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手天焊”高鳳林:在火箭發動機上焊出一片天

2017-09-11 12:13馮翔慧
中國科技產業 2017年8期
關鍵詞:鳳林工人火箭

◎ 本刊記者 馮翔慧

“金手天焊”高鳳林:在火箭發動機上焊出一片天

◎ 本刊記者 馮翔慧

在第66屆紐倫堡國際發明展上,他一舉將三個創新發明項目金獎收入囊中,震驚四座;在全國總工會舉辦的勞模創新工作室領銜人論壇上,他西裝革履,侃侃而談,舉手投足間頗有明星風范;在焊接車間里,戴上面罩、拿起焊槍,他埋頭于點點焊光之中,一副標準的技術工人形象。

他就是“金手天焊”高鳳林——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首都航天機械公司特種熔融焊接工、火箭發動機焊接車間班組長,被稱為“金手天焊”, 不僅因為早期人們把比用金子還貴的氬氣培養出來的焊工稱為“金手”;還因為高鳳林焊接的對象十分金貴,是有火箭“心臟”之稱的發動機;更因為他在火箭發動機焊接專業領域達到了常人難以企及的高度。

35年的航天工作生涯中,他一次次攻克發動機噴管焊接技術難關,為北斗導航、嫦娥探月、載人航天等國家重點工程的順利實施,以及長征五號新一代運載火箭研制作出了突出貢獻,130 多枚長征系列運載火箭在他焊接的發動機的助推下成功飛向太空。在他的手中,焊槍是針,弧光是線,他追尋著焊光,在火箭發動機的“金縷玉衣”上焊出了一片天。

“進航天工作是我的夢想”

1962年,高鳳林出生在北京的一個工人家庭,家中兄弟四人他排行老四,5歲時父親去世,由多病的母親帶著兄弟4人生活。

對生在南苑長在南苑的高鳳林來說,每天看著飛機從頭頂飛過,聽到街坊們說起誰家的大哥哥在航天系統工作,羨慕得不得了。

1970年,我國成功發射第一顆人造衛星。高鳳林至今清楚地記得,那天,下班很晚的母親一回來就興沖沖地把兒子們拉到街上,指著天上一顆飛動的星星說,“快看呢!那就是我們國家放上去的衛星”,街上的喇叭里也已經傳出東方紅的樂曲聲。高鳳林好奇地問“衛星是怎么放上去的?”母親摸著他的小腦袋說,“快快長大吧,長大了你就知道了?!蹦赣H的話在他幼小的心里種下了一顆種子,他說:“能進航天工作就是我的夢想”。

中學畢業時,三個哥哥中一個當兵、兩個插隊,為了方便照顧母親,高鳳林報考了離家不遠的211廠技術學校,從此與航天結下了不解之緣。

兩年的技校學習,使高鳳林對航天有了初步了解,特別是在火箭發動機車間實習期間,跟隨焊接工段工段長、新中國第一代氬弧焊工學藝,讓他對專業產生濃厚興趣,技術提高很快。

早期培養一個氬弧焊工的成本甚至比培養一名飛行員還要高,人們把比用金子還貴的氬氣培養出來的焊工稱為“金手”、“銀手”。同時,由于焊接對象是具有火箭“心臟”之稱的發動機,對焊工的穩定性、協調性和悟性更有極高的要求。

第一次焊接實習時,工段長就注意到,高鳳林是個有潛力的好苗子。在操作筆記上,高鳳林不僅記下操作規程,還記下了自己操作時的心理變化,以及師傅和同學們的操作特點,最后是三個大大的字——穩、準、勻。

分配時,得知高鳳林沒有被分配到發動機車間,車間黨支部書記、焊接工段工段長、班組長三人一起到人事科硬是把高鳳林給要了回來。

在那個崇尚技術、工人光榮的年代,高鳳林和車間的年輕人爭先恐后、你爭我趕地學技術。他更是幸運地趕上了四五位經驗豐富的老師傅。

為了練好基本功,他吃飯時拿筷子練送絲,喝水時端著盛滿水的缸子練穩定性,休息時舉著鐵塊練耐力、冒著高溫觀察鐵水的流動規律。而如果焊接需要,他可以十分鐘不眨眼的絕技,也正是那時練出來的。

“年輕人相互較勁,兩個人對著看不許眨眼,看誰能堅持得時間長”。而今回首從前,笑談里無不飽含著青春時代揮灑的汗水。

1983年,在車間領導和班組師傅的大膽啟用下,高鳳林久已積攢的能量終于迸發出來。他參加了331工程之一的“長征三號”火箭發動機燃燒室的研制,并榮獲三等功。

當時,他剛剛參加工作三年,只有21歲。

當好一名工人也不容易

“老師傅說,要當一名好工人,必須要上四個臺階,首先是干得好,還要明白為什么能干好,要能說出來,并且要能寫出來?!崩蠋煾档囊幌?,讓高鳳林下定決心:要做一名好工人!從那以后,高鳳林更加不懈努力追求在航天操作崗位上的發展,一次又一次突破,攻克一道又一道難關。

之后,隨著改革開放而來的下海大潮,對青年一代的思想產生沖擊,很多年輕人不安心從事本職工作,社會上對技術工人的重視也大大下降。

當時,高鳳林的思想也有過一些波動。組里的老師傅似乎看出了這一點,主動找他談心,告誡他航天產品離不開高素質的操作工人,可當好一名工人也不是件容易的事。

20世紀90年代,為我國主力火箭長三甲系列運載火箭設計的新型大推力氫氧發動機,其大噴管的焊接曾一度成為研制瓶頸。高鳳林和同事經過不斷摸索,憑借著高超的技藝攻克了燒穿和焊漏兩大難關。然而,焊接出的第一臺大噴管X 光檢測顯示,焊縫有200 多處裂紋,大噴管將被判“死刑”。

高層質量分析會上,在眾多技術專家質疑聲中,高鳳林大膽直言:“那是‘假裂紋’!”經過剖切試驗,200倍的顯微鏡顯示高鳳林的判斷正確。第一臺大噴管的“死刑”得以改判,成功送上了試車臺,我國火箭的運載能力由此大幅提升。

隨著承擔的急活、難活越來越多,高鳳林挑起了更多的重擔。最難的一次,他曾連續一個月幾乎沒合眼,每天攻關到凌晨5點多鐘,回家稍微閉一下眼,然后洗漱,吃早飯,又回到現場,最終攻克難題;最險的一次,面對10米開外、弄不好就可能隨時爆炸的大型液氫儲罐和腳底下幾十米的山澗,在故障點無法觀測、操作空間非常狹小的條件下,他運用高難技巧和特殊工藝,通過了被發動機總設計師稱為“國際級的大考”!

接連的成功并沒有讓高鳳林沾沾自喜,而是愈發感到知識的可貴。前后9年時間,高鳳林在工作之余先后取得機械工藝設計與制造、計算機科學與應用專業的大專和本科文憑。

高鳳林說:“一名好的技術工人既要具備高超的技巧,專注實干,還要運用深厚的理論和實踐知識,開拓創新,追求極致?!?/p>

找到了“星星”的感覺

高鳳林成名很早,38歲時已成長為一名國家級技師,先后榮獲過全國十大能工巧匠、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全國勞動模范等一系列榮譽。

然而,作為技術工人大軍中的一員,高鳳林也感受和見證著一段時期以來技術工人社會地位的變化。

1999年,他參加了中央電視臺《實話實說》節目的錄制,主題是“咱們工人有力量”。當時,節目組正是看到社會上忽視技術工人的傾向,才做了這樣一期節目。

節目播出后的火爆程度超乎高鳳林的想象。他走在街上,甚至帶女兒去書店買書,都會被人認出來。他戲稱自己“好像找到了‘星星’(當明星)的感覺?!?/p>

而更讓他感慨的是,節目播出后,很多來自企業、甚至全國各地的老職工給他寫信,甚至有人跑到單位門口約他面談,紛紛表示:“你們說得太好了,千萬不能忽視對技術工人的重視!”

事實上,只要有機會,高鳳林總會為技術工人大聲疾呼。2003年,作為110名科研人員和高技能人才代表之一,高鳳林參加了黨中央組織的北戴河休養活動。在其間召開的高技能人才座談會上,在向中央領導匯報時,高鳳林就提出要進一步提高技能人才的社會地位,創新技能人才的培養機制,加強技能人才與國際國內專家的交流。

高鳳林也曾讓中國技術工人的形象在國際舞臺上引人注目。

2006年11月底,高鳳林突然接到廠長電話:“丁肇中教授有個項目遇到困難,點名請你前往協助!”原來,丁肇中領導的由世界16個國家參與的反物質探測器項目,因為低溫超導磁鐵的制造難題陷入了困境。之前請過兩撥國內外頂級專家、技術人員協助解決,都無濟于事。丁肇中想到了高鳳林。

接到電話,高鳳林立刻到現場展開了基礎性調研考證,并聽取了之前兩個方案的詳細分析。當他提出自己的方案后,現場的設計、工藝、總師等人員無不點頭贊許。由于既有深厚的理論,又有豐富的實踐經驗作支撐,高鳳林的方案很快獲得了國際聯盟總部的認可,他本人也被委任以美國航天局(NASA)特派專家的身份,督導項目實施。這也是高鳳林職業生涯中最有成就感的時刻之一。

還有一次,因為被高鳳林的精湛技藝所折服,一位臺灣老板向他拋出橄欖枝,“到我這里來吧,工資高,產品銷往歐美亞,還可以解決你的住房,你不榮耀嗎?”

高鳳林答道:“困難是可以解決的。工資待遇嘛,我相信航天事業發展了定會趕上、超過你們;至于榮耀嘛,你說它能有我們制造的火箭把衛星送入太空榮耀嗎?”

高鳳林說,人不能沒有追求,只有當人生的追求和社會的需要同步時,才能真正體現出自身的價值和人生的意義。

今年“五一”期間,央視《大國工匠》節目播出后,高鳳林幾乎成了“大國工匠”的代名詞。而讓他真正高興的是,社會對技術工人的關注和重視程度又重新提升?!耙匾暭夹g工人對我們國家科技發展、社會進步的基礎支撐作用,只有充分發揮技術工人的積極性、創造性,才能早日實現《中國制造2025》,使我國成為工業強國!”

傳道授業,留下桃李花香

一枝獨秀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多年來,高鳳林攻克難關200多項,其突出事跡多次被《人民日報》等媒體報道。他卻沒有時間為成績沾沾自喜,而是努力發揮輻射帶動作用,培育更多優秀的航天技能工人。

高鳳林獨創“焊接育人法”,利用潤濕和滲透效應育人,讓團隊成員潛移默化地相互影響;利用焊點和焊縫的關系育人,強調合力作用;利用熔池效應育人,讓大家在大熔爐里百煉成鋼。

一次,高鳳林出差期間,徒弟獨立完成了一臺發動機噴管的焊接,焊縫出現了80多處漏點。高鳳林回來后,沒有責怪徒弟,而是馬上仔細講解,使徒弟明白錯誤的原因。接著他又犧牲大量的休息時間,每天晚上帶著徒弟補焊。為了加深徒弟的記憶,自己補焊一處,演示一遍操作要領,再讓徒弟補焊下一處,分析講解,反復循環,直至深夜。

高鳳林目前還在不斷培養著新人。在“高鳳林班組”,19名組員中有5名全國技術能手、1名中央企業技術能手和1名航天技術能手;2011年,國家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以高鳳林的名字,將其班組命名為國家級技能大師工作室。高鳳林把自己積累的經驗毫無保留地傳授給年輕人。如今,他的徒弟當中已經有6人成為全國技術能手。

在技能大師工作室的文化墻上,鑲有一句話:事業為天,技能是地。高鳳林聚合全組之力,成就技術發展之力;突破發動機焊接技術極限,成為航天高技能人才的時代坐標。他身上散發出更多勞模精神的光和熱,匯聚成這個時代寶貴的精神財富。

高鳳林說,他把80%的時間給工作,15%的時間給學習,5%的時間給家人。為祖國航天事業的無私奉獻,注定了他對家人的虧欠:陪伴母親的時間很少,妻子生孩子他不在身邊,接女兒上下學的次數屈指可數。如今,女兒在一所名牌大學讀大三。

高鳳林說,“盡管很虧欠家人,但欣慰的是,女兒人生的每個關鍵節點,我都認真地參與了?!?/p>

如今,高鳳林還有很多社會活動:應邀為小學生講公益課,給孩子們普及航天知識;周末走進大學課堂,給大學生講解航天知識,宣傳航天文化;參加焊接協會的交流活動,為推動焊接行業的發展出一份力……他說,這是一種責任。

先做人,后做藝

剛參加工作時,師傅教導高鳳林“要尊重你的工作對象”,這句話讓高鳳林終身難忘。如今,高鳳林的徒弟已經有二三十人。他說,“我最希望他們從我身上學到的還是對做人的理解,以及對事業的專注、投入、執著,還有時刻準備吃苦的精神,只有不斷努力、追求極致,才能不斷獲得成長?!?/p>

自1993年,高鳳林擔任發動機車間氬弧焊組組長以來,盡管有過多次可以提拔的機會,但他都放棄了。他始終認為,他的根在焊接崗位上。

2005年,高鳳林所在的班組被命名為“高鳳林班組”,成為航天一院首個以勞模名字命名的班組?!案啉P林班組”的核心理念是:人的質量決定產品質量。

高鳳林平常反復說的一句話就是:先做人,后做藝。

“對我來說,戴上面罩,拿起焊槍,就意味著進入一種狀態,必須心無雜念。每個團隊、個體都要對用戶、對產品負責,同時不斷掌握前沿科技,總結起來就是誠信加科技投入,我希望有一天中國產品能成為世界的NO.1!”高鳳林對“中國制造”充滿期待。

如今,高鳳林正帶領他的團隊圍繞重型發動機的新裝備、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開展焊接技術攻關。未來將進行機器人焊接自動化系統功能開發,實現全過程監測技術、視頻控制技術、仿真模擬技術在新型發動機推力室、噴管等復雜空間結構上的應用。

猜你喜歡
鳳林工人火箭
“鐵裁縫”高鳳林,為火箭焊“心”
高鳳林:平靜握住那桿焊槍
人 物
透視奇妙的火箭
敬老夢的底色
超酷的火箭
基層關工人的夢
一名關工人的中國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