,貴州京劇院聯合貴陽市15家業余戲曲團體,舉辦“戲聚星期五”戲曲大家唱活動,定于每周五下午2時舉行?;顒訛楣嫘?不限劇種,每場時間為3個小時,前2小時為“戲迷大家唱”時間,后1小時為戲曲專業講座和京劇院專場演出時間。

在“戲迷大家唱”環節,貴州京劇院免費提供燈光、現場伴奏,讓戲迷上臺演唱,并有專家點評。從唱腔、吐字到氣息運用,乃至身段動作,形成了專業人士與業余愛好者坦誠交流、教學相長的良好氛圍。京劇名家陳少云在戲曲講座中細心講解、示范,戲迷們用心揣摩;京劇藝術家曹劍文反復教授行腔、吐字,使票友受益匪淺;貴州京劇院副院長馮冠博則著力糾正戲友的板頭和行腔……

為傳承和弘揚戲曲文化,“戲聚星期五”活動還走進校園、社區,至今演出數十場,參與者越來越多,場場爆滿。截至目前,票友上臺一展才藝的達1200人次,“戲聚星期五”舞臺已有會員600余人,其中年齡最大的86歲,最小的僅8歲。

聚戲曲、聚文化、聚傳統。這個舞臺成為貴州京劇迷的大觀園,不僅能讓戲迷演出、看戲,也讓戲曲藝術、傳統文化進一步回歸大眾?!斑@是一項公共文化服務項目,為全國首創,旨在為戲曲愛好者搭建一個良好的活動平臺。同時,讓老百姓領略國粹魅力,鼓舞大家弘揚和傳承優秀傳統文化?!辟F州京劇院院長侯丹梅表示。

猜你喜歡
龍場京劇院戲迷
論《龍場悟道
——王陽明與祖摩的故事》中的成長敘事
張春華:為票友組建民間“戲迷之家”
隱隱約約現條龍
——江津區現龍場來歷趣談
一場別開生面的開放日
丁洋瀾??《小戲迷》
越劇戲迷角,幾代人的愛戀
威寧小黃姜帶富一方
上海京劇院半年掙了一年的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