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落實持續的扶持政策是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穩步發展的保證

2017-09-12 14:49任興東宮曉秋
農機使用與維修 2017年9期
關鍵詞:經營主體扶持政策

任興東 宮曉秋

摘要:加快全程機械化供給側改革和建設,構建完善的農機社會化服務體系,是建設現代農業的重要途徑。我省為推進“全國糧食生產全程機械化整體推進示范省”建設,自2015年啟用省級財政設立的“農業機械化發展資金”,在全省30個糧食主產縣,實施《吉林省全程機械化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農機裝備建設》項目,采取“一鄉一個”的規模布局,構建符合吉林省的現代農業經營示范的發展新模式。通過近3年的項目建設,成效顯著,但也產生了相關的問題和矛盾。通過分析出現的問題及矛盾成因,研究和探討解決問題的思路和辦法。

關鍵詞:扶持政策;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規模發展

中圖分類號:F3233文獻標識碼:A

doi:10.14031/j.cnki.njwx.2017.09.010

0引言

吉林省地處享譽世界的“黃金玉米帶”“黃金水稻帶”和“黑土地之鄉”。國家農業部將我省確定為“全國糧食生產全程機械化整體推進示范省”,為此,省政府采取全省糧食主產縣整縣推進、非糧食主產縣重點產糧鄉鎮全面覆蓋的方式組織實施,力爭到2020年,全省主要糧食生產作業基本實現機械化。因此,自2015年始,部署和實施了《吉林省全程機械化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農機裝備建設》項目。項目采用按照2004年稅費改革撤鄉并鎮前的鄉鎮區劃,建設“一鄉一個”的規劃布局,在具備土地經營規模的糧食生產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直接從事農業生產的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專業大戶和農業生產經營組織)中選擇建設對象,依照多元化資金投入的方式,配備高標準的農機裝備。僅2017年就拿出2.2億元資金用于此建設項目。

計劃到2020年,全省扶持建設全程機械化新型農業經營主體500個,逐年分步實施,通過完善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農機裝備配置,組建一支用全程機械化武裝的引領現代農業發展的主力軍。形成示范推廣與大馬力拖拉機配套的深松整地、免耕精量播種、高速高效精量播種、高效精準施藥、秸稈綜合利用、保護性耕作、機械化烘干和適度規模經營的全程機械化技術作業模式,使全省實現糧食生產全程機械化的格局。

1項目建設方式

1.1農機裝備建設

依據《全程機械化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農機裝備建設機具配置表》,重點配備先進的大型拖拉機、深松整地機械、免耕播種機、水田插秧機械、植保機械、玉米收獲機械、秸稈處理機械、糧食烘干機等納入本省農機購置補貼范圍內的產品。按照國家中央財政農機購置補貼資金、省級資金、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自籌資金3∶3∶4的投入比例實施建設,并對免耕播種機、籽粒直脫聯合收獲機、自走式噴桿噴霧機、烘干機、秸稈撿拾處理機械,用省級資金按照中央財政農機購置補貼資金數額給予1∶1.5累加補貼;其它機具按照1∶1累加補貼;單機最高補貼不超過80%。

1.2機具庫棚建設

采用庫棚一體化全封閉、磚混或鋼架結構、地面硬化、鋼架房梁、彩鋼房蓋、耐火材料、墻體噴涂統一顏色及標志。尺寸規定及補助資金情況如下:

1.3建設規模

機具投資分為250萬元和450萬元兩個規模。旱田經營耕地面積1500~5000畝的,享受補貼的農機裝備投資不超過250萬元;經營耕地面積5000畝以上的,享受補貼的農機裝備投資不超過450萬元。水田經營耕地面積1200~4500畝的,享受補貼的農機裝備投資不超過250萬元;經營耕地面積4500畝以上的,享受補貼的農機裝備投資不超過450萬元。

2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農機裝備項目建設及經營中的幾個問題

對我縣近2年已建、在建的15個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建設情況進行調研,發現如下問題:

(1)建設用地審批,建設主體需要經當地鄉鎮政府、縣級國土資源管理部門和縣級農業主管部門等逐個審批,一個部門一個部門一次次地跑,相對延長了項目建設時間。

(2)承接貸款的金融部門貸款手續復雜,辦理周期過長,制約了建設主體享受省級財政貸款貼息政策和金融部門低息貸款優惠政策。

(3)玉米銷售價格低迷,嚴重影響了土地經營收益,僅以2016年農業經營主體,經營2000畝旱田規模為模式,收支情況計算如下表所示。

從以上調查情況看,在目前玉米價格低迷時期,旱田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經營收益低,還需分配到每個合作社成員,這就影響了主體持續投入的積極性,制約著經營規模擴大,影響著全程機械化整體進程推進。

3解決問題的途徑

整體推進糧食生產全程機械化行動,是一項全局性、綜合性的系統工程,是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培育農業農村發展新動能,開創農業現代化建設新局面的重要保障;而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農機裝備建設項目,是保證推進全程機械化行動的重要措施和辦法。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建設,又是為了加快培育發展多元化的農機社會化服務組織、提供優質農機社會化服務需要,也是發展培育農機作業服務市場、推進農機作業服務向市場化、專業化、規?;?、產業化方向發展的需要。因此,研究解決影響新型農業主體建設及經營發展中的問題,更是實現糧食生產全程機械化推進行動的需要。

3.1由政府牽頭,形成聯合辦公模式

在批量建設項目的縣域,由縣級政府牽頭,協調國土資源、農業、鄉鎮政府等服務機關,盡可能地采取通用的辦理手續用表、理順辦理程序,減少辦事環節。這樣做不僅可以減少建設主體重復來往,而且相應減輕辦事機關工作人員反復審核,從而加快項目建設進程。

3.2縣級財政、農業(農機)部門應緊密協調

縣級財政和農業(農機)部門,是項目建設的主管機關,負責項目建設的指導和檢查驗收及補貼(助)資金的撥付,可以承擔將國家農機購置補貼資金和省級財政支付資金撥付到由貸款銀行和建設主體共同認定的指定帳戶的責任,以提高貸款銀行及擔保公司對貸款行為的“底氣”,并減少手續辦理環節,縮短貸款辦理周期,讓建設主體實實在在地享受到優惠政策和支持政策。

3.3捆綁農業支持項目持續向建設主體投放,并提供政策和技術指導

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農機裝備項目建設,夯實了建設主體的基礎、強壯了他們的實力。對完全可以承擔項目建設能力的經營主體,可以捆綁投放財政、農業(農機)、土地、水利等部門的現代農業建設項目,如高標準農田建設、土地平整、農業節水工程、全程機械化示范區建設等資金,持續地向建設主體投入,形成以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為中心,建設成現代農業(農機)新技術試驗推廣及經營的示范區,這樣不僅可以提高項目建設的成效,而且增加了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收入,抵補了其糧食生產低收,增加其擴大經營規模和經營項目的實力和信心。

同時,可以優先向建設主體傾斜落實農機作業補貼,如深松作業補貼、秸稈多元化利用補貼等,拓寬建設主體收入渠道。

落實好農業、農機等相關部門的專家責任,指導農業新型主體向農業供給側模式發展,生產有機農業、無公害農業作物;向經濟作物產品、綠色生態可持續產品發展,并逐步采用“互聯網+”的模式經營。

通過上述辦法的實施,確保建設好《吉林省全程機械化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農機裝備項目》,促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向有效供給側專業化、標準化、集約化規模發展,推進“全國糧食生產全程機械化整體推進示范省”建設進程,保證到2020年全省主要糧食生產作業基本實現機械化的目標。endprint

猜你喜歡
經營主體扶持政策
科技型中小企業扶持政策績效評價研究綜述
扶持政策對農業龍頭企業綠色食品開發強度影響效果研究
大學生創業亟需哪些政策“紅包”
韓國軟件出口扶持政策對軟件出口額增長的影響研究
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需求導向的農業推廣研究
德江縣家庭農場等新型農村經營主體調研報告
貴州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的現狀、問題與對策建議
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困境擺脫及體制創新探討
浦口區農業新型經營主體發展現狀、做法、困難與對策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